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五年上品德与社会3、开创美好生活的人们3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可爱的祖国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第3课:民族团结一家亲2. 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4课:节约每一滴水第5课:爱护公共财物第6课:遵守公共秩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培养他们尊重、关爱各民族同学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公共财物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公共财物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2. 教学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爱国情怀的培养。
民族团结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地图、国旗等实物。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美丽风光、民族团结、节约用水等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1)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可爱的祖国指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介绍各民族的特点、风情,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第3课:民族团结一家亲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第二单元:热爱生活第4课:节约每一滴水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5课: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
第6课:遵守公共秩序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根据新课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课程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全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旨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和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自觉遵守公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的全面人才。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知识水平。
课程设计第一单元:热爱家乡第一节:了解家乡(1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家乡及其发展历程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情感,本节将通过图片、地图、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家乡。
第二节:我爱家乡(1课时)本节通过图片、歌曲等表述,激发学生对家乡爱的感情,使学生热爱家乡,并形成强烈的爱国心、家国情感。
实验教学活动:观赏图片,课堂讲解家乡形象,集体唱歌《我爱这土地》。
第二单元:勇往直前第一节:勇敢向前(1课时)以少年文学作品《加油向前》为蓝本,通过情境模拟、个案调研、小组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拼搏进取的信仰,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勇敢追求。
第二节:成功因果(1课时)本节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影片展示、文献介绍等手段,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勇敢追求成功,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较量需要智慧、勇气和坚持。
实验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影视欣赏《速度与激情》片段、写作心得。
第三单元:礼仪之邦第一节:礼仪学习(1课时)本节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倡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举止。
通过情境模拟、小组互动、认识规则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形成和谐课堂的氛围和方法。
第二节:礼仪公约(1课时)本节将采用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探讨生活中的一些礼仪问题,如何从礼仪规范出发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礼让、沟通,让学生意识到分享与包容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礼仪问题、展示班级礼仪、举手投票。
第四单元:安全第一第一节:日常防护训练(1课时)本节将介绍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常用药品的作用与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3课我是参与者教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3课我是参与者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
2、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
3、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愿意并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服务。
教学重点: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教学时间:四课时课时一、说一说回忆一年中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了哪些集体活动,自己参加了其中哪些活动?没能参加哪些活动?没参加的原因是什么?说一说自己参加活动有哪些体会?二、读课文,并思考:你对三位同学在一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满不满?组织讨论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集体做出的决定,是不是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为什么?三、总结引导行为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第二课时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愿意为集体服务吗?三、说一说书中几位同学为集体做事的情景.在集体生活中,出集体组织的活动外,还有哪些让我们参与的渠道?自己参与过其中的哪些工作?小组交流:班级、学校的哪些事情可以由我们直接参与?自己参与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收获体会?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四、班级交流总结我们可以参与的事情:我们参与的体会:我们参与的经验:我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情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读课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集体生活中自我管理的一些做法。
他们在自我管理中做了哪些事?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你会做吗?二、思考说一说:学校或班级生活中还有哪些现在没人管或是老师在管的事情,可以由我们自己来管?三、讨论交流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自我管理?四、深化交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岗位。
说说你怎样来履行职责?第四课时一、读课文,思考:看到同学打架,周围的人该不该管?发现问题后该怎么办?二、组织讨论:从自身或别人的经历中,你认为集体中类似的“闲事”还有哪些?该不该管?为什么?三、小组交流在集体生活中,我遇到过哪些“闲事”?是怎样等待的?有什么体会?有哪些经验或教训?四、总结引导行为学校,班里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管一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出面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向老师反映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学期备课兰波儿广超点击工具栏文档取消保护密码为ZCL《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课堂上积极参与,专心听课,勇于发言或讨论。
行为习惯较好,从学习风气看得出班风正,集体舆论起到较好的正确导向。
也有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不够端正,他们能辨别是非,但自我控自能力差些,表现在:①课堂上随便插嘴的人多,造成纪律松散;②偶尔会表露出消极情绪,不做练习不参与讨论,部分学生平时欠交作业现象严重。
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方面是个需要特别加强的内容,所以课堂教学要增设模拟实践的环节,增加体验。
二、本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另人,以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通过学习“学校和班组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培养现代民主意识”让学生了解建立民主平等的重要性。
3、本单元为地方特色教材。
引导学生了解乡村的新面貌,了解经济、法制建设、文化活动、农村新形象。
激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4、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5、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本期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由于教材综合性和情感性较强,考虑在引导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会知识的同时,如何建立一种开放性。
让教材的“话题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深入到社会,通过实地调查、参观、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课内外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习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得到开放。
---------------------------------------------------------------最新资料推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全册PPT 课件下载页面:http:/// 3、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目标要求 1.了解文明家庭的评议流程及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要求。
2.懂得现代社会创建文明家庭活动的积极意义。
3.感受全家人在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习惯。
教学膨时间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油时目标 1.了解文明家兆庭的条件与评议流程,懂得痛创建文明家庭活动的积极意轩义。
2.感受全家人在挽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中的快乐茄。
3.初步培养健康、赢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习惯患。
课前准备教师:各种录像倾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煌 1.收集各种文明家庭旺的资料与文明家庭的故事。
1 / 5神 2.自己家创文明家庭的特粉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鲁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穆都要回家,你们梦想中的家献是怎么样的?二、学习 1.萎联系生活,忆文明家庭。
尘师:我们关注自己的家,育社会也很关注我们的家。
你捻们看这是什么?师:通皋常在哪里可以见到这些文咒明家庭的牌子? 2.讨论午不同时期文明家庭评选要求卵。
⑴板书:文明家庭。
瞧师:文明家庭有什么评选要鳃求?这些评选要求分别是什口么时候制定的?学生小组讨莆论,全班交流。
⑵师:誓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沼已经非常注重家庭在推动精岂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了。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具体内容为第1课《家的温暖》。
该课程围绕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家庭责任的认知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2. 使学生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懂得在家庭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庭成员,承担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家庭的重要性、关爱家庭成员的方法以及家庭责任的承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习资料、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家庭生活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照片给你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 家庭的重要性(1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 关爱家庭成员(15分钟)(1)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家庭成员?(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4. 承担家庭责任(15分钟)(1)让学生思考: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实践。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爱的港湾成长的摇篮2. 关爱家庭成员体贴关心主动沟通3. 承担家庭责任做好分内事为家庭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以及你在家庭中的责任。
2. 答案:学生完成短文后,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学会关爱家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我们与环境”第一课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提问:你们知道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什么关系吗?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例子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4. 例题讲解(5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列举自己身边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原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5分钟)7. 布置作业(5分钟)作业: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感悟文章。
六、板书设计板书我们与环境板书内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感悟文章。
作业答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的地球妈妈曾经美丽富饶,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存的资源。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地球妈妈渐渐地变得疲惫不堪。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关爱地球妈妈,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我们要节约用水。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案北京[00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家庭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
3.能够形成良好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介绍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堂活动需求物,如纸张、笔、图片等。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1.1 自我介绍(5分钟)
•教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1.2 介绍家庭的重要性(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话题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让学生谈论他们的家庭是如何支持他们的,并展示出家庭成员的支持。
1.3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25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和板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角色与职责。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自主讨论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同时请同学分享各自心得。
1.4 练习(20分钟)
•学生将按照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例如:家庭晚餐时如何团聚,如何分担家务等。
1.5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的成果,同时让学生分享心得。
五、教学后记
在这堂课中,教师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和协作的精髓,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