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三章 5桁架【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566.01 KB
- 文档页数:24
5.2 《结构力学》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的内力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桁架按几何组成特征分类(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铰结三角形依次增加二元体形成;(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按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形成;(3)复杂桁架:不是按简单桁架或联合桁架几何组成方式形成。
二、桁架计算的结点法1、取隔离体截取桁架结点为隔离体,作用于结点上的各力(包括外荷载、反力和杆件轴力)组成平面汇交力系,存在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解出两个未知杆轴力。
采用结点法计算桁架时,一般从内力未知的杆不超过两个的结点开始依次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斜杆轴力与其投影分力之间的关系(图1):图1式中,为杆件长度,和分别为杆件在两个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为杆件轴力,和分别为轴力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投影分量。
结点法一般适用于求简单桁架中所有杆件轴力。
2、特殊杆件(如零杆、等力杆等)的判断L 形结点(图2a ):呈L 形汇交的两杆结点没有外荷载作用时两杆均为零杆。
T 形结点(图2b ):呈T 形汇交的三杆结点没有外荷载作用时,不共线的第三杆必为零杆,而共线的两杆内力相等且正负号相同(同为拉力或同为压力)。
X 形结点(图2c ):呈X 形汇交的四杆结点没有外荷载作用时,彼此共线的杆件轴力两两相等且符号相同。
K 形结点(图2d ):呈K 形汇交的四杆结点,其中两杆共线,而另外两杆在共线杆同侧且夹角相等。
若结点上没有外荷载作用,则不共线杆件的轴力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即一杆为拉力另一杆为压力)。
Y 形结点(图2e ):呈Y 形汇交的三杆结点,其中两杆分别在第三杆的两侧且夹角相等。
若结点上没有与第三杆轴线方向倾斜的外荷载作用,则该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且符号相同。
对称桁架在正对称荷载下,在对称轴两侧的对称位置上的杆件,应有大小相等、性质相y N x x yF F F l l l ==l x l y l N F x F y F同(同为拉杆或压杆)的轴力;在反对称荷载下,在对称轴两侧的对称位置上的杆件,应有大小相等、性质相反(一拉杆一压杆)的轴力。
结构力学桁架定义【结构力学桁架定义】**开场白**你有没有在参观大型建筑,比如体育馆、桥梁的时候,好奇过那些支撑着巨大重量的结构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或者当你看到一些造型独特的建筑框架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力学奥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结构力学中的桁架,这个在建筑和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结构力学桁架?**简单来说,结构力学桁架就是由一些细长的杆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比如说,你搭的积木桥,那些组成桥身的小木棍通过节点拼在一起,就有点像桁架的简化版。
在生活中,常见的塔吊、自行车车架都用到了桁架结构。
但要注意,可别把桁架和一般的框架结构弄混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由杆件组成的结构就是桁架,其实不是的。
桁架中的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而且节点一般被看作是铰接,杆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关键点解析**3.1 核心特征或要素首先,桁架中的杆件通常是直杆,这样能更明确地传递力。
就像拔河比赛中直直的绳子,力的传递很直接。
其次,杆件之间通过铰接节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让杆件自由转动,更好地适应力的变化。
想象一下门轴,是不是能轻松转动?再者,桁架主要承受的是轴向力,也就是沿着杆件方向的拉力或压力。
好比你拉橡皮筋或者压弹簧,力就是沿着那个方向的。
3.2 容易混淆的概念桁架和刚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刚架中的节点通常是刚性连接,杆件之间不能相对转动,而且杆件不仅承受轴向力,还可能承受弯矩。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门式刚架,它的节点就像是被牢牢固定住,不像桁架那样灵活转动。
**起源与发展**桁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早期的人类在建造桥梁和房屋时,就已经无意识地运用了类似桁架的结构原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钢铁产量的增加和力学理论的发展,桁架结构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在当下,桁架在大跨度建筑、桥梁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桁架结构可能会变得更加轻巧、坚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适应更复杂的工程需求。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桁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桁架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受力分析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结构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桁架结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描述桁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不同类型的桁架结构及其受力特点;3.运用结构力学原理进行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4.提出桁架结构优化的方法和建议;5.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桁架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受力分析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桁架结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桁架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2.桁架结构的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桁架结构(如三角形桁架、四边形桁架等)及其受力特点;3.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讲解运用结构力学原理进行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节点法、截面法等;4.桁架结构优化:介绍桁架结构优化的方法和建议,如重量减轻、刚度增加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桁架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受力分析方法;2.讨论法: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桁架结构及其优缺点,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桁架结构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桁架结构的受力现象,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桁架结构力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桁架结构的受力现象;4.实验设备:准备桁架结构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受力现象;5.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桁架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