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卖油翁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22
一、《孙权劝学》(一)正确译文,并掌握标色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辞。
孙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你)应该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寻阳的时候,跟吕蒙商讨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几天不见,就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
(二)课文重点内容梳理。
1.文章主旨通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从当下开始努力学习。
2.结构简析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3.重点问题探究(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当吕蒙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3)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答案:①详写“劝学”“论议”,而略写“就学”“结友”。
七年级下期中之前文言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第12课《卖油翁》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
⑤及.鲁肃过寻阳: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⑥即更.刮目相待:古今异义,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⑦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⑧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⑨见往事..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今异义,古义:很。
今义:形容词。
?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古义:知晓。
今义:看见。
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大:①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二、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但当.涉猎(应当)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非复.吴下阿蒙(收复) 【解析】D再,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治经为.博士耶(成,当)B.但.当涉猎(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经过)【解析】B只,只是。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等古诗文知识及背诵方法《孙权劝学》一重点字词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7、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10、才略:才干和谋略。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二问题探究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
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
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
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一重点字词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2.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3.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七年级下期中之前文言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第12课《卖油翁》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
2、【当涂】。
3、【辞】。
4、【务】。
5、【孤】。
6、【治经】。
经,。
7、【博士】。
8、【邪】。
9、【但】。
10、【涉猎】。
11、【见往事】。
见,。
往事,。
12、【及】。
13、【过】。
14、【今者】。
15、【才略】。
16、【非复】。
17、【更】。
18、【刮目相待】。
刮,。
19、【大兄】。
20、【见事】。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有:2、文学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字,政治家、史学家。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
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4、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6、分析孙权、吕蒙、鲁肃的性格。
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卖油翁》阅读知识梳理及考题精练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的世界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自夸。
曾经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立,斜着眼看这情形,(很)久不离去。
看见他射箭十(支)射中八九(支),只是对这微微点头。
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技术不也是精湛的吗?”卖油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覆盖它的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向下灌注它,从钱孔进入,但是铜钱不湿。
(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只好)笑着让他走(了)。
1.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号,晚年又号,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著名家、家。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苏轼、苏洵、苏辙、、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是的领袖。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七下语文第一至三单元文言文期末复习班级_ 姓名座号_《孙权劝学》内容理解1、本文分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个部分。
2、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没有才学又不爱读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的学问大有长进;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课文原句)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孙权动学》问答题归纳(常与《伤仲永》对比阅读)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答: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事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同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和孙权劝学的结果。
3、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3、学习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
角度一:孙权善劝启示:劝人要讲究策略;角度二:吕蒙就学启示: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或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角度三:鲁肃结友启示: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他人,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孙权劝学》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二、古今异义: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
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1、以:a、以军中多务用b、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
应当3、见:a、见往事耳。
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b、见往事耳历史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四、成语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着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历史)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9、即更刮目..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七、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务: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________4.但当涉猎但:______ 涉猎:________5.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6.非复吴下阿蒙非复: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________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见往事耳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当但当涉猎________当涂掌事________(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公亦以此自矜(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射善:________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__3.释担而立释:________4.但微颔之颔:________5.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6.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汝亦知射乎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但手熟尔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为转折连词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3.但微颔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名词,下巴(六)解释下列多义词。
《卖油翁》复习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平?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2.给句中加黑字注音。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2)公亦以此自矜.()(3)但微颔.之()(4)以我酌.油知之()(5) 徐以杓酌油沥.之()(6)睨.之,久而不去()3.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4.选出加黑词与题干中加线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A.解释概念 B.如释重负 C.手不释卷 D.爱不释手②吾射不亦精乎()A.精益求精 B.博而不精 C.精打细算 D.精通射击③但微颔之()A.但手熟尔 B.但愿成功 C.但无过 D.虽然……但……5.加黑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以.我酌油知之 B.①汝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C.①睨之,久而不去.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①公亦以此自.矜②自.钱孔入而钱不湿6.比较下面三个“以”字的用法。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孙权劝学》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二、古今异义: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
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1、以:a、以军中多务用b、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
应当3、见:a、见往事耳。
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b、见往事耳历史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四、成语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着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历史)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9、即更刮目..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七、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