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59.31 KB
- 文档页数:6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
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ford分型标准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A型;夹层起源于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B型。
由于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较多缺点,近年来逐渐采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一、适应证1.StanfordB型夹层或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也可应用于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但夹层逆向撕裂至主动脉弓甚至升主动脉的夹层病变。
近端颈部血管长度应大于15mm,以使人工血管一内支撑近端能稳妥地固定在正常主动脉壁上。
2.主动脉与支架近端接合处无明显的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3.股动脉和髂动脉的直径和条件可满足支架置入等,要求至少一侧髂动脉不能有严重狭窄、扭曲,以利于21~24F 的导管顺利导入。
二、禁忌证1.第一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夹层暂时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2.径路血管因严重迂曲、狭窄不能允许输送器通过者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三、术前准备1.原发破口位置全主动脉CTA常能清楚提供破口的准确位置。
更精确定位依赖术中DSA技术。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附近的患者均行CTA脑血管成像,判断脑血管的代偿能力,只要患者Willis环完整并右侧椎动脉发育正常,即可代偿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所致的左侧椎动脉血供不足。
2.分辨真假腔全主动脉CTA上真假腔特点是真腔小假腔大、真腔造影剂浓假腔造影剂淡、真腔无血栓假腔有部分血栓、真腔近端与正常主动脉延续假腔近端表现为逆向撕裂、真腔在内假腔在外、真腔呈直形假腔呈螺旋形等。
熟悉真假腔走行的立体形态及内径比例,能够帮助术者掌握真假腔的空间关系,避免导丝误入假腔。
3.评估径路血管条件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的通畅程度,有无严重扭曲和局限性狭窄,能否顺利通过21~24F 输送器。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壁内层的撕裂,血液可以进入主动脉壁中的缝隙,导致血管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假腔,从而增加主动脉破裂的风险。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主动脉置换术。
通过开胸手术剔除主动脉夹层部分,然后用人工血管或主动脉瓣膜替代受损的主动脉,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手段。
传统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手术创伤大,而且术后康复时间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内膜修复技术:内膜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内膜修复器件修复主动脉夹层,既可以保留患者的自身主动脉,又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内膜修复器件可以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体内,利用膨胀器件将夹层内壁压迫,形成新的真腔,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内膜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各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并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为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减少主动脉的压力,从而减缓主动脉夹层的扩张速度,预防夹层的进一步发展。
抗凝药物和抗栓剂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常常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急性期,通过经皮血管插管技术将支架或血管腔内修复器件置入主动脉内,从而实现对主动脉夹层的修复。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和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
5.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趋势,即将药物治疗、内膜修复技术、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1. 引言1.1 概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以男性居多。
该病病程急骤、危害巨大,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医生们针对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探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治疗方法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进步与创新。
1.2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动脉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研究背景指出,过去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的治疗方法,试图找到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将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
2. 正文2.1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环节,其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其他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要手段,通过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主动脉的压力,从而降低夹层继续膨出和扩展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主动脉的血压,减少血管内的剪切力,有利于夹层的愈合。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
开胸手术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检查主动脉的情况,彻底解决夹层的问题,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急性主动脉夹层保守治疗的护理进展摘要】主动脉夹层(AD)在临床中又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该病主要指的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直接穿过内膜破口向主动脉壁中层流入,最终形成的血肿情况。
发生在2周之内的夹层属于急性夹层,其是病情十分凶险的一种危急重症,具有发病危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等特点,患者主要表现出呈撕裂样的剧烈疼痛、并伴随大汗淋漓、休克等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度较高,患者血压处于升高状态,加之忧虑恐惧等不来你给心理的影响,易出现夹层破裂等性质较严重的并发症。
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AD患者不仅预后差,且死亡率高。
基于此,发现病情后必须及时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和护理,以使疾病发展得以缓解,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关键词】保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护理进展A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病死率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务人员对该病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这使得AD的检出率明显增加。
对AD患者而言,若医务人员可提高警惕,并尽早发现病情和早期采取诊断治疗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指导,患者的生存率会明显提升,病死率则会显著降低[1]。
AD内科保守治疗是临床针对该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其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基础治疗方法,降低左心室射血速度的同时稳定外周动脉压,终止夹层后并实施深度分离,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是其主要原则,其对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AD患者尤为适用[2]。
本文旨在探讨AD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现作如下综述。
1 AD病因分析截止到目前为止,临床尚未明确AD的发病原因,分析其可能是各种高危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其发病的病理基础为多种原因造成的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主动脉壁结构改变[3],其中主动脉缩窄、外伤、高血压、Marfan综合征等患者作为常见。
发病时间在14d以内为AD急性期,在14d以上为AD慢性期。
2 AD护理措施探讨2.1 心理干预AD病情危急且凶险,预后不佳,患者及其家属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压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其接好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治疗效果,对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患者亲切问候与关怀,通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巧和平和平和稳定的心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理解并同情患者,给予其安慰和鼓励,禁止给予患者消极暗示,将密切配合方法和平静心态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列举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使其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