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液体制剂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98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液体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 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合剂 B搽剂 C灌肠剂 D醑剂E注射液2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A 85%(g/ml)或64.7%(g/g)B 86%(g/ml)或64.7%(g/g)C 85%(g/ml)或65.7%(g/g)D 86%(g/ml)或65.7%(g/g)E 86%(g/ml)或66.7%(g/g)3 有关疏水胶的叙述错误者为()A系多相分散体系 B粘度与渗透压较大C表面张力与分散媒相近 D分散相与分散媒没有亲和力E Tyndall效应明显4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 1%-2%B 2%-5%C 5%-15%D 10%-15%E 12%-15%5 微乳(microemulsions)乳滴直径在()A 120nmB 140nmC 160nmD 180nmE 200nm6 下列乳剂处方拟定原则中错误者是()A乳剂中两相体积比值应在25%-50%B根据乳剂类型不同,选用所需HLB(亲水亲油平衡)值的乳化剂C根据需要调节乳剂粘度D选择适当的氧化剂E根据需要调节乳剂流变性7 作为药用乳化剂最合适的HLB值为()A 2-5(W/O型);6-10(O/W型)B 4-9(W/O 型);8-10(O/W型)C 3-8(W/O型);8-16(O/W型)D 8(W/O 型);6-10(O/W型)E 2-5(W/O型);8-16(O/W型)8 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D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1nm-25μm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系9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E硅皂土10.配制药液时,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A.润湿性 B.表面积 C.溶解度 D.溶解速度E.稳定性11.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A.延缓水解 B.防止氧化 C.增溶作用 D.助溶作用 E.防腐作用12.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A.防腐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抗氧剂E.潜溶剂13.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溶液剂 B.合剂 C.芳香水剂 D.溶胶剂E.注射剂14.溶液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助溶剂 B.增溶剂 C.抗氧剂 D.润湿剂E.甜味剂15.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矫味剂16.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防腐剂17.对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液体制剂均应澄明 B.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内服制剂的口感应适宜 D.含量应准确E.常用的溶剂为蒸馏水18.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加入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 B.多采用热溶法制备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 D.蔗糖的浓度高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E.糖浆剂是高分子溶液19.用作矫味、助悬的糖浆的浓度(g/ml)是()A.20% B.50% C.65% D.85% E.95% 20.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粘稠性C.有较高的渗透压D.有网状结构E.有双电层结构21.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分布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粘度过大 E.药物溶解度降低22.不能作助悬剂的是()A.琼脂 B.甲基纤维素 C.硅皂土 D.单硬脂酸铝 E.硬脂酸钠2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24.()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第二章液体制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2.流变性3.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4.潜溶和助溶5.增溶和胶束6.HLB值、CMC、cloud point7.乳剂和混悬剂8.凝胶和胶凝9.絮凝和反絮凝10.微乳和复乳11.Zeta 电位12. 矫味剂13. 芳香剂14. 着色剂二、思考题1. 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
2. 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3. 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4. 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的因素有哪些?5. 试举例简述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6.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7. 何谓胶体溶液?有哪两类?8. 试述分子胶体和微粒胶体在结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的异同点。
9. 热溶法冷溶法制备糖浆剂的优缺点有哪些?10. 试述乳化剂定义、种类及其乳化作用机理。
11. 试述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及其转相方法。
12. 简述微乳和普通乳剂的主要区别及其制备方法。
13. 混悬剂处方中常用的稳定剂有哪几类?14. 何谓絮凝和反絮凝剂?其作用机理如何?15.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其质量评价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形态的制剂。
2.流变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性和流动性。
3.溶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的过程。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
溶解速度: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4.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了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5.增溶:solubilization,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第二章液体制剂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溶胶剂D、乳剂E、混悬剂2、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溶胶剂D、乳剂E、混悬剂3、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B、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C、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D、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E、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4、液体制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不能用于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B、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C、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D、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但不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E、某些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5、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泄露和爆破应符合规定6、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B、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E、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7、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A、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B、 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D、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1000~4000E、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8、半极性溶剂是A、水B、丙二醇C、甘油D、液体石蜡E、醋酸乙酯9、极性溶剂是A、水B、聚乙二醇C、丙二醇D、液体石蜡E、醋酸乙酯10、非极性溶剂是A、水B、聚乙二醇C、甘油D、液体石蜡E、DMSO11、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E、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12、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A、氯化钠B、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亚硫酸钠E、硫酸钠13、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4、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3/4溶剂加药物溶解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5、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A、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B、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C、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包装D、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E、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16、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包糖衣材料B、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D、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E、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17、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g/ml)A、85%B、64.7%C、67%D、100%E、50%18、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A、新洁尔灭B、聚山梨酯80C、月桂醇硫酸钠D、硬脂酸钠E、卵磷脂19、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A、硫酸化物B、磺酸化物C、季铵盐类D、脂肪酸山梨坦类E、聚山梨酯类20、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A、十二烷基硫酸钠B、三乙醇胺皂C、吐温D、司盘E、泊洛沙姆21、最适合作W/O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B、HLB值在3~8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E、HLB值在13~1822、最适合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B、HLB值在3~8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E、HLB值在8~1623、最适合作润湿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1~3B、HLB值在3~8C、HLB值在7~15D、HLB值在9~13E、HLB值在13~1824、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E、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2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A、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B、吐温80>吐温60>吐温60>吐温20C、吐温80>吐温40>吐温60>吐温20D、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E、吐温40>吐温20>吐温60>吐温8026、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B、乳剂中药物吸收快C、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D、一般W/O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E、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27、能形成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硬脂酸钠B、硬脂酸钙C、聚山梨酯80D、十二烷基硫酸钠E、阿拉伯胶28、制备O/W或W/O型乳剂的因素是A、乳化剂的HLB值B、乳化剂的量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量比D、制备工艺E、两相的量比29、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A、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B、形成牢固的乳化膜C、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D、有适当的相比E、加入反絮凝剂30、用45%司盘60(HLB=4.7)和55%吐温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A、19.6B、10.2C、10.3D、0.52E、16.53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单分子乳化膜B、多分子乳化膜C、固体粉末乳化膜D、复合凝聚膜E、液态膜32、以吐温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单分子乳化膜B、多分子乳化膜C、固体粉末乳化膜D、复合凝聚膜E、液态膜33、以二氧化硅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单分子乳化膜B、多分子乳化膜C、固体粉末乳化膜D、复合凝聚膜E、液态膜34、以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单分子乳化膜B、多分子乳化膜C、固体粉末乳化膜D、复合凝聚膜E、液态膜35、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A、手工法B、干胶法C、湿胶法D、直接混合法E、机械法36、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的是A、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B、油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水相中C、油是植物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4:2:1D、油是挥发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2:2:1E、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的混合胶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剂37、向用油酸钠为乳化剂制备的O/W型乳剂中,加入大量氯化钙后,乳剂可出现A、分层B、絮凝C、转相D、合并E、破裂38、乳剂中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的现象称为乳剂的A、分层B、絮凝C、转相D、合并E、破裂39、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分层B、絮凝C、转相D、合并E、破裂40、关于絮凝的错误表述是A、混悬剂的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B、加入适当电解质,可使ξ—电位降低C、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D、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E、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ξ—电位在20~25mV范围内41、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A、粒子大小的测定B、絮凝度的测定C、溶出度的测定D、流变学测定E、重新分散试验4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C、絮凝与反絮凝D、结晶生长E、分层43、有关助悬剂的作用错误的有A、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B、可增加分散微粒的亲水性C、高分子物质常用来作助悬剂D、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E、触变胶可以用来做助悬剂44、在口服混悬剂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为A、使粘度适当增加,起到助悬剂的作用B、使Zeta电位适当降低,起到絮凝剂的作用C、使渗透压适当增加,起到等渗调节剂的作用D、使PH值适当增加,起到PH值调节剂的作用E、使主药被掩蔽,起到金属络合剂的作用45、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A、西黄耆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D、羧甲基纤维素钠E、聚维酮46、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A、助悬剂B、润湿剂C、增溶剂D、絮凝剂E、乳化剂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1—4] A、低分子溶液剂 B、高分子溶液剂 C、乳剂 D、溶胶剂 E、混悬剂1、是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分散微粒小于1nm2、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3、疏水胶体溶液4、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5—8] A、Krafft点 B、昙点 C、HLB D、CMC E、杀菌与消毒5、亲水亲油平衡值6、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7、临界胶束浓度8、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9—12] A、吐温类 B、司盘类 C、卵磷脂 D、季铵化物 E、肥皂类9、可作为油/水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可作为水/油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且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3—15] A、阿拉伯胶 B、聚山梨酯 C、硫酸氢钠 D、二氧化硅 E、氯化钠可形成下述乳化膜的乳化剂13、单分子乳化膜14、多分子乳化膜15、固体粒子膜[16—19]A、W/O型乳化剂 B、O/W型乳化剂 C、助悬剂 D、絮凝剂 E、抗氧剂16、硬脂酸钙17、枸橼酸钠18、卵磷脂19、亚硫酸钠[20—23] A、 Zeta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性现象的原因是20、分层21、转相22、酸败23、絮凝[24—27]A、甲基纤维素 B、氯化钠 C、硫柳汞 D、焦亚硫酸钠 E、EDTA钠盐指出附加剂的作用24、等渗调节剂25、螯合剂26、抗氧剂27、抑菌剂[28—31]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2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转为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29、使微粒Ze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30、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31、使微粒Zeta电位降低的电解质[32—35] A、撒于水面 B、浸泡、加热、搅拌 C、溶于冷水D、加热至60~70℃E、水、醇中均溶解32、明胶33、甲基纤维素34、胃蛋白酶35、聚维酮[36—39] A、含漱剂 B、滴鼻剂 C、搽剂 D、洗剂 E、泻下灌肠剂36、专供消除粪便使用37、专供咽喉、口腔清洁使用38、专供揉搽皮肤表面使用39、专供涂抹,敷于皮肤使用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1、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均相液体制剂的是A、低分子溶液剂B、溶胶剂C、高分子溶液剂D、乳剂E、混悬剂2、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是A、低分子溶液剂B、乳剂C、溶胶剂D、高分子溶液剂E、混悬剂3、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分散度大,吸收快,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B、能减少某些固体药物由于局部浓度过高产生的刺激性C、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与老年患者D、化学性质稳定E、液体制剂能够深入腔道,适于腔道用药4、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包括A、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D、所有液体制剂应浓度准确E、渗透压应符合要求5、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能与水、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比例混合B、 5%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无水甘油对皮肤和廿膜无刺激性D、液体制剂中可用聚乙二醇300~600E、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6、半极性溶剂是A、水B、丙二醇C、甘油D、乙醇E、聚乙二醇7、极性溶剂是A、水B、聚乙二醇C、丙二醇D、甘油E、DMSO8、非极性溶剂是A、植物油B、聚乙二醇C、甘油D、液体石蜡E、醋酸乙酯9、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正确的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最强B、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广泛应用于内服液体制剂中C、醋酸氯乙定为广谱杀菌剂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E、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10、下列是常用防腐剂A、尼泊金类B、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苯扎溴胺E、山梨酸11、下列是常用的防腐剂A、醋酸氯乙定B、亚硫酸钠C、对羟基苯甲酸酯类D、苯甲酸E、丙二醇12、液体制剂常用的防腐剂有A、尼泊金类B、苯甲酸钠C、脂肪酸D、山梨酸E、苯甲酸13、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剂可采用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使用时再用溶剂稀释至需要浓度的方法制备B、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C、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对易挥发性药物应首先加入14、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A、物理凝聚法B、溶解法C、稀释法D、分解法E、熔合法15、关于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的糖浆剂特别容易污染和繁殖微生物,必须加防腐剂B、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糖浆剂是单纯蔗糖的饱和水溶液,简称糖浆D、冷溶法生产周期长,制备过程中容易污染微生物E、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16、糖浆可作为A、矫味剂B、粘合剂C、助悬剂D、片剂包糖衣材料E、乳化剂17、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有A、化学反应法B、热溶法C、凝聚法D、冷溶法E、混合法18、关于芳香水剂的错误表述是A、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B、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稀水溶液C、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稀乙醇的溶液D、芳香水剂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E、芳香水剂应澄明19、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分散作用20、下列哪些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有浊点A、硬脂酸钠B、司盘80C、吐温80D、卖泽E、泊洛沙姆18821、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是A、增溶作用B、杀菌作用C、HLB值D、吸附作用E、形成胶束22、有关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错误表述是A、卵磷脂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有酸性和碱性基团C、卵磷脂外观为透明或半透明黄的褐色油脂状物质D、卵磷脂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制剂的主要辅料E、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另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23、可作乳化剂的辅料有A、豆磷脂B、西黄耆胶C、聚乙二醇D、HPMCE、蔗糖脂肪酸酯24、关于乳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有A、注射用乳剂应选用硬脂酸钠、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B、乳化剂混合使用可增加乳化膜的牢固性C、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其HLB值具有加和性D、亲水性高分子作乳化剂是形成多分子乳化膜E、乳剂类型主要由乳化剂的性质和HLB值决定25、关于乳剂的稳定性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乳剂分层是由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存在密度差,属于可逆过程B、絮凝是乳剂粒子呈现一定程度的合并,是破裂的前奏C、外加物质使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或加入相反性质乳化剂可引起乳剂转相D、乳剂的稳定性与相比例、乳化剂及界面膜强度密切相关E、乳剂的合并是分散相液滴可逆的凝聚现象26、用于O/W型乳剂的乳化剂有A、聚山梨酯80B、豆磷脂C、脂肪酸甘油酯D、Poloxamer188E、脂肪酸山梨坦27、用于O/W型乳剂的乳化剂有A、硬脂酸钠B、豆磷脂C、脂肪酸山梨坦D、Poloxamer188E、硬脂酸钙28、关于混悬剂的说法正确的有A、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B、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C、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D、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E、混悬剂中可加入一些高分子物质抑制结晶生长29、混悬剂的质量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A、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B、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C、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次数越多,混悬剂越稳定D、絮凝度也大混悬剂越稳定E、絮凝度越小混悬剂越稳定参考答案一、A型题1、B2、E3、B4、B5、E6、D7、D8、B9、A 10、D11、D 12、B 13、A 14、B 15、C 16、C 17、A 18、A 19、E 20、C21、B 22、E 23、C 24、C 25、D 26、D 27、B 28、C 29、E 30、C31、B 32、A 33、C 34、D 35、B 36、B 37、C 38、B 39、A 40、D41、C 42、E 43、D 44、B 45、C 46、A二、B型题[1—4]ABDC [5—8]CADB [9—12]ABDE [13—15]BAD [16—19]ADBE[20—23]BECA [24—27]BEDC [28—31]CDAE [32—35]BCAE [36—39]EACD三、X型题1、AC2、BCE3、ABCE4、ABCD5、ADE6、BDE7、ADE8、ADE9、BCE 10、ABDE11、ACD 12、ABDE 13、ACD 14、BC 15、ABDE 16、ABCD 17、BDE 18、BC 19、ACDE 20、CD21、ACE 22、BE 23、AB 24、BCDE 25、ACD 26、ABD 27、ABD 28、ADE 29、AD。
第二章液体制剂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2.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溶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的过程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溶解速度: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3.潜溶、助溶、增溶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了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行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增溶: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行成溶液的过程4.胶束 :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中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行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或胶团5.HLB值、CMC、cloud point :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例:石蜡无亲水基,HLB=0 聚乙二醇全是亲水基,HLB=20 其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介于0~20之间 CMC:开始行成胶团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cloud point:温度升高可致表面活性剂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发生混浊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6.乳剂和混悬剂:乳剂: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行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7.絮凝: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二、思考题1.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
(1)优点: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可内服、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2.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