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 格式:docx
- 大小:10.25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分析新人教版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如何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的含义:是指以沙皇为首的统治者为克服农奴制度危机,巩固统治,而被迫实行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从背景方面来看,1861年改革有它的必然性。
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
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统治者意识到,废除农奴制度势在必行,而且“这件事自上而下进行比自下而上要好得多”,于是被迫实行改革。
第二,从内容方面来看,1861年改革中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但农奴获得自由时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因此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奴的残酷剥削;第三,从影响方面分析,改革的主要内容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
因此,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例1.学生甲: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以对这次改革应以肯定为主。
学生乙:这次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所以应予以基本否定。
你的正确判断是()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B.甲对、乙错C.甲、乙两人观点都对D.甲错、乙对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但同时亦应看清其主流。
1861年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所以总体上应当予以肯定。
答案:B知识讲解2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原因: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农奴暴动频繁。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材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说的)。
二、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了解)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②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1861年改革)。
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初中历史教案汇总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涉及到了仿佛不可能成为盟友的俄国与日本的重要决策。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中是不能被忽略的,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案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总结一下有关俄国日本历史转折点的相关知识。
一、日俄战争的背景1. 外交上的因素了解日俄战争的前因后果,需要先从外交上的因素讲起。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纷纷向亚洲扩张,中国在列强的掠夺下面临着分割的危险。
日本虽然已经西化了,但是在亚洲列强中的地位还不够高,为了获取更多的领土和影响力,日本在思考如何维护其国家利益。
同时,俄国由于亚洲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力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两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存在着交叉和竞争的情况。
2. 经济上的原因经济因素也是引发日俄战争的原因之一。
1898年至1904年间,俄国大规模占领满洲地区,并在当地开辟了大规模的企业和矿产资源,随后在鸭绿江南北岸修建铁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这些行为让日本感到不安和生气,认为俄国在侵占他们的经济利益。
二、日俄战争的起因1. 缺乏有效的外交解决方式日俄战争的起因其实是由于两国在占领和发展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利益上发生冲突。
1910年1月,日本在青岛半岛封锁中国海岸线,这导致俄日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
此后,历时多年的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并因双方的纷争而中断。
2. 俄国内部政治动荡俄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也是导致日俄战争爆发的因素之一。
19世纪末,俄国经济增长缓慢,社会运动和革命运动呈现出高涨的趋势,使得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开始停滞不前。
这些内部问题对俄国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战前的政治危机加重之时。
三、日俄战争的经过1. 俄国未能挽救情势1904年2月,日本偷袭了俄国的东海舰队,迫使俄国向日本发动宣战。
日俄战争开始了,战争中双方都各出奇招,使得这场战争极其残酷和惨烈。
但俄国在战争中的作战计划无能,战斗力低下,最终未能挽救情势。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俄国与日本的历史转折点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都是什么性质?
2.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它名义上与实际上的统治者分别是谁?
3.打开日本国门的是哪个国家?它意味着什么?
4.明治政府是怎样取得实际统治权的?明治维新的领导阶级是些什么人?
5.明治政府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6.明治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7.明治政府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什么目的?
8.明治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9.明治政府是什么时间开始改革的?大约与它同时中国进行的改革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史上与明治维新相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是哪个?
10.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重要积极影响?
11.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是什么?19世纪末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习笔记 {{}} 释疑解惑1.建议同学们从背景、内容、意义三方面认识俄国1861年改革。
归纳改革前俄国的经济状况后,可以看出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而且“这件事自上而下比自下而上要好得多”。
改革的内容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但是这次改革却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始终是最薄弱的一环,这种状况对后来俄国十月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学习明治维新时,同学们应从分析明治维新的内容着手,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这些改革措施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日本与世界接轨的标志,也意味着日本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它在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亚洲国家和世界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巩固练习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①原因:由于受到 的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②时间和改革者: 。
③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 ”。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须 。
④性质:由沙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 改革。
⑤评价: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 ①原因:内因:幕府统治的危机。
外因: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时间: 年。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俄国废除农奴制 ③内容 ④性质:是 性质的改革。
⑤评价: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 国家转变为 国家,摆脱了沦为 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④农民出钱赎买份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D.确立土地私有制二、填空题3.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制。
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
为您整理“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
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