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13章粉体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419.50 KB
- 文档页数:84
《药剂学》第13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5克(CRH为78%)的A与20克(CRH为60%)的B混合,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CRH是A、69.0%B、3.9%C、46.8%D、60.0%2、对于同一种粉体来说A、真密度>粒密度>堆密度B、粒密度>真密度>堆密度C、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D、粒密度>堆密度>真密度3、粉体粒子大小是粉体的基本性质,粉体粒子愈小A、比表面积愈大B、比表面积愈小C、与比表面积无关D、表面能愈小4、在一个容器中装满药物粉末,然后向其中通入一种不能渗透进入粒子内部的气体,即它只能充满粒子之间的空隙。
用容器的体积减去通入气体的体积,用所得的数值求算粉体的密度,得到的是A、真密度B、粒密度C、堆密度D、粒子平均密度5、下列关于休止角叙述正确的是A、休止角指的是静止状态下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夹角B、休止角指的是让粉体自由下落后,所形成的堆积体的顶角C、休止角指的是让粉体自由下落后,所形成的堆积体的顶角的一半D、静止状态下,粉体堆积体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与粉体的流动性有关的参数有A、休止角B、比表面积C、密度D、孔隙率E、流出速度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叙述是A、粒子表面粗糙的粉体休止角小B、粒径大的粉体其休止角也大C、休止角<30粉体流动性好D、粉体吸湿后休止角降低E、细粉率高的粉体休止角升高3、测定粉体的粒径时可采用A、筛析法B、沉降法C、吸附法D、显微镜法E、透过法4、为了改善粉体的流动性可采用A、增大粒子大小B、对粒子适当干燥C、加入助流剂D、粒子呈球形E、粒子表面粗糙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B、接触角小于90度为易润湿C、CRH值可以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越大,越易吸湿D、水不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E、接触角大于90度为易润湿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无相互作用的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比单一物料时的临界相对湿度都低正确错误2、休止角大的粉体流动性好正确错误3、粉体的粒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正确错误4、筛析法仅适用于较粗大的粉体粒径的测定正确错误5、可用显微镜法测得有效径正确错误2、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为临界相对湿度正确错误。
《药剂学》练习题库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几何学粒子径()A.定方向径;B. 三轴径;C.比表面积等价径; D. 体积等价径。
2.下列关于药物吸湿性的说法有误的是()A.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B. 根据E1der假说,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C. 一般药物的CRH越大,药物越易吸湿;D. 药物应贮存在湿度低于其CHR的环境下,以防吸湿。
3.粉体的密度可分根据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和振实密度等,这几种密度的大小顺序为()A.真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松密度 B. 真密度≥振实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C. 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振实密度D. 真密度≥松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5. 关于粉体润湿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的润湿性与颗粒剂的崩解无关B、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C、粉体的润湿性由休止角表示D、接触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E、休止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4. 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为()A、休止角越大,无聊的流动性越好B、休止角大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C、休止角小于 300,物料的流动性好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E、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6.CRH为评价散剂下列哪项性质的指标()A、流动性B、吸湿性C、粘着性D、风化性E、聚集性7.当药物粉末本身(结晶水或吸附水)所产生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环境中水蒸气分压时产生()A、风化B、水解C、吸湿D、降解E、异构化8.将CRH为78%的水杨酸钠50g与CRH为88%的苯甲酸30g混合,其混合物的CRH为()A、69%B、73%C、80%D、83%E、85%9.在相对湿度为56%时,水不溶性药物的A与B的吸湿量分别为3g和2g,A与B混合后,若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吸湿量为()A、8gB、6gC、5gD、2.8gE、1.5g10.粉体的基本性质不包括()A.粉体的粒度与粒度分布B.粉体的比表面积C.粉体的重量D.粉体的密度E.粉体的润湿性11.关于粉体比表面积的叙述错误的是()A.比表面积可以表征粉体粒子的粗细B.比表面积可以表征粉体的吸附能力C.粒子的表面积包括粒子的外表面积和内部的表面积D.粒子越小,粉体的比表面积越小E.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有气体吸附法12.关于粉体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的流动性可用单一的指标来表示B.休止角是衡量粉体流动性的一个指标C.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D.粉体粒度越小,流动性越好E.粉体含水量越低,流动性越好13、休止角θ表示粉体的流动性时,一般认为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θ应为()A.θ≤60°B.θ≤50°C.θ≤40°D.θ≤30°E.θ≤20°14、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和粒子间空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A.真密度B.松密度C.全空隙密度D.粒密度E.高压密度15、关于粉体的流动性叙述正确的是()A.粉体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差B.粉体流出速度越大, 流动性越好C.粉体粒径越小, 流动性越好D.添加细粉可以改善粉体流动性,所以必须大量添加细粉E.适当增加粒径可增加粒子表面自己能,改善粉体的流动性16、根据stock’s方程计算的粒径称为()A.有效径B.径向径C.筛分径D.等价径E.体积等价径17、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是()A.松密度B.堆密度C.真密度D.粒密度E.高压密度。
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第一节概述粉体是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的总称,粒子是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粉体学(micromeritics)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粉”、“粒”都属于粉体的范畴。
通常将小于100μm 的粒子叫“粉”,大于100μm 的粒子叫“粒”。
在一般情况下,粒径小于100μm 时容易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差,粒径大于100μm 时粒子的自重大于粒子间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好,而且可用肉眼看得到“粒”。
组成粉体的单元粒子也可能是单体的结晶,也可能是多个单体粒子聚结在一起的粒子,为了区别单体粒子和聚结粒子,将单体粒子叫一级粒子(primary particle),将聚结粒子叫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
在粉体的处理过程中由范德华力、静电力等弱结合力的作用而生成的不规则絮凝物(random floc)和由粘合剂的强结合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的聚结物(agglomerate)都属于二级粒子。
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粒子大小范围为从药物原料粉的1μm 到片剂的10mm。
众所周知,物态有三种,即固体、液体、气体,液体与气体具有流动性,固体没有流动性。
但将大块儿固体粉碎成粒子群之后则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因此常把“粉体”视为第四种物态来处理。
在粉体的处理过程中,即使是一种物质,如果组成粉体的每个粒子的大小及粒度分布以及粒子形状不同、粒子间孔隙中充满的气体及吸附的水分等不同,也会严重影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粉体整体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很难将粉体的各种性质像气体、液体那样用数学模式来描述或定义。
然而粉体技术也能为固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因而日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关注。
在医药产品中固体制剂约占70%~80%,含有固体药物的剂型有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粉针、混悬剂等。
10粉体学基础●概述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100um——粉‖>100um——粒●粉体的基本性质●粒径及粒径分布●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三轴径,定方向径,圆相当径,球相当径,纵横比●筛分径[细孔通过相当径]粗细筛孔直径算数或几何平均值●有效径Stocks径●比表面积等价径比表面积相同球的直径,透过法或吸附法测比表面积后求得,平均径,不得粒度分布●空气动力学相当径●粒径分布频率分布,累计分布粒度分布必须注明测定基准质量和个数基准多用●平均粒径制造行业中,中位径[中值径,D₅₀]最常用●粒径测定方法●显微镜法几何学粒经,个数或面积基准光学显微镜——1-1000um‖透射电子显微镜——1-50nm300-500个粒子,避免粒子间重叠●筛分法最早,应用最广,最简单快速>45um 筛子由细到粗⇨放上层振动⇨称量⇨重量基准粒度分布与平均粒径目数越大,筛孔越小●沉降法[有效径]<100um Andreasen吸管法重量基准●库尔特计数法电阻法 0.1-1000um 个数或体积基准●激光衍射/散射法用于纳米粒,纳米乳粉末,混悬液●比表面积法吸附法,透过法●级联碰撞器法●粒子形态影响流动性,充填性●形状指数球形度,圆形度●形状系数●粒子的比表面积●表示方法体积比表面积,重量比表面积表征粗细,固体吸附能力‖比表面积影响吸附性,溶解性,进而影响吸收●测定方法●气体吸附法BET方程●气体透过法Kozeny-Carman公式只能测定粒子外部的比表面积,内部空隙不可测●粉体的其他性质●密度轻质——堆密度小,堆体积大重质——堆密度大,堆体积小轻质,重质与粒密度,真密度无关●分类真密度ρt,粒密度ρg,堆密度ρb[松密度,振实密度ρbt]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真密度=粒密度●测定方法●真密度氦气置换法,液体汞、苯置换法●粒密度液体浸入法——汞——比重瓶法●堆密度与振实密度●空隙率影响片剂崩解,溶出●流动性片重差异,制剂操作●流动性评价方法●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θ≤30流动性好,≤40满足生产过程中流动性需要●流出速度越小,流动性越好●压缩度C和Hausner比测定堆密度和振实密度求得C在20%以下流动性好,增大,流动性下降,38%以上难以从容器自动流出 HR在1.25以下流动性好,1.6以上无法操作●改善流动性的方法●增大粒径粒径增大,休止角减小 250-2000um流动性好<100um,流动性差●改善粒子形态和表面粗糙度喷雾干燥,控制生产方式和结晶条件●改变表面作用力干燥,低湿度,氧化镁细粉●助流剂降低粉末间黏附黏着,0.5%-2%微粉硅胶,滑石粉●改变过程条件震动漏斗,强制饲粉装置●填充性空隙率,堆密度表征,类似流动性●吸湿性吸湿平衡曲线,CRH测定用吸湿法和饱和溶液法●水溶性药物吸湿性混合相乘●水不溶性药物吸湿性加和性●润湿性崩解溶解相关接触角小润湿性好 0完全润湿‖0-90润湿‖90-180不润湿‖180完全不润湿●黏附与内聚[黏着性]黏附——不同分子间内聚——同分子间<100um内聚增强,流动性差增大粒径,助流剂●压缩性质弹性变形—解压复原—不产结合力—松片裂片塑性变形—不复原—产生结合力脆性变形[破碎变形]—颗粒在压力下破碎变形,不复原 Heckel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