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又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

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1)最广泛: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人权;

(3)最管用: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意义:

(1)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3: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崇尚民主和法制。

二、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

2、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3、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

4、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并普遍实行差额选举。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2: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

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

(有助于决策者):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

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

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

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

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

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

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实行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

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3、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

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民主监督方式: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综合探究: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点梳理归纳 一、指出下列居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座位;“诎”通“屈”,) 4、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掠卤”通“掠掳”,抢人抢物;“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松懈) 5、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6、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距“通“拒”) 7、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 8、四月,兵罢戏下(“戏”通“麾”) 9、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乡”通“向”,面向)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度:古远大抱负,今气量宽宏,能宽容人........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 生产作业:句中古义“所从事的谋生职业”今义“从事生产活动” (2)纵观,观秦皇帝古:任人自由观看今:从前往后看..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古: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今:山东省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三、找出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怪:意动 2. 及见怪形作名怪:怪现象 3.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形作动与??交好 4. 因家沛焉名做动安家 5.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使动使??坐 6.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名作动用目示意 7. 公始常欲奇此女使动使??奇 8. 降章邯使??投降 9.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名作动驾着白车白马 10. 先入关者王之使动使??为王 11. 吾当王关中名作动称王 12. 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 13. 夜往见良连夜 14. 沛公从百余骑使动 15. 项羽遂西名作动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全套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3)履行义务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4)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5)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 (1)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 (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 (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 (1)广泛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A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有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权利等。 B促进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D特点: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即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约的,不可能超越该国的具体国情。所以说,人权不能超越国家主权。 7.我国专政职能的对象、措施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措施:①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②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目的:①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保障人民民主; ④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 (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民主专政是什么: (1)国家的、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含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判断国家性质的标志:看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 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或者是看占 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本质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 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 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①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 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 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选举制度等。) (4)专政的对象、民主的含义和根本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①专政的对象:极少数敌人 ②民主的含义: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 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注意:不存在“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 ③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或人民内部,而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两者的实施方式不同,民主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则专政则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为实施特征; 统一: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怎么办: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但是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我们全部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和地位 ①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的内容、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 (3)监督权的含义和内容 ①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②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怎么办) ①这项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 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高祖本纪知识点整理

一、实词积累 1、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 ..,秦人憙.,秦军解.“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内”通“纳”“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 (6)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 2、古今异义词 (1)不事家人 ..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一般人”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 ..者族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句中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句中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句中古义: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 沛公引.兵西(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 降.章邯(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 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 2、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 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 3、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人民的范畴)(2)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政、经、文、社领域等 真实性表现在:(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重大成就。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公民的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③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7、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9、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政治生活》最新知识点总结

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大纲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的内容: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3.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需要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4.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5.民主选举的方式?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祖本纪 司马迁(约前145-前87 年)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始共3000 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重点词解】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 2.摄衣谢之,延上坐(道歉) 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4.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5.还军霸上(驻扎) 6.去辄烧绝栈道(断) 7.汉王复入壁(营垒) 8.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 9.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 10.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 11.父兄不能给(供给,使充足) 12.可四千余人(大约) 13.意豁如也(……的样子) 14.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曾经)(休息)(水边,堤岸) 15.是时雷电晦冥(天色昏暗;冥:昏暗) 16.已而有身(不久) 17.隆准而龙颜(鼻子)(上额) 18.常有大度(平常)(气度,抱负) 19.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 20.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戏弄耍笑) 21.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去)(赊欠) 2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酒)(售、卖出) 23.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债(年终;竟:完毕,终了)(毁掉)(同“债”,债务) 24.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同“尝”,曾经)(同“徭”,服役)(任人自由观看) 25.避仇从之客(做客,名次活用作动词) 26.乃绐为谒曰(于是)(欺骗,诈说)(写)(名帖) 27.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 28.引入坐(引领)(同“座”,座位) 29.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座”,座位)(同“屈”理亏,此有不安的意思) 30.酒阑(将尽、将终) 31.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色,名次活用作状语)(坚持) 32.高祖竟酒,后(酒席散罢)(留下不走) 33.无如季相(面相) 34.臣有息女(亲生女儿;息:生) 35.公始常欲奇此女(起初)(异,使与一般人不同,使动用法)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政治生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⑤有利于调动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意义: (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总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 (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内涵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内涵:①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②专政:依靠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两者是辩证(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和对立,民主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对于敌对分子和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 (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③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以及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高祖本纪知识点(史上最全)

高祖本纪知识点(史上最全) 一、字音 丰邑(yì)刘媪(ǎo)大泽之陂(bēi)晦(huì)暝(míng)蛟龙(jiāo) 髯(rán)单父(Shànfǔ)泗(sì)水狎侮(xiáwǔ)貰(shì)酒酤(gū)酒讎(chóu)繇(yáo)喟然(kuì)豪桀(jié)绐(dài)拜谒(yè) 无所诎(qū)酒阑(lán)箕帚(jīzhǒu)郦食其(Lìyìjī)游说(shuì)说(shuō)客长揖(yī)踞床(jù)斩以徇(xùn)荥(Xíng)阳 轘辕(Huányuán)黥(qíng)布章邯(hán)啖(dàn)以利 玉玺(xǐ)轵(zhǐ)道乃以秦王属吏(zhǔ)樊哙(fán kuài)飨(xiǎng)栈(zhàn)道跂(qǐ)东乡(xiàng)深堑(qiàn)垓(Gāi)下 绛(jiàng)侯汜水(fàn)帷(wéi)帐玉卮(zhī)击筑(zhú) 二、重点字词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去辄烧绝栈道(断)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起为太上皇寿(献酒献物,祝人长寿)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欺骗) 有功者害之(嫉妒) 示鲁父老项羽头(给……看) 萧何为主吏(主管、主持) 三、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债务)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 3、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桀”通“杰”) 4、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座位;“诎”通“屈”,) 5、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掠卤”通“掠掳”,抢人抢物;“憙”通“喜”,高兴;“解”通“懈”,松懈) 6、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7、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无”通“毋”,不要;“内”通“纳”,接纳;“距“通“拒”) 8、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假意) 9、四月,兵罢戏下(“戏”通“麾”) 10、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乡”通“向”,面向) 11、高祖奉玉卮(“奉”通“捧”) 12、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张”通“帐”,扎营) 四、古今异义 1、隆准古:鼻子今:准确 2、龙颜古:上额今:颜色,脸色 3、常有大度古:远大的抱负(度,器度,抱负)今:气量宽宏,能容人 4、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古:平民百姓今:亲人,家属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主观试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从本质上讲,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阶级性是否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3. 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表述中,总结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4.在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总结出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6.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政?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吗? 7.为什么要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哪些新要求?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础和准则的? 2.(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包括哪些内容? (2) 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什么?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政治自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公民的监督权是谁监督?监督谁?怎样去监督? 3.在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三项基本原则?如何全面理解这三项基本原则? 5.区分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重要内容? 6.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这会主义民主政治? 7.我们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第二课我们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当前,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目前,我国为什么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到县级,实现普遍的差额选举? 4.我国为什么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5.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1.你赞成精英决策还是民主决策?说说你的理由。 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方式? 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治决策吗? 4.假如你是决策者,举行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你会召集那些方面的代表? 5.在我国,公民参与决策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 2.发展基层民主有何重要性? 3.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在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重大意义? 6.中学生需要有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对自身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回顾公民的监督权有哪些内容?监督的主体是谁?监督谁? 2. 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渠道? 3.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区别?如何确保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 1.我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政治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P5)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P5)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P5) (1)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2)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 (1)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保障人权) 5.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P6) 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怕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6——7)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的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7.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P8——9)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行使政治自由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意义: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懂得分析材料,做出区别)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8.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9——10)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公民虽然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权利。 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9.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10.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P13——14) (1)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需要学习政治之时(3)参加社会实践 1.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P16——17) (1)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选举成本较高。 (2)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不大,且选举成本较低。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3)等额选举: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4)差额选举: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通过演讲、答辩等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如果对候选人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1)直接选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3)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 (4)差额选举: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P16——17) 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制度、选民的文化素养和物质生活条件。 3.公民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P18) (1)选民要提高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2)选民要增强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 (3)选民行使选举权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2(1)

《政治生活》复习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综述及提纲: 复习过程中把握两点: 1、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主线,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和要求为重点,以提高公民政治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为落脚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把握主要知识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要关注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能够运用国家性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说明国家(政府)在具体活动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依据、意义,对特定情境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有制度、物质、法律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 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注意:(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的对象是人大代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此权利,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8.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10.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11.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