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章电影艺术片电视剧的基本审美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2
电影电视的美学特征电影电视的美学特征电影、电视是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之后,所产生的第七(加上“建筑”它就是第八艺术)和第九艺术。
它们作为一个大家族、一个大系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人类在语言、文字文化交流信息载体之后,又发明创造了第三文化信息载体——光电、磁波,电影、电视就是借助于光电磁波而成像、成声的,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电影、电视更加以迅猛速度向前发展着。
它的形象系列、时空观念、思维方式都以新的面貌出现,与当代世界、当代人的需求而合拍、相适应。
它正在从初级阶段的纯技术、非艺术和次文化形态的局面向大艺术、大科学、大文化的形态转化、上升,成为人类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影——“第七艺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
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影语言。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语言作为银幕上视、听形象的总合,由蒙太奇、画面、声音等构成,集中体现为银幕造型。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将不同的镜头、场面和段落,根据创作构思和剧情发展组接成一部完整的影片。
蒙太奇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是电影美学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的基本表现手段。
此外,电影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电影语言还包括画面造型、色彩造型、声音造型等,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为电影提供物质技术条件,电影语言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电影的分类。
电影诞生,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百多年。
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宽银幕、环幕、立体电影、3D 电影……品种繁多;从艺术角度上说,侦探片,歌舞片,西部片,历史片,科幻片等等,琳琅满目。
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审美特征
电视文艺专题片是通过电视媒介传播艺术和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以下审美特征:
1. 强调艺术性:电视文艺专题片通常会选取一种特定主题或故事,通过影像、音乐、剧情等艺术手法进行叙述,力求达到审美效果。
2. 追求真实性:电视文艺专题片追求真实反映和表达现实生活,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的真实再现,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意义。
3. 注重创作技巧:电视文艺专题片注重创作技巧和艺术表达手法,如镜头运用、剪辑处理、画面构图、音乐运用等,通过这些技巧来营造各种艺术效果。
4. 强调思想性:电视文艺专题片往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来传达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观。
5. 追求情感共鸣:电视文艺专题片通过情节的设置和表演的方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6. 社会关怀:电视文艺专题片通常会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社会问题和困境的关注和思考。
7. 多元性:电视文艺专题片形式多样,可以是影集、纪录片、戏剧等,这种多元性也反映在审美特征上,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
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1、运动的画面。
连续运动的画面,是电影与电视艺术独有的特征。
影视内在的运动特性,集中地体现了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交互运动的相谐与相融。
从表层看,影视的运动体现为客体的运动,但在实际上,其运动形式还包括主体的运动、主客体复合的运动。
正是这三个方面,构建成影视运动的有机整体。
客体的运动,是拍摄对象的运动,即通过定点摄影拍摄客体的运动,是影视运动的基本形式;主体的运动,是指创作者通过对摄影机的操作,不断地变化机位和变化镜头,不仅有效地再现了客观对象,而且自然、准确、深刻地表现了主体的感受;主客体复合的运动,即拍摄主体和拍摄客体之间的复合运动,是指以影片中人物的视点作为摄影(像)机的视点所产生的运动效果,这种方式更易于表现人物的主观意识和情绪色彩。
不论何种运动形式,均应以追求客体与主体的相谐与相融为主要目标,自然、和谐运动可以使影视片产生良好的审美效应。
2、重组的时空。
影视的时空观是十分自由的,能够任意切取,变幻无穷。
影视中的时间可以是自然中的时间,也可以是被放大或缩小了的时间;影视中的空间能够自由变化,可以是真实的空间,也可以扩大或缩小。
影视的时空经重组和再造,两个或更多相互连接的镜头既能显现瞬间闪烁的变化,又能展示漫长岁月的沧桑,既能徜徉于细密纤小的微观空间,也能驰骋在无限辽阔的宏观世界。
在电影与电视艺术创作中对时间与空间的自由把握,是创作者自由想象和创造的体现。
这种自由的想象和创造,其一,要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交互运动、互渗互融为基本形式,力图通过对现实世界和精神容貌间的交错表现,实现对世界和人生的必然认识。
其二,自由的想象和创造,并不意味着时空组合的随意性。
影视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审美主体感受的真实性,制约着影视时空重新组合的方式与规律。
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创作者通过想象与创造,实现对时空的重组和再造,既要受制于心理逻辑和自身艺术思维的能力,又要遵循影视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媒介特性。
什么是美学?一、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为什么学习美学:时代的需要,发展社会文艺的需要,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
三、怎样学习美学:学习美学原理和研究美学史结合,学习美学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影视艺术的发展催生了影视美学,人类传播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影视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影视传播目的和审美的相容性,影视传媒的审美表现。
影视美学的学科性质,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三、影视美学的形态与发展影视美学的基本问题三、影视美学的形态与特征1、影视传媒的概念2、电影的发展历史3、电视的发展历史4、后现代影视发展趋势三、影视传媒的形态1、影像传媒形态概述2、传达形态,传达形态影像概述,传达形态影像的主要类别3、演示形态,演示形态影像概述,科教类节目的类别4、表现形态三、影视传媒的特征1、影像传媒的美学特征:逼真性、运动性2、影像传媒的传播特征:传播理念的特征—”符号生产“;传播体制的体制—”产业化,经济化;“传播方式的体制—”复制“;传播内容的特征—”虚拟化“3、影像传媒的社会特征:影像传媒的互动性特征;影像传媒的个性化特征;影像传媒的大众化特征四、特殊的影像:动画1、动画艺术及其发展2、动画艺术的发展五、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虚拟性的影视效果;虚拟性的创作手段;虚拟性的美学解读第一章“影视美学”概念之提出如同“影视文化”,“影视语言”这类较宏观的命题一样,“影视美学”概念之提出势必带来许多的疑惑,如影、视合称是一种什么概念?能否将电影、电视视为同一种艺术?如何界定和阐释影、视的异同及其规律性?第一节从“影视分说”谈起“影视分说”由来已久,较普遍也较平和的理由是,电影与电视分别属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它们在制作手段,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恰恰相反,电影与电视的最大共性是:它们都是一种面对大众的艺术或传播媒体,它们的发展都有赖于现代科技的开发和具体运用,更不用说众所周知的声画合一和“运动”之与影视的一致性了。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艺术不仅反映社会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揭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旨在涉及受众的感情,给人以最真实的感觉。
因此,艺术的审美特征至关重要。
下面将针对讨论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首先,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其创作Player的意识及灵感。
在不同的情景中,作者会根据自己的内心和想象力,使用多样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充分发挥时间、空间和对情感静态唤醒视频的表现力。
其次,影视艺术审美特征也体现在它的人物创作,影视创作者采用了虚构式的表达,把虚构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这种人物的创造力不仅引起现实的反应,也以一种可以深入了解的方式,把人物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来,给人以印象深刻的强烈感受。
此外,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也体现在它的题材选择上,它采用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不同方式,来反映现实社会敏感话题,因此它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也是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的重要表现。
同时,影视艺术还是一种交流语言,在影片制作中,对影片主题、素材、画面表现等方面,都会有合理的安排,来增强影片的穿越力,协调影片的整体氛围,从而给观众带来某种心理的震撼及娱乐。
从上述可以看出,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体现艺术家的潜力,而且能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美,提升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
影视艺术也是传播理念的载体,它积极影响着社会主流观念,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它的审美特征一定要做到言论不犯主,行为得体,以显示出艺术家的审美和情感,以表达其内心的思维,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使电影艺术的深远影响成为可能。
简述电影的审美特征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摄影等艺术因素于一身,尤其突出的是,它通过视听语言而不仅仅是文字来传达信息、抒情言志。
其中,视觉因素是指由色彩、光线、画面构图及人物动作所形成的生动画面;听觉因素是指电影音乐及人物语言等有声形象。
这里,我们就从视听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木乃伊情结:通过影像获得永恒20世纪,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中,将电影的起源归结于人类渴望通过影像获得永恒,并借此留住灵魂刹那间的光芒。
不论巴赞的观点是否科学准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电影是通过影像传达信息和情感,营造独特的审美效果,使独特的画面永驻欣赏者心间。
1.色彩的情感内涵色彩有冷暖色调,比如,红色,使人联想起火焰,所以给人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受;黄色使人联想起太阳及其光芒,所以,也是温暖、温馨、幸福的暖色调;而黑色使人联想起暗无边际的黑夜,所以让人感到肃穆甚至恐怖;蓝色使人想起广阔的天空,所以有辽远宁静的感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我认识和感觉的不断积累,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
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它成为电影影像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
《我的父亲母亲》(以下简称《我》)中,色彩成为表情达意的语言符号。
现实用黑白表现,清冷的冬季里,白雪茫茫一片,渲染了一种悲伤沉重的氛围,衬托了父亲离去后母亲的悲痛心情。
回忆主要用彩色表现:母亲和父亲相遇在美好的金秋季节里,金黄的树叶满山坡,在暖暖的阳光里更加灿烂,母亲的红棉袄红围巾就在这广袤的金色里闪耀。
就连村子里那口古老的水井都被一片金灿灿的白桦林映衬。
金黄、大红(围巾)、粉红(红棉袄),色彩鲜艳而热烈,表达着不言而喻的浪漫和美好。
而父亲被带走以后又是无情的冬季,母亲在茫茫无际的雪地里望眼欲穿,灰蒙蒙白茫茫的色调,营造一种凄冷、无助的情感氛围。
教案(第十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主要艺术类型》(二)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艺术分类方式,了解艺术类型划分原则,了解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的主要分类及各自的审美特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2、难点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四、影视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声音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一)影视艺术的分类1、电影艺术(I)发展历史:在迄今为止所有的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是唯二知道诞生日期的两门艺术。
1895年12月28日晚上,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影片,这一天在电影史上被定位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中国电影诞生于10年之后,即1905年,当时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第一步国产片《定军山》。
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之后,因此常被人们称为“第七艺术二(2)分类:电影的主要类型,从总体上可分为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和科教片。
故事片:一般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展开叙事,可分为诗电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戏剧式电影等;美术片:通过美术手段对人物形象和环境背景进行创作,如动画片、木偶片;纪录片和科教片:是以传播科学人文知识、记录新闻现场情况或推广技术应用经验为目的的两类影片,可进一步分为新闻纪录片、科学普及片、教学片、军事科学片等。
(如《海洋》《小宇宙》等)(3)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从诞生之日起,电影艺术就始终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曾有过三次重大变革:1、从无声到有声(默片一一1927年美国《爵士歌王》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2、从黑白到彩色(人工上色《战舰波将金号》一一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影片《浮华世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影视艺术的审美与表达影视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影像、音乐、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以及剧情和角色的刻画,向观众传递情感、思考和启迪。
影视作品的制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审美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影视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其表达方式。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点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审美特点:1. 视觉享受:影视作品以图像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以及特效的制作,为观众呈现一个视觉上的盛宴。
视觉享受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点之一。
2. 剧情设置:一个好的影视作品需要恰到好处的剧情设定,合理的场景和人物设置。
通过编剧的构思和导演的布景,影视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情节的跌宕起伏,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3. 角色塑造:角色是影视艺术中的核心元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角色形象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并深入思考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演员的表演,角色的形象能够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示出来。
4. 音乐融合: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配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能够更好地烘托气氛,增强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情感共鸣。
5. 表现手法:影视作品通过镜头运动、画面剪辑、灯光设置等手法,增强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不同的表现手法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二、影视艺术的表达方式影视艺术采用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图像、音乐等元素的有机结合,向观众传达信息和思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1. 感官刺激: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视角的选择,影视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2. 反思思考: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剧情和角色的安排,引发观众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影视作品的投射,观众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3. 情感共鸣:影视作品能够通过人物角色的设定和情节的安排,引发观众对角色遭遇的情感共鸣。
观众能够与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角色的命运产生关注和思考。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电影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仅仅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
然而,这门新兴的艺术却在诸多艺术中最具综合性。
那么,通过对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认识的同时,对其审美特征的探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反映现实的逼真性、视听的融合性和时间空间的高度自由性等四个方面浅要地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而关注电影艺术的本质表现,并对新世纪的中国电影发展前景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电影艺术审美特征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
它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是动态的再现型艺术,它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
1、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我们说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
在它的肌体中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
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
如:汲取了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汲取了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独特的听觉艺术元素;又如:将文学溶入电影艺术,主要在于汲取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方面等。
二是,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
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电影从无声片、有声片到现今的彩色片和立体电影,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2、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的逼真性我们知道电影最早被称为“活动的照相”。
至于照相我们是清楚的,所谓的照相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静态的。
而活动的照相也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只不过是把可见的事物在运动中纪录下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动态的。
因此,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特性——逼真性。
谈到逼真性,照片的逼真在于人物、景物的真实;而电影的逼真性除此之外还在于,电影还能发出物体的声音和人的语言,它和活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使电影具有了更强的逼真性。
电视剧的审美艺术在当今社会,电视已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大部分人已经将它看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样式,于是对于电视剧来说更是从它诞生开始就注定为社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因为在电视剧中能够迅速真实的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存在。
由于我们对电视剧的审美更多来自于听觉和视觉,所以欣赏的个体就有了对电视剧审美的不同看法,这种不同的看法正是源于每个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造成的,意味着对电视剧审美的研究终究摆脱不了对人类内心的探究。
电视剧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针对技术手段而言,反映在视像、音响、色彩等方面的艺术错觉,称之为假定性,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表层虚拟;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层面而言,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双方的审美心理、价值认可的“原始积淀”,这是深层次的效果。
当然视像的假定性是以事实真相为基础的,但是它又不光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复制,而是进行适当的取舍后融入了作者和欣赏者的个性、意识、思想和审美情趣等等。
电视剧已不再像以前一样用照相机的样式来真实的、单纯的反映生活,而是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并且运用一些技术手段,使得电视剧具有可观赏性。
所以在我们面对电视画面的时候, 往往可以“眼见为实”,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更多的是来自对“期待视野”召唤,一旦我们开始了对电视剧的欣赏,就和电视剧形成了一种对应面,由于我们对电视太熟悉,太日常化、太亲近,我们便总是以居高临下或者平起平坐的态度来评价它,这样就激发出观赏者对电视剧的假设跟幻想,表现在电视剧的审美欣赏中,便是观众对人物命运及性格发展的牵肠挂肚,以及观众对剧情的猜测和判断。
“台湾电视剧《蹉跎岁月》播完后,观众又向作者和电视台提出抗议,认为不该让那么好的农村邵玉荣死掉,那样太残酷,应该让她好好地活着,并且要和柯碧舟结合。
《情满珠江》尚未播完,急不可耐的观众就纷纷要求坏女人谭蓉赶快暴露出她的狐狸尾巴来.为什么一部电视剧会产生这样一些意想不到的社会影响?观众是已经将电视剧看做生活中的真事啦,而且直接介入到了剧情中。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精选5篇)[摘要]影视作为视听艺术,它通过可视的画面、可听的声音抒情言志,给欣赏者以巨大的情感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愉悦。
影视是吸取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广告、建筑和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以互相融合形成自身的艺术特性。
以综合性、视觉性、逼真性互为一体,构成了影视艺术的特征。
文中分析了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对提高当前鉴赏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艺术;特性;审美;策略影视艺术作品是由各种艺术要素组成的多维层面的综合体,从其中一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鉴赏体现的只是观众对影视作品一些层面一些因素的选择。
高水平的影视艺术鉴赏者可以鉴赏多个层面、关注到诸多方面和诸多因素,但不可能选择和鉴赏所有层面和所有因素。
作为影视鉴赏的影视片,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可以说是编、导、演、摄、录、美的各个部分,再以各部分为切入点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具体体现在文学观念、美学观念、整体结构、艺术特征、技术处理及民族风格上。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是一门年轻而又现代的艺术。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综合了各种艺术的元素,同时还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的艺术特性。
了解和把握这些特性,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我们感悟影视艺术魅力的审美能力。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纵观影视艺术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实际上就是一部影视科技的发展史。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摄影到电脑动画,每一步发展和飞越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拟音、数字式录音、变焦组合镜头、高科技仿真技术等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技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不断开拓出影视艺术新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表现能力。
据介绍,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场、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羊,无一不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获得稳固的领先地位。
由于三维技术研发的长期积累,这些公司将3D动画迅速转换为立体电影可谓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