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式的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28.57 KB
- 文档页数:4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79-02经口气管插管是将导管经口插入气管从而建立气体通道的抢救措施。
经口气管插管由于破坏了口腔部与气管间的屏障,损害了对口腔分泌物的有效清除功能,口腔分泌物沿气管插管竖型下移,成为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一直是棘手的护理问题[1]。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意义气管插管患者不能进食,吞咽,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降低,大量细菌在口腔中繁殖[2]。
由于气管导管的阻挡,难以对牙内面、舌下面、舌根等部位进行彻底清洁,以致口腔分泌物和牙齿表面污垢不断积累,产生口臭、口腔感染[3]。
一些文献[4-5]认为当患者病危时,其唾液的免疫功能也发生改变,包括唾液量和唾液中iga 的改变, iga 的减少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低,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导致患者口腔更易受感染[2]。
口腔护理可迅速改变口腔内酸碱度,使ph 值接近正常,溶解黏膜蛋白,清除有机物,去除牙齿表面菌斑,达到抑菌、杀菌、防止口腔感染的目的。
另外,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分泌物(含定植菌)有误吸的危险[6],是机械通气并发医院内肺炎的重要机制和途径[7]。
因此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口腔护理液选择曹彩平[8]报道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可以达到清洁无异味的目的。
陈岩等[9]认为呋喃西林冲洗法效果良好。
谢素红[10]建议应先测试口腔ph值,再选择护理液。
ph值降低时,选用4%碳酸氢钠溶液;ph值升高时,选用2%硼酸液;ph值中性时,可用0. 02%呋喃西林液冲洗。
有针对性的选择口腔护理液,更能有效减少口咽部细菌的数量,起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作用。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比较经口气管插管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常用的人工气道开放方式。
口腔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因为重症患者无法自行进食及完成吞咽、咀嚼等过程。
患者的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极易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量下降以及口腔自洁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能力减弱等情况,细菌在口腔中大量繁殖。
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感染机会增加,口腔内的细菌极易随导管下移至呼吸道,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重症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环境的平衡和清洁,能够全面预防以及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
有文献证实,对于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者,实施改良化口腔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为了验证该实验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对部分患者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收治的50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入院前患者均无口腔疾病,且经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插管时间为2.15~31.25d。
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外科术后16例,多发伤6例。
患者均使用2~3类抗生素。
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52±1.27)岁。
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7.25±1.3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
使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洗患者口腔、唇部、牙齿面、上颚以及舌苔。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具体操作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
第一,备齐用物携至患者旁。
第二,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
第三,体位:病情允许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物品准备:蘸有口腔黏膜消DU液的棉球5~6个(配方为0.4%~0.5%葡萄糖酸洗必泰),50mL 注射器(去掉针头),成人12#吸痰管一根(连接吸引器),气管气囊压力为25~30cmH2O(1cmH2O=0.098kPa)。
ICU患者的口腔护理应该怎么做ICU即为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对象大多为各种危重症疾病病人,需要借助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来救治病人生命,缓解疾病进展,保障呼吸通畅,维持生命体征,但是,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因口腔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加之治疗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平衡状态被破坏,酸碱度失衡,产生各种口腔问题,严重时,还会因感染造成呼吸机相关肺炎,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做好ICU患者口腔护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简单对ICU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简单介绍与阐述。
一、健康宣教口腔护理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巧,也需要病人能够良好配合,因此,在进行口腔护理工作前,护理人员需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口腔护理的作用及重要性,获得认可与支持,同时,详细讲解口腔护理的实际方法,便于病人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好配合,从而提高病人口腔清洁度,改善口腔问题,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减少死亡率。
1.具体方法1.擦洗法一般情况下,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采取口腔擦洗法进行口腔护理,但是,在擦洗护理过程中,不能应用传统擦洗法,这是因为传统方法无法对口腔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尤其是因气管导管、牙垫等的影响,很难将牙、舌等相关部位死角清洁干净,长期以往分泌物、牙表面污垢就会不断累积,致使发生口臭、牙菌斑等口腔问题,因此,在实际擦洗过程中,可适当改良擦洗方法,借助麻醉咽喉镜进行擦洗,因视野清晰,能够对口腔内各部位进行针对性、全面性的擦洗清洁,包括残留死角,进而实现全面擦洗效果,彻底清除分泌物、牙菌斑等。
另外,目前,临床常使用棉球蘸生理盐水进行擦洗护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发现,棉球擦拭无法实现咽喉部位的擦洗,导致整体清洁效果降低,故此,护理人员常识将无菌纱布缠绕于止血钳环形擦洗咽喉部获得了良好效果,纱布表面相对粗糙,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加,残留分泌物、异物等更易于脱落,能够彻底、有效清洁口腔及咽喉部,减少定植菌数量。
I C 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亮点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2018年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亮点气管插管患者引进一次性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ICU收治的多为重症患者,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居多。
气管插管后,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容易积聚,管路固定又造成吸痰不易彻底,口腔温湿度极易造成细菌滋生,对于这样的患者,口腔护理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难题。
既要保证患者管道安全,又要达到口腔清洁、无细菌定植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过去的口腔护理,多半使用棉球进行擦拭,这样比较使用于清醒可配合的病人。
但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管路及吸痰带来的痛苦,多半无法配合,且意识也受药物或疾病影响。
所以,使用棉球,无法彻底清除口腔内的痰液及血液等异物。
这些口腔异物极易造成细菌繁殖,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口腔黏膜及呼吸道感染。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资料。
自2017年3月起,我科选择了使用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及海绵棒式牙刷代替过去的棉球,给病人进行口腔的彻底清洗。
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头部为硅胶材质,清洁的同时保护口腔黏膜,防止出血和损伤。
微细的刷毛还可深入牙缝,进行清洁,这是棉球所无法达到的。
而中空的材质可以连接漱口液进行口腔内冲洗,尾端的出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可将口腔内的冲洗液及痰液等吸引干净。
这样的口腔循环冲洗方式替代原本的擦洗方式,大大提高了口腔的清洁程度。
棉球无法达到的部位,如咽后壁等,也能够清洗干净。
而舌苔部分,则选择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情况严重,我科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牙齿残根、残冠情况普遍。
使用海绵棒式牙刷也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缺损的牙龈部分,使用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可提高口腔护理的清洁效果,将表面附着的粘液、痰液等充分清洗干净,减少对牙龈的损伤。
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研究现状【摘要】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对象为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
经口气管插管是快速建立呼吸道,使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维持的有效措施,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在插管的同时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分泌物蓄积,易引起口臭、口腔感染及糜烂,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
又因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环境改变,唾液分泌减少,口咽部聚集大量致病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其发生率为9%~68%,相关病死率高达50%~7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VAP预防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气管内。
气管插管术能保持气道通畅,方便及时的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便于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或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和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ICU患者紧急插管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
因此,护理人员做好对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研究现状引言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对象为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
气管插管是快速建立呼吸道,使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维持的有效措施,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在插管的同时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分泌物蓄积,易引起口臭、口腔感染及糜烂,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
又因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环境改变,唾液分泌减少,口咽部聚集大量致病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其发生率为9%~68%,相关病死率高达50%~70%。
综述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张丽凤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者气管插管后,口腔长期处于开放状态,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状态。
临床研究表明[1],多种因素会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卫生产生影响,如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口腔内部菌群失调,从而出现口腔溃疡等并发症;插管时间过长使口腔内部产生大量牙菌斑,误吸牙菌斑至下呼吸道中则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积极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维持口腔健康和生理舒适,还能有效防止VAP,促进疾病转归。
但受气管插管影响,口腔护理通路被阻挡,口腔空间明显缩小,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时难度较大,且近年来护理界对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液选择暂无统一规范。
本研究就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口腔护理的重要性VAP是接受机械通气后最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建立人工气道会使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到损伤,免疫力明显下降。
接受气管插管后,患者口咽部受导管刺激,口腔分泌物明显增多,但患者常同时存在吞咽障碍,极易导致口咽部分泌物下坠至下呼吸道。
王丽红等研究提出[2],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和唾液减少,口腔自净作用与局部黏膜抵抗能力明显减弱,使得细菌于口腔内大量繁殖,最终形成口腔菌斑。
张文静等研究提出[3],胃内反流物与口咽分泌物使得革兰阴性菌进入至下呼吸道中,易引发医院内肺炎,而口腔护理能维持口腔,并清除口腔内部分泌物,以减少牙菌斑和口咽部细菌定值,降低VAP发生率。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清洁卫生;操作时应注重无菌观念,预防交叉感染,避免VAP的发生。
口腔护理操作方法的改进评估患者:多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常处于病情危重状态,因此实施口腔护理前进行病情评估十分必要。
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如何做?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措施之一。
口腔护理方法包括刷牙、擦拭、冲洗等,我国最常用的是擦拭法。
①擦拭法是使用止血钳夹取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按一定顺序擦拭口腔。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来说,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使用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时并不是很容易完成,且有脱管和插管移位的危险。
②冲洗法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操作前先吸尽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一人用注射器抽取漱口液,去除针头后由一侧口角缓慢注入患者口腔,另一人同时在对侧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口腔内液体吸净,反复冲洗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
然后换对侧口角同法冲洗,最后再给予常规口腔护理。
冲洗法能不断循环流动、振荡、冲击,使附着于咽部、口腔黏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并随着冲洗液被吸出。
③刷牙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保持口腔卫生的方式,有时候甚至比口腔护理液的选择还重要。
刷牙能有效去除牙菌斑,减少口腔内细菌定植。
但是患者有经口气管插管时,存在执行难度。
关于口腔护理的最佳频率目前没有一致的观点。
2009年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呼吸机相关肺炎消除指南》推荐使用消毒剂每2~4小时进行一次口腔卫生,每6小时刷牙一次。
我国《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则指出,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8小时一次。
基于既往的研究,笔者建议,口腔护理的频次可依据所选择的口腔护理液抑菌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当使用具有长效抑菌作用的口腔护理液如氯己定时,口腔护理频次可适当延长,如每日1~4次;使用聚维酮碘时,可适当增加频次。
在当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口腔护理频次的可操作性,可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能够落实的频次,并逐步推进,最终达到理想的频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口腔护理方法,均需要在操作前协助患者采取对患者和操作者都舒适的体位,通常是半卧位或坐位(>30。
),该卧位还可减少口腔护理操作中误吸的风险。
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分析发表时间:2020-09-23T08:57:00.36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5期作者:华玉梅[导读] 本次重点分析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上海 200232)【摘要】目的:分析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样本,并选择该时期内的10名ICU护士为研究调查对象,统计患者口腔护理情况以及护士的护理状况。
结果:患者每日接受口腔护理频率为2-4次,口腔护理方式主要为擦拭联合冲洗;ICU护士的护理操作达到标准要求为8名,达标率为80.0%。
结论:我院ICU护士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仍然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对护理方式等进行改善,规范操作流程。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ICU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5-0148-01经口气管插管后建立人工气道是对于各类危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抢救措施。
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无法正常进食,口腔自洁能力降低,口腔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导致口腔溃疡以及口臭等,严重者细菌会下行进入呼吸道,从而造成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加重病情[1]。
因此需要对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但护士的护理状况如何,后续需要如何改进临床研究较少,根据以上状况,本次重点分析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状况,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本次患者资料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采取经口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51.2±1.6)岁,并选择该时期内的10名ICU护士为研究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0±2.0)岁。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气管插管者实施口腔护理可以预防气管插管对面颊、口咽、气道的损伤;改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掌握口腔的解剖和生理。
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气道通畅或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建立,患者无法有效咳嗽和排除分泌物,须使用吸痰技术定期清除分泌物,气道吸引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医院获得性肺炎。
气道吸引操作要遵循指征吸引,而不可以常规定时吸引。
合适的气道湿化有助于分泌物清除。
恰当气管插管气囊护理,可以避免气道分泌物的误吸,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气管插管可以导致鼻腔或口腔粘膜破溃。
如病人焦虑或是不配合,在重新固定气管插管时就需要多人完成,以防止气管插管意外脱出。
气管插管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将增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胃液反流或是口腔分泌物或是两者及牙癍引起的口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仅发生于机械通气期间,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期间、住院期间都会发生。
物品准备护目镜或眼镜、面罩。
牙垫或是口咽通气道(必要时)胶布或寸带、气管插管支撑物(以方便口腔护理和吸引)。
生理盐水。
成人/小儿软毛刷或可吸引牙刷。
口腔护理液(如,1.5%双氧水、洗必泰、牙膏等)其他根据患者需要准备物品包括如下:配有合适型号吸引管的密闭式吸引装置。
5-10ml注射器。
口腔与鼻腔吸引管要分开单独应用。
两套吸引装置(固定的或是便携式的)。
连接管。
非无菌手套。
听诊器。
患者及家属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护理的程序,包括气管插管护理的目的及有效的口腔护理在预防感染上的重要性。
根据情况,告诉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如果配合。
气管插管后患者不能说话,需要有其他的沟通方式来进行沟通。
为防止导管意外脱出,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护性肢体约束。
患者评估及准备患者评估1、评估口腔及气管插管护理的指征口腔或气道内有过多的分泌物牙菌斑固定带被污染患者咬合或是扭曲插管导管或固定装置压迫鼻腔、口角或是舌头插管过深或是脱出病人自诉不适原因:评估可以引起对必须及早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重视。
2023-11-09•引言•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的构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的应用•结论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口腔护理对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意义口腔护理对于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常重要。
这类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的限制,不能自行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细菌,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口腔护理方案的不足目前,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案存在一些不足,如口腔清洁不彻底、口腔湿润不够、口腔炎症控制不力等,导致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构建更加完善、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案是必要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更加完善、有效的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提高口腔清洁度和湿润度,降低口腔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为 icu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降低 icu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01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 icu 病房的 100 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设计02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新的口腔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口腔护理方案。
数据收集与分析03本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以及口腔感染、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数据采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 检验等方法。
02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口腔是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保持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预防口腔感染维持呼吸通畅促进患者舒适口腔护理可以去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避免口腔堵塞,从而维持呼吸通畅。
口腔护理可以缓解口腔干燥、口臭等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支持患者呼吸功能。
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口腔护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口腔护理的不当会导致口腔感染、唾液减少、口干、口臭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加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口腔护理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口腔感染,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提高患者口腔的清洁度,避免口腔异味等问题的产生。
对口腔护理的重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口腔护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案,如何降低口腔护理过程中的感染风险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和参考,同时也为口腔护理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探讨口腔护理的作用机制,总结口腔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评估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口腔护理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水平和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口腔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长期插管容易导致口腔问题,如口腔干燥、口臭、龋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方式的进展
摘要:近几年,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方式,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很多
人都意识到棉球擦拭的方式比较落后,但根据很多ICU中所使用的方式,一些口
腔护理还没有得到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ICU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式
众所周知,ICU是各大医院加强对重症病人进行管理和护理的地方,其中的
病人比较广泛,都是由于各种突发的病情,且危险性比较高的重症人员[1]。
而机
械通气已经被广泛应用到ICU临床的抢救过程当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病人
的护理来说,特别是那些带有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也是一项重十分重要的护理
工作。
一、ICU气管插管的固定
(一)做好气管插管的记录与观察
对于管管的观察与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气囊的充气量,都会对病人的通
气水平、喉头水肿、溃疡的发生产生影响,密切监视和作好有关气管插管的记录
必不可少[2]。
有关气管插管的监视记录,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内外露高度、气囊
的充气容量、充放电气体时间,固定粘胶布及固定带的更换日期,插管时间、插
入气管型号和插管路线等[3]。
每班护士都须按此正确记录并在上交接班时严格检查,若有出入也要及时找出病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二)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护士在开展看护工作时,巡视工作不严格,是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
因素之一[4]。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护士操作程序,掌握相关的技能,并做好巡视。
当用呼吸机的患者在翻身、搬运等作业时,应保证患者头颈部和唿吸道置入术导
管操作的准确性。
在进行吸痰的过程当中,应一支双手妥善保护,另一支手握吸
痰管使用。
在对清醒患者进行操做时,要告知患者的理解和协助,且操作时动作
轻柔不能太猛[5]。
在口腔管理中,注意观察经口插管术患者气管插管部位的固定
是否恰当,对非清醒患者以及不配合的患者注意巡视,在必要时候采取及时合理
的肢体控制,以避免无计划的自动拔管的情况出现。
二、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的护理方式
(一)冲洗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工具把生理盐水或口腔清理液注入到病人的口腔中,或
以一定的冲击力来对牙齿、以及一些黏膜上的分泌物进行冲洗,再利用吸引器将
其吸出来,一边冲一边洗[6]。
与擦拭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弥补棉球不能擦拭死
角的缺点,也可以满足病人口腔湿润的要求,这种感觉比较舒适。
而著名的研究
学家表明冲洗方法可以清除牙菌斑,还可以减少咽部的植菌,避免呼吸性的肺炎
感染,在临床当中使用的比较广泛。
由于方法简单、便捷、安全,也可以减少病
人的呕吐情况,因此,这种方式更受护士的青睐。
而根据冲洗法的发展力度来看,还没有达到擦拭法的水平,在一些口腔特殊的情况下,冲洗作用会受到限制,效
果也并不显著。
(二)擦拭法
擦拭法,主要是病人口腔护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由于护士的因素,这种
方法并不受他们的青睐。
而口腔细菌往往是引起呼吸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做好口
腔护理护理,尽可能的清除口腔中的细菌。
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牙菌斑的
监测已经成为衡量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效果的标准,而擦试法对于后牙中的牙菌斑
来说,很难清除其中的病菌。
另外,受到气管插管的影响,擦试法的效果并不高,有一些死角也难以清理。
(三)擦拭冲洗法
擦拭冲洗法可以完好的弥补擦拭法不能擦拭角的缺点,用擦洗法弥补冲洗法
也可以弥补冲洗法的清洗不彻底的缺点。
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7],在一定程
度上的降低口腔病菌的含量,作用大于单纯擦拭法或清洗方法。
但这些做法增加
了工作量和成本。
而相关人员自制组合式吸痰管及应用专业厂家制作的组合式吸
痰管,实现了较好的口腔净化作用,还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作用大
于擦拭法。
不过,使用组合式吸痰管与使用单纯的清洗和擦拭的方法相比,除前
者可以降低成本以外,口腔效果也缺乏一定的研究性。
(四)刷牙法
而刷牙法在口腔护理的使用方面,是一种新的尝试,牙刷不管是在力度方面,还是还是在一些死角的位置上,都会给病人一种比较舒适的感觉,这也是擦拭法
和冲洗法不具备的优势。
有科学研究人员证实,刷牙法相对于擦拭法来说,可以
明显降低口腔病菌和牙菌斑的数量,是有效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强力器械。
而且该法动作较为简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士工作量,而且牙刷还具有一定的
治疗疗效,还可以提高局部牙齿组织血运。
电动牙刷能够增加刷牙效果,并缓解
操作者疲惫,其效果和普通牙刷的冲洗牙刷并无太大不同[8]。
但牙刷法使用时要
求护士特别细心,由于牙刷的特殊材料决定了它无法发挥通过按压进行止血的效果。
因此,对于那些凝血功能障碍或口腔粘膜损伤的病人,一定要谨慎使用。
结束语:
总之,口腔护理的最佳方式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但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口
腔护理的价值就在于是否能够清除口腔细菌的多少,减少呼吸道性肺炎的发生。
而对于护士的角度来说,应该充分的了解ICU气管插管以及各种口腔护理方式,
并掌握相关的经验,还要对病人的口腔情况有所了解,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只
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口腔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富群,帅丽君,尹心红. 负压式冲洗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在ICU气管
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48-51.
[2] 陈美娟. 对在ICU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协同式口腔护
理对预防其发生VAP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183-184.
[3] 胡丽华. 解析个性化口腔护理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中对于预防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J]. 药店周刊,2021,30(17):126.
[4] 梁艳东,赵丽芸. 应用中药口腔护理液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
的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3):1951-1954.
[5] 朱丽丽. 改良版和传统口腔护理流程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对比[J]. 哈尔滨医药,2019,39(5):482-484.
[6] 周纪妹. 口腔护理后用氯己定液强化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ICU气管插管
患者VAP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2):161-162,164.
[7] 刘淑贞,闫小红. 个性化口腔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67-168.
[8] 纪欢欢, 商临萍, 袁丽荣, et al. 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
知信行调查[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