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6
卡扣设计标准随着现代生产和消费的不断发展,卡扣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件,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卡扣的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品质。
制定和遵守卡扣设计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卡扣设计标准的概念、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
一、卡扣设计标准的概念卡扣设计标准是指在卡扣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符合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这些规范和要求包括了卡扣的结构形式、尺寸精度、材料选择、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证卡扣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卡扣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卡扣的实际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以保证产品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制定卡扣设计标准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促进标准的国际化和标准化工作的推进。
二、卡扣设计标准的内容1. 结构形式:包括卡扣的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和安装要求等内容,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连接性和稳固性。
2. 尺寸精度:包括卡扣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等内容,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符合要求,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精密要求。
3. 材料选择:包括卡扣的材料种类、强度要求、耐久性要求等内容,确保产品的材料选择符合使用环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 性能要求:包括卡扣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防脱落性能、防松动性能等内容,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5. 试验方法:包括对卡扣产品进行的各项试验方法和标准,用于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
三、卡扣设计标准的影响1.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制定和遵守卡扣设计标准可以有效地规范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卡扣设计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3. 提升市场竞争力:遵守卡扣设计标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
卡扣设计标准
卡扣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设计标准:卡扣的结构设计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如GB/T 1499.1-2008《金属卡箍》、GB/T 2048-2008《塑料卡箍》等。
卡扣的结构应该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所需的力量和压力,并且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等情况。
2.尺寸设计标准:卡扣的尺寸设计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如GB/T 1499.2-2008《金属卡箍尺寸》、GB/T 2048-2008《塑料卡箍尺寸》等。
卡扣的尺寸应该适合所需的使用环境和用途,能够与被卡住的物品紧密贴合,并且不会对物品造成损伤。
3.材质设计标准:卡扣的材质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如GB/T 1499.1-2008《金属卡箍》、GB/T 2048-2008《塑料卡箍》等。
卡扣的材质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所需的力量和压力,并且不易老化、变形或损坏。
4.表面处理标准:卡扣的表面处理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如GB/T 1499.1-2008《金属卡箍》、GB/T 2048-2008《塑料卡箍》等。
卡扣的表面处理应该能够提高其抗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同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5.测试标准:卡扣的测试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如GB/T 1499.1-2008《金属卡箍》、GB/T 2048-2008《塑料卡箍》等。
卡扣的测试应该能够检验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以确保卡扣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卡扣设计规范范文一、概述卡扣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用于将两个物体固定在一起。
卡扣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卡扣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卡扣设计规范的要点。
二、尺寸设计规范1.卡扣的尺寸应适用于特定的使用场景,并能够紧密连接合适的物体。
2.卡扣的长度和宽度应能够容纳合适的锁扣。
3.卡扣的形状应能够方便地插入和取出。
4.卡扣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久性。
三、承重设计规范1.卡扣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受一定的力量,因此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
2.卡扣的连接部分应设计加强结构,以增强其承重能力,确保安全可靠。
3.卡扣的开口部分应具备足够的强度,防止松脱或断裂。
四、材料选择规范1.卡扣的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符合特定环境的需求。
2.卡扣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可塑性,以便进行加工和成型。
3.卡扣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五、操作设计规范1.卡扣的操作应简单、方便,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卡扣的开合力度应适中,既要确保牢固连接,又要方便插拔。
3.卡扣的开合部分应设计为易于操作的形状,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阻力和磨损。
4.卡扣的开动力应合理分配,以避免单一部位过于薄弱或过于厚重。
六、安全设计规范1.卡扣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2.卡扣的连接部分应具备防锈和抗外力的功能,以确保使用时的安全性。
3.卡扣的开合部分应设计为无尖锐边缘和锐角,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划伤或割伤。
七、标志与包装规范1.卡扣的表面应标明相关的标志,如生产日期、批次号、材料等。
2.卡扣的包装应符合运输安全规范,以保护卡扣不受损坏。
3.卡扣的包装上应标明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以避免误用和事故的发生。
八、其他规范1.卡扣的设计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可回收利用和环境友好等。
2.卡扣的设计应与其他相关产品相适应,以便统一应用和配合。
总结:卡扣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卡扣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卡扣卡接量设计一、引言卡扣卡接量设计是指在卡扣行业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卡扣卡接量方案,以确保卡扣的质量和稳定性。
卡扣作为一种常见的固定连接件,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鞋帽和箱包等行业,因此卡扣卡接量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卡扣卡接量设计的目的卡扣卡接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卡扣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确保卡扣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符合要求。
通过合理的卡扣卡接量设计,可以提高卡扣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损坏,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卡扣卡接量设计的基本原则1. 强度原则:卡扣卡接量设计应满足产品的强度要求,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或变形的情况。
2. 稳定性原则:卡扣卡接量设计应确保卡扣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松动或脱落。
3. 可靠性原则:卡扣卡接量设计应确保卡扣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避免频繁更换或修理的情况。
4. 美观性原则:卡扣卡接量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外观美观性,使其与整体产品风格相匹配。
四、卡扣卡接量设计的步骤1. 确定需求:根据产品的使用需求和要求,确定卡扣的类型、材料和尺寸等参数。
2. 分析力学特性:通过力学分析,确定卡扣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应力分布情况,为卡扣卡接量设计提供依据。
3.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卡扣卡接方式,如卡扣与面料的缝合、焊接或粘合等。
4. 设计卡扣结构:根据卡扣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设计合适的卡扣结构,包括卡扣的形状、孔位、齿轮和弹簧等。
5. 计算卡扣尺寸:根据力学分析和卡扣结构设计,计算卡扣的尺寸,包括卡扣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
6. 进行样品制作:根据设计的卡扣参数,制作样品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7. 优化设计:根据样品测试结果,进行卡扣卡接量设计的优化,包括调整卡扣尺寸、修改卡扣结构和优化连接方式等。
8. 批量生产:根据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卡扣的批量生产,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塑料卡扣设计标准塑料卡扣是一种用于固定、连接、悬挂或装饰的小型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带、箱包、户外装备、汽车配件等领域。
因其轻便、耐用、透明、彩色等特点,成为了众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塑料卡扣质量和功能的稳定,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具体内容。
一、卡扣尺寸标准塑料卡扣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保证不同产品间的互换性和通用性。
此外,为满足不同材料、工艺及使用场合的需求,卡扣的尺寸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卡扣尺寸标准:1. 表面形状及规格: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用的规格为10mm、15mm、20mm、25mm等。
2. 高度和厚度:高度一般为2mm-5mm不等,厚度一般为0.8mm-1.5mm不等。
3. 弯曲度和间距:弯曲度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应出现劣变或开裂现象,间距应保持一致,以方便使用。
4. 材质和颜色:主要有POM、ABS、PA等材质,颜色可按需定制。
二、卡扣结构标准卡扣的结构主要包括扣身、扣头、钩子等部分。
为保证卡扣的牢固度和使用寿命,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扣身结构:扣身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拉强度,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和损伤现象。
扣身和扣头的结合处应该光滑、坚固,不应有刮擦和毛刺现象。
如果有防滑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
2. 扣头结构:扣头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和固定性,不应出现松动或卡扣不弹回的情况。
扣头的插入深度应符合规定,插入角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以便于使用。
3. 钩子结构:钩子应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过于尖锐,以免损伤和挂坏物品。
钩口也应光滑坚固,不应出现损伤和变形。
三、卡扣制造标准卡扣的制造应符合以下标准:1. 材料选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优质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 生产工艺:应采用专业的卡扣制造设备和工艺,保证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3. 检验要求:每批次生产完成后需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规定。
卡扣在产品结构中作用是什么?卡扣主要作用是连接前后壳,稳定间隙,方便组装,节约单价成本。
缺点是没有螺钉强度好,可靠性高。
当然,只要卡扣分布与强度设讣好,再结合合理的螺钉位置布局,就可以打造岀一套完美的产品结构。
即满足了结构强度,也满足了成本需求,更满足了装配要求,是不二选择的最佳方式,卡扣在整个产品结构当中主要起辅助作用。
以下说说常用的几种卡扣结构方式【一】卡扣设计在止口上,母扣为穿孔用途:常用于手机,智能设备,充电宝,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主体前后壳上。
优点:巧省内部结构空间,外观不易缩水缺点:母扣强度太弱,反复拆卸易断【二】卡扣设计在止口上,母扣下方走斜顶用途:常用于手机,智能设备,充电宝,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主体前后壳上。
优点:卡扣结构强度好,外观不易缩水缺点:需要足够的内部结构空间,模具设计需多做一件斜顶。
【三】卡扣设计在止口上,母扣封胶做筋位加强用途:常用于手机,智能设备,充电宝,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主体前后壳上。
优点:巧省内部结构空间,外观不易缩水缺点:母扣强度太弱,反复拆卸易断,另外加强筋位厚度设计不能太厚,防止缩水【四】弹力卡扣用途:常用于电子产品支架配件固圧上。
优点:弹力好,强度好,方便拆卸缺点:弹力壁设计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太低会造成弹力失效,拆卸力度加大,另外加强筋位厚度设计不能太厚,防止缩水【五】活动推勾卡扣用途:常用于电子产品活动盖上。
优点:强度好,配合紧密,方便拆卸缺点:需要一泄的后退行程空间来活动装配,对于空间狭小的产品不适合【六】拨动弹力卡扣A用途:常用于电子产品活动盖上,早年的功能手机电池盖常用。
优点:弹力好,配合紧密,方便拆卸缺点:需要一泄的后退行程空间来活动装配,对于空间狭小的产品不适合,另外扣合屋不能太大,否则不易拆卸。
【七】拨动弹力卡扣B用途:常用于电子产品活动盖上,遥控器,智能配件电池盖上。
优点:弹力好,配合紧密,方便拆卸缺点:外观不美观,有缺口,另外需要一妃的弹力后退空间来活动拆卸,对于空间狭小的产品不适合,另外扣合疑不能太大,否则不易拆卸.【结语】1,所有卡扣扣合量需要根据实际产品所需要的设计要求去设计,常规设计卡合量在0. 3-0. 6mm之间,然后会预留0.2mm的改模加胶空间。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卡扣设计标准一、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装和饰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卡扣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品,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广泛,而且在鞋帽、包包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保证卡扣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的卡扣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卡扣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要求等方面,对卡扣设计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材料选择1. 金属材料:卡扣的材料选择包括了黄铜、钢铁、铝合金等。
这些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保证卡扣的使用寿命。
还要考虑到卡扣的表面处理,如电镀、喷涂等,以增强其表面的抗腐蚀能力。
2. 塑料材料:部分卡扣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其优点是重量轻、成本低、颜色丰富等。
但在选择塑料材料时,要考虑其强度和耐用性,以确保卡扣的质量。
3. 天然材料:某些高端卡扣采用天然材料如木头、贝壳等制作,这种材料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其来源和环保性。
在选择卡扣的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功能要求、使用环境、生产成本等因素,以确保卡扣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结构设计1. 结构合理:卡扣的结构设计应该合理,能够良好地配合使用,保证卡扣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开合力度、锁紧性能、耐疲劳性等参数。
2. 防误操作设计:部分卡扣设计应考虑到防误操作的因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误开或误锁而造成不便或危险。
3. 耐磨设计:卡扣作为配饰品,常常需要经历摩擦和磨损,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耐磨性,以确保长时间使用时外观的美观度和功能的完好性。
四、工艺要求1. 制造精度:卡扣的制造精度对其功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确保卡扣的互换性和装配质量。
2. 表面处理:卡扣的表面处理应该经过除锈处理、抛光处理、电镀处理等工艺,以增加其表面的亮度和耐腐蚀性。
3. 检测标准:对于卡扣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对于各项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卡扣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标准制定和执行1. 标准制定:卡扣设计标准应由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制定,经过严格的技术讨论和实践验证,确保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结构设计卡扣设计卡扣设计是指在纺织品、箱包、皮具、鞋类等各种产品中使用的一种结构设计。
卡扣的作用是实现产品的开合、固定或连接。
卡扣的设计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
在设计卡扣时,需要考虑使用功能、形状美观、使用寿命以及成本等因素。
首先,卡扣的材料选择是卡扣设计中的关键。
常见的卡扣材料有塑料、金属、橡胶等。
塑料卡扣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颜色也更容易丰富。
金属卡扣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要求更高的产品。
橡胶卡扣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疲劳性能,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易变形。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材料。
其次,卡扣的结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类型的卡扣,如拉链卡扣、按扣卡扣、钮扣等。
拉链卡扣通常使用在箱包、衣物等产品中,可以实现快速开合,具有较高的使用方便性。
按扣卡扣适用于衣物、帽子等需要固定的产品,形状多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
钮扣常用于衬衫、裙子等衣物中,可根据产品设计,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钮扣。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外观美观度。
最后,卡扣的生产工艺也需要考虑。
卡扣可以通过注塑、压铸、模压等方式进行制造。
注塑工艺适用于塑料卡扣的生产,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快捷、成本低廉。
压铸工艺适用于金属卡扣的生产,可以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制造。
模压工艺适用于橡胶卡扣的生产,可以实现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
生产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产品要求来选择,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卡扣产品。
综上所述,卡扣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全面考虑下,才能设计出功能优良、美观实用的卡扣产品。
卡扣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卡扣设计在产品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基本设计手则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圆周卡扣设计标准
圆周卡扣的设计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尺寸:根据使用需求和场景,确定卡扣的直径、长度等尺寸参数。
通常情况下,卡扣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或规范。
2. 材质: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如不锈钢、铝合金、尼龙等。
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等特点。
3. 结构:卡扣的结构应简单、牢固,易于装配和拆卸。
同时,结构应考虑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应力情况,以确保卡扣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表面处理: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对卡扣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喷塑、镀锌、镀铬等。
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卡扣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5. 性能测试: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对卡扣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测试、耐疲劳测试、耐腐蚀测试等。
以确保卡扣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性能要求。
总之,圆周卡扣的设计标准应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场景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到尺寸、材质、结构、表面处理和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塑胶件的结构设计:卡扣篇(下)卡扣设计的原则卡扣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两个零件之间的成功连接固定,要达到连接固定的效果,卡扣设计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连接可靠性、约束完整性和装配协调性,它们是卡扣连接成功的关键要求,其他要求还应该包括制造工艺的可行性、成本的高低等。
1. 连接可靠性连接可靠性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卡扣需要保证有足够的保持强度,以下为悬臂梁卡扣保持力的一般公式:由以上公式可知,保持力Fr 跟Wb、E、Tb、Lb、μs、βe有关;其中Wb:卡扣的宽度;E:卡扣的弹性模量;Tb:卡扣的厚度;Lb:卡扣的长度;Y:卡扣保持面的深度;μs:卡扣的摩擦系数;βe:卡扣的保持面角度。
上面参数,除了弹性模量E、摩擦系数μs跟卡扣所用的材料有关外,其他参数跟卡扣的结构设计相关;通过增大Wb、Tb/Lb的比值、Y、βe都可以增强卡扣的保持强度。
1)增大Wb增大卡扣的宽度Wb,可以增大梁的刚度以及卡扣保持面与配合件的面积,理论上卡扣宽度越大,卡扣的保持强度就越大,但是实际设计中,考虑到制造与装配,常常通过设计多个小卡扣代替一个大卡扣。
卡扣的排布:卡扣应均匀设置在零件的四周,以均匀承受载荷,对于容易变形的地方(如零件的角落),可以考虑尽量让卡扣靠近这些地方。
整圈卡扣一般用在卡合量不大的零件或设计在较软材料上的零件上,常常采用强脱出模,比如常见的一些日化产品的瓶盖。
对于一些宽度较大的卡扣,为了提高母扣的强度,可以在大卡扣中设计两个小卡扣,如下图。
2)增大Tb/Lb的比值增大Tb或减小Lb都可以增大Tb/Lb的比值,实际上也是增大梁的刚度,但是Tb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外观不良,合理的方式是通过增加加强筋或者局部淘胶,如下图。
Lb也不宜过小,否则难于装配(虽然保持强度增大了),如果因空间限制,Lb过小的情况下,需适当减小Tb,但为了兼顾卡扣的强度,可以考虑在卡扣根部添加加强筋,如下图。
3)增大YY这里指的是卡扣保持面的深度,实际上卡扣的保持强度应该是跟卡合量有关,理论上Y值可以等于卡合量,但是在实际结构设计中,为了便于装配以及后续的调整,一般预留一定的间隙或余量,比如以下某卡扣的设计,前后都预留了0.2-0.5的间隙,预留空间方便后续通过改模增大Y值。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卡扣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卡扣在塑胶产品的结构设计中,卡扣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连接方式。
它不仅能够实现部件的快速装配和拆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卡扣。
卡扣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塑胶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实现连接和固定。
通常,卡扣由卡勾和卡槽两部分组成。
当卡勾插入卡槽时,塑胶材料发生弹性变形,产生一定的扣合力,从而将两个部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在设计卡扣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塑胶材料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适合用于卡扣设计。
但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较大,例如 PP 的柔韧性较好,但强度相对较低;ABS 的强度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卡扣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也至关重要。
卡勾的形状可以是直勾、斜勾或者弯勾等,不同的形状会影响扣合力的大小和稳定性。
卡槽的形状和深度则需要与卡勾相匹配,以确保良好的连接效果。
同时,卡扣的尺寸要合理设计,过大可能导致装配困难,过小则扣合力不足,容易松脱。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卡扣的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
一般来说,装配方向应该尽量简单、直接,避免复杂的操作。
拆卸方向则要考虑是否需要特殊的工具或者操作方式,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意外松脱。
另外,卡扣的分布位置也需要精心规划。
如果卡扣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部件受力不均,影响连接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整体性能。
通常,在受力较大的部位应该适当增加卡扣的数量和密度,以增强连接强度。
为了确保卡扣的可靠性,还需要进行力学分析和测试。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可以模拟卡扣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样品测试,验证卡扣的扣合力、耐久性等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在塑胶产品结构设计中,卡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模具制造的可行性。
u型塑料卡扣设计标准
U型塑料卡扣是一种常见的连接零件,常用于固定或连接不同材料的构件。
它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尺寸标准:U型塑料卡扣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多个方面的参数,这些参数应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确定,一般应与需要连接的构件相匹配。
2. 材料标准:U型塑料卡扣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材料制造。
塑料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
常用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等,具体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荷条件确定。
3. 结构标准:U型塑料卡扣的结构设计应合理,确保其连接或固定的牢固性。
一般来说,它应具有适当的弯曲强度和回弹力,以便更好地固定构件。
此外,其表面应光滑,不得存在明显的毛刺或凹凸,以免损伤其它构件或用户。
4. 表面处理:根据具体用途和环境,U型塑料卡扣的表面可以进行一定的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光滑处理、防腐处理等,以提高其耐用性和防水性能。
5. 辅助标志:在U型塑料卡扣上可以标注一些辅助信息,如
生产厂家、型号、承载能力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使用者了解并正确使用该卡扣,并能及时进行相关维护和更换。
总的来说,U型塑料卡扣的设计要符合额定参数要求,材料符
合标准,结构设计合理,表面处理光滑,辅助标志清晰,以确保其在连接或固定构件时能够安全、牢固地发挥作用。
产品结构设计塑胶件卡扣设计1.卡扣的定义2.卡扣工作原理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4.卡扣设计需考虑的要素5.卡扣的优缺点1.卡扣的定义卡扣,也称扣位,是塑胶件连接固定的常用结构,在结构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代替螺丝固定。
卡扣设计在于“扣”,需要结合紧密,保证测试强度,达到安装目的即可。
卡扣常做在装饰件固定,面底壳组装,屏固定,按键限位,盖体扣合,方向球等结构处。
2.卡扣的工作原理卡扣由公扣和母扣组成。
公扣为凸,母扣为凹。
卡扣原理为:扣合前:有导向斜角引导扣合方向,公母扣均做导入角,一般取60°,45°。
扣合中:公扣弹性臂变形压入,弹性臂要保证变形,强度要足够,一般变形量≥扣合量。
扣合后:公扣凸与母扣凹贴合,分离方向不易去除,要求扣合面或扣合角小于导向斜角。
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1)装饰件扣合一般为一端插入,另一端扣合,扣合量0.3-0.7mm,插入0.6-1.5mm,如装饰片,电池盖,屏固定及充电器面底壳扣合等,也有全扣位结构,扣位较多,还会增加辅助导向骨,如手机盖。
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2)内部隐藏扣不易拆卸,死扣结构;在公扣部件上做穿插结构,可通过穿插孔方便拆卸。
如路由器将公扣结构设计在面壳壁厚内侧,母扣做在底壳内部,很难拆卸。
液晶显示屏外壳也做类似死扣。
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3)面底壳组装,第一组图在组合后常会在公扣端加管位骨限制错开,第二组则可以不用特别要求。
母扣与公止口组合,公扣与母止口组合;母扣与母止口组合,公扣与公止口组合的两种情况可以按下面量组图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安装方式类似。
第一组图第二组图(4)强脱扣位,由材质、韧性决定,材质越软可以强脱越多。
一般单边强脱ABS:0.3mm,PC:0.5mm,PP:0.8mm,TPE:1.5mm。
强脱与所承载的壁厚韧性有关,韧性足可以稍微加大强脱深度。
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5)手感扣,通常做在滑动结构上,如电池盖,旋转环等结构。
关于内外饰使用卡扣的相关规范在逆向阶段为了能正确反映标杆车通过卡扣装配件的配合关系和尺寸,结合目前K项目拆车所得数据,为了规范逆向阶段主断面、数模的设计,作如下规定,定位孔中心线应平行,安装孔面尽可能做成平面且要平行,配合面应是偏置面,卡扣连接应考虑卡扣轴向回弹量和侧面压入压缩量,一般轴向回弹量0.3mm,侧面压入压缩量(卡接量)为0.5〜0.75mm左右,同一个装饰板上的卡扣座开口方向,在同一个方向上的要设计成相反方向,即是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按照装配位置划分如下:1.门护板与钣金的装配;2.侧围护板及门槛护板与钣金的装配;3.顶棚、行李舱的装配;4.前后保及安装支架的装配,发动机下部导流板的装配;轮罩挡泥板的装配;1,门护板总成与钣金的装配是通过内藏式圆卡扣、螺钉固定在门内板上,门护板的装配不是通过卡扣定位的,相关尺寸;(1)卡扣最大工作尺寸①10mm;⑵钣金安装孔①8.3+o.2mm;⑶径向卡接量0.8mm;⑷钣金壁厚0.8〜1.4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3mm;⑹轴径①5.6mm;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9mm;后背门下装饰板与门护板所使用卡扣相同,数据参照门护板安装断面如图所示:0一=1::.--■一r|计”|心LQ8.82,侧围护板及门槛护板与钣金的装配;2.1;A柱上护板、备胎盖板前盖板所用固定卡扣相同,是通过弹簧钢制的簧卡固定在内板上,相关尺寸如下;⑴簧卡最大工作尺寸10X7mm;⑵钣金安装孔长圆孔8X15mm(15mm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⑶径向卡接量1mm;⑷钣金壁厚0.6~1.6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6mm(参考尺寸);⑹最小根部尺寸7.4X5;⑺簧卡安装孔7X7mm;安装状态详见下图相关尺寸如下;⑴卡扣最大工作尺寸8.8X6.5mm ;⑵钣金安装孔长圆孔7.5X18mm (18mm 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⑶径向卡接量0.7mm ;⑷钣金壁厚0.6~1.4mm ;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4.5mm (参考尺寸);⑹最小根部尺寸5X7;⑺簧卡安装孔8.4X6.4mm ;安装状态详见下图;抽丨叩航i.. 町>■I1仝 _*10X 7皿汕凶盅5 钣金孔边沿线在卡扣斜面下部的三分之一2.2;后背门上横梁装饰板总成,通过弹簧钢制的簧卡固定在内板上,2.3;A 柱下护板通过圆柱销定位在内板上,使用叶片型卡扣装配相关尺寸如下;⑴卡扣最大工作尺寸9X10mm ;⑵钣金安装孔①8+o.2mm ;⑶径向卡接量0.5mm (最小尺寸);⑷钣金壁厚0.6~4.0mm ;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4~9mm ;⑹轴径①6mm ;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7.6mm ;安装状态详见下图;如下;⑴簧卡最大工作尺寸7.2X11.5mm ;9■0-i 」2.4;B 柱上、下护板,通过铁制簧卡固定在侧围内板上,相关尺寸⑵钣金安装孔长圆孔6X20mm(20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⑶径向卡接量0.6mm;⑷钣金壁厚0.6~1.8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4mm;⑹最小根部尺寸5.6X11.5mm ;⑺簧卡安装座壁厚1.2mm ;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5;C 柱上护板,侧围下护板,通过圆卡扣固定在内板上,侧围下护板有两种卡扣,其中一种规格(CHK011-5402-030左侧围护板卡扣二)是与C 柱上护板通用,相关尺寸如下;(1)卡扣最大工作尺寸①9.6mm ;⑵钣金安装孔①8+o.2mm ;⑶径向卡接量0.8mm ;⑷饰板(或钣金)壁厚0.6~1.8mm ;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8mm ;⑹轴径①6.5mm ;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9mm ;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6;侧围下护板另一规格卡扣CHK011-5402-026左侧围护板总成卡钣金孔边沿线在卡扣斜面下部的三分之一扣,相关尺寸如下;(1)卡扣最大工作尺寸①9mm;⑵钣金安装孔①8土0.1mm;⑶径向卡接量0.5mm;⑷钣金壁厚0.6~1.4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8mm;⑹轴径①6.0mm;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9mm;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7;右侧围下护板其中一种卡扣规格与其它不同,相关尺寸如下(1)卡扣最大工作尺寸①9mm;⑵钣金安装孔①8土0.1mm;⑶径向卡接量0.5mm;⑷钣金壁厚0.6~1.4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8mm;⑹轴径①6.0mm;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9mm;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8;前、后门槛护板通过弹簧钢制簧卡固定在门槛梁上,相关尺寸如下;⑴簧卡的最大工作尺寸:11.2mm;⑵最小根部尺寸:9.0mm;⑶对应安装支架孔尺寸:8.3X21.8mm(21.8mm可根据需要调整);⑷安装支架工作高度:10.2mm;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9;侧围内饰板门框安装簧卡侧围内饰板通过侧围护板簧卡固定在门框翻边上,(A柱下护板、B柱上护板、B柱下护板、左D柱上护板的所用安装簧卡相同)安装状态详见下图;2N\\53.顶棚装配K项目顶棚通过六处尼龙搭扣、2个顶盖内饰板圆卡扣与后围内板相连,其中圆卡扣通过粘结在顶棚上的支架安装的,相关安装尺寸;(1)卡扣最大工作尺寸①10mm;⑵钣金安装孔长圆孔7.5X18mm;⑶径向卡接量1.2mm;⑷钣金壁厚0.6~1.4mm;⑸钣金和饰件总厚度为5.8mm;⑹轴径①5.7mm(不能拆卸,只是判断数值);⑺卡扣座卡扣安装孔①9mm(不能拆卸,只是判断数值);4.发动机下部导流板的装配,前后保装配;4.1;前保总成、发动机下部导流板、车身下部防护板、轮罩防溅垫前段、下边梁护板总成、后防溅垫子母扣一所用子母扣相同,相关尺寸如下;(1)最大有效外径①8.5mm ; ⑵根部最小尺寸①6mm ; ⑶钣金(饰板)配合孔①7+o.2mm ;⑷钣金(饰板)厚度0.7〜3.5mm ; 相同,相关尺寸;(1)最大有效尺寸①9.2mm ; ⑵根部最小尺寸①8mm ;⑶对应饰板孔尺寸①8.1mm ;⑷饰板厚度2.5〜4.5mm ,安装状态详见下图;安装状态详见下图;E7- Li :-r64.2;后防溅垫子母扣二、前翼板堵板子母扣、后保下护板所用卡扣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11欢迎下载。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扣位( Snap Joints )
基本设计手则
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他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及後,藉着塑胶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即时复位,其後面的凹槽亦即时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请参考扣位的操作原理图。
扣位的操作原理
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
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
其原理是可拆卸型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扣上及分离时所需的力度,永久型的扣位则只有导入角而没有导出角的设计,所以一经扣上,相接部份即形成自我锁上的状态,不容易拆下。
请叁考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图。
永久式及可拆卸式扣位的原理
若以扣位的形状来区分,则大致上可分为环型扣、单边扣、球形扣等等,其设计可参阅下图。
球型扣(可拆卸式)
扣位的设计一般是离不开悬梁式的方法,悬梁式的延伸就是环型扣或球型扣。
所谓悬梁式,其实是利用塑胶本身的挠曲变形的特性,经过弹性回复返回原来的形状。
扣位的设计是需要计算出来,如装配时之受力,和装配後应力集中的渐变行为,是要从塑料特性中考虑。
常用的悬梁扣位是恒等切面的,若要悬梁变形大些可采用渐变切面,单边厚度可渐减至原来的一半。
其变形量可比恒等切面的多百分之六十以上。
不同切面形式的悬梁扣位及其变形量之比较
扣位装置的弱点是扣位的两个组合部份:勾形伸出部份及凸缘部份经多次重覆使用後容易产生变形,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断裂後的扣位很难修补,这情况较常出现於脆性或掺入纤维的塑胶材料上。
因为扣位与产品同时成型,所以扣位的损坏亦即产品的损坏。
补救的办法是将扣位装置设计成多个扣位同时共用,使整体的装置不会因为个别扣位的损坏而不能运作,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扣位装置的另一弱点是扣位相关尺寸的公差要求十分严谨,倒扣位置过多容易形成扣位损坏;相反,倒扣位置过少则装配位置难於控制或组合部份出现过松的现象。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PA
免时,特别的造模零件是可以达致以上效果。
另一种可得到倒扣效果的设计是考虑塑胶物料的特性。
利用塑胶柔软的变型,将倒扣的地方强顶出模具,但通常要注意不会把倒扣的地方括伤。
以下是扣位的计算方式。
尼龙的百份比在5% 左右。
脱模角大一点和倒扣的地方离底部高时是可有10%。
PBT
扣位有分内扣和外扣,外扣的可利用分模面做成,内扣的可用变形方式或对碰方式出模。
内扣的可利用算式计算扣位百份率,一般在6%左右,玻璃充填的约在1%左右。
PBT外扣位设计方式
PBT用对碰方式的内扣方式PBT内扣位设计的算法POM
扣位必须为弧形或转角弧度要大,方便塑胶成品容易滑过模具表面。
并且减少脱落时应力集中的现象。
内置扣位通常比外置扣位难脱模,因塑胶收缩时将模蕊抓紧,外置式的就刚好相反而易於脱模。
较高的模具温度使成品较热,易於弯曲变形而易於顶出模具,POM的扣位百份率可以比较大,可有5%。
POM扣位的计算方式
PS
基本上扣位的设计是不鼓励,但由於设计上的需要,则模具上使用凸轮、模蕊推出或其它装置以达成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