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一些概念

传播学一些概念

传播学一些概念
传播学一些概念

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北京大学2002)

严格来说,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并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过于美国经验主义研究立场、坚持以批判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所谓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实际上囊括了西方各种涉及传播问题的具有批判倾向的理论研究,它涉及哲学、社会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各个层面的社会科学研究。与经验学派在现存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立场相比,批判学派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需要变革的对象,主张用一种批判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播问题。批判学派对现存制度持一种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把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在方法上,批判学派以思辨方法为主,对定量的实证方法大多持批评的立场。传播学的批判研究的代表性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的传播研究、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传播研究等。

精神交往(南开大学2006)

是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精神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这种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对于指导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理论中阐述了他们关于各种精神交往形式(舆论、宗教、文艺、宣传、新闻等)和各种交往媒介(语言、文字、报刊等)的基本观点。他们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到交往的社会作用: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民族独立存在的粘合剂;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流,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从而产生了变革的需要;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刻板印象(stereotype)(中国传媒大学2004,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这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1 h# i0 M) R5 W: F9 S

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活动来形成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是李普曼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效果的一个重要概念。李普曼认为,人必须根据对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来调节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在现代,由于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现代人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的经验范围以外的食物,人们只能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因此,人的认识和判断(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已不再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而成了对传媒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拟态环境概念不仅指出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巨大社会影响,而且揭示了现代环境的双重性。

Men,Messages,and 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北京大学)

8 C6 D& ^0 [4 T" Q) N xMen,Messages,and 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是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对人类传播的各个方面作了系统的一般性梳理和介绍,是传播学的奠基作之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中文版译名为《传播学概论》,后成为将传播学引入中国的主要著作之一。

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和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清华大学04,北京师范大学06,中国传媒大学07)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两个关于人的社会化问题的概念。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亲属等。

参考群体是指任何会显著的影响他人行为的个人或群体。参考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作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考群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与规范对其他人的评价、行为与期望有关。一般是与所属群体类似的群体,但有时也会不同。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参考群体可能是个人,例如名人、运动员、政治领袖,或是具相似性的个人的集合,如乐团、政党与球队等。

(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群体动力论:

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的影响。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动力论由卢因最早,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军医署长报告

初级群体/首属群体

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学者库利提出,指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库利认为,初级群体是社会化的基础。

次级群体

与初级群体相对的概念,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使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组建的群体,一般比初级群体的规模大,而且有一定的组织性。

小群体small group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企业组织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分工和组织的模式,非正式的领导,与传统企业的科层制相比,是一种更为散漫的群体关系。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南开大学2006)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①作为一个个体系统,它的输入源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这里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②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它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④它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而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是指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根据G.H.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其原因在于:(1)内省式思考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2)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内省式思考的这些特点同时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它充分说明,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与此同时,这种反映又不是对社会关系或实践的消极、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具有独自的特殊规律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人内传播反过来会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人内传播也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芝加哥学派学者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是最早从传播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而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自我互动理论(self interaction)

布鲁默在《象征互动论》(1969)中提出的理论。这是对人内传播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2)“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3)“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符号互动/象征性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厦门大学2005,重庆大学2004)

首先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库利和米德创立,后经布鲁默总结提出。符号互动即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换句话说,这个理论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个体如何赋予他们与其他人交流的符号信息以意义,从而理解人类行为。号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即个体基于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这些意义产生于与人们的同伴的社会互动,这些意义也通过个体的解释过程得到修正——而对对象采取行动。象征性互动是符号学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它是一个宽阔的视野,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理论。

它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既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又反过来体现了社会关系。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一方面,象征互动论研究人与人之间符号互动关系,主要侧重于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象征互动还是传播学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

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最先倡导的大众传播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①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②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③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中国社会科学院03,南开大学04,浙江大学02)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人际传播的特点有: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

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亲身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7)

亲身传播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言语传播,如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等;②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手机短信等;③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镜中我理论(the looking-glass self)(北京师范大学2004,武汉理工大学2006)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库利认为,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与他人的传播活动越活跃、越丰富,形成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传播的营利性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社会距离

也叫心理距离,是社会学概念,

) C5 E; S* ^* B是指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认同、相互了解的程度,用来描述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政治地位、空间位置、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德国著名学者齐美尔曾经把它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屏障”。首先对社会距离进行系统论证和研究的学者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帕克。帕克把距离定义为团体或个人之间亲近的程度, 并把社会距离划分为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他认为有六种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距离:(1)居住空间的远近;(2)社会地位;(3)文化特征;(4)生理差异;(5)职业和教育;(6)制度。这六个影响因素中大部分是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物理(空间)距离很近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并不一定就很近。社会距离同“第三人效果”有密切关系。

群体传播(南开大学2004)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日本学者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群体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体压力(北京师范大学2003,武汉理工大学2007)

+ V3 l5 U, H7 L4 h7 u# }9 y. D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是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就是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流言(中国人民大学2004)

- s: l. w( n6 n* l1 \# b9 {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流言的发生有两个特点:①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②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的计算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流言的特点: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流言信息的回流和恶性循环;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群体意识

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传播中形成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信息流向越大,越具备双向性,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的成分也就越多,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合意、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也就越强,越具有凝聚力。

群体规范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功能: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②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③通过指示共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⑤通过群体压力来制约成员的偏离行为。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

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①结构性压力。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流言等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主要有: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群体暗示

是指一种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集合行为中的群体暗示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群体感染

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组织传播(中国人民大学2006,北京师范大学2003,南开大学2005,中国传媒大学2005)

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的各部门、各岗位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③决策应变。④形成共识。

霍桑试验

1924年至1929年,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企业管理改革实验,以1927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主持的心理学实验有名,该研究强调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劳动态度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复旦大学04,厦门大学02、04、05,北京师范大学05,四川大学07)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虽然大众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是报纸、广播、电影和电视。大众传播媒介已经形成新的社会制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进行知识的生产和传递。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媒介活动的系统化组织和社会规范。总起来说,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性、技术性、分散性、条件性以及反馈的延迟性等特点。大众媒介系统根本上是公开在公众领域里运作,为由文化和技术可能性所决定的讯息的传递提供常规渠道,为社会所允许,并满足大量个人的要求。

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诞生是和近代以来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的发明、运用同步的。一般认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诞生为标志。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包括: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整体)或个人;运用的是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传播的信息是大量的公开的;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征;单向性很强,反馈间接、迟缓;作为一项产业,其所传播的信息既有文化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在网络化为主的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出现了双向、同步等新特征,并渐渐趋以“离散”(单一媒体的分众化)为特征的新“整合”形态。大众传播的功能说有:(1)拉斯韦尔: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2)赖特补充了娱乐功能,形成“四功能说”;(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和麻醉的负作用。

信息环境/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只能通过大众传播认知和把握环境并采取环境适应性行为,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时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激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这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信息环境”的特点。

这样,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芝加哥学派

美国早期社会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哲学家杜威,社会学家库利、米德、帕克等人,他们主导了美国早期的社会学研究,并为传播学的初期发展和后来形成的结构-功能主义取向奠

定了基础。芝加哥学派在关于人的行为问题上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社会互动理论。他们认为人在出生之际并不具备社会性,使儿童成为社会性存在的是学习语言和感觉自我的过程,在这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学者中,库利(发展出了“镜中我”和“首属群体”的概念)、米德(提出了“主我”与“客我”)、帕克(阐述了“社会距离”的概念)继承了西美尔关于社会化的思想,在关注社会整体的同时将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焦点,并系统的阐述了符号互动论。杜威确立了实证哲学,相信科学实验能够为认识世界提供基础。芝加哥学派为美国社会学的研究奠定了经验的基础,赋予美国社会学一种应用和改良的影响,并开展了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关于电影对儿童影响的佩恩基金会研究)。

大众传播者(大众传媒):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大众传媒。

新闻:

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它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报道新闻是大众传媒的一项主要活动。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的价值判断,是传媒组织“把关”过程中的重要标准。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作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个人的社会化:

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功能:

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隐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

未能达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隐功能);负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麻醉理论(北京大学2007)

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在听、在看、在思考,但是,他们却把这些活动当作行动的代替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今后的各种打算,但是,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读完报纸以后,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大量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社会雷达(中国人民大学2004,北京师范大学1999)

社会雷达是对大众传播环境监视功能的一种形象比喻,由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环境监控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报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监控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人们察知和掌握内外环境的变动,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确定应变之策提供帮助。大众传播的这种功能与雷达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具有类似性,因而施拉姆将之称为“社会雷达”。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社会雷达功能是其首要功能,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前提。

“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 \: |5 B& a5 K3 F: O8 u美国社会学家W.托马斯说:“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被称为“托马斯公理”。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更具体的提出一个“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提示我们应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尽力避免负功能。

社会公器

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al)

【何谓“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modal)?如何用该模式来理解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清华大学2007)

(1)“社会认同模式”的主要内容

社会群体的定义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认为他们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群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直接的联系,也不必有一个结构,对群体成员的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的过程,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可以根据个人所属的或所确认的群体立场来获知。因此,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出现或消失,当出现时,个人的言行会试图与他或她所属社会类别的规范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景行动。

(2)大众传播媒介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理解如下:

①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一特定议题存在争议,从而显示出哪些群体特征与议题有关。

②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是如何对该议题做出反应的,可以看出每一个群体所持的意见,并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

③群体的意见规范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很可能被传播夸大。

④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这种被认为是群体规范意见的责任,且可能去表达这种夸大的规范。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了。】

“破碎的镜子”(华南理工大学2007)

《传媒社会学》中,“破碎的镜子”指的本质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媒对世界的反映是选择性告知的。

(2)传媒只讲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这些选择性意味着传媒塑造并控制着受众的知识的对问题的理解。

(3)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来源于传媒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时不完全的,是具选择性的,那么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就是不完整的。所以传媒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界定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传媒通过控制人们接收的信息来达成这一结果。

模式Model(厦门大学2005):可能考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其作用是为清楚地说明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又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模式的使用很普遍。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其中**(图像or文字)模式最常用。

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05):

传播模式是指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表述内容一般为传播的各个要素以及关系、传播过程本身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呈线性;(2)整体性;(3)超陈性;(4)启发性;(5)实用性。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以下五种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引导功能;(4)简化功能;(5)预示功能。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考研论坛,更多内容参看:https://www.doczj.com/doc/5413562127.html,/thread-12866-1-3.html

传播学复习题5(1)

《传播学》复习题绿色字体表示没有找到 第一章关于传播的基本概念 1、关于传播概念的几种学说——共享说、传递行为说、影响说、社会互动性说,具体含义。答;共享说:着眼于传播的内容信息的共享。 传递行为说:着眼于思想情感的交换,传播就被描述为信息的“传递行为或过程”。 影响说或劝服说:把传播描述为影响他人的过程,认为传播是有意识地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或过程 社会互动性说:传播必然使双方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2、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学通常把传播分为哪五种类型? 答: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体外化的过程: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再现的媒介系统,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机器媒介系统,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主要理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1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提出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SW模式:搭建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 Who 谁控制分析 Say what 说什么内容分析 In which channel 通过的渠道媒介分析 To whom 对谁说受众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效果分析 2卢因“把关人”研究 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把关人”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和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与劝服效果实验 把心理试验方法引进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习杂性,以否认早起的“枪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他是对穿鼻血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实证主义方向)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学科的创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 ①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传播学的创立者; ②他是集大成者; ③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 ④他建立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的著作; ⑤1949年出版《大众传播学》;

传播学几个重点名词解释

传播学重点名词 一、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二、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三、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 and Bauer,1960)。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课后题

传播学课后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7、什么是“传播隔阂”? 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9、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10、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性是什么?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9、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10、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11、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合的时代。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简述符号的定义。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6、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8、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9、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10、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12、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一些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一些传播学名词解释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亦称"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手段来延伸、扩展和强化人的脑力劳动,它表现出来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分散化。信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首先体现在它使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推动力。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成为反馈,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传播中,反馈是直接,及时,灵活的;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是具有间接性,迟延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信源:指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发布者和报道者,传播过程第一个环节。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信源的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的,所以心愿的可行性如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信源的

《传播学教程》试题汇总 题库

传播学教程 Chapter One: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Chapter Two: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名解 1、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简答 1、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 答: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是: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传播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传播活动。 二、简答题 1、传播的特点: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质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人类传播发展的进程(28)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传播时代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4、非语言符号的分类(45)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文字的整洁性等; 体态符号,动作、姿势、表情等;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礼仪、徽章、旗帜。音乐、建筑等 5、符号的基本功能(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表述和理解、传达、思考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6、传播的直线模式(59)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和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传播学必考的几个理论36695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3、基本观点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 5、发展与改进 6、现实意义 1、背景

传播学基础概念(一)

“传播学”基础概念(一) 沃尔特·李普曼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普曼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我们头脑中的图像”的观点,把观念现实和客观现实最早做出了区分,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他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信息论 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创始人申农(Claude E.Shannon),又译作香农,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电信工程师。194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1949年又发表了《在噪声中的通信》一文,这两篇文章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他将用于物理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移植到通信领域,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从而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并从量的方面描述信息的传输和提取问题,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公式,也提出了通信系统模型和编码定理等有关理论问题。信息论在产生后的几十年里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形成了信息科学。信息论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同时申农与韦弗共同提出的传播过程基本模式——数学模式,开辟了以图解方式建构传播模式的先河,提出了如“噪音”以及由此产生的“冗余信息”等课题,给予传播效果研究不少新的启示。信息论与控制论、系统论一起,成为当下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学科体系。 控制论 美国数学家维纳(Norbert Wiener)1948年发表代表作《控制论》一书,1950年又出版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对控制论做了通俗的阐述,被称为“传播学的另一位伟大工程师”。控制论是关于系统内秩序维持的一般法则的科学。维纳认为,任何系统(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运行的,但由于系统内部以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偶然的和随机的偏离因素,因此任何系统都具有从有序向无序、从确定状态向不确定状的变化倾向。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60年代后,控制论逐步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科学被人们普遍接受。对传播学来讲,控制论的主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它提出了“反馈”这个概念,使得传播学研究摆脱了单向、直线的建模倾向(所谓反馈,就是将输出回输到系统中去,反馈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其次,从控制论的角度考察传播,可以认为传播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文化工业论

传播学基础 常识

一,传播学基本概念 一,传播学基本概念 传播 传播学 二,传播类型 自我传播形式核心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人际传播特点基础动机 “镜中自我” 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组织传播形式方向功能怎样改进 大众传播特点功能(基本,负面) “电视人”(容器人) 三,传播学者 杜威 C*H*库利(镜中自我) R*E*帕克(社会进化论案例研究) G*H*米德(主我与客我) W*李普曼(拟态环境刻板成见) 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功能五W模式宣传分析) 库尔特*卢因(把关)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舆论领袖两级传播) 卡尔*霍夫兰(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 威尔伯*施拉姆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冷媒介和热媒介) dym123_dym2006-03-15 14:21 四,传播学研究对象 五,传播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实地调查法 内容分析法 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受众调查

六,传播学派 经验学派(传统) 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差异 法兰克福学派 芝加哥学派 dym123_dym2006-03-15 14:22 七,传播材料 信息特征功能 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 讯息 符号基本属性基本功能类型 C*E香农信息论香农—韦佛模式 N*维纳控制论反馈 前馈 系统论 符号互动论 八,传播内容(说什么怎么说) 传播方式的研究成果一面与两面都说 信源的特征 情感诉求与理性诉求 防疫论 内容分析过程与方法作用 dym123_dym2006-03-15 14:22 九,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及特征 传播模式 线性传播模式缺陷 拉斯韦尔模式 申农—韦佛模式 控制论传播模式缺陷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梅尔文*德弗勒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纽科姆的对称模式 格伯纳的模式 系统传播模式

传播学名词解释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亦称"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手段来延伸、扩展和强化人的脑力劳动,它表现出来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分散化。信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首先体现在它使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推动力。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语义空间:即语言意义的世界,一般来说,信息是意义和符号的统一体,内在的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动作、表情、文字、音声、图画、影像等符号)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每一种符号体系在广义上都是传达意义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构成了特定的语义空间。传播既是在社会空间进行的,也是在语义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语义空间,即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或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否则传播过程本身便不能成立。 反馈:是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反应。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成为反馈,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改进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人际传播中,反馈是直接,及时,灵活的;而大众传播的反馈则是具有间接性,迟延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信源:指信息的提供者或新闻发布者和报道者,传播过程第一个环节。由于人们一般是根据信源的可信性来判断信息价值的,所以信源的可行性如何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信源的可信性包括两个条件:一是信誉条件,即是否诚实、客观和公正;二是资格条件,即是否了

传播学110个名词解释

传播学考研必会50题2007-4-28 9:56:14 1、美国传播学产生的学科和历史背景、早期思想来源(芝加哥学派、早期新闻学、宣传学等)。 2、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施拉姆提出的四大奠基人等)及其主要成就与观点。 3、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等)。 4、传播学批判学派主要人物(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马尔库塞、威廉斯、 5、传播学批判学派相关的主要概念(文化霸权、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编码-解码理论、媒介帝国主义等)。 6、美国经验学派与欧洲批判学派之比较及其冲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 7、传播的技术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英尼斯、麦克卢汉、梅洛维茨、贝尼格、莱文森等)。 8、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等) 9、传播学的定性研究方法(焦点小组访谈、民族志方法、话语分析等)。 10、人类传播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传播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大众传播与近代资本主义革命、电子网络媒体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之崛起)。 11、美国经验学派对传播模式研究的三个阶段(线性、控制论、系统论)及其代表性模式。 12、“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信息、熵、反馈、系统及其规律)、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这些理论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13、不同的传播类型及其互动关系(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4、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同角度分析大众传播的具体

功能。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当前热点问题(禽流感与新闻报道、政务公开与信息透明、知情权与民主发展、社会危机与政府公关等、创意经济与信息传播产业改革等)。 15、宣传、舆论、新闻、广告及其关系辨析。常见的宣传技巧。舆论监督以及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现实。新闻改革与新闻业热点问题(新闻腐败、新闻法制、体制变革等)。广告与新闻媒体、大众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虚假广告)。 16、把关与把关人理论、制约把关的各种要素。从这一理论看西方新闻传播的镜子理论和客观性原则。运用把关理论分析网络传播中的把关行为及其新特点。 17、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四种传播制度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对这一理论的评价和修正。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传播制度现状及其变革趋势? 18、当今全球媒介产业改革的主要趋势(新自由主义的放松规制潮流)。我国传播产业改革的历程与现实问题(行业资源整合与调整)。 19、符号学及其主要概念。符号学方法与文本分析。 20、媒介产品的大众文化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传播内容的现实问题(大众传播娱乐化发展、传播内容个性化和小众化趋势、电视真人秀等现象)。 21、媒介产品的产制问题。结合实际阐述互文性的概念及其在文化传播产业中的实践。 22、传播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如何看待媒介技术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为什么说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是错误的?如何据此评价麦克卢汉等人的技术主义倾向? 23、当今网络等传播新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崛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呈现出的技术特征,及其对传统传播形态的冲击。传统传播形态是如何适应这种挑战的?(了解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社区、论坛;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它们对人类传播的影响和启示等)。 24、网络媒体兴起后的传播新格局对传播学研究提出的挑战。传播学如何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上做出调整以回应这种挑战?

传播学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一)传播学基本理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双重偶然性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3、社会信息4、传播(99新)二、简述1、传播的基本特点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传播历史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信息社会2、信息革命3、信息4、大众社会5、大众文化二、简述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2、信息社会的特点。第三章符号与意义一、名词解释1、语义空间2、符号3、意义4、象征性互动理论二、简述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一、名词解释1、反馈2、“5W”模式(98)3、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5、噪音(00传)6、信源7、传播过程(02新名)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9、前馈10、信宿二、简述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2新)2、传播过程的特点。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4、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一、名词解释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群体传播5、传播基本形态6、从众行为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拟态环境(02传名)3、信息环境(02传)4、廉价报纸、大众报纸(99传名)5、社会地位赋予功能(01传)6、社会雷达(99传名)7、预言的自我实现8、信息环境的环境化(00传论)9、象征性现实二、简述1、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2、拉斯维尔“三功能说”。3、赖特“四功能说”。4、施拉姆的社会功能观。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6、大众传播的信息特点三、论述1、试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00传)2、试析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观点。第八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一、名词解释1、极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96名)3、社会责任理论(95名)4、民主参与理论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程”(02新)7、报刊四种理论二、简述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三、论述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一、名词解释1、媒介即讯息(98名)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2、地球村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