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
- 格式:doc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9 观舞记》导学案19 观舞记【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 作者简介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2. 作品简介《观舞记》是冰心写于五十年代后期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冰心的散文《观舞记》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作者倾尽全力调动了文学技艺,写得珠光宝气,光彩照人。
二、预习自测1. 为下列粗体字注音斗薮()粲然()尽态极研()花鬘()嗔视()雏凤()浑身解数()褶裙()叱咤()()风云颦蹙()()2. 解释下列词语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息息相通:3.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探究案】一、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点的?二、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三、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语段,仔细体会(提示:可以从修辞、用词、表达方式、情感等方面入手)【拓展案】一、本单元我们学过另一篇写舞蹈的文章《安塞腰鼓》,请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提示:从内容、语言的表达、主题、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
班级:《观舞记》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冰心及其作品。
2.研习精彩语段,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手法。
3.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学习重、难点】1.展开想象,从优美生动的语言中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2.在欣赏与对比中总结写作方法,力求学以致用。
【预习案】1.【走近作者感受名人风采】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繁星》《春水》等。
2.【了解背景探寻舞蹈奇葩】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
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3.【基础预习抓字词重释义】(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斗薮.()粲.然()尽态极妍.()花鬘.()嗔.视()浑身解.()数褶.裙()叱咤..()()风云雏.()凤颦蹙..()()(2)解词:点染:叱咤风云:惊鸿:尽态极妍:颦蹙:本色当行:嗔视:浑身解数:粲然:4.【激情朗读赏舞姿明思路】(1)你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划分一下文章的层次结构并概括一下各部分的内容吗?(2)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3)请大家用“印度舞蹈真美,你看-----------------”的句式,来谈谈自己感受到的印度舞蹈独特的美。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观察和描绘舞蹈,表达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写作手法;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舞蹈的魅力。
2.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舞蹈的美,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舞蹈视频片段。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a. 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b. 作者通过观看舞蹈,表达了怎样的感受?c. 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绘舞蹈的?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观察和描绘舞蹈的关键语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a. 作者在观看舞蹈时,关注了哪些方面?b. 请仿照课文,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个舞蹈动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个舞蹈动作。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内容:a. 课文结构:引子、描述、感悟b. 观察舞蹈的方法:视觉、听觉、内心感受c.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看一段舞蹈视频,运用所学方法,描绘舞蹈中的某一动作。
答案示例:舞蹈视频中,舞者如同一只轻灵的白天鹅,伸展着优雅的脖颈,翩翩起舞。
她的手臂轻轻摆动,仿佛在水中拨动清波,让人陶醉。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查阅关于舞蹈艺术的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及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美,学习观察和描绘舞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9 《观舞记》课中导学案【学习方针】1.能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课文。
2.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绮丽,领会比方和排比句的效果。
3.品尝、赏识文中描绘卡拉玛姐妹美丽舞姿的语句。
【学习进程】一、导入新课你赏识那些美丽的舞蹈,能给我们说一说吗?二、预习查看1.查看预习学案的完结状况。
2.查看字词的掌握状况。
3.查看收集的作者、著作的状况。
三、赏读课文,读出“美”找出你喜爱的语句,在小组内有爱情朗诵,能够独自读、组合读、接龙读,边读边在脑子幻想舞蹈的情形画面,使自己沉溺其间。
四、研读课文,感悟“美”1.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最恰当的词语,最妙的修辞,最美的句式,最详尽的调查。
①最恰当的词语:②最妙的修辞:③最美的句式:④最详尽的调查:2.怎样了解“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办法?4. 作者运用了哪些言语技巧?5. 文中除了正面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映旁边面地描绘。
6.怎样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领会到印度美丽悠长的文明艺术”?五、常识搬迁,仿照练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舞蹈。
下面,请学习方才所说到的观察办法,赏识《千手观音》的舞蹈画面。
要求:学习文章的写法,用精美的形容词和恰当的修辞从各个方面来体现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写一段美丽的文字。
提示与要求:(1)可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达;(2)能够仿照课文2—5段的假定句,也可仿照第7段的比方句,写几句排比的话;(3)结合课文12—18段描绘,归纳运用精美的形容词、动词,生动的修辞,奇妙的办法,丰厚的幻想写一小段文字。
各人依据自己的才能和喜爱挑选1、2、3中的一种办法表达。
六、作业调查一种舞蹈或其他艺术体现形式,试用学习过的办法进行一番描绘。
《观舞记》导学案编写人:编写时间: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3、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点】研习精彩句段,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学习难点】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体悟印度舞蹈的魅力。
【知识链接】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
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凭借自己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来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大神湿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直到今天,每当有舞蹈演出时,湿婆的舞蹈神像往往要被供放在台前。
印度舞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
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和种种举动,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昼、黑夜等自然现象。
比如用手指的姿势表示美丽。
手姿不仅表演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手姿还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是一中真正的脑部锻炼,可谓“心灵手巧”。
总之,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动作中表露无遗。
【学习过程】一、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2、从文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读一读。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请仿照例句进行说话。
示例:印度舞蹈真美!美在氛围——“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
”有一种宗教氛围,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之美。
三、体会情感4、文章中哪些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品味语言5、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
找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提示:请用“__________ ”好,好在……的句式来说。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详细讲述卡拉玛姐妹的舞姿、舞技以及作者对舞蹈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2. 领悟作者通过观察舞蹈所传达出的美好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感受舞蹈的美;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印度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圈出生词、短语,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读生词、短语,讲解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b) 分析课文描绘的舞蹈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c) 举例讲解作者观察舞蹈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描述一段自己观看过的舞蹈,提高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关于你所喜爱的舞蹈的短文。
答案:例文:我最喜欢的舞蹈是芭蕾舞。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古典舞蹈。
它以优雅的动作、高难度的技巧和唯美的表现力吸引着我。
每次观看芭蕾舞表演,我都会被舞者们的优美姿态所陶醉,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红楼梦》中的舞蹈描写,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中的舞蹈艺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舞蹈视频、讲解课文、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词、短语,了解了印度舞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仍有待加强。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19观舞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诵课文,品尝并累积优美的语句,学习作家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经过自读赏识,感觉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认识一些相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培育学生对外国优异艺术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领会卡拉玛姐妹舞蹈美的神秘。
【预习自测】一、作者介绍冰心:作家。
原名。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宽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 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踊跃参加五四运动。
1919 年开始发布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今后,接踵发布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研究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遇到泰戈尔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柔和隽逸的小诗,后结集第一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 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欧和留美时期,写有散文集《》,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利的特点,拥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获得更高的成就。
这类独到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产生了宽泛的影响。
二、给加粗字注音绚烂___论述___褶裙___粲然___嗔视___奉养___蠕动___难过__三、形似字注音组词惆()___炫()___濡()___绚()___绸()___眩()___蠕()___询()___稠()___弦()___儒()___殉()___四、词语填空变化多___本色当___低回___转咤风云全身___数尽态极___息息相______合悲欢【合作研究】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深的主要原由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解难答疑】1、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点?2、为何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却了观众,也忘却了自己”?【拓展反应】你最喜爱文中的哪一段话?为何?【反省】第二课时【达标检测】1、文学知识填空:1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中小学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冰心:作家,原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舞记》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舞记》导学案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学案时,就是你在为自己的学习在耕耘!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大家会在以下各个学习环节中辛勤“耕耘”都收获自己的学习成果!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生词意义,注释拼音准确朗读。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舞蹈的(重在理解描写方法的运用)(二)预习步骤1、朗读课文,注释拼音,理解词语2、印度舞是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朗读课文时注意理解文中是如何抓住了这一个特点的。
如句子:3、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给同学朗读,请同学评价以下(展示朗读)4、轻声朗读,勾画文句并填空:她……用她髻上的(),腰间的(),用她()的舞步,()的铃声。
我们看她忽而(),表现出();忽而(),表现出();忽而(),表现出();忽而(),表现出();忽而2、文中写卡拉玛姐妹舞蹈,重点在:,主要抓住了她的来写的。
文中借白居易的诗句“”,来表现,这属于的修辞方法。
3、作者看了这舞蹈后,她的体会是:。
文中表达的感情主要是:,其中的文句有:4、文章准确运用词语,表现心中感受舞蹈的“ ”的美。
如:用形容神态。
用形容动作。
5、文章运用大量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写几句:6、请将自己的以上学习成果与同学交流并展示一下,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三、检测案:1、再读第2—6自然段,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2、文章哪些句子看出作者是在欣赏印度舞蹈:。
作者是怎样形容第一次看到印度的,这是()修辞方法,表现了当时的心情。
3、作者为什么说感谢印度人民,答:。
感谢什么?答:四、请个同学对你的学习情况写句评语:(评价人:)。
19* 观舞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研习精彩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研习精彩语段,品位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片断,请大家用心欣赏这段舞蹈,观后试着说一说你观后的感受。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印度舞蹈《柠檬树》)观赏这段舞蹈后,大家内心的感受怎样呢?哪位同学试着用一二句话描述你刚才观看的这段舞蹈或是谈谈你观后的感受。
同学们,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可当要我们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种美好的享受时,许多同学为难了,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
那么,如何将这种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呢?同学们不用着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希望学习这篇文章后,大家会有许多收获。
(屏幕出示课题)二、走进作者: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三、预习检测:1、指名读、齐读下列词语: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2、解释词语本色当行:颦蹙:粲然:嗔视:叱咤风云:惊鸿:尽态极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打开课本。
阅读之前大家先想一想:冰心奶奶会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舞蹈艺术呢?现在请大家带着疑问听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19、《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二、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冰心(1900一1999),原名,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等。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给加粗的字注音:咿()哑颦()蹙()嗔()视叱()咤()2、解释下列词语:颦蹙:粲然:嗔视:尽态极妍:惊鸿:叱咤风云:三、理清文章结构:四、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五、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二、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三、文章开头就用疑问句独立成段,然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作用是什么?四、作者要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却说“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不可以用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作者的意思?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一、《观舞记》和《安塞腰鼓》同是写舞的,这两种舞蹈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二、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
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
请问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呢?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一、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疾转jí叱咤 chà惊鸿 hóngB、颦蹙pín 供养 gōng 滋润zīC、嗔视chēn 粲然 chàn 惆怅 chóuD、咿哑 yǎ静穆 mù极妍 yán二、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本色当行变幻多姿B、悲欢离合叱咤风云C、混身解数高视阔步D、尽态极妍息息相通三、“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一句,怎样理解:()A、观赏者的耳边回想着舞蹈的音乐。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3、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文化素养。
导学探究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所了解的作者冰心:2、掌握下列生字。
咿哑(yī)粲然(càn)颦蹙(pín cù)惆怅(chóu chàng)静穆(mù)嗔视(chēn)叱咤(chì zhà)解数(xiè)端凝(níng)尽态极妍(yán)3、理解下列生词。
【清扬】纯净、昂扬向上。
【端凝】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静穆】安静庄严。
【变幻多姿】姿势多样,变化不定。
【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谷香绕湖飞。
”’要求: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高山和流水(节选)赵丽宏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奋。
即便是那些对音乐没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居高临下、俯瞰大地的气概。
就像读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音乐家把心中的音符倾吐在乐谱上时,灵魂中涌动着多少澎湃的激情?贝多芬的其他曲子,也有相似的特点。
我很难忘记第一次听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印象,当钢琴高亢激昂的声音突然从协奏的音乐中迸出时,我的眼前也出现了流水,不过这不是莫扎特的那种缓缓而动的优雅的流水,而是从悬崖绝壁上倾泻下来的飞瀑,是从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上一泻千里的急流,这急流挟裹着崩溃的积雪和碎裂的冰块,它们互相碰撞着,发出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轰鸣。
19 《观舞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3.品味、欣赏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你欣赏那些优美的舞蹈,能给大家说一说吗?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赏读课文,读出“美”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在小组内有感情朗读,可以单独读、组合读、接龙读,边读边在脑子想象舞蹈的情景画面,使自己沉浸其中。
四、研读课文,感悟“美”1.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最贴切的词语,最妙的修辞,最美的句式,最细致的观察。
①最贴切的词语:②最妙的修辞:③最美的句式:④最细致的观察:2.怎样理解“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4. 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5. 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映侧面地描写。
6.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五、知识迁移,模仿练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
下面,请学习刚才所提到的观察方法,欣赏《千手观音》的舞蹈画面。
要求:学习文章的写法,用精致的形容词和恰当的修辞从各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写一段优美的文字。
提示与要求:(1)可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达;(2)可以模仿课文2—5段的假设句,也可模仿第7段的比喻句,写几句排比的话;(3)结合课文12—18段描述,综合运用精致的形容词、动词,生动的修辞,巧妙的方法,丰富的想象写一小段文字。
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1、2、3中的一种方式表达。
六、作业观察一种舞蹈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试用学习过的方法进行一番描写。
2。
初一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方和排比句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4、鼓舞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目标1、2【教学过程】一、课前延长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
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
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今日,有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1、走近冰心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有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
她的散文语言清爽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
很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2、了解印度舞蹈。
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 1、读准以下字词:斗薮〔sǒu〕粲然〔cn〕尽态极研〔yn〕花鬘〔mn〕嗔视〔chēn〕浑身解〔xi〕数褶裙〔zhě〕雏〔ch〕凤叱咤〔chzh〕风云颦蹙〔pnc〕2、解词: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粲然:笑容烂灿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快。
3、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4、学生自由诵读,批注自己喜爱的语句〔二〕合作探究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假如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奇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9《观舞记》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观舞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作者对舞蹈的描绘与赞美。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艺术的魅力”,详细内容涉及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以及通过对《观舞记》的深入学习,体会舞蹈艺术的独特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观舞记》的基本内容,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舞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观舞记》的文本内容,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舞蹈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舞蹈视频和图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2. 学具:课文《观舞记》的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观舞记》,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舞蹈的描绘。
3. 讲解与赏析(20分钟):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舞蹈。
5. 互动交流(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描绘,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主要内容:舞蹈艺术的特点作者描绘舞蹈的修辞手法舞蹈的艺术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描绘舞蹈的文字。
2. 答案示例:舞者如丝般的身姿,如梦似幻的舞步,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不同类型的舞蹈表演,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9、《观舞记》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静穆、粲然、妥帖、嗔视、叱咤风云、尽态极妍、浑身解数”等词语。
2、揣摩文章运用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3、了解印度舞蹈艺术,丰富文化素养。
导学探究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所了解的作者
冰心:
2、掌握下列生字。
咿哑(yī)粲然(càn)颦蹙(pín cù)惆怅(chóu chàng)静穆(mù)嗔视(chēn)叱咤(chì zhà)解数(xiè)
端凝(níng)尽态极妍(yán)
3、理解下列生词。
【清扬】纯净、昂扬向上。
【端凝】端正而注意力集中。
【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嗔视】生气地看。
【静穆】安静庄严。
【变幻多姿】姿势多样,变化不定。
【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浑身解数】全身招数。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二、合作探究
1、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
2、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说为什么喜欢并大声朗读。
(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优选精练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颦蹙()()端凝()咿哑()嗔视()
惆怅()()静穆()粲然()蠕动()
2、文学常识填空: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她的原名是________ ,她是我国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 ,上学期我们学过她的诗
《________ 》。
3、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来扩写下面一段文字:
山下流去。
这样的流水,当然也是美,不过这是另外一种韵味的美。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以宽广深沉的大地为基础,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
它们像自由不羁的苍鹰俯瞰着大地,目光里出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和苍凉,是人世间的沧桑和悲剧。
只有那些博大的灵魂,才可能描绘这样气势浩大的景象。
然而,贝多芬的山峰决不是荒山。
他的山峰上有蓊郁的森林,也有清溪流泉。
他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便是倒映着晴朗月色的高山湖泊,他的那些优美的钢琴三重奏,便是清澈的山涧,在幽谷中蜿蜒流淌……当钢琴跌宕起落,震天撼地时,他的山峰便成了洪峰汹涌的峡谷,轰然喷发的火山。
听莫扎特的音乐,你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犹如面对着水色潋滟、风光旖旎的湖水,你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他的音乐中,让想象之翼作彩色的翔舞。
听贝多芬的音乐,令人激动,令人坐立不安。
在那些跌宕起落的旋律中,你仿佛急步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路边万千气象,让你目不暇接。
你也很可能产生这样的担忧:前面,全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悬崖,会不会一失足跌落进万丈深渊?
这样的境界,都是诗意盎然的人生境界。
是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常常使我想起中国的李白和杜甫。
李杜之间的友情一如两山流水,绵延不绝。
莫扎特和贝多芬也是同一时代的两位大师。
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是长者,是前辈,在艺术上,贝多芬对莫扎特满怀敬意,称他是“大师中的大师”。
而莫扎特生前听到尚未出道的贝多芬的曲
子后,也曾真诚地预言说:“有一天,他会名扬天下。
”较之李白和杜甫,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的交流也许更少,两人之间大概也谈不上有什么友谊,但是作为音乐家,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在莫扎特《天神交响曲》震撼天地的旋律中,贝多芬大概终于忘记他所有的成见,因情感共鸣而手舞足蹈了……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早已远去。
欣赏音乐的现代人恐怕不会去计较作曲家当时的身扮,也不会去追索他对当时的皇帝持什么态度,更不在乎他当时穿的是“宫廷侍从的紧腿裤”。
还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散腿裤”。
重要的是音乐本身,如果音乐家在作品中阐述了他对美的特殊理解,倾诉了他美妙的真情,那么,他的音乐就会长久地拨动听者的心弦。
因为他留下的旋律,是人类的心声,是美好感情的结晶,它们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世事的更迁而变色。
高山巍巍,流水潺潺。
能在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徜徉于美妙的高山流水,真是人类的福分。
提示:作家赵丽宏以其敏锐而细腻的心去捕捉贝多芬的灵魂,一如冰心在流动的身影中去捕捉舞者的灵魂。
对艺术的感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同时也能展示作家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