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立定跳远说明一、动作技术要领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且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臂往后摆。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2、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是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
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3、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由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二、易犯错误及解决方法1、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2、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
解决办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
3、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关错误效果很好。
4、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
5、落地不稳,双腿落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
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三、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1、蹲跳起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
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噔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
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
主要以踝关节的力量起跳,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
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
浅析小学生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的错误及纠正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立定三级跳远占很重要的地位,且立定三级跳远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爆发力和协调水平。
在近年的体育教学中我总结了小学生在立定三级跳远的每个环节中存有的问题,并在课上提出了改进的办法,使学生在课上达到练习的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我在教学中将立定三级跳远分为三个步骤实行,为第一跳(起跳)、第二跳(跨步跳)和第三跳(落地)来实行教学。
一、第一跳(起跳)原因:学生对双脚起跳单脚落地的动作和跨步跳动作的概念不清楚。
对策: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边复习边提出立定跳远和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动作的区别。
要求学生用立定跳远起跳的方法实行双脚起跳单脚落地动作的练习。
在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在空中换步落地的动作不够时间做,从而导致落地不稳影响和第二跳动作的连接。
这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起跳点和落地点中间靠前的位置上贴上一个标签,要求学生在身体将越过标签时立即做好换步落地的动作。
的衔接第二跳的动作。
原因: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无视了三跳的节奏。
对策:我采用限制法。
在练习之前先增强对学生的合理做好立定三级跳远才能完成好动作的教育并出示优秀运动员三跳远度的比例。
在学生练习立定跳远时就要求学生在立定跳远所能达到的合理位置后10厘米的地方做好标记,要求学生在练习第一跳时只要跳到标记点即可,不需要过度的追求第一跳的远度。
这样通过限制法能够使学生逐渐理解到三跳的合理的比例,培养学生在各跳中的感觉,为更好的完成第二跳打下基础。
二、第二跳(跨步跳)易犯错误一:第二跳节奏不合理。
A、过慢形成停顿。
B、过快形成跑跳。
原因:第一跳过猛。
对策:我一般先确定学生立定三级跳远三跳的合理的比例,确定学生三跳的踏跳点,要求学生每跳必须落在确定的踏跳点附近。
采用跨越障碍的方法(在第二跳中间放置一定高度的海绵块),有意识的改善三跳的比例关系,使学生能够合理高效的完成第二跳的动作,从而使学生能顺利的完成第三跳的动作。
立定跳远易错动作与解决对策易错动作之一:预摆阶段一一“站位”立定跳远的准备姿势:身体自然静止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前脚掌踏实后脚跟虚,两脚尖朝向正前方,与运动方向一致,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不产生夹角,有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易错动作为两脚的站位姿势,从日常的课堂练习中发现学生站位普遍表现为:“八字”式、“并脚”式与“平行”式等三种姿势。
解决对策:教师在教学时反复强调规范的动作,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两脚尖朝向正前方,站好后教师依次检查,及时纠正;然后进行反复的纵跳练习,督促学生养成每次立定跳远时观察自己的站位是否正确的习惯,以此定型正确的站位姿势。
易错动作之二:起跳阶段一一“摆臂”与“躯干姿态”立定跳远的起跳过程: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股向前跳起,上肢做出协调的摆动将身体尽量前送,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使身体在空中成一斜线。
在蹬离地面的刹那,髅、膝、踝三个关节几乎成一条直线,并且手臂摆到最高点时,跳出的成绩是最理想的。
起跳瞬间身体躯干姿态与摆臂动作是此阶段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手臂的摆动与蹬地的合力是相配合的,只有两者同时发力,它的合力才会达到最大值。
起跳瞬间的蹬摆效果如何,决定了身体腾起的初速度与角度。
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不同,作用力与效果也不同;而起跳瞬间的躯干姿态将直接影响蹬地动能的获得。
解决对策:原地做摆臂练习,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两膝随摆臂屈伸。
要求:直臂摆动,体会摆臂产生的提拉感。
蹲跳起:两脚屈膝半蹲,两臂自然后摆。
然后两腿迅速蹬伸,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
要求:直臂摆动,蹬伸时鼓、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
或在跳远的正前上方设置排球为标志物进行触碰,以达到掌握起跳瞬间正确的蹬摆动作与躯干姿态,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起跳初速度与起跳角度。
一、立定跳远动作分析:1、功能:发展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培养快速果断的精神。
2、动作组成部分与动作方法:预备姿势——预摆——起跳——腾空——落地五个动作环节组成的。
预备姿势:在练习前,练习者两腿平行站立稍宽于肩,找好两脚的支撑点,目视落地的前方,两臂自然位于体侧;预摆:然后两臂由前向上向后做1——2次预摆,两腿随着臂的摆动,随之做伸屈动作。
上摆时两臂以臂带肩从后向前上方摆动,同时两腿蹬伸,重心上提,脚跟提起(脚前掌撑地),以提高起跳前的身体重心的高度,然后开始后摆,完成后摆时两腿随之弯曲,上体稍前倾,目视落地方向;起跳:在完成最后一次预摆的后摆动作时,两脚用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同时两臂向前上方做快速有力的制动摆动,此时膝关节充分蹬伸(直?),髋关节展开,身体充分向前上方腾起,在蹬伸的一瞬间,身体在空中成一斜线;腾空(团身或挺身动作)):当身体腾起接近最高点时,立即做收腹屈膝举腿的团身动作,此时脚尖勾起,目视前方,两臂屈肘继续上拉;落地:然后当身体重心开始下降时,小腿积极前伸,脚尖勾起,同时两臂由上向后随着伸腿动作的完成,向后方摆动,完成落地动作。
在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屈膝前跪缓冲,在完成缓冲动作时身体随之挺身,重心前移。
3、动作要领:摆、提、蹲(预摆)、摆、蹬、拉、收、屈、举、伸、落、摆。
4、重点及难点:沿一定方向(前上方)用力蹬摆(蹬伸);沿一定方向(前上方)快速蹬摆与收落的配合。
5、动作口诀:两脚开立稍宽肩,跳前两臂先预摆。
起跳同时臂前摆,空中收腹高举腿。
身体下落腿前伸,两臂同时快后摆。
6、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⒈腾空过高→可用皮筋限制高度⒉落地不稳→由远至近逐步练习⒊力量不足→蛙跳等练习⒋预摆不协调没有节奏→由快到慢反复练习7)教学方法程序:练习方法:⒈掌握起跳与落地的动作方法(屈臂双摆双脚平行连续跳——屈臂双摆跳起自由落体——跳有一定限制高度的跳跃练习(实心球、小垫子、皮绳)——屈臂双摆双脚前后连续跳——屈臂双摆连续跳台阶预摆——逐渐加一定运度限制线的向远跳练习(用粉笔逐渐加远等)2.加预摆的立定跳远3.辅助性臂力、腿部力量、腰腹肌力量练习以提高肌肉力量和上肢肌肉群协调用力能力辅助练习方法:⒈挺身跳→追求挺髋,形成背弓。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立定跳远是一项力量和爆发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动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1.起跳时双脚用力不均匀:这种错误动作会导致起跳时身体向一侧倾斜,影响跳远的效果。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运动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加强单腿的力量和平衡能力,确保起跳时双脚用力均衡。
2.姿势不正确:姿势不正确会影响跳远的稳定性和效果。
纠正方法包括强调挺胸收腹,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保持头部与身体平齐,避免上身过早地抬起;臀部稍微后倾,使重心保持平衡。
3.阻力消化不当:跳远中,正确的阻力消化是很重要的。
一些跳远者在起跳后没有有效地消化阻力,导致悬垂时间过短,跳远的效果不佳。
正确的阻力消化方法是通过踏板向前推进,同时利用臂部的弹性,延长身体的悬垂时间,使跳远的效果更好。
4.腿部用力不充分:跳远时,腿部的用力决定着跳远的远度。
一些运动员在起跳时腿部用力不够充分,导致跳远距离的不足。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运动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腿部力量训练,包括深蹲、弓步等动作,提高腿部的爆发力。
5.踏段过短:踏段的长度直接影响到起跳时的速度和力量。
如果踏段太短,运动员在起跳时无法获得足够的速度和动力。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运动员可以进行踏板训练,逐渐延长踏段的长度,提高起跳速度和力量。
6.踏板使用不当:一些运动员在使用踏板时没有掌握好技巧,导致起跳时失去平衡。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运动员可以进行重复练习,逐渐熟悉起跳的感觉,掌握踏板的使用技巧。
7.未能达到最佳起跳角度:立定跳远的起跳角度对跳远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运动员在起跳时未能达到最佳的起跳角度,导致跳远距离的不足。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运动员可以进行起跳角度的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找到最佳的起跳角度。
以上是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的一些建议。
对于每个运动员而言,要纠正错误动作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训练。
通过不断训练和改进技术,才能提高跳远的效果和成绩。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一、屈膝,重心下降不准确,双臂后摆不到位。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预备姿势不准确。
纠正方法:讲清概念和要求,多练习预备姿势,注意屈膝程度,不能过高或过低,重心适度下降,拉开工作肌肉初长度,为蹬地做好充分准备。
二、蹬伸和摆臂不协调,有“耸肩”现象。
产生原因:协调性差。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蹬伸”与“摆臂”是同时的!多做预摆动作和进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协调性的运动,也可以设计多种发展身体协调性的练习来培养这种上下肢动作协调能力。
三、起跳前的垫跳动作。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过分强调起跳远度。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讲清在起跳时,不要有“投机”思想,以为“跨一步”起跳更远,那是立定跳远的违例动作,算一次跳远失败,不计成绩。
多练习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动作。
四、起跳方向不够正确。
产生原因:没有明确理解“前上方”的概念纠正方法:讲清“前上方”概念的具体操作。
一般“前上方”指45度方向,但在立定跳远中,人没有水平初速度,只有我们脚的蹬力,这个力在45度时,水平和垂直速度相等,要使这个蹬力让我们跳得远,势必不能太高和太低,应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实际练习中,建议在18度-24度,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范围的“前上方”。
如果起跳角度过大,属“高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过小,不利于我们跳的更远。
如果起跳角度过小,属“平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是变大了,但其腾空高度没有,会造成我们来不及做动作,甚至出现脚下“打滑”现象和身体前扑摔倒现象以及“分腿跳”现象。
五、蹬伸不充分,摆臂无力,身体不舒展。
产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于起跳,对摆臂作用没有正确认识。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蹬伸”的技术要求,体现“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让学生明确起跳时的爆发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尤其是踝关节的充分蹬伸,对快速起跳有重要影响。
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2、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
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3、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一提(提重心:提脚跟,双手半握拳上举)二压(降压重心:双脚与肩同宽踏实,双手迅速经体侧后摆。
)三爆发(双手迅速经体侧向前上方摆动“抡”至突停,迅速展收腹,双脚蹬离地面快速提膝,动作一气呵成)1、蹲跳起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
2、单脚交换跳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
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
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
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
3、跑跳步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
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连贯轻快。
4、纵跳摸高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单手或双手摸高。
5、蛙跳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
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
6、障碍跳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
三、立定跳远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丽)1.准备姿势阶段的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双脚成外八字站立。
这种站立姿势使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方向和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力的作用效果。
影响的是在空中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距离。
纠正方法: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大脚指为支撑点,两脚跟向两侧分开至两脚成平行位置。
这样脚尖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很容易掌握。
(丽)2.预摆起跳阶段的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上下肢预摆时上肢向后摆臂不到位,没能尽量伸展到最佳适宜位置。
预摆过程中上肢伸臂和下肢屈膝不协调,动作顺序混淆。
纠正方法:针对预摆时手臂后摆不到位,教师可以先讲授动作要领建立正确手臂后摆动作概念,借用弹力带,其一端固定在足球球门,高度和头部约相等,一端学生手握徒手拉弹力带,此方法可以加大后摆幅度,不过练习之前学生要充分拉伸肩关节。
生根据正确手臂后摆动作概念,充分拉伸肩关节后,徒手拉弹力带10次X2组。
(2)上下肢摆臂屈膝与呼气、吸气动作配合混乱,动作僵硬。
纠正方法:在学生练习预摆过程中,体育教师采用语言提示,分步语言提示“一二三”,教师口令一:学生呈站立姿势,两臂上举至头部两侧。
口令二:手臂下摆,两腿膝盖弯曲,同时教师语言提示“呼气”。
口令三:手臂上摆,两腿由弯曲到直立过程,同时教师语言提示“吸气”。
预摆结束时教师语言提示:“屏气”。
学生反复巩固练习纠正错误。
根据教师口令“一二三”分解练习 1.手臂上举,2.手臂下摆,3.手臂上摆。
4.结束后“屏气”练习,10次X3组。
(3)预摆次数过多或太少,预摆多了可能是因为有恐惧和怯懦心理,预摆少了动作准备不充分。
纠正方法:预摆次数因人而异,每个同学不一样,以同学感觉舒适为宜。
在摆臂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深呼吸来达到减轻心理紧张程度放松心情的目的。
自然放松,深呼吸调节。
(4)上臂与下肢不协调。
两臂前后摆动与两腿屈伸不协调,两臂向前摆动时,两腿屈膝,向后摆动时,两腿伸直,与正确动作相反。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动作要点:双脚用力蹬地,双脚落地。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上下肢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
①先指导学生掌握腿部弹性屈伸协调摆臂的方法。
②多让学生做摆臂与弹性屈伸练习。
2、蹬地不充分
纠正方法:
①2人一组,练习者半蹲或全蹲,另1人从对面或背面后压练习者的双肩,使其做蹲起练习;或肩负较轻重量的物体做蹲起练习,体会蹬地用力的方法。
②做各种双脚跳练习,增强腿部力量。
3、起跳后向后折小腿
纠正方法:
提示:起跳时两腿充分蹬直,稍有展髋动作再收腹举腿。
4、落地时前扑
纠正方法:
①上体不要过分前倾,要抬头。
②做跳越横放的小垫子及跳箱盖的练习。
5、落地时后倒
①提示:起跳时摆臂不要过猛、过高,落地时两臂及时前摆,收下颌、低头。
②做跳越适当高度的皮筋、台阶、箱盖的练习。
评价要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向远处跳出,并能轻巧落地。
江西省于都县第三小学:周汉华。
提高立定三级跳远成绩的方式一、加强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连续跳跃能力的练习立定三级跳远是由三次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
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
具体手段如下。
1、双腿跳栏架在平整的跑道纵行排列10个栏架,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栏架。
栏架的高度和间距因人而异,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栏高和加长栏间的跳高。
2、双脚跳皮筋在跑道上纵行相对排列若干个栏架,每纵行相对排列的栏架之间用皮筋相连,运动员用双腿依次连续跳过每个皮筋。
皮筋的高度和相互间的跳高因人而异。
3、屈膝跳连续双脚跳起屈膝收腹,大腿尽量接近胸部4、单足跳双脚起动30米记时记步单足跳练习。
左右腿交替进行,培养运动员快速向前的跳跃能力。
5、跳深练习立于60厘米高的跳箱盖上,双脚起跳落地,再以起跳脚跳上同样高度的跳箱盖上。
6、负荷练习可采用肩负中等负荷的快速深蹲,轻负荷的快速蹲跳起、双手提铃快速跳及沙坑内连续交换腿跳等,来增强运动员的踝部和腿部肌群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7、十级跨步跳双脚起跳记距练习。
双脚起跳,单脚落地,连续跨步跳。
通过此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动作。
立定三级跳远技术特点要求有两次着地再起跳,要保持三跳的连续性就必须加强连续起跳能力的训练。
因此在训练中要采用单足积极的扒地动作,要避免着地腿前伸得过远。
着地腿积极的扒地动作和双臂及摆动腿相对摆动动作能增加起跳能力,从而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下一跳的支撑点,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具体手段有:跳深练习;50~100米的多级跨步跳;50~100米的跨跳结合练习,即脚起跳后两个单足跳一个跨步跳,连续进行。
二、训练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1、先软地后硬地2、先双腿后单腿3、先数量后强度4、先一般后专项5、先幅度后速度体育考生立定三级跳远易犯错误及纠正立定三级跳远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所以被当前许多体育院校作为招收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他要求考生不但要有良好的的专项技术,而且还要具备一定得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反思:《立定跳远》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立定跳远》是体育课程中常见的项目之一,对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有着很好的锻炼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找出问题并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1 确定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前,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了解他们的基础水平。
1.2 设定合理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3 强调技术要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跳远的技术要领,匡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2.1 组织示范:通过老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跳远动作。
2.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利用多媒体:结合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跳远的技术要领。
三、教学过程的灵便性3.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 弹性安排教学时间: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或者缩短教学时间,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技术要领。
3.3 多角度观察学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教学评价的客观性4.1 制定评价标准:在教学前就要确定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4.2 多种评价手段:除了定量评价,还可以结合定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跳远水平。
4.3 鼓励个性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赋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成果的总结与改进5.1 总结教学效果:在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
5.2 采集反馈意见:向学生采集教学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建议。
5.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总结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立定跳远》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和技术能力,让他们在体育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析立定三级跳远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张秋霞立定三级跳远运动是所有田径运动项目中在技术要求方面难度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立定三级跳远是爆发力测试的项目之一,由原地双脚起跳、跨步跳、单足跳跃等技术环节组成。
它对练习者的协调性、爆发力、身高有很高的要求,要求立定三级跳远的运动员们具有非常好的技术水平以及较强的运动素质。
我国的立定三级跳远项目从以前的各类比赛成绩上来看,属于比较占优势的专业田径项目。
该文就我国立定三级跳远的现状展开详细论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立定三级跳远的完整训练包括技术训练、爆发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放松训练四个部分,而且每个部分都是关系着成绩好坏的要素。
因为良好的跳跃技术保证了力量作用的实效性;良好的爆发力保证了成绩得以提高的空间;良好的力量是爆发力训练的保证,保证了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合理充分的放松为超量恢复则可认有效减少训练过度等情况的发生。
基于上述,专项训练的总体思路也就不言自出了。
1 立定三级跳远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1.1 起跳时用前脚掌着地。
原因: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多做原地放脚的模仿练习,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学习。
1.2 原地双脚起跳后,跨不出去。
原因:起跳时双脚没有同时发力,腾空后第一跳的起跳腿没有积极主动、有力地提拉;身体重心前移过慢或小腿前伸过大,引起制动。
纠正方法:加强针对性素质训练;多做模仿练习,体会起跳腿提拉动作、扒地和蹬地感觉,注意观察放脚和重心移动(可在起跳线和第一跳落地点间放置一个实心球,迫使起跳后抬腿);起跳时要注意双脚同时发力,腾空后起跳腿要主动、有力地做提拉动作;反复练习立定跳远,上体抬起,单脚落入沙坑,用此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动作概念。
1.3 三跳节奏混乱、不连贯。
原因:三跳的发力时机掌握不好, 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差。
纠正方法:进一步明确动作技术概念,用力时机;注意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反复做单脚跳、跨步跳和连续做“单足跳 + 跨步跳”(即交换跳)练习。
立定跳远的辅助训练方法推荐立定跳远是体育科目中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那么怎么训练立定跳远,才能让跳远成绩更好,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高呢?那你需要掌握一定的辅助训练方法和动作要领。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立定跳远的辅助训练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1、蹲跳起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
2、单脚交换跳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
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
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
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
3、跑跳步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
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连贯轻快。
4、纵跳摸高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单手或双手摸高。
5、蛙跳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
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
6、障碍跳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
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
7、跳台阶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立定跳远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摘要: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项目之一,也是体育高考中素质测试的必考项目。
通过立定跳远发现学生的错误方法,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立定跳远;示范;体质
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项目之一,也是体育高考中素质测试的必考项目。
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在体育课辅导和体育生训练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人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错误一:蹬地与摆臂动作不协调
原因分析:①摆臂目的、意义不明确;②错误的摆臂习惯,蹬地与摆臂动作不能很好地配合;③膝关节不屈,重心过高。
纠正方法:①教师讲解、示范,强调摆臂与蹬地协调配合,使身体充分伸展。
蹬摆是跳远的关键,让学生养成协调用力的好习惯;
②分解练习摆臂动作。
练习两臂上举,轻轻吸气——双腿屈膝,两手由上及下,向后伸,慢慢呼气,反复练习这一摆臂动作,熟练后做连贯动作练习;③练习预摆挺身动作。
手经体侧用力摆至上举后挺身,前掌用力蹬地完成挺身动作,后身体屈蹲折叠,两手摆至身后;④分解练习蹬摆动作。
学生做双腿屈蹬,两手后摆的平衡动作——两脚前脚掌用力蹬地,两手用力向前上方摆动。
反复做这一动作练习,熟悉后连贯动作练习。
①②③④动作熟练后,连贯动作练习,一气呵成,反复练习体会动作。
错误二:腾空过高或过低
原因分析:①身体垂直向上用力过大;②蹬摆后身体向前冲力过大,身体挺身动作幅度小。
纠正方法:①腾空过高的学生,用垫子设置一定的远度,适时调整距离的远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练习;②腾空过低的学生,用设置垫子的高度,让学生跳过垫子,高度的设置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练习;③选用跳高架,适时调整合适的远度和高度,由易到难,进行练习。
错误三:落地不稳,容易后坐,双脚落地时前后位置不一致
原因分析:①小腿向前伸,重心后置,身体没有及时前倾;
②双脚控制力差,落地位置前后不一致。
纠正方法:①教师讲清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在做落地动作时,小腿尽可能前伸至远端,同时屈膝、收腹、上体尽力前倾;②设置一定的距离,落地点画一条标志线,要求双脚踏准标志线,上体前倾越过标志线。
标志线的距离由近及远,动作练习由易到难。
(作者单位河南省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