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甲壳虫的品牌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8
四、案例分析案例1:从金龟车广告看创意的魔力在世界汽车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德国大众金龟车(外形像甲壳虫,故又叫甲壳虫车),它不但创造了世界汽车史上的神话,还创造了广告史上的奇迹。
德国大众金龟车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已在欧洲市场畅销多年,其优良的品质已得到市场的认同,在美国市场的定价也比其他品牌汽车便宜,但是在进入美国市场10年间一直默默无闻,很难打开销路。
因为其马力小、结构简单、低档、造型古老(象只硬壳虫),在追求豪华气派、庞大、美观时髦的美国人眼里,金龟车简直就是丑小鸭,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金龟车迟迟无法打开美国市场。
1959年,美国DDB接手为金龟车在美国市场的广告业务,在杰出广告人伯恩巴克的指挥下,成立了专门的策划班子,同时策划小组所有成员到德国大众汽车厂深入研究金龟车的生产过程,找出这种车子的一切优点和缺点。
经过深入考察,伯恩巴克找到了金龟车独特的优点:价格便宜、马力小但耗油低,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可靠。
不过,这些“好处”先前也有人说过,但消费者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也就是说靠“独特销售卖点”来说服消费者已经很难了。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商品概念:金龟车是与美国汽车相对抗的完全不同的车子。
从这一新概念出发,广告表现采用反传统的逆向定位手法,故意强调自己的缺点,以退为进,正话反说,引出金龟车的优点;使用大标题,大图片以及幽默,荒诞等出人意料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他们创作了“想一想还是小的好!”,“柠檬(不良品)”,“送葬车队”等系列广告。
其中最著名的是《想想小的好处》,广告如下:画面:简单醒目,大片空白,仅左上角一辆小小金龟车图,最底下是几行广告文案。
广告标题:《想想小的好处》文案:“我们的小车并不标新立异。
许多从学院出来的家伙不屑屈身于它加油站的小伙也不会问它的油箱在哪里;没有人注意它,甚至没有人看它一眼。
其实,驾驶过它的人并不这样认为。
因为它耗油低,不需防冻剂,能够用一套轮胎跑完40000英里的路。
历久弥新的传奇——德国大众甲壳虫(Beetle)汽车发展历史全接触作者: 顶尖文案来源: 顶尖文案编辑:Ramble甲壳虫系列是德国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从第一辆甲壳虫问世到现在,已六十多载岁月,在它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更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会对甲壳虫一见倾心,似乎时间的力量在这款车上并不起作用。
甲壳虫的诞生与希特勒有关在二次大战之前,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种德国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民用车,并对这款车所能达到的性能做了明确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要达到62英里/小时,每加仑汽油要能够行驶42英里,必须是风冷发动机,而且车内还要能够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
而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就交给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波尔舍博士(FerdinandPorsche)。
波尔舍先生不仅是老甲壳虫车型的技术之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豪华跑车保时捷公司的创立者。
甲壳虫的原名即是现今大众车的名字--Volkswangen。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汽车”。
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
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其极具个性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都得到了体现。
不过这种车外型实在太像甲壳虫了,于是它被冠以一了这个绰号--甲壳虫(Beetle)。
甲壳虫原型车1936年2月24日,3款“VW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
从10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每辆VW3车都至少完成了50,000公里的测试。
1937年,这些车更是经历了严格地针对车高速行驶能力的测试,测试里程累计达到了2,400,000公里。
测试结束后,德国汽车制造协会同意定购30辆。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
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
如何从大众甲壳虫广告看创意的惊人魅力广告是创意的展示之地,而大众甲壳虫广告无疑融合了惊人的创意魅力。
从这些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告创意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首先,大众甲壳虫广告展示了多样的创意手法。
这些广告中的创意不拘一格,常常采用幽默、夸张或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例如,有些广告会让甲壳虫车型变得生动活泼,甚至拟人化,与人类进行互动,使消费者对这款汽车产生共鸣。
同时,还有些广告会通过绘画、动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来表达产品的独特之处,使广告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大众甲壳虫广告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广告精心设计了独特的视觉元素,使得广告在海报、电视或网络渠道中脱颖而出。
甲壳虫是一个有着独特外观的汽车品牌,因此广告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甲壳虫车身的线条、颜色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广告。
这种独特的视觉设计不仅增加了广告的辨识度,还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最后,大众甲壳虫广告具有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这些广告通过情感共鸣、梦想实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使人们对甲壳虫产生了情感认同和强烈的欲望。
广告创作者将甲壳虫定位为一款富有个性和独特魅力的汽车,使甲壳虫成为一种追求自我表达和与众不同的象征。
通过这种定位,大众甲壳虫广告成功地塑造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激发了购买欲望。
综上所述,从大众甲壳虫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告创意的惊人魅力。
这些广告以多样的创意手法、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
通过这些广告,我们可以不仅欣赏创意的美,更深入地理解广告创意对于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
广告是现代商业宣传的重要手段,旨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其购买产品或服务。
而大众甲壳虫广告则以其惊人的创意魅力成为了业界的翘楚。
无论是海报、电视广告还是网络宣传,大众甲壳虫广告都以其多样的创意手法、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打动着消费者的心弦。
首先,大众甲壳虫广告展示了多样的创意手法。
甲壳虫设计理念
甲壳虫是大众汽车于1938年开始研发的一款经典汽车,其设计理念包括简约、实用和人性化。
甲壳虫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车身外观、内饰以及驾驶体验中。
首先,甲壳虫的外观设计以简约为主,同时注重流线型和圆润感。
这一设计理念使甲壳虫的车身线条流畅舒展,给人一种简洁而不失美感的视觉效果。
同时,圆润的车身形状也使得甲壳虫更加可爱、亲和,与大众汽车“人民车”的定位相契合。
其次,甲壳虫的内饰设计同样以简约和实用为主。
车内布置简洁明了,功能区划分清晰,使得驾驶者可以迅速找到需要的控制按钮和信息显示屏。
这也是为了给驾驶者提供方便、舒适的驾驶环境。
此外,甲壳虫的内饰材质和颜色选择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甲壳虫的驾驶体验以人性化为核心。
甲壳虫配备了一系列的安全和便利功能,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导航和停车辅助等。
这些功能的引入使得驾驶变得更加轻松、便捷,提升了驾驶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同时,甲壳虫的座椅设计也很人性化,能够提供充足的支撑和舒适的坐姿,给乘坐者带来愉悦的乘坐体验。
总而言之,甲壳虫的设计理念包括简约、实用和人性化。
这一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车身外观、内饰以及驾驶体验中,使得甲壳虫成为一款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亲和力的经典汽车。
无论是外观的流线型和圆润感,还是内饰的简洁明了,以及驾驶的舒适
性和便捷性,甲壳虫始终追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为用户带来卓越的驾驶体验。
MINI、甲壳虫这些车一般都是少数人所选择的。
其中不乏一些爱好时尚的人士,MINI延续了经典设计,而甲壳虫经历了第二代的变异,现在终于回归了经典造型。
面对两台经典车型,文艺青年们该如何选择呢?MINI/甲壳虫历史简介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大一部分MINI/甲壳虫这车主并不太了解自己座驾的悠久历史,所以请各位看官不要嫌小编啰嗦,两台经典车型的历史还是要介绍一下的。
福特T型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特别是美国,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欧洲。
而在这一期间,亨利福特的T型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并且使美国开创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汽车繁荣时代。
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德国,不少人也意识到开发一款国民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保时捷博士设计一款“大众汽车”。
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
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
1938年在希特勒的助推之下“大众汽车”定型生产。
这款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代甲壳虫。
让甲壳虫广受赞誉和好评的是因为其出色的使用性能。
甲壳虫的机械设计充分显示出了波尔舍的才能。
车体坚实,底盘灵巧。
采用风冷发动机,不但重量轻,维护简单,而且避免了因为水箱损坏而带来的维修麻烦,这为后来被大量应用于战场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概括地说,就是机械简单可靠而性能优异。
整车自重650公斤,由于重量轻、马力小,百公里耗油少于7升,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是多么“节能环保”。
从中看出,今天的汽车由于尺寸和重量的影响,即使发动机再先进,变速器的挡位再多,实际耗油量其实是有增无减的。
甲壳虫最高时速可以到达100公里,采用了扭杆独立悬挂,车体非常灵活轻便。
后置风冷发动机由于结构简单,车辆具备很好的可靠性。
1936年2月24日,3款“VW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
大众汽车广告成功案例
1.大众甲壳虫汽车:大众汽车曾经推出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甲壳虫汽车广告。
其中一则广告中,甲壳虫汽车被放置在半边乒乓球拍上,而两个乒乓球则位于两侧,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甲壳虫形象。
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创意,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并传达了甲壳虫汽车独特、有趣的特点。
2.大众途铠:大众途铠是一款紧凑型SUV,其广告策略强调其多功能性和实用性。
有一则广告通过巧妙地运用视频播放器的进度条,将途铠的外观、内饰和功能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展示途铠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广告成功地吸引了那些对车辆性能和实用性有需求的消费者。
3.大众高尔夫:大众高尔夫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紧凑型轿车,其广告策略也充满了创意。
有一则广告中,高尔夫轿车在繁华的城市街道上展现出其灵活、省油的性能特点。
通过与城市背景的巧妙结合,广告成功地传达了高尔夫轿车适合城市驾驶的信息,吸引了大量城市消费者的关注。
以上这些广告案例都证明了大众汽车在广告创意和执行力方面的实力。
通过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和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大众汽车的广告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并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
大众甲壳虫说明书
大众甲壳虫是一款由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所生产的小型汽车。
甲壳虫在二战后的1950年首次推出,迅速成为了一个独特且
具有标志性的汽车品牌。
甲壳虫以其独特的圆形外观和曲线线条而闻名。
它具有一个圆形的车身和一个平坦的车顶,以及一个突出的保险杠和大型圆形前灯。
车身的设计简洁且流畅,给人一种可爱和友善的感觉。
甲壳虫的内饰设计简洁而实用。
它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易于操作的控制面板,以提供驾驶者和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
车辆还配备了各种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以增加乘坐体验的乐趣和便利性。
甲壳虫提供了不同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选项,以满足不同的驾驶需求。
其发动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燃油效率,并且有多种选项可供选择。
甲壳虫的悬挂系统和操控性能也经过精心调校,以提供稳定的驾驶和舒适的悬挂。
安全性一直是大众汽车的关注重点,甲壳虫也不例外。
它配备了多个安全气囊和倒车雷达等安全功能,以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总的来说,大众甲壳虫是一款独特而可爱的汽车,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实用而舒适的内饰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它提供了良好的燃油效率、舒适的乘坐体验和可靠的安全性能,使其成为一款受欢迎的选择。
4.1.1 大众“甲壳虫”——融入生活的经典1935 年,由波尔舍主持大众甲壳虫汽车及汽车厂的设计,总共历时8年。
1938 年,第一辆坚实而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甲壳虫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正式下线,从那时起,甲壳虫车开始征服全世界。
“没有任何一辆车能象甲壳虫这样,它与德国的历史紧密相关,是德国经济奇迹的象征”——甲壳虫就是四个轮子上的德国历史,它曾被希特勒鼓吹,被波尔舍设计,然后被德国的各个阶层所驾驶。
甲壳虫是一辆真正的全民汽车,一个神话,在40 年的时间里,甲壳虫达到了2000万的惊人产量。
甲壳虫是德国社会风情的一部分,它伴随了一代德国人的成长。
在几乎每一辆车都在根据马力、排量和价格分出高低并借此判断车主的社会地位时,甲壳虫却创造了一种绝无阶层区别的形象——人们为它写书、出版杂志、为它拍电影、以它为主角的笑话数以百计、甚至在漫画中成为了对抗上流社会的造反者……知识阶层的人士谈起甲壳虫,总是用一种文化的视角来评判甲壳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
德国人可以把汽车发明写进历史,但不会把甲壳虫从生活中抹去,它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符号,成为了精神遗产。
“甲壳虫”从汽车技术上的设想发展成为“民众之车”,“甲壳虫”车身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它是经济奇迹和嬉皮士这一代人的象征,是可靠和个性的象征。
它所表达的文化和历史地位远不是20 世纪产品所能比拟的。
但是它的后继车型又使大众汽车的设想不断向前发展。
4.1.2 宝马“迷你”——时尚的代名词“迷你”诞生在1957年的英国,在1994 年宝马收购陆虎之后,“迷你”归宝马。
上个世纪70 年代伦敦的一位服装设计师设计了风靡全球的迷你裙,其灵感就来自于“迷你”汽车。
Mini Cooper 是汽车中的精灵——精简、饱满的线条和现代化的设计兼具古典气息,会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把它开回家宠爱一番的欲望。
在90 年代末,宝马公司接下MINI的大旗之后,又将新款Mini Cooper 揉入了现代的时尚气息。
关于小排量汽车大众甲壳虫和MINICooper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方面的不断提高,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由于其燃油少、尾气排放低、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等优势,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受年轻一族的青睐。
大众甲壳虫和MINI Cooper就是小排量汽车的典型代表,他们无论是从外观,内饰,配置,都是经典之作。
关键词:小排量汽车甲壳虫MINI Cooper 改装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最年轻的德国汽车生产厂家。
旗下的甲壳虫汽车是大众公司最有名气的产品。
全球几代人把甲壳虫汽车,选为他们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车。
因为它的个性化很容易让人一眼就会喜欢,1998年新甲壳虫的出现,又掀起了人们心里的那股激情。
新甲壳虫它外型设计使人不禁想起它当年的风采,尽管有不同阶段的外形变化,但新甲壳虫还是继续保持了它原有的风格和相似的外型,气泡形状的车顶是它永久的经典。
圆形的大灯、圆形的车顶、圆形的屁股、圆圆的轮拱,一个绝对可爱的园组合小家伙呈现在大众眼前。
特立独行的风格和与生俱来的时代感,是它的身份标签,而它尖端科技的应用、一流的品质与配备,令人爱不释手。
新甲壳虫有它的独特之处。
它的设计更强调人性化的体验:浑圆的仪表板,清晰地显示车速,发动机转速和油箱油量等重要信息。
方向盘、变速器手柄和手刹,让人得心应手。
控制面板便于操作,可以体会到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是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后视镜上方的蓝色液晶显示器,室外气温和时间一目了然。
前大灯仿佛一双俏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
尾部的造型像是一张可爱的笑脸,充满朝气。
外观总体造型增加了许多魅力分值。
高科技的电子防盗系统,令你真正无后顾之忧。
相对于大众甲壳虫,宝马MINI Cooper 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1958年第一部MINI原型车诞生。
全新的MINI Cooper在外形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大而圆的前照灯以及平顶、短尾的设计,秉承了MINI家族的风貌。
这样娇小而独特的外形是MINI的招牌形象。
甲壳虫广告词篇一:甲克虫广告分析一、大众甲克虫汽车的广告主题大众甲克虫汽车:“想想还是小的好”。
60年代的美国汽车市场是大型车的天下,大众的甲克虫刚进入美国时根本就没有市场,伯恩巴克再次拯救了大众的甲克虫,提出“thinksmall”的主张,运用广告的力量,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使美国人认识到小型车的优点。
从此,大众的小型车就稳执美国汽车市场之牛耳,直到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而这个广告被评为了经典广告策划案例。
二、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发展历程1.从设计图到KdF车1931年大众甲克虫弗迪南·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8年在沃尔夫斯堡开始了大众汽车厂的建设,这里生产了当时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汽车(KdF车)”。
1939年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2.从废墟到经济奇迹的发动机1945年,尽管工厂的63%被炸毁,但是甲克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开始了生产,英国军管当局订购了2万辆车。
1949年,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克虫,50年代甲克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1月8日,两辆甲克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5年,甲克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第500万辆甲克虫下线。
3.从甲克虫到新甲克虫1966年,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8年,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克虫”。
1998年,新甲克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
三、大众甲壳虫汽车的社会评价“甲克虫是德国经济的活化石”。
甲克虫对德国人来说,是他们曾经共过患难的朋友,也是精神支柱。
因为有了甲克虫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在德国有专门以甲克虫命名的汽车俱乐部,也有爵士乐队等。
由于这车造型像甲虫,加上它的“丑陋”(噪声大、做工粗糙),一位美国记者在《纽约时报》上称这车叫甲克虫,由此成名,蜚声世界。
大众甲壳虫汽车广告策划书广告学10402班任美娇25号目录一、营销环境分析二、消费者分析三、产品分析四、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分析五、企业与竞争对手广告分析六、广告策略(一)广告的目标(二)目标市场策略(三)产品定位策略(四)广告诉求策略(五)广告表现方案与策略七、广告计划(一)广告媒介策略(二)促销活动八、推广方案九、实施计划(一)媒体选择(二)媒体组合(三)媒体行程策略(四)具体投放措施十、广告效果预算十一、广告效果评估与预测一:营销环境分析(一).企业在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宏观制约因素1、企业目标市场所处区域的宏观经济形势: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但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得出该基本判断的主要理由有四:第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第二,从经济周期和经济三大构成来讲,经济存在继续下滑的可能;第三,从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看,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第四,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没有发生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汽车行业可以拉动150 多个相关行业,人们对汽车的追求,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代步追求,而是包含着我们对自己幸福的追求,对社会进步的追求,一种文明的追求。
面对外部的金融风暴,我国汽车业要坚持扩大内需,保持信心。
2、市场的政治、法律背景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逐渐向全球扩散,而且不断冲击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严重低迷,石油需求增长显着放缓,持续多年的全球石油供求脆弱平衡状态有望得到缓解。
国际油价已经出现了大幅回调,我国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得到了加强。
油价降低对整个汽车行业都有好处,将有助于汽车使用成本下降,汽车行业整体往上走。
大众甲壳虫现在有1.8T和2.0T的两种,1.8T的耗11个油左右,2.0T的在9到10个油。
所以甲壳虫的实际排量小,耗油大。
偶像回归--试驾全新一代大众甲壳虫2011年09月27日 09:32 汽车族字号:大中小很少有哪款车型像甲壳虫这样充满传奇,从1938 年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投产,到2003 年最后一辆第一代甲壳虫在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下线,第一代"老甲壳虫"顽强地生产了65 年,总量达2150 万;同时,他也是大众改款最少的一个车型,从二战前定型直到1998 年才推出了第二代甲壳虫,中间间隔了60 年,其外形在半个多世纪里基本上没有太多变化。
全新一代大众甲壳虫我们对甲壳虫的印象大都来自于第二代甲壳虫,设计师是彼得·希瑞尔,其车身轮廓可抽象为三个半圆,设计感很强,圆圆的大眼睛,看起来很萌。
所以大多数国人对甲壳虫的理解更多是独特设计和潮流时尚、甚至是带点儿女性色彩的小可爱。
而对于很多德国人来说,由于第一代甲壳虫的低廉成本、便宜价格和卓越性能,甲壳虫也许是他们实现汽车梦买的第一辆汽车,也许是儿时曾经乘坐过的第一辆汽车,也许和所谓设计、所谓时尚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更多的是关于青春、关于童年的一段段美好回忆。
那么第三代甲壳虫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还会继续可爱么?今年的上海车展,大众汽车在纽约、上海、柏林三地同时全球首发了第三代甲壳虫,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他的全新容貌,而今我们又受邀专程赴德国沃尔夫斯堡——甲壳虫的故乡去亲身试驾,感触颇多。
全新一代大众甲壳虫全新一代大众甲壳虫全新一代甲壳虫试驾安排在德国首都柏林——这个经历过战火、分裂和统一的城市,柏林市的市政建设明显落后于国内的一线大城市,这里没有太多高楼大厦,那些战后按原样修复的传统建筑,楼层都不高,古旧且充满细节,偶尔会有一些现代建筑穿插其中,新旧混搭,很有一番味道。
破天荒地遭遇了柏林夏季罕见的阴雨天气,开着全新一代甲壳虫游走在雨中,从柏林大教堂、勃兰登堡门、德国国会大厦、索尼中心和柏林墙前一一走过,感觉车的设计和气质与这座城市很搭,甚至有了一些异曲同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