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多细胞生物体教案2
- 格式:docx
- 大小:11.08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教学教案反思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段:八年级学科领域: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掌握多细胞生物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细胞,以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多细胞生物体各结构层次之间的联系,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3. 提前准备相关教案和学生活动材料。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细胞生物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重点讲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各结构层次之间的联系。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多细胞生物体各结构层次之间的联系是什么?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谁能简要概括一下?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板书关键词。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分。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教学目标1. 通过分组实验,建构模型,说出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 通过分析人体结构层次,并与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比较,培养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 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生命观念、态度责任)◆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建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难点】通过观察、分析和体验,形成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引入】展示果蔬小铺中的各种蔬菜和水果。
观看图片,分析蔬菜水果所属植物体的部分。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新课。
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将生活经验与生物学学习有效链接,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水果蔬菜食用的是植物体的哪一部分吗?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通常又由哪些部分组成?【总结】可能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有果实、种子、根、茎、叶等,可能有的同学还不太清楚。
没关系,了解了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环节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展示】鹅掌楸、刺槐、独叶草、红花酢浆草等四种植物的图片。
【总结】绿色开花植物体千姿百态。
无论是高大的鹅掌楸、刺槐,还是矮小的独叶草、红花酢浆草,它们都由多细胞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下面我们以一种比较熟悉的植物--番茄为例,进行细致的观察研究。
【指导】以番茄果实为例,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器官的结构层次。
学生开展实验,并进行观通过对番茄果实的“抽丝剥茧”,能够引导学生先建立器官的概念,推理植物体各器官的功能。
通过观察植物体的组成,再进一步建构绿【实验】学生两人一组,解剖番茄果实,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和番茄外皮,并做好记录。
察记录。
通过分析番茄果实的结构组成,自主建构器官的结构层次的概念。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一、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二、问题导学:探点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4页有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器官:由不同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的结构。
2.绿色开花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其植物体由各种、和器官等不同层次构成。
其中与植物的营养有关,称为营养器官;与植物的繁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
3.小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
探点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自主学习:通过观察课本图2-23,思考:1.人的消化系统由等器官按照组合起来,,能够完成等功能。
2.这些器官是直接构成人体的吗?3.什么叫系统?人体有哪些系统组成?三、合作探究1.每个同学都有跑步的经历,请你想一想:跑步时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讨论)2.动物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与植物的结构层次有什么异同?四、课堂反馈(一)基础达标1、下面属于器官的是()A.洋葱表皮B.菠菜植株C.桃花D.叶脉2、当我们吃玉米时,一粒玉米应该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3、一株番茄植株的果实的作用是()A.观赏B.食用C.食用并观赏D.繁殖后代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C.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5、“红花虽好,还需绿叶衬。
”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A.营养器官、生殖器官B.生殖器官、营养器官C.生殖器官、生殖器官D.营养器官、营养器官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桃花和核桃B.白菜叶和绿豆C.苹果的果肉和大豆瓣D.树根和树叶7、下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植物所不具有的层次是()A.组织B.器官C.系统D.生物体8、下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生物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是()A.组织B.器官C.系统D.细胞9、不同的______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______的结构,叫做器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分析】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分裂概念: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意义:使细胞数目增多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是细胞内存在的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精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2.细胞生长概念: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叫细胞生长意义:使细胞的体积增大3.细胞分化概念: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意义: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最终长成了一个生物个体。
二.组织1.概念: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2.植物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输导组织: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机械组织:细胞呈细长形,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诶,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
3.动物组织A.人体的四大组织B.皮肤的结构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主要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
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热等刺激,它们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当人遇到寒冷或受到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中主要是脂肪,能缓冲撞击、储存能量三.器官和系统1.器官概念: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和叶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人和动物的器官:眼、耳、鼻是感觉器官;胃、肠、肝和胰是消化器官;肺或鳃是呼吸器官;心脏和血管是循环器官;睾丸和卵巢是生殖器官;肾和膀胱是排泄器官2.系统概念: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过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四.结构与层次1.单细胞层次的生物: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如草履虫2.多细胞生物:某些低等生物,虽然有许多细胞组成,而且分化出简单的组织,但结构相当简单。
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多细胞生物》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生物体的组成》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单细胞生物,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多细胞生物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后续学习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和生理功能等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材内容多细胞生物的特点:介绍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之间存在分工合作。
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以及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结构层次。
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以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等结构层次。
(三)教材特点1、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3、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多细胞生物的特点。
2、识别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举例说明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多细胞生物的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理解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分工合作。
2、区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对一些多细胞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等。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课题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七上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浙教版七上第2章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组织。
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细胞分化所形成的组织,以及植物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本节内容又是后续学习绿色材、人和动物等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因此本课时内容在本章以及本册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内容对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组织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的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科学思维:通过合作、交流,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探究实践:读图、比较等方法了解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态度责任: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领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原理。
重点组织的概念及动植物的主要几种组织难点组织的概念及动植物的主要几种组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细胞分裂对生物有什么意义?[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出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分裂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
]2、什么是细胞分化?[细胞分裂过程,一部分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细胞群。
]过渡:这些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的细胞群,其实就是不同的组织。
想一想:导入新课一、组织讲授新课1、组织的形成: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2、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如,人体内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的细胞群为神经组织等,3、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经分化后出现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就是组织,所以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形成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人体的组成等相关知识,激发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让学生乐于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
二.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们,还是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讲解。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思维敏捷,喜欢动脑;在小学自然中,已初步学习了绿色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知识,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茎能进行输导……,前面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分裂、生长、分化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知识上来讲,这节课对学生不算太难,前面有动植物细胞、组织的内容做基础来学习本节课水到渠成。
前面学到的基本知识再一次在本节课得到巩固,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器官和系统等概念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4.1教学活动【导入】温故知新1、什么叫组织?组织是怎样形成的?2、动物、植物的组织主要有那些类型?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小组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能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组织。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一座座高楼是由一块块砖石砌成的,一棵棵大树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学生回答:细胞。
教师导入:那么,细胞是怎样构建这座“生命大厦”的?是不是许许多多的细胞堆砌在一起就形成了。
苏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3《多细胞生物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多细胞生物体》。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多细胞生物体》是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命活动的协调统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然后以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为例,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层次。
在教材的编排上,注重通过图片、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此外,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养成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2)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1)理解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2)体会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器官、系统等重要概念,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感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2. 通过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建构植物细胞的概念。
(生命观念、探究实践)
3. 通过分析、讨论活动,阐明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4.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提升建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不同的植物细胞,建构植物细胞的概念;分析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说明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
制作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图;分析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说明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2. 使学生掌握各种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体结构的能力,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各种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生物体结构层次之间的联系。
2. 各种结构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各种结构层次的特点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其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细胞生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讲解细胞:介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的基础。
3. 讲解组织:介绍组织的概念,展示不同类型的组织图片,让学生了解组织的功能。
4. 讲解器官:介绍器官的概念,展示不同器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器官的功能。
5. 讲解系统:介绍系统的概念,展示不同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功能。
6. 讲解个体:介绍个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个体是由各种结构层次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功能。
8.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生物学中的层次结构,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2. 探讨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学生回答: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细胞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个体。
八、实例分析1. 以人体为例,分析其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 以植物为例,分析其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初中多细胞生物体教案
主题:多细胞生物体
时间:1 节课
目标: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1. 多细胞生物体的概念
2.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
3. 多细胞生物体的器官和器官系统
4.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分工
教学重点:
1.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2.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组成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多种多细胞生物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多细胞生物体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多细胞生物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讲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 演示: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和器官系统,让学生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复杂结构。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分工和协作关系。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拓展练习:
1. 请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多细胞生物体,制作相关的模型或海报,展示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多细胞生物体,记录其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展开,通过让学生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协作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描述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对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多细胞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1)理解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植物和动物的图片、视频等。
2、植物和动物的实物标本,如橘子、鸡翅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棵大树和一只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树和猫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它们的细胞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细胞生物体。
(二)新课讲授1、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讲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概念,介绍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3)结合图片和实物,介绍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说明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4)总结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展示人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讲解动物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概念,介绍动物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结合图片和实物,介绍动物的器官(心、肝、肺、胃、肠等),强调器官的功能。
(4)引入系统的概念,介绍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