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浙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4章代谢与平衡4.2-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酶的催化作用目录 (1) (2) (4) (5)【基础巩固练】 (5)【发散思维练】 (9)【核心素养练】 (12)【中考提分练】 (13)酶(1)酶的概念①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它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称为生物催化剂。
②作用:酶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③实例:唾液中有帮助淀粉消化的唾液淀粉酶。
(2)酶的作用特点①多样性:人体中有许多酶,目前已发现3000多种;②高效性:是无机催化剂效果的107~1013倍;③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上述三个特点如下反应:[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含糖胃蛋白酶[成分] 本品系胃蛋白酶用乳糖、葡萄糖或蔗糖稀释制得。
每1 g中含蛋白酶活力不得少于120单位或1200单位。
[适应症] 助消化药。
用于胃蛋白酶缺乏或病后消化机能减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2~0.4 g(1∶1200单位),一日3次,饭前或饭时服,常与0.1 mol/L稀盐酸0.5~2.0 mL同服;或配成含1%~2%稀盐酸的胃蛋白酶合剂,口服,一次10~20 mL,一日3次,饭前或饭时服。
[注意事项] (1)遇热不稳定,70 ℃以上失效。
(2)本品易吸潮,使蛋白质消化力降低,如已吸潮或变性者不宜服用。
(3)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
如白化病。
(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溶液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存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当酶处于最适值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高于或低于这个最适值,酶的催化活性都将下降。
1. 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作用(1)实验原理:唾液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说明:①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有分解作用,但不能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麦芽糖;②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检验,因为淀粉遇碘能变蓝色。
浙教版科学(九上)分题型专题复习——消化系统选择题一、选择题1.小方在吃葡萄时,误将一粒葡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种子的“旅行路线”是()A.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大肠→胃→食管→大肠→肛门D.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环境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唾液胰液3.矿工被困井下,下列物质中对其维持生命很重要,但又不能提供能量的是A.水B.糖类C.脂肪D.蛋白质4.如图是四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
某同学因偏食,营养不均衡,患了贫血症。
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应多摄取图中哪一种食物()A.食物甲B.食物乙C.食物丙D.食物丁5.人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胃肠蠕动明显减慢B.体内食物残渣排出降低C.所吃的食物未被充分消化D.体温过高使消化酶活性降低6.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位置,分别用不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
将上述琼脂块放人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在琼脂块上滴加碘液,其中不变蓝色的是()A.清水B.胃液C.唾液D.胆汁7.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B.乙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减少C.改变温度,蛋白酶可能失去作用D.甲、乙都是蛋白质8.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A.需要适宜的pH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C.需要适宜的温度D.效率很高9.等质量的下列各种食物营养素中,在人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脂肪10.人患急性肠道炎时,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A.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B.补充体内盐分C.补充体内水分D.以上三项都是11.人们常说“煮过的蔬菜没有新鲜蔬菜营养好”,你认为获得证据的有效方法是A.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质量B.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叶绿素含量C.测试煮过蔬菜的水的酸碱度D.比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维生素含量12.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第七类营养素。
1. (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内产生的氢气泡的多少,记录在下表中。
(“+”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1)从实验结果可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要获得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除了稀硫酸的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必须相同外,四种金属的____________也必须相同。
(1)Zn比Cu活泼,要确定Ni(镍)这种金属的活动性与Zn、Cu的强弱关系,请简要地写出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则: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分)在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某同学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和电源、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连接了部分电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四)实验探究(4)(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明显低于电源电压、电流表也有示数,而电灯却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W。
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移动,直到________时,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就能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 (6分)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张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滑轮组。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酶的催化作用基础过关全练1.(2022山东潍坊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胃蛋白酶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对淀粉却不起作用。
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C.多样性D.稳定性2.(2022云南中考)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的温度为37 ℃,是为了模拟人的口腔温度B.两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C.②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D.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新特色·生物医疗】(2023浙江金华南苑中学月考)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阅读后回答。
(1)在该药片中,胰酶和胃蛋白酶分别被不同包衣片包裹成内外两部分,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2)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能力提升全练4.(2023浙江永嘉崇德实验学校月考,13,★★☆)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甲乙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因为麦芽糖含量增长最快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含量不再上升,此时淀粉酶已失活D.若两支试管中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分别在温度T a、T b催化一段时间后,再调整实验温度从T a→T0、T b→T0此时两支试管中酶的活性相同5.【新题型·创新实验】(2023浙江永嘉崇德实验学校月考,26,★★☆)近来“果蔬酵素”深受广大减肥、爱美人士的追捧,经查阅酵素的实质是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观察某酵素的食用说明,发现需温水冲饮。
为探究温度对酵素活性的影响,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提供以下器材:试管若干、淀粉溶液、酵素溶液、碘液、烧杯若干、胶头滴管、热水、冰块等。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食物的消化、同化异化作用、泌尿系统【知识点分析】一.营养素的作用1.水: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无机盐:食物中含有很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元素。
他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3.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干重的50%与,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一般成年人每千克体重每天约摄取1.2克蛋白质,处在长身体时期的青少年需要更多。
此外蛋白质还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食物的含量较高5.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只有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在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食物中,脂肪含量较高。
6.膳食纤维: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
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等。
此外,适量的摄取膳食纤维还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肠道减少对脂肪的吸收,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7.维生素:种类很多,除维生素D以外,其他维生素都不能自己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他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健康作用极大。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1.人体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管道,从上到下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主要是能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教学资料-酶师:今天中午大伙儿都吃那些食物?中饭大伙儿确信差不多上吃得饱饱的,老师也一样,吃了一大碗的饭,然而现在差不多开始咕咕叫了,还好,我预备了一碗饭,’(但我现在不吃)但我现在老师突然有个疑问,同样一碗稀饭,吃到我肚子里不见了,而放在碗里没有变化,这是什么缘故啊?学生回答………难道我的肚子里存在着一种奇异的物质能把稀饭消化掉吗?(板书) 一、酶酶是一种奇异而重要的物质,据不完全统计,假如人的一生若按60年运算,大约要吃进糖类10吨,脂肪类1吨,蛋白质1.6吨,如此多的食物要转化为人体自身的物质,就需要酶的关心.事实上科学家们正是带着像我们同学一样的疑问,逐步发觉了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酶的发觉过程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
过一段时刻他将小笼取出,发觉肉块消逝了。
因此,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
然而什么,他不清晰。
2、施旺提取了这种物质(后来明白,这是胃蛋白酶)3、萨姆纳尔这种物质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科学家们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依照酶的发觉过程,你能总结一下什么叫酶吗?板书:酶的概念事实上在我们生物体内有许多酶,例如在唾液中有淀粉酶,胃液中有蛋白酶,他们都担当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演示实验:(用冷水做)我那个地点有淀粉湖(课前将淀粉湖放入试管中),现在我往淀粉湖里面加碘液,大伙儿看到了什么?(变兰色)对,碘使淀粉变成了兰色。
那我现在往一支试管里面加入一些唾液,另一只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并把他们放入37度的水欲中,大伙儿认真观看,会发生什么现象(课前教师自己提取唾液)。
(等待过程中提问学生蒸馏水这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兰色褪去)什么缘故?这是因为通过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使淀粉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提问学生:操纵变量法及对比作用.通过那个实验我们就明白酶具有催化能力。
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是一种在人体口腔内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酶类物质。
它在消化过程中起到催化淀粉分解的作用,进一步为我们提供能量和养分的吸收。
本文将详细介绍唾液淀粉酶的功能、特性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唾液淀粉酶,也称为α-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
它由唾液腺分泌,主要存在于口腔中,特别是在唾液中。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主要是将复杂的淀粉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多糖,例如葡萄糖和麦芽糖等。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说是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我们咀嚼和咽下食物时,唾液淀粉酶会立即开始起作用。
它能够快速将口腔中的淀粉分子降解为可被胃中消化酶继续分解的小分子。
这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是通过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多糖和糖类分子。
这个过程会导致淀粉分子内部的键断裂,从而形成较短的链段,即淀粉的糊粉化。
而这些糊粉化的淀粉分子能够更容易地被胃中的消化酶进一步降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等单糖。
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将淀粉分子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吸收的糖类分子,从而为身体提供能量。
而糖类分子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所以说唾液淀粉酶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唾液淀粉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例如,在食入含淀粉食物之前,它能够通过感受食物的甜味来促进其分泌。
此外,在咀嚼生硬食物时,唾液淀粉酶也能够通过加速分泌来确保足够的酶浓度,以便快速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总之,唾液淀粉酶是一种在人体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消化酶。
通过将复杂的淀粉分子分解为可被消化酶降解的小分子,它为我们提供了能量和养分的吸收。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确保了食物的顺利消化和吸收。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和重要性。
浙教版中考生物实验1、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显微镜的结构与用法(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如图)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3)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图象观察:例:“上“就是把“上”转180度(或先上下对称,把得到的图象左右对称,所得图像就是观察到的图象),如“P”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d”(上下对称得b,b再左右对称,得d)使用方法:低倍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压轴题03 实验探究——生物类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近几年中考题的热门,也是高分率和低分率少的一道类型题。
中考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安排实验步骤、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是否具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转化能力、评价能力和实验能力等。
生物实验设计就是要求同学能够依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完善实验步骤、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等,许多同学觉得这类题目难以下手,甚至心里明白,却无法准确用文字叙述,其实只要思路清晰找准突破口就能化难为易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 :1.确定实验目的。
也就是要找出研究的问题,这一点在题目中都会给我们一个明显的提示,比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就是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明确的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原理。
根据对应的实验目的,分析该实验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其中涉及了生物学及一些相关学科的哪些方法和原理。
3.找出各种变量。
变量包括自变量(即实验条件)、因变量(即实验结果)、无关变量等。
因此在实验设计师要先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等,在设计控制自变量的方法和获得实验结果的途径。
注意生物实验设计的无关变量适宜的环境,样本的数量、大小、健康状况等,添加量的相同。
4.确定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分析题中提供的器材在实验中有什么用,该怎么用,以及在该实验中是否必须用到等类似问题都应该充分考虑到。
另外需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名称,答案中出现的材料名称应与题中给出相同,千万别写错。
例如水、清水、自来水和蒸馏水,看清题目中出现的是哪一种,不能凭借自己的习惯去书写。
5.设计实验步骤。
①分组编号。
包括分实验组、对照组或空白组,其中实验组如果有浓度梯度,至少要分三组,如果有必要,每组还需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文字“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种溶液;选择年龄、题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等量分组,分别编号1、2、3。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2)【点击要点】1.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具有的。
特点:、、。
2.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等。
3.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
pH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影响,一般酶适宜在环境下催化,但有例外,如胃蛋白酶适宜在环境下催化蛋白质分解。
【典题分析】例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变蓝,②变蓝B.①变蓝,②不变蓝C.①不变蓝,②变蓝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巩固训练1此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试管编号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加入物质馒头碎屑2ml唾液馒头碎屑2ml清水馒头块2ml唾液馒头碎屑2ml唾液温度37℃37℃37℃5℃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加入碘液后的现象不变蓝变蓝变蓝变蓝A.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B.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D.以上三项都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酶的化学成分是()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3.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病理是()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4.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在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5.如图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 )A . 淀粉B . 脂肪C . 蛋白质D . 维生素 6.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 .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C . 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 . 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7.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酶,试管1,3中各加入2ml 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 唾液,如图处理5~10分钟,然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 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B . 试管3在该实验中是必不可少C . 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D . 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8.如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9.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 (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 . 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 . 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 . 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 . 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10.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的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二、填空题11. 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a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且有一个,超过一定限度,酶的活性就会,甚至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