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建筑: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在地下形成的建筑空间。

地下建筑的优点:1有效地利用土地2提高交通通行率3节约能源4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强5环境效益好6隔音和隔振7维护管理简单

地下建筑的缺点:1观景自然光线受到限制2出入和通行受到限制3可视性受到限制4不良的生理反应5受场地限制6防水问题7节能有一定限制8施工较困难

新奥法最主要的设计构思是:发挥围岩自身的承压能力,以获得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效果。

洞室应布置在低应力区,因为低应力区围岩比较稳定。

洞室的轴线与岩层的走向是垂直的。在褶皱地区布置洞室时,无论是背斜还是向斜,对于洞室都是不利的,如果必须布置,应在背斜或向斜两翼。

洞室的合理连接方式:⑴两洞室跨度相等但高度不等时,一是一洞的顶拱与另一洞的边墙相交;二是一洞的顶拱与另一洞的拱脚相交。⑵高度相等跨度不等时,适当提高大跨度洞室的高度。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①洞口应该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确定洞口位置时,对边,仰坡的稳定性应着重考虑,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②洞口不应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③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要注意岩壁的稳定性。施工时洞口不宜扰动原坡面和破坏地表植被及暴露风化破碎的碎岩层④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正交,正交洞口的边仰坡开挖较小而且均衡。⑤隧道洞口有时不能设在地下部分的出入口。

直墙式衬砌断面:围岩较好,一般不产生较大的侧压力,所以不需要设仰拱,可以采用直墙,此时隧道的净断面积最小。P37图b

路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线路走向应基本符合主客流方向。2地铁线路网基本走向往往沿城市主要接到布置。3必须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要求。4选线应从实际出发。

地铁路网分为:单线式、单环式、多线式、蛛网式、棋盘式。

最小曲线半径:当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曲线时,能够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圆曲线半径的最低限值。

最小曲线半径与地铁线路的性质、车辆性能、行车速度、地形地物条件有关。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离心力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和列车的安全,因此,通常将外轨抬高,用车体向内倾产生的重力分力来平衡离心力。

地铁线路坡度应满足:

1正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30/1000,困难地段可采用35/1000,辅助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40/1000。

2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排水需要,隧道内的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1000。3隧道内车站坡度应尽量平缓,车站站台线路坡度宜采用3/1000。

地铁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接触轨和接触网限界。

地铁车站的类型:1按所处位置和运营性质:终始站、中间站、区域站和换乘

站2与区间隧道的关系:岛式车站和侧

式车站。

车站布置主要考虑哪些要求?

1出入口的布置。2地铁车站与城市其

他交通系统的衔接。3站厅与站台空间

的组织。4车站功能的综合化。

地铁车站出入口布置应视地面街道分

布、地面公交车站分布、地面建筑密集

程度等情况而定。

城市地下综合体:考虑地面与地下协调

发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结合交通、

商业、娱乐、市政等多用途的地下公共

建筑的有机集合体。

停车场设计中,车辆行使方式与所需通

道宽度的关系?

1顺车进倒车出:所需通道宽度较大,

用于行车集中、出车不急的车库。

2倒车进顺车出:所需通道宽度最小,

用于有紧急出车要求的多层、地下车

库。

3顺车进顺车出:所需通道宽度最大,

进出方便,用于有紧急出车要求的多

层、地下车库。

地下停车场分类:1单建式和附建式地

下停车场2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3

坡道式和机械式地下停车场4土层中

和岩层中的地下停车场。

按场所不同修建的停车场:1道路地下

式停车场2公园式地下停车场3广场地

地下式停车场4建筑物地下式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设计由:停车间、通道、坡

道或机械提升间、出入口、调车场地等

组成。

停车间的设计主要依据车型、车辆存放

与停驶方式。

行车通道的布置方式有一侧通道一侧

停车,中间通道两侧停车,两侧通道中

间停车和环形通道两侧停车。

行车通道的宽度取决于:停车的车型,

停车角度和车辆进、出停车位的方式。

停车场内水平交通的组织主要有:1行

车通道的布置2合理确定行车通道的

宽度。

当采用环形通道时,需要注意:1应尽

可能减少车辆转弯次数。2应保持必要

的通视距离。

柱距、通道跨、车位跨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加大柱距时,柱子对出车的阻挡作用

减小,通道跨尺寸随之减少,但加大到

一定程度后,柱子不再成为出车的障

碍,这是通道跨的尺寸主要受两侧车位

外端点的控制;当柱距固定,调整车位

跨尺寸时,通道跨尺寸也随之变化,车

位跨尺寸越小,即柱子向里移,所需行

车通道的宽度越小,超过车后轴位置

后,柱子不再成为出车的障碍,如将柱

向外移,超过停车位前段线后,通道跨

尺寸则需要加大。

地下停车场布置的综合化:地下停车场

由于使用上和技术上的特殊要求,除停

车外,不宜增加其他功能。但在进行总

体布置时,不能简单的仅限于满足停车

要求,而应当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角度考虑布置的综合化问题,特别是对

于大型地下公共停车场,更应如此。在

布置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

城市动态交通的衔接和转换,另一是与

停车目的有关的设施联系。

地下冷库的设计原则:1合理使用巷道

原则2充分考虑围岩热绝缘原则3防

水、排水设计原则4小散热面设计原

则。

地下岩洞水封油库必备的基本条件:1

岩石坚硬、完整、岩性统一,地质构造

简单。2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适当

的深度,而水量又不是很大。3油品比

重小于1,不溶于水,且不与岩石或水

发生化学作用。

画图说明岩洞水封油库的原理:当岩石

中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洞室开挖后,围

岩中的水流向洞室,在洞室周围形成降

水漏斗。当洞室中注入油品后,降水曲

线随着油面上升逐渐恢复。此时,在油

罐壁面上存在压力差。在任一高度上,

水压力均大于油压。因此,油不可能从

围岩裂隙中漏失。与之相反,水可通过

裂隙流入洞罐,但水进入后向罐底流

动,可以汇集后抽出。

水封岩洞油库分为:固定水位法和变动

水位法。

固定水位法:洞罐内的水垫层厚度固

定,水面不因贮油量的多少而变化,水

垫层的厚度由泵坑周围的挡水墙高度

控制。水量过多时,水即漫过挡水墙流

入泵坑,泵坑中的水面升高到一定位置

时,水泵自行开动排水。

变动水位法:洞罐内的油面位置固定,

充满洞灌顶部,而底部水垫层的厚度则

随贮油量的多少而变化。贮油时,边进

油边排水;发油时,边抽油边进水。罐

内无油时,洞罐整个被水充满。

7

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暗挖法、明挖法、

特殊施工法。

导洞是指根据洞室分部开挖的需要,在

洞室断面上首先开挖的面积较小的那

部分。

导洞的基本作用是:1为洞室开挖创造

自由面,以便进一步挖最后形成符合设

计要求的洞室空间。2还可以查明和核

实洞区的地质情况,以便及时修正设计

或变更施工方案。

先拱后墙法按其导洞所处位置不同可

分为上导洞法、上下导洞法、拱部双侧

导洞法和拱部多导洞法。其基本点是先

解决拱部围岩的稳定这个主要矛盾,先

做好拱圈,保证下部开挖的安全。但是,

采用先拱后墙法要求侧壁围岩在边墙

衬砌筑好前,能承受由拱圈传下的荷

载。可是,当围岩更差,不仅拱部的围

岩差,而且侧壁围岩也很破碎,拱座很

难成型;或很软弱,强度很低;或者洞

室跨度又大,拱圈传下的荷载又很大,

拱脚处围岩不能承受拱圈传下的巨大

荷载。在此情况下,首先必须考虑为拱

脚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顺利地浇筑拱

圈。

先墙后拱法常在底部设置侧壁导洞,由

下而上地开挖和衬砌边墙,保证顺利地

浇筑拱圈,既解决了侧壁围岩的稳定又

为拱圈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此法另一特

点是拱部的开挖仍须由顶设导洞开始,

拱部为一个导洞。若洞室跨度较大时,

也可顶设双侧导洞。因工程费用相对较

高,故只适于地质条件差,洞室跨度大

的工程。

马口开挖:在开挖侧墙时,每次开挖段

不宜过长,且需分段间隔进行。

深孔自上而下分段爆破法的要求:1对

钻孔质量要求高,钻孔孔位及孔距要准

确,深度一致,炮孔互相平行2讲求爆

破技术,装药及爆破作业要准确、仔细,装药前后,应对孔深、装药高度、堵塞高度进行测量。

斜洞开挖的特点:1对围岩的扰动范围比同断面的平洞大2钻孔的作业条件差3出碴条件差4通风、排烟、排水方面,因开挖方向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5为保证准确成型和贯通,对测量工作要求高。

罐室开挖的特点:1罐室的围岩整体稳定性较易得到保证2罐室的开挖工程量集中3罐室下部的永久性通道,通常作为施工导洞4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钻孔爆破法主要由钻孔、爆破、出碴三个基本工序组成。

每一掘进循环所推进的长度称之为循环进尺。

在软岩地层中施工时,采取下列措施维护围岩稳定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围岩暴露后,尽快封闭,尽量使围岩来不及风化或减少风化的影响2临时支护最宜采用柔性支护或可缩性支撑3若地层中含有遇水能膨胀的物质,必须妥善处理作业面的排水4进行适当超挖5再有膨胀性的地层中开挖爆破时,应采用减震爆破技术6永久性支护宜在膨胀变形稳定后再作为好。

瓦斯突出是指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瓦斯突然运动,即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喷出大量的瓦斯。

震动放炮:必须使煤层瓦斯压力小于1MPa。如果压力超过这个数值,可采用钻孔排放瓦斯的措施将其压力降至1MPa以下。

岩爆是地层中高应力区洞室开挖引起应变能突然释放时围岩脆性破坏形成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

药壶爆破:对坚硬岩石推荐梯段爆破方法降低巷道中应力集中。

岩石地下工程支护的作用:1支承围岩2防护,包括防水、防渗、防止围岩风化、隔潮、防泄漏等。

岩石支护是以人工结构物承受围岩变形压力、岩体不连续面切割的岩块或破碎带岩石自重荷载的岩层控制方法。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主要是确定锚杆支护的间距、长度和直径。

间距:锚杆的间距等于锚杆排距a=0.887d√σ/kmr。长度:锚杆只需使锚固部分在坚固岩层内大于0.2米即可l=l2+m+l1。直径:锚杆锚固力要等于锚杆抗拉极限d=1.13√Q固/σ拉。

岩石地下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将各方面的力量、各种要素科学地组织起来,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迅速发挥投资效益。

组织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分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

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内容:1技术准备工作(1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2调查和收集资料)2物质准备3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劳动管理、机具材料管理、工程成本管理。

岩石地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1工程概况2施工条件3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4开挖工程的作业组织和循环图表5工程进度计划6主要材料、机具、劳动力需用量计划7辅助设置的组织8施工准备工程计划9施工平面图10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开挖循环作业时间:完成一个循环作业所消耗的时间。

开挖循环作业图表:开挖作业循环通常以图表形式表示。

顺序作业:施工对象只有一个作业面,各工序按作业顺序依次进行,前一项工序完成后才进行后一项工序。

平行作业;在同一个工作面上,同时进行者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工序。(可以缩短作业时间,但同时作业的工序相互有干扰)

流水作业:当作业面较多时,将一个开挖循环的主要工序分在两个工作面上同时进行。(同时有以上两者的优点)

岩石地下工程

?第5章岩石地下工程 5.1 概述 ?为各种目的修建在地层之内的中空巷道或中空洞室统称为地下工程。 ?地下洞室(underground cavity)是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于岩土体中作为各种用途的 构筑物。 ?本章只叙述岩石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与地面建筑工程的对比 5.2 地下工程围岩分类及地下工程类型 5.2.1 地下工程围岩分类 ?地下工程围岩是指地壳中受地下工程开挖影响的那一部分岩体。 ?对于单洞,范围通常等于地下工程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3~5倍。 ?对于群洞,目前没有明确的影响范围。 ?围岩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从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综合过度。 ?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结合过度。

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界线。 5.2.2 地下工程类型 ?地下工程包括的类型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方。 ?合理的地下工程分类必须与其周围岩体应有的稳定性、安全程度联系起 来,同时取决于地下工程的用途。 ?Barton分类

? 按地下工程埋置深度分类 ? Barton 分类 1. 临时性矿山坑硐 2. 竖井 3. 永久性矿山坑硐、水电工程的引水隧洞、导挖隧道、平巷和大型开挖工程的导坑。 4. 地下储藏室、污水处理站、公路和铁路支线的隧道、水电工程的调压室和进出隧道 5. 地下电站的主硐室、公路和铁路干线的隧道、民防硐室、隧道入口及交叉点 6. 地下核电站、地铁车站、地下体育场及公共设施、地下厂房。 ? 按地下工程埋置深度分类 ? 一般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 铁路和公路均以此分类。 ? 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的临界深度可按荷载等效高度值,并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 等因素判定。 ? 其他分类 ? 按用途:矿山巷道(井)、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地下厂房(仓库)、地下军事工程 ? 按洞壁受压情况:有压洞室、无压洞室 ? 按断面形状:圆形、矩形、城门洞形、椭圆形 ? 按与水平面关系:水平洞室、斜洞、垂直洞室(井) ? 按介质类型:岩石洞室、土洞 ? 按应力情况:单式洞室、群洞 ? 5.3地下工程围岩应力 ? 围岩应力重分布问题——计算重分布应力 地下开挖破坏了岩体天然应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洞室周边岩体将向开挖空间松胀变形,使围岩中的应力产生重分布作用,形成新的应力状态,称为重分布应力状态。 ? (2)围岩变形与破坏问题——计算位移、确定破坏范围 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洞室围岩将向洞内变形位移。如果围岩重分布应力超过了岩体的承受能力,围岩将产生破坏。 ? 围岩压力问题——计算围岩压力 围岩变形破坏将给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带来危害,因而,需对围岩进行支护衬砌,变形破坏的围岩将对支衬结构施加一定的荷载,称为围岩压力(或称山岩压力、地压等)。 ? 有压洞室围岩抗力问题——计算围岩抗力 在有压洞室中,作用有很高的内水压力,并通过衬砌或洞壁传递给围岩,这时围岩将产生一个反力,称为围岩抗力。 圆形地下工程围岩应力 ? 围岩应力的弹性分析 ? 围岩围坚硬致密的块状岩体,当天然应力大约等于或小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一半时, 围岩呈弹性变形。可近似视为各向同性、连续、均质的线弹性体,其围岩重分布应 力可根据弹性力学计算。 q p h H )5.20.2(?=γ /q h q =

岩石地下建筑工程

地下建筑: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在地下形成的建筑空间。 地下建筑的优点:1有效地利用土地2提高交通通行率3节约能源4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强5环境效益好6隔音和隔振7维护管理简单 地下建筑的缺点:1观景自然光线受到限制2出入和通行受到限制3可视性受到限制4不良的生理反应5受场地限制6防水问题7节能有一定限制8施工较困难 新奥法最主要的设计构思是:发挥围岩自身的承压能力,以获得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效果。 洞室应布置在低应力区,因为低应力区围岩比较稳定。 洞室的轴线与岩层的走向是垂直的。在褶皱地区布置洞室时,无论是背斜还是向斜,对于洞室都是不利的,如果必须布置,应在背斜或向斜两翼。 洞室的合理连接方式:⑴两洞室跨度相等但高度不等时,一是一洞的顶拱与另一洞的边墙相交;二是一洞的顶拱与另一洞的拱脚相交。⑵高度相等跨度不等时,适当提高大跨度洞室的高度。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①洞口应该考虑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确定洞口位置时,对边,仰坡的稳定性应着重考虑,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②洞口不应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③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要注意岩壁的稳定性。施工时洞口不宜扰动原坡面和破坏地表植被及暴露风化破碎的碎岩层④隧道中线与地形等高线正交,正交洞口的边仰坡开挖较小而且均衡。⑤隧道洞口有时不能设在地下部分的出入口。 直墙式衬砌断面:围岩较好,一般不产生较大的侧压力,所以不需要设仰拱,可以采用直墙,此时隧道的净断面积最小。P37图b 路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线路走向应基本符合主客流方向。2地铁线路网基本走向往往沿城市主要接到布置。3必须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要求。4选线应从实际出发。 地铁路网分为:单线式、单环式、多线式、蛛网式、棋盘式。 最小曲线半径:当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曲线时,能够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圆曲线半径的最低限值。 最小曲线半径与地铁线路的性质、车辆性能、行车速度、地形地物条件有关。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离心力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和列车的安全,因此,通常将外轨抬高,用车体向内倾产生的重力分力来平衡离心力。 地铁线路坡度应满足: 1正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30/1000,困难地段可采用35/1000,辅助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40/1000。 2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排水需要,隧道内的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1000。3隧道内车站坡度应尽量平缓,车站站台线路坡度宜采用3/1000。 地铁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接触轨和接触网限界。 地铁车站的类型:1按所处位置和运营性质:终始站、中间站、区域站和换乘 站2与区间隧道的关系:岛式车站和侧 式车站。 车站布置主要考虑哪些要求? 1出入口的布置。2地铁车站与城市其 他交通系统的衔接。3站厅与站台空间 的组织。4车站功能的综合化。 地铁车站出入口布置应视地面街道分 布、地面公交车站分布、地面建筑密集 程度等情况而定。 城市地下综合体:考虑地面与地下协调 发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结合交通、 商业、娱乐、市政等多用途的地下公共 建筑的有机集合体。 停车场设计中,车辆行使方式与所需通 道宽度的关系? 1顺车进倒车出:所需通道宽度较大, 用于行车集中、出车不急的车库。 2倒车进顺车出:所需通道宽度最小, 用于有紧急出车要求的多层、地下车 库。 3顺车进顺车出:所需通道宽度最大, 进出方便,用于有紧急出车要求的多 层、地下车库。 地下停车场分类:1单建式和附建式地 下停车场2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3 坡道式和机械式地下停车场4土层中 和岩层中的地下停车场。 按场所不同修建的停车场:1道路地下 式停车场2公园式地下停车场3广场地 地下式停车场4建筑物地下式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设计由:停车间、通道、坡 道或机械提升间、出入口、调车场地等 组成。 停车间的设计主要依据车型、车辆存放 与停驶方式。 行车通道的布置方式有一侧通道一侧 停车,中间通道两侧停车,两侧通道中 间停车和环形通道两侧停车。 行车通道的宽度取决于:停车的车型, 停车角度和车辆进、出停车位的方式。 停车场内水平交通的组织主要有:1行 车通道的布置2合理确定行车通道的 宽度。 当采用环形通道时,需要注意:1应尽 可能减少车辆转弯次数。2应保持必要 的通视距离。 柱距、通道跨、车位跨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加大柱距时,柱子对出车的阻挡作用 减小,通道跨尺寸随之减少,但加大到 一定程度后,柱子不再成为出车的障 碍,这是通道跨的尺寸主要受两侧车位 外端点的控制;当柱距固定,调整车位 跨尺寸时,通道跨尺寸也随之变化,车 位跨尺寸越小,即柱子向里移,所需行 车通道的宽度越小,超过车后轴位置 后,柱子不再成为出车的障碍,如将柱 向外移,超过停车位前段线后,通道跨 尺寸则需要加大。 地下停车场布置的综合化:地下停车场 由于使用上和技术上的特殊要求,除停 车外,不宜增加其他功能。但在进行总 体布置时,不能简单的仅限于满足停车 要求,而应当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角度考虑布置的综合化问题,特别是对 于大型地下公共停车场,更应如此。在 布置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 城市动态交通的衔接和转换,另一是与 停车目的有关的设施联系。 地下冷库的设计原则:1合理使用巷道 原则2充分考虑围岩热绝缘原则3防 水、排水设计原则4小散热面设计原 则。 地下岩洞水封油库必备的基本条件:1 岩石坚硬、完整、岩性统一,地质构造 简单。2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适当 的深度,而水量又不是很大。3油品比 重小于1,不溶于水,且不与岩石或水 发生化学作用。 画图说明岩洞水封油库的原理:当岩石 中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洞室开挖后,围 岩中的水流向洞室,在洞室周围形成降 水漏斗。当洞室中注入油品后,降水曲 线随着油面上升逐渐恢复。此时,在油 罐壁面上存在压力差。在任一高度上, 水压力均大于油压。因此,油不可能从 围岩裂隙中漏失。与之相反,水可通过 裂隙流入洞罐,但水进入后向罐底流 动,可以汇集后抽出。 水封岩洞油库分为:固定水位法和变动 水位法。 固定水位法:洞罐内的水垫层厚度固 定,水面不因贮油量的多少而变化,水 垫层的厚度由泵坑周围的挡水墙高度 控制。水量过多时,水即漫过挡水墙流 入泵坑,泵坑中的水面升高到一定位置 时,水泵自行开动排水。 变动水位法:洞罐内的油面位置固定, 充满洞灌顶部,而底部水垫层的厚度则 随贮油量的多少而变化。贮油时,边进 油边排水;发油时,边抽油边进水。罐 内无油时,洞罐整个被水充满。 7 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暗挖法、明挖法、 特殊施工法。 导洞是指根据洞室分部开挖的需要,在 洞室断面上首先开挖的面积较小的那 部分。 导洞的基本作用是:1为洞室开挖创造 自由面,以便进一步挖最后形成符合设 计要求的洞室空间。2还可以查明和核 实洞区的地质情况,以便及时修正设计 或变更施工方案。 先拱后墙法按其导洞所处位置不同可 分为上导洞法、上下导洞法、拱部双侧 导洞法和拱部多导洞法。其基本点是先 解决拱部围岩的稳定这个主要矛盾,先 做好拱圈,保证下部开挖的安全。但是, 采用先拱后墙法要求侧壁围岩在边墙 衬砌筑好前,能承受由拱圈传下的荷 载。可是,当围岩更差,不仅拱部的围 岩差,而且侧壁围岩也很破碎,拱座很 难成型;或很软弱,强度很低;或者洞 室跨度又大,拱圈传下的荷载又很大, 拱脚处围岩不能承受拱圈传下的巨大 荷载。在此情况下,首先必须考虑为拱 脚提供可靠的基础,保证顺利地浇筑拱 圈。 先墙后拱法常在底部设置侧壁导洞,由 下而上地开挖和衬砌边墙,保证顺利地 浇筑拱圈,既解决了侧壁围岩的稳定又 为拱圈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此法另一特 点是拱部的开挖仍须由顶设导洞开始, 拱部为一个导洞。若洞室跨度较大时, 也可顶设双侧导洞。因工程费用相对较 高,故只适于地质条件差,洞室跨度大 的工程。 马口开挖:在开挖侧墙时,每次开挖段 不宜过长,且需分段间隔进行。 深孔自上而下分段爆破法的要求:1对 钻孔质量要求高,钻孔孔位及孔距要准 确,深度一致,炮孔互相平行2讲求爆

岩石地下工程(巷道维护)

第五章岩石地下工程 (巷道维护) § 1概述 岩石地下工程是指在岩石中开挖并临时或永久修建的各种工程。 如地下井巷、隧道、通道、峒室、地下仓库等,而采矿涉及范围最大,条件最复杂。岩石地下工程一般埋深较大,穿越的地层复杂,地应力和对地下结构作用的传递情况也很复杂。但 实现地下工程稳定性的条件: (T max V S U max V U 巷道维护任务 (1)、在巷道的使用期内,为保证其形状、横向断面尺寸及其完 好程度满足生产需要; (2)、在巷道的使用期内,保证人员和机器设备的安全及必要工 作条件; (3)、选择最经济的提高巷道维护稳定性和巷道维护方法的措施。 维护巷道提高巷道稳定性的方法是很多的,而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巷道中安设支架。支架分为两类:①传统支护(支撑式支护),木材、石材、混凝土、金属等, ②锚喷支护。 我国因为巷道不通畅影响生产的例子是很多的。就以铜川王石凹

矿为例。该矿是苏联莫斯科煤矿设计院设计的,57年建井,61年投 产,设计能力120万t/年。因为主要巷道的岩层层位选的不正确,到64年不得不被迫停产维修,这三年也总共产煤90万{/年。总损 失达3000万元,相当于建3各中型矿井。 2003年,神东公司掘进巷道33万米,打地板(宽5米厚150mm 11万米,各种费用约5900万元,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底板处理费 用会逐年加大。 因此,作为咽喉和通道的巷道,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否正常进行。 在进行矿井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巷道维护。 § 2围岩与支架的相互作用 2.1、地下工程(巷道)与地面工程比较 地面工程,如水塔:体系由结构和基础组成,承受外载荷为水压, 气压等。 地下工程,如巷道:体系由岩体和支护结构组成。岩体既是载荷, 又是承载单元。即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承载(见图)。 地下工程必然要进行岩石开挖和维护结构工程。维护结构工程包括构筑承载结构和只护结构,如支架、锚喷、砌碹。 我们已经知道了围岩是在岩石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开挖引起围岩的应力重分布:从原始应力场变化到新的平衡应力场的过程。也称为二次应力:经过应力重分布形成的新的平衡应力

第5章岩石地下工程

第5章岩石地下工程 § 5.1 概述 为各种目的修建在地层之内的中空巷道或中空洞室统称为地下工程,包括矿山坑道、铁路及公路隧道、水工隧洞、地下发电站厂房、地下铁道及地下停车场、地下储油库及储气库、地下弹道导弹发射井、地下飞机库以及地下核废料密闭储藏库等。虽然它们规模不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在岩体内开挖出具有一定横断面积和尺寸,并有较大延伸长度的洞室,所以周围岩体的稳定性就决定着地下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条件。 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地面工程是截然不同的,地下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更多的复杂性(表5-1)。但长期以来都是沿用适用于地面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在地下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因而常常不能正确地阐明地下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使地下工程长期处于“经验设计”和“经验施工”的局面。因此,人们都在努力寻求用于解决地下工程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地下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发展与岩土力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力学的发展促使松散地层围岩稳定和围岩压力理论的发展,而岩石力学的发展促使围岩压力和地下工程理论的进一步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来,围岩弹性、弹塑 性和粘弹性解答逐渐出现,锚杆与喷射混凝土一类新型支护的出现和与此相应的新奥法(NATM)的兴起,终于形成了以岩石力学原理为基础的、考虑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的地下工程现代理论。

§ 5.2 地下工程围岩分类及地下工程类型 5.2.1地下工程围岩分类 地下工程围岩是指地壳中受地下工程开挖影响的那一部分岩体,其范围通常等 于地下工程横剖面中最大尺寸的3?5倍。岩体是一种经历地质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与破坏的十分复杂的地球介质。在地下工程建设中,无论怎样仔细地研究都不可能 把工程区域内岩体的力学性质的细节完全搞清楚。因此,根据地下工程的性质与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