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询问诊疗思维病例书写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0
实习一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格式一、要求:( 一) 掌握病史询问的内容及方法。
( 二) 重点询问现病史,并写出一般资料、主诉及现病史。
二、时间分配及方法:( 一) 实习前讲解50 分钟。
( 二) 将学生分为2 组,每组分配病人一名,进行病史询问,并在病室初步讨论可能遗漏的病史,可进行必要的补充询问( 此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辅导) ,共100 分钟。
三、实习内容:( 一) 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籍贯、职业,民族、住址、入院日期,病历写作日期、病史来源及可靠性。
( 二) 主诉,病人就诊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 非病名) 和发病期限。
( 三) 现病史,是病史的主要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到就诊时为止,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包括内容有(1) 起病情况:起病日期( 应取阳历) ,起病缓急、可能原因及诱因。
(2) 重要症状的系统描述,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方式及伴发症状等。
(3) 病情的发展及演变,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间歇性发作,进行性加剧或逐渐好转。
(4) 诊疗经过,病人发病后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时间、方法、结果,及治疗时间、药名、剂量、疗程,治疗效果,应详加询问:病名及药名记录时应加引号( “” ) 。
(5) 有意义的阴性病史( 即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病史) 。
(6) 一般状况:包括病后的精神状态,出汗、饮食、大小便,睡眠、体重改变及劳动力情况等。
( 四) 既往史: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包括系统查询。
传染病史及接触史: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白喉、伤寒、脑膜炎、天花、痢疾,疟疾、肺结核等。
按发病年月及当时诊断顺序描述各种疾病症状、治疗经过:时间、有无后遗症等。
局部病灶史,龋齿、扁桃腺炎、鼻窦炎,中耳炎、喉痛史等。
外伤手术史,受伤部位、手术性质和日期。
预防接种史,接种牛痘、预防注射、尽可能注明名称,或其他皮肤试验反应的时间。
过敏史,如对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
冶游及性病史,在必要时才询问之( 如女性病人宜问及爱人是否曾有冶游及性病史) 。
全科临床思维训练记录范文一、基本信息。
日期:[具体日期]地点:[医院名称]全科诊室。
训练者:我([姓名])、带教老师([姓名])二、病例情况。
# (一)患者资料。
1. 基本情况。
患者是一位45岁的男性,体型偏胖,看起来有点油腻大叔的感觉(这是我心里偷偷想的哈)。
他走进诊室的时候,表情有点痛苦,捂着肚子。
2. 病史陈述。
他说:“大夫啊,我这肚子疼了好几天了,一阵一阵的,有时候疼得我直冒汗。
”我就问他:“大叔,这疼是在哪个位置呀?是像刀割一样疼,还是隐隐作痛呢?”他指了指自己的右上腹,说:“就这儿,感觉像有东西在里面搅一样的疼。
”接着我又问他:“那这种疼在什么时候会加重或者减轻呢?比如说吃饭前后啊,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
”他想了想说:“吃饭后好像更疼些,特别是吃了那些油腻的东西。
”再问他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他说:“有过几次,但是没这么严重,自己吃点药就好了,这次怎么都不行。
”我继续追问他的病史,像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
他说没有,不过他平时抽烟比较多,一天能抽一包呢,还经常喝酒,特别是和朋友聚会的时候。
# (二)体格检查。
1. 初步检查。
我先给他量了体温,37.5℃,有点低热。
然后检查了他的腹部,一按他右上腹,他就“哎呀”一声,疼得很明显,我感觉那里的肌肉有点紧张。
我看了看他的眼睛,没有明显的黄疸,但是舌苔比较厚腻,口气也有点重,估计是消化不太好。
2. 带教老师的补充检查。
带教老师过来后,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
他用听诊器听了听腹部的肠鸣音,发现肠鸣音有点活跃。
然后他还做了一个墨菲氏征,一按下去,患者疼得更厉害了。
老师说:“这个墨菲氏征阳性,很可能是胆囊方面的问题。
”# (三)初步诊断思路。
1. 我的想法。
我当时就想,他右上腹疼痛,吃饭后加重,特别是吃油腻食物后,还有低热,会不会是胆囊炎呢?但是我又有点犹豫,因为我还想到了其他可能,像十二指肠溃疡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疼痛,不过十二指肠溃疡一般是空腹疼痛比较明显,他是饭后疼,不太像。
实习一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格式一、要求:( 一) 掌握病史询问的内容及方法。
( 二) 重点询问现病史,并写出一般资料、主诉及现病史。
二、时间分配及方法:( 一) 实习前讲解50 分钟。
( 二) 将学生分为2 组,每组分配病人一名,进行病史询问,并在病室初步讨论可能遗漏的病史,可进行必要的补充询问( 此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辅导) ,共100 分钟。
三、实习内容:( 一) 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籍贯、职业,民族、住址、入院日期,病历写作日期、病史来源及可靠性。
( 二) 主诉,病人就诊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 非病名) 和发病期限。
( 三) 现病史,是病史的主要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到就诊时为止,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包括内容有(1) 起病情况:起病日期( 应取阳历) ,起病缓急、可能原因及诱因。
(2) 重要症状的系统描述,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方式及伴发症状等。
(3) 病情的发展及演变,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间歇性发作,进行性加剧或逐渐好转。
(4) 诊疗经过,病人发病后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时间、方法、结果,及治疗时间、药名、剂量、疗程,治疗效果,应详加询问:病名及药名记录时应加引号( “” ) 。
(5) 有意义的阴性病史( 即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病史) 。
(6) 一般状况:包括病后的精神状态,出汗、饮食、大小便,睡眠、体重改变及劳动力情况等。
( 四) 既往史: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包括系统查询。
传染病史及接触史: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白喉、伤寒、脑膜炎、天花、痢疾,疟疾、肺结核等。
按发病年月及当时诊断顺序描述各种疾病症状、治疗经过:时间、有无后遗症等。
局部病灶史,龋齿、扁桃腺炎、鼻窦炎,中耳炎、喉痛史等。
外伤手术史,受伤部位、手术性质和日期。
预防接种史,接种牛痘、预防注射、尽可能注明名称,或其他皮肤试验反应的时间。
过敏史,如对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等。
冶游及性病史,在必要时才询问之( 如女性病人宜问及爱人是否曾有冶游及性病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