第四章 井巷支护
- 格式:ppt
- 大小:17.92 MB
- 文档页数:93
井巷工程支护作业方案一、前言地下工程是指在地层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其中包括矿山工程、地铁工程、隧道工程等。
而井巷工程则是地下工程的一部分,其作用在于将地下矿藏和其他资源开采出来,以及为地面上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提供支持。
由于地下工程的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工程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井巷工程支护的意义井巷工程的支护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二是保障工程设施的安全;三是保障地下资源的保护。
井巷工程的支护工作不仅涉及到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等情况,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的材料、构造方式、施工进度等因素,因此,在井巷工程支护工作中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制定高效的支护措施,以确保整个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井巷工程支护作业方案的制定1. 项目概况及工程范围本次井巷工程支护项目位于XX矿区,工程范围包括井下巷道、矿井开采工作及配套设施。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巷道支护:包括巷道围岩支护、积水处理及通风支护等;(2)矿井开采:包括矿井巷道开挖及支护、矿体爆破等;(3)配套设施:包括井下设备安装、电力、通讯及供水等。
2. 工程支护设计根据井巷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实际情况,制定巷道围岩支护方案,挑选适合的支护材料,设计支护的结构形式及支护的截面尺寸,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3. 工程支护工艺在井巷工程支护的工作中,要注意与井下煤矿瓦斯、火灾、安全生产等相关安全规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制定详细的支护工艺流程图,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内容,以确保支护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
4. 施工组织与管理井巷工程支护施工涉及的工种繁多,所以在施工组织和管理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每个工种的具体作业内容和工艺要求,组织好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5. 安全防护措施在井巷工程支护施工中,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
包括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保证井下环境的通风及通风设施的安全使用,对支护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管等。
矿山井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矿山井巷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和井下工人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山的井巷管理工作。
第三条井巷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矿井井下人员的安全。
第四条井巷管理要实行专人负责、专岗专责原则,建立健全矿井井巷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第五条井巷管理要加强技术、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六条井巷管理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国外的井巷管理动态和信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七条井巷管理要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井巷管理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
第八条井巷管理要加强对干部和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个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素质。
第二章井巷管理机构和人员第九条矿山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矿井井巷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井巷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条井巷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矿山安全监测、地质测量、机电设备和通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第十一条井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值班制度,24小时对井下井巷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矿山井下人员的安全。
第十二条井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矿山井巷的安全。
第十三条井巷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沟通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汇报矿山井巷管理工作情况,做好了解和掌握井巷管理的各项信息。
第十四条井巷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矿山生产和安全需要,合理配备和调动人员、设备和机械,保证井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矿山井巷管理机构设专兼职人员,应当建立聘用、考核、奖惩等制度,确保井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章井巷管理工作第十六条矿山井巷管理工作应当遵循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原则,加强矿山井巷的监测和管理。
第十七条井巷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井巷地质和支护情况的监测,以及对井巷通风、通风设备和防火设施的检查和管理。
井巷支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井巷支护管理工作,保障井巷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保障井巷的安全,防止井巷发生坍塌和塌方事故,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三、责任主体1、矿山企业负责人对井巷支护管理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2、矿山生产部门对井巷支护管理实施负有具体的管理责任;3、井巷支护工作人员对井巷支护的具体操作负有专业技术责任。
四、井巷支护管理工作内容1、提供符合标准的支护材料;2、对井巷进行定期的支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3、保证支护设施的完好和牢固;4、做好相关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存档工作;5、做好井巷支护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五、井巷支护管理要求1、井巷支护工程的材料和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对于深井、大断面井巷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提供支护设施;3、支护工程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4、对井巷支护施工要做到及时、完善、保质保量,不得出现瑕疵;5、对井巷支护设备要做到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六、井巷支护管理流程1、井巷支护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井巷的地质和工程条件,进行设计方案的编制;(2)确定支护工程的施工队伍和计划;(3)准备支护材料和设备。
2、井巷支护的执行阶段(1)按照设计方案和规范进行支护设施的安装和施工;(2)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3)确保支护工程质量和安全。
3、井巷支护后的检查和维护(1)对支护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对支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3)定期对支护工程进行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存档。
七、井巷支护管理的监督1、矿山企业领导对井巷支护工作实施定期的检查和督导;2、生产部门对井巷支护工作进行全面监督;3、相关部门对井巷支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估。
八、违反规定的处理对于违反规定的支护工程,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对支护工程进行整改。
同时,对于严重违规的支护工程,将在质量和安全上造成严重隐患的情况下,矿山企业将暂停相关工程的施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1.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伤人。
2.连续撤换井巷支柱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在独头巷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
3.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
架设和拆除支柱时,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中止工作。
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4.维修倾斜巷道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
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5.修复旧井巷时,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当瓦斯聚集时,必须按规定排放,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____%、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____%时空气成分符合规程规定要求时,才能作业。
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2)是指针对巷道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巷道是指城市道路中相对狭窄的道路,通常用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巷道的安全性和通行效能,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括在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中的内容:1. 巷道巡查:定期巡查巷道,检查道路表面情况、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以及是否有安全隐患。
巡查频率可以根据巷道的使用情况和交通状况确定。
2. 维修响应:及时处理发现的巷道损坏或设施故障。
当发现需要维修或修复的问题时,应及时派工人员前往维修,并在维修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3. 维修计划:制定巷道维修的计划,包括维修的时间、范围和方式等。
计划可以根据巷道的使用率和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维修资金:确定巷道维修所需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
巷道维修通常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材料、雇佣人员和购置设备等。
资金可以来自政府预算、市政收费等途径。
5. 维修合同:与维修承包商签订合同,明确维修的责任和要求。
合同应包括维修范围、时间、报酬等方面的约定,以及双方在工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是井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井巷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井巷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护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定义、作用、施工要求和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定义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是指在井巷工程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井巷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各种支护手段对井巷围岩进行加固和稳定的工程。
支护工程主要包括锚喷支护、支架支护、衬砌支护、注浆加固等。
二、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作用1. 保证施工安全:井巷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支护工程能够有效地防止围岩坍塌,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保障工程质量:井巷工程的质量与支护工程密切相关。
合理的支护措施能够保证井巷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避免因围岩失稳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3. 提高施工效率: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能够为施工提供稳定的作业空间,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4. 降低工程成本:合理的支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围岩坍塌,减少工程修复和加固的成本,降低工程总体成本。
三、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施工要求1. 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施工工艺等因素,编制详细的支护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2. 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具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支护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支护质量。
4. 支护工程应与井巷开挖工程同步进行,及时跟进,确保围岩稳定。
5.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支护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技术措施1. 锚喷支护: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2. 支架支护:采用钢支架、木支架等支架结构,对围岩进行支撑和加固。
3. 衬砌支护:采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砌筑衬砌,对井巷围岩进行加固。
4. 注浆加固:采用注浆工艺,将水泥浆、树脂浆等材料注入围岩裂隙,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第1篇一、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重要性1. 保证工程安全: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围岩的坍塌、滑移等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提高工程质量:合理的支护措施可以保证围岩稳定,使井巷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3. 节约工程成本:合理的支护工程可以减少围岩变形,降低施工难度,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二、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主要类型1. 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是通过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将围岩锚固在一起,提高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锚杆支护适用于围岩稳定性较差的井巷工程。
2. 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是将混凝土喷射到围岩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支护层。
它具有施工简便、快速、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各类井巷工程。
3. 钢筋混凝土支护:钢筋混凝土支护是利用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具有较高抗拉、抗压、抗弯性能的支护结构。
它适用于大型、深部井巷工程。
4. 基础支护:基础支护是针对井巷工程的基础部分进行加固,如采用桩基础、锚索基础等。
三、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关键技术1. 围岩分类:根据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围岩进行分类,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2. 支护参数设计:根据围岩分类、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支护参数,如锚杆长度、间距、锚杆孔径等。
3. 施工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 质量控制:对支护材料、施工过程、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四、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型支护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支护工程的智能化管理。
3. 可持续发展:注重支护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是确保矿井建设和地下工程安全、质量、效益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一、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的意义1. 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井巷工程施工支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井巷围岩的坍塌、冒顶等事故,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巷道贯通、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煤矿井巷维修及贯通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因巷道失修、巷道贯通造成意外事故,根据国家《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有关行业法规、规范等,根据《****集团有限公司煤矿巷道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矿井巷道维修必须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安全,巷道的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坚决杜绝巷修工作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巷修工作面安全施工。
第三条关键术语解释(一)巷道高度:是指从轨道面起至棚梁底边、砌碹和锚喷底面的垂直高度,无轨道巷道从巷道底板算起。
(二)砌碹巷道严重变形:是指碹顶压坏塌落,碹墙挤压歪斜明显变形,裂缝宽超过20m,长度超过1Om以上。
(三)锚喷巷道严重脱皮冒落:是指脱落高度超过1OOmm,连续脱落面积超过2m2。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公司成立巷道维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成员:相关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调度室全体成员、各采掘区队长、技术员第四条职责和一般规定(一)组长负责公司巷道维修管理工作的协调、领导工作。
(二)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巷道维修管理的具体工作,研究制定预防巷道失修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巷道维修措施的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对巷道失修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三)生产技术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指导和组织处理巷道维修管理方面遇到的各类安全隐患,并提供技术支持。
(四)安全监察部要建立健全井下巷道失修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井下所有巷道以及作业地点的巷道支护状况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在案,对检查出的巷道支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五定,及时整改,并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并反馈给生产技术部,以便生产技术部及时的做出巷道维修施工的相关规定。
(五)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年度巷道维修计划和巷道维修专项资金报分管领导、矿长、总经理审批后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