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文艺学初复试经验,学姐告诉你专业课必看书目
- 格式:docx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5
文艺学研究生必读书目作为文艺学研究生,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是提高自身学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一些文艺学研究生必读的书目,这些书籍涵盖了文艺学的基础理论、经典著作以及前沿研究等方面,对于深入理解文艺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艺学基础理论1.《文艺学导论》作者:罗意华该书是文艺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文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对于帮助研究生建立起对文艺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2.《文学理论导论》作者:陈平原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各个流派、学派及其代表性理论,对于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典文艺理论著作1.《艺术的欣赏》作者:杰克逊这本书是经典的艺术哲学著作,深入探讨了艺术的本质、艺术审美的规律以及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对于研究生加深对艺术审美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价值。
2.《文艺创作理论》作者:陈丹青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对于帮助研究生深入理解文艺创作的过程和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文学作品研究1.《文学批评方法学》作者:陈丹青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研究生提高文学作品的研究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文学作品与文化研究》作者:李克强该书探讨了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对于帮助研究生拓宽研究视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前沿文艺研究1.《当代文艺批评理论与方法》作者:王小林该书综合介绍了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研究生了解当代文艺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方法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艺术与社会》作者:李雪明这本书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于研究生深入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书目只是文艺学研究生必读书目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文艺学的基础理论、经典著作以及前沿研究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研究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艺学参考书目一、中国文论1、(先秦)《论语》《孟子》《庄子》2、(汉)毛苌《毛诗序》3、(汉)《礼记·乐记》4、(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5、(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6、(魏)曹丕《典论·论文》7、(晋)陆机《文赋》8、(南朝)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9、(齐梁)刘勰《文心雕龙》10、(梁)钟嵘《诗品序》11、(梁)萧统《文选序》12、(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3、(唐)杜甫《戏为六句绝》14、(唐)韩愈《送孟东野序》、《答李翊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5、(唐)白居易《与元九书》16、(唐)司空图《诗品》《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17、(宋)李清照《词论》18、(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19、(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20、(明)李贽《童心说》21、(清)李渔《闲情偶寄》22、(清)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序》23、(清)叶燮《原诗》24、(近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或《宋元戏曲史》25、(近代)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6、《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蒋凡、郁沅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又: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
27、《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28、《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9、《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30、《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全七卷),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31、《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
二、西方文论1、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2、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3、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4、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5、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6、保罗•利科:《活的隐喻》7、皮亚杰:《结构主义》8、艾布拉姆斯:《镜与灯》9、麦克卢汉:《理解媒介》10、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11、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1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3、卡西尔:《人论》14、姚斯:《审美经验论》15、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16、弗洛伊德:《释梦》17、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18、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19、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20、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21、韦勒克:《文学理论》22、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23、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24、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25、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26、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27、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28、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29、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30、J.格雷马斯:《论意义》(上下)31、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32、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33、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34、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35、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36、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37、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38、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39、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40、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41、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4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43、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44、柯林伍德:《艺术原理》45、鲍曼:《流动的现代性》46、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47、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48、艾略特:《小说的艺术》49、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50、尼采:《悲剧的诞生》51、萨特:《词语》5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53、萨特:《存在与虚无》54、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55、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56、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57、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58、荣格:《心理学与文学》59、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60、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61、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62、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63、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64、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65、马丁:《当代叙事学》66、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67、Jean Georges:《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68、A.杰弗逊:《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69、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7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71、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7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73、伽达默尔:《赞美理论》74、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75、布卢姆:《影响的焦虑》76、贡布里希:《艺术和科学》77、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78、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79、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作家论创作》80、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81、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82、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83、尼采:《权力意志》84、奥•帕斯:《批评的激情》85、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86、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87、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88、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89、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90、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91、高概:《话语符号学》92、伽达默尔等:《理解与解释》93、佛洛依德:《佛洛依德著作选》94、佛洛依德:《佛洛依德后期著作选》95、戴维•洛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评论》(上下)96、德里达:《德里达中国讲演录》97、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98、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99、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三、马列文论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2、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朱光潜:《美学拾穗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4、梅林:《梅林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8、陈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稿》,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9、樊篱、袁兴华.:《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初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0、高光.:《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里程碑<神圣家族>的学习与探索》,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11、栾昌大:《文学典型学说概观》,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12、苏联艺术研究院编:《艺术论集——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现代派文艺的评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论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14、马奇:《艺术的社会学解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5、陈望衡:《美学王国探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16、楼昔勇:《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7、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列文论导读》,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18、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争论要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9、朱立元:《思考与探索•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0、陆贵山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21、黄世瑜:《马列文论与文艺现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2、李中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23、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4、赵常林:《理性与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评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文艺学专业必读书目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981年版5、【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9、【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英】拉曼•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波兰】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12、【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4、【美】门罗•C.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高建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5、【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7、【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18、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1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0、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2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23、王国维:《人间词话》,彭玉平疏证,中华书局2011年版2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2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6、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7、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1.《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可选其中主要作品阅读)3.贝克特选集湖南文艺出版社4.《尤利西斯》肖乾等译译林出版社5.《追忆逝水年华》译林出版社(以上可选主要篇章及章节阅读)6.《二十世纪思想史》彼得·沃森著上海译文出版社7.《反对阐释》苏珊·桑塔格著上海译文出版社8.《西方正典》哈洛德·布鲁姆译林出版社9.《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1——4册):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谷羽、王亚民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1.《比较文学概论》:乐黛云顾问、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因为高考的失误,我的本科就读于省内的一所普通大学。
大学前三年我从没想过要去考研,大学期间班里的同学都喊我学霸,因为我是个有点要强的女生,每个学期都给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比如大一时考过四级,大二时考过会计证,大三时考过六级,大四时准备好保研考试等等,因为大学和初高中不一样了,再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了,但是如果你好好利用珍贵的大学四年时间,不管是组织学生会活动还是坚持在图书馆看书,都将会受益终生的!大三的下半学期,我们学院组织了去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地采风调研,当时被外面的大学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深深吸引了,才发现差距之大,所以毅然决定放弃保研资格,开始追寻自己的上海大学考研之路!(刚开始放弃保研时受到了家人的反对,老师同学也无法理解,说一个女孩子这么累干嘛?如果没考上保研也放弃了功亏一篑怎么办?但是我觉得追求梦想,不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人生有很多事,明知道失败的风险很大,有一万个理由放弃,但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奋力一搏!)首选,我和大家说一下我的考研复习日程安排和复习经验叭~对于艺术生来说,最头痛的应该就是考研英语了吧,很多人觉得自己四六级没过,英语基础差,担心过不了线。
其实大家不用害怕英语,我有个同学高考时英语只考了三十几分,考研英语34过线,他考了47分!后来因为总分没过线,和读研无缘了,但是他笑着和我说,他觉得自己成功了,他打败了英语这个大老怪了!而且考研的这一年是他大学四年最有意义最充实的一年,他不后悔!所以16年考研的孩子们,要相信自己是个潜力股!考研英语只是个纸老虎!★考研英语的学习,首先就是单词了,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背单词书,当时买了绿宝书红宝书,都背了一点就没坚持了。
我是直接看了新东方朱伟的《恋恋有词》的视频,然后把PDF文本打印下来背单词,他的单词教程是把考研核心词整理归类,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让我们将单词与文段语境相结合,加深印象理解性的去记忆。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与区域重点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史系列课程;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方文明史课程;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都市文化学(优势学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域外汉文古文献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古籍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应用语言学;3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历史学;1个上海市高峰计划:中国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高原计划:世界史、中国史。
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硕士点36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史学史与史学理论、法律史、国际关系、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传播学、民俗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学、艺术学理论、人类学、新闻学、社会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电影学、广播电视、社会工作、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本科专业13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科基地、师范教育、高级文员三个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编辑出版学、历史学教育、档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工作、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化产业。
浙江大学《文学原理》(修订版)王元骧,广西师大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美学新概念》徐岱著,学林出版社。
山东大学研究方向01 -- 文艺美学02 -- 审美文化学03 -- 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617 -- 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教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高教出版社2003813 -- 综合考试1(文)包含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评论写作。
《文艺学新论》狄其聰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语言学概论》葛本仪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南京大学参考书目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厦门大学参考书目“语言文学基础”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0年。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杨春时等:《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复试科目:1、《文学概论》,杨春时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美学》,杨春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选讲部分不考)。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楼主是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的学姐,成绩专业一:123,专业二:128,政治:63,英语:74,总分:388。
本文学姐主要分享了初试时各科应如何复习以及复试时应有哪些准备,正在备考的考研er们快来看看有没有能够借鉴的地方~►考研心得:刚刚结束了考研复试,心里百感交集也感觉很平淡(很奇怪的感觉)。
希望能写下一些东西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因为写的没什么逻辑,你们有什么好奇的可以继续问我啊。
►关于专业课复习:(1)我自己是在2016年的三月初开始正式复习的,首先第一轮自然是把所有的书都看了。
其实没必要自己全部都看过去,因为等我看完并做完笔记都已经5月中旬了,事实上不用花这么大功夫,上大很多书都是非重点的,对于本专业并且是时间比较紧的同学而言帮助并不是很大。
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完全可以看几本重点书目以及基本额外比较好的参考书再加上学姐笔记什么的。
这样比较高效。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可以多看看书的。
我自己在六月份放暑假的时候才开始背笔记,背诵的时候太追求速度了,没有做到每天复习,长远来看这样反而没什么效率,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引以为鉴。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2)专业课二其实是一门很有性价比的课程,因为我当时是从六月开始看导师论文刷杂志的,每天就花2个半小时或者两小时。
很适合突击的课程。
然后上海大学给的参考书除了詹金斯那本赵卫防那本陈犀禾这三本比较有水平,其他的我个人觉得看完没什么印象了就。
►关于政治:我的政治考的不是很好,写出当时的学习历程,可以引以为鉴。
我自己是在7月份才开始看的新东方的课程,每天花一小时多,然后看完课程做对应部分的1000题。
当时学的时候感觉还蛮好的,结果啊,没有及时背诵形成框架,就是一边学一边忘。
到最后10月以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底子很薄,什么也不会。
结果最后就是疯狂背诵啊,自己就失去了学习的节奏。
尤其是最后11/12月的时候,我基本上每天花4/5小时背诵政治,英语就花1/2小时。
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一.今年复试面试王光东重点问了我的就是关于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我自己本科所用教材(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在文学史切入点上的不同。
其实这是考察了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这一知识点。
因此,可以看《三十年》开篇中王瑶做的序,以及洪子城教材上对于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阐述。
而一下列举的知识点,是从80年代重写文学史中被重新发掘的流派及作家为主,如张爱玲,沈从文,七月派等等。
具体可参阅洪子城教材中对于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论述。
附: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沿袭的是王瑶的学术体系,其文学史切入点是将废名,沈从文,张爱玲,芦焚,钱钟书等等作家和流派从原来的较少的论述设专章进行论述,这恰恰是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所进行的工作;而其他的诸如朱晓进等等的教材主要承袭的诗唐弢的学术体系,就是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的越来越丰满,主要是按照进化论式的今胜于昔的评价原则来写文学史。
而正常的文学史写作应该是将文学史越写越薄,即经典化。
二.重点知识点归纳与分析:(这样分主要原因在于导师都是一个十年一个十年的问作品及作家)第一个十年(1917-1927):1.鲁迅(2012年上海大学现当代复试中,面试和笔试都考了鲁迅。
可参考汪晖《反抗绝望》,竹内好《鲁迅》;(王光东今年面试就是问了我所有的鲁迅小说,主要是人物分析,如魏连殳等。
对于鲁迅作品以及研究鲁迅的专著要做到了然于心。
比如---《呐喊》《彷徨》具体的作品名称能否一一说出来,《祝福》是《呐喊》还是《彷徨》的作品?并且对于鲁迅的小说,不存在前后期之说。
比如,《社戏》不能说是鲁迅前期的小说,哪怕它是写于1918年,鲁迅小说不存在前后期这一说,这在具体答题和面试环节要特别注意。
研究鲁迅的几个大家是---汪晖,王富仁,钱理群,竹内好,王彬彬等)2.乡土文学流派(鲁迅是开创者,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王鲁彦等,可参阅丁帆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这本书必看;赵园的《地之子》,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必读理论书;(乡土文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
2024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学硕)艺术学考研真题业务课名称:艺术学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643戏剧与影视史一、名词解释(共5道,每道6分,15选5)1.歌颂型喜剧2.《伊万的童年》3.赛博朋克电影4.AIGC5.凤凰卫视6.《唐顿庄园》7.《山羊之歌》8.普劳图斯9.汉堡剧评10.互动电影11.《中国影戏大观》12.残酷戏剧13.《最后的山神》14.时装新戏15.WEAF 网台二、简答(共3道,每道20分,9选3)1.简述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特征与背后的意识形态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艺术特征。
3.简述四级办电视政策。
4.简述邵氏黄梅调电影创作与美学特征、文化意义5.分析曹禺话剧《雷雨》的戏剧结构。
6.简述电影金鸡奖的发展历程、特色及其意义7.简述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
8.19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及特点9.简述中国戏剧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
10.简述外国三大流媒体平台及其发展特点。
三、论述题(共2道,每道30分,6选2)1.结合法国新浪潮作者电影,左岸派作家电影中文学对创作的影响,谈谈电影中的文学性2.从技术、美学、文化选择角度阐述电影工业美学,及其如何实现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影像表达。
3.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温暖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内涵、特征、意义4.如何理解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5.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化类综艺6.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戏剧百年发展历程。
878戏剧与影视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道8分,10选5,共40分)1.蒙太奇2.电影类型3.电影语言4.现实主义电影5.第四堵墙6.戏剧冲突7.荒诞性8.互文性9.戏剧语言10.格罗托夫斯基二、简答(1-4题每道15分,4选2;5-6题每道20分,2选1,共50分)1.选择一个影视批评方法分析其有效性和局限性。
2.简述戏剧批评的三种方法3.简述电影作者论的基本发展脉络与内涵4.戏剧的五大基本元素是什么,谈谈你对对其关系的理解5.请从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中国电影学派这三种当下中国电影理论中任选一个,分析并阐述其理论要点。
文艺学美学专业参考书目一、美学原理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4.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8日)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6.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959年5月18日)7. 列宁:《哲学笔记》8.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9.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 亚理斯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1. 柏克:《论崇高与美》,上海,三联书店。
12. 莱辛:《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3. 鲍姆嘉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4. 歌德:《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 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 席勒:《秀美与尊严》,文化艺术出版社。
18. 黑格尔:《美学》(第一-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1年版。
19.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20. 尼采:《悲剧的诞生》,青海人民出版社。
21.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和美学》,人民出版社。
22.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2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
24. 荣格:《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
25. 克罗齐:《美学原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6.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7. 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8.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9.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一下面简要说下复试注意的问题。
复试主要有以下三个考核的内容:11号晚上的英语笔试(其实就是翻译两段话,英译汉和汉译英,难度我感觉适当);12号上午选导师组,下午专业笔试;13号面试一天。
我想说的是:一、请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环节;二、机原专业笔试较简单,大题感觉简单过了头,事实证明大题准备太多是浪费感情的,小题较多,有一些平时难以注意到的知识点;三、面试不要锋芒毕露的样子,要谦虚有礼貌。
说说我这组面试的情况,刚分完组时,有传言说1比1.5的比例,我组的情况是报了16个人,12个学硕,4个专硕,准备录取13人,10个学硕,3个专硕。
六组CIMS方向,组长好像姓蔡。
我觉得我们组算是幸运的,我见到的每个人都录取了,我是专硕最后一个,面试最后一个,下午才到我,所以就先走了,去之后听说一志愿学硕里面有两个学硕因为英语笔试翻译50分满分,只考了不到20分,面试出来前,老师让这两个人着手调剂,正好5组有个导师缺人,来我们组调走了一个专硕,这样最后的结果出来果然是那两个英语不好的人被刷了,专硕都没刷,我们相当于走了个过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还有专硕的面试跟学硕稍有不同,对英语的要求更高,我记得我进去没让我背自我介绍,考了我几个单词,有轴(shaft)车削(lathing)摩擦(friction)功率(power),专业基础词。
我脑袋一热后两个词居然忘了,悲剧啊。
还有用英语回答大学期间做过什么项目,还好我准备了这个,还有毕设做了什么,如果你在大学做个什么项目,发表过论文,申请过专利会有加印象分的。
我本科的项目给我增分不少,专业问题也主要是围绕自己的项目在问,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了解自己的项目?所以之后的问题基本上对答如流了(CIMS方向对计算机及英语要求较高,六级过了最好,最好也有一些C语言的基础)。
那两个被刷的一志愿,我估计是太轻敌了,英语笔试的确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是你就得为你自己的每个疏忽带来的结果负责任,上大的这个复试在我看来还是蛮公平的。
2020上海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初试经验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一句话:“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
”我很认同,考研的初试阶段已经结束,我想给自己做个总结,同时,也是像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些经验贴的分享者学习在这里我主要说下专业课。
专业课(中国语言文学:819)1.建议外国文学不要做笔记,直接买教材配套的辅导书,比如唐红梅、刘舸两个版本的《外国文学》,如果有同学一定要做笔记,那就务必要在9月之前完成,而且很可能后期会发现有许多非重点需要删去,许多重点需要补充。
2.比较文学可以不做笔记,考得要么是书上的基础性内容,要么是需要在论文中进行补充的。
3..建议专业课要尽早进行背诵,,3月份对教材进行系统性学习,至少看3遍左右,然后7月份就可以开始重点内容的背诵了,至少要背4遍以上。
尤其是名词解释,是最难背,但最容易忘记的,背了5遍还是记不全的我简直想哭。
4.关于617作文,上大作文题型的变更这几年比较频繁,不好预测压题,连作文题型都不敢确定,18年大改,考两篇800字的议论文和记叙文,今年又大改,一篇2500的散文或短小说,一篇1500的文学评论。
我个人的建议是都联系,以完全的准备应对万变的考试,踏踏实实地多读书,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短小说、文学评论都自己练习练习。
议论文,记叙文按高考的水平发挥,注意文中多显示自己的中文素养,文末拔高即可。
但是文学评论是真的需要多读学术论文,甚至需要报班。
我自己是前期每天在617上花费30分钟,看青年文摘,和本学科的学术论文,尤其是考试可能会用得那些论文,这样一方面备考了作文,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答题内容的补充和预测的过程。
另外,每个月写一篇真题(我的这个练习频率是不够的),尽量按考场要求时间写,注意练习书写的速度和整齐度。
5.论文,一定要有足够的论文作为补充,尤其是对于论述题,根据往年真题,多读一些高质量的硕士、博士、核心论文。
文艺学专业学习参考书: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4、《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5、《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6、《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7、《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美学新维度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1990版;9、[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0、[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 —1950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12、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13、[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14、[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15、[美]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6、[加]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17、汪民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一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2000 ;18、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19、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20、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1、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2、[法]托多罗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23 、[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9 年版;24、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25 、[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26 、[美]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年版;27、[法]罗兰巴特:《神话一一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8、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29、[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30、[美]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31 、[美]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32、方生:《后结构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楼主是上海大学文艺学专业的学姐。
回顾考研这一路,她认为考研的结果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身处考研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帮助,感受到的艰难和毅力,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备考时,不要为了"考不上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困扰,如果你真的爱它,就值得为它拼搏。
而且考研这个漫长孤单,用一个用知识丰盈自己的过程,既然已经提升了自己,那么考研er们就加油全力拼搏吧~
我倒叙来说吧!
一、关于复试
►复试时间
去年好像是23/24复试的,今年迟一点,在3月29日复试。
上午笔试,下午复试,复试完就出结果,整个文学院应该都是这样的,效率很高。
老师公正和蔼,不会因为你的本科出身否定你,所以准备复试也不用太紧张,老师很专业很厉害,会针对你所说的来进行追问,不会提太为难的问题。
当时对我提的专业问题是讲一讲你对西方马克思的理解。
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也该明白,都是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知识积累进行提问的,也有同学被问到中国美学,内容非常灵活。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所以关于复试内容,大家不要纠结哪一本书可以保证通过复试,我个人认为,复试考察的是对文艺学这门学科的整体知识的把我,既有广度也要有深度,以及同学的学习和科研能力,多看点和自己所选方向有关的书会很有帮助。
如果从初试成绩出分才开始看,短短两个月时间是肯定来不及的。
►复试分数线
今年复试线专业课单科115,总分376,比去年的388低一点。
我的分数是65,71,115,135,总分386。
建议最好大家的分数都比较均衡。
►专业之间调剂
今年报考上大的人很多,校内调剂有没有我并不知道。
二、关于初试
因为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在初试阶段,所以接下来说一下初试的经验:因为我是跨考的,所以看待的角度有些特别。
对我来说文学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热爱的学科!当时决定要考研,上交的一个研友建议我一定考自己喜欢的学科,这样才有学习的热情。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专业课:
文艺学考研的初试书目包括了文学理论,西方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必读书目。
我每一本都看了,除了必读书目只看了一半,其他我都认认真真看了,每一本都有很多笔记。
尤其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史,都翻了5遍以上,然后再着重看摘录的笔记再背个五六遍。
因为之前看学姐的帖子说上海大学研究方向偏向西方,就把参考书里的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论、文学理论知识点全部背出来了。
因为没有人教,再去各种文库和论坛搜背景知识来学习。
说实话,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每本专业书都觉得看的很迷糊,但是咬牙坚持看下去,等到看到第三四遍,基本上能够叙述出知识点间的联系,人和人之间,学派和学派之间的联系。
我觉得我尽可能的学习,已经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上考场并没有很紧张。
►英语:
大概是从六级500分水平起步准备,词汇量还在,但是语感语法都不太好,当时研友也对我的情况很担心,所以建议我多做题。
于是我没有马上报学习班,而是从5月份到9月份做了两本厚厚的阅读题,每天2-8篇,情况好就多做一点,积累词汇量,投入做英语阅读的状态。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十月份报了一个学习班上了一天课,老师教的做题技巧搭配上之前的学习积累还是挺好的。
十月份之后开始做真题,反复的做,这个时候错题量已经比较小了。
英语考试的时候,完型只错了一个,阅读错了四五个,写作是英语即兴写的。
71分,我觉得比起之前做题的情况是有点低了,总结原因,一是因为考试提前四五十分钟就做完,心里忐忑,就不停回头修修改改,其实这个时候真的没必要,二是因为作文没有好好准备,失了大分。
每个人适合不同的方法,酌情参考吧。
►政治:
最喜欢看的是历史部分,但是这个考的真的很少,真的很少,大概的看一下就行。
重点在马哲毛概,我没有背肖秀荣的大题,分数上吃了一点亏,但是不多。
因为今年似乎和往年不同,个人感觉政治选择比备考时做的练习卷难一点,出考场听很多考生也在抱怨今年选择难,所以今年拉分的好像是选择题,我的选择题错不超过五个,所以还是过线了,65分。
个人觉得今年选择题不算难,还是针对考纲考点的,只是要求学生深入把握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多选正确率才会高。
很多同学觉得今年选择难,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出题的角度比较刁钻,但是只要好好复习,解题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再拿出复习文学的那个劲,多翻几遍记住就没问题。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
三、其他
每天学几个小时?这个问题,我在备考时也迷惑过。
网上有很多大神说只睡4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的。
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强求自己做到这一点,因为每个人身体状况精神状况都不一样。
我只要求自己做到"竭尽全力",合理的休息还是必须的,只要确认自己不是在逃避和偷懒就可以。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作参考。
我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有问题的可以留言。
请在你已经动用所有能力去搜索几个知名网站,对参考书内容大体了解的情况下来提问,有些同学太懒了,连搜索引擎都懒得用,大多数基础问题其实在网上都已经能搜到答案,换换关键词多试试。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