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97
古代汉语工具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字典.字典有几种。
1)形、音、义兼释的如《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编)
2)侧重介绍字义的如《经籍纂诂》(清·阮元主编)、
3)专门介绍字形的如《甲骨文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4)介绍语音的如《切韵》(清·陆法言著;《广韵》(宋·陈彭年等编)、
(二)词典.词典也有几种。
1)综合解释词语典型意义的如《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2)专门解释双音词的如《辞通》(朱起凤著)
3)专门解释虚词的如《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词诠》(杨树达著)、
4)专门解释方言俗语的如《方言》(汉·杨雄著)、
5)此外还有专科词典如《诗词曲·语词汇释》(张相著)、专书词典如《论语词典》(杨伯峻著)
(三)辞典.《中国成语大词典》(王涛著)
(四)类书
类书是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按照问题分专别类地加以编排,可以利用它来查寻有关材料及其线索,如成语典故、诗文的出处等等。
(五)目录、索引
图书目录是供检索有关图书的工具书。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编);索引是检索书刊文献资料的工具书。
学习古代汉语要用的是资料索引,如《尚书通检》(顾颉刚编)、(六)介绍工具书的书。
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文史工具书手册》(朱天俊、陈宏天著)(七)其他专用工具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中国地名大辞典》(刘钧仁编)、《公元干支推算表》(汤有恩编)、《史讳举例》(陈垣撰)、《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等。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说文解字》:最著名、最权威的古文字典,由东汉时期的许慎编撰而成,收录了上万个汉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字典,收录了多达四万余个汉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字典。
《甲骨文合集》:收录了中国商周时期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金文编》:收录了中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金文,涵盖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竹简汉字字形字义表》:收录了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文字,对于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说文新证》:对《说文解字》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字源》:汉字起源和演变的研究著作,对于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洪武正韵》:元代刘大夏编撰的韵书,收录了当时的常用字音和词汇,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一、释义为主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
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
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今本《尔雅》是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的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非成于一时一人。
《尔雅》是用通行的“雅正之言”来解释典籍中的许多古语词、方言和俗语,黄侃先生认为“雅正之言”即“夏言”,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语。
《尔雅》是用标准语来解释方言俗语,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用常用语言解释难僻词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概括它的特点:“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
”因此《尔雅》大量保存了周秦时期的词义解释。
今本《尔雅》共三卷,分为19篇。
其中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意义,《释诂》、《释言》解释的是当时觉得难以理解的古语词(包括古方言),《释训》解释《诗经》中的叠音词、其他双音词以及一些语句。
正如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诂之为言古也,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也。
言之为言衍也,约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诂”是通古今,“言”是解异义,《释诂》是用今语解释古语,《释言》主要是解释秦汉间不同的词语,《释训》就是解说事物的容貌。
前三篇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词典,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后十六篇相当于现在的百科词典,按物类编排,专门解释名物术语,解释了亲属、宫室、器物、音乐、时令、天文、气象、祭祀、地理、动物、植物等等的名称,实际上是按事物的类别进行分类,而不是按意义类别进行分类。
《尔雅》有重要的价值,在汉代它就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于学官。
它是唯一被列于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
虽属十三经之一,但实际上它是解读经书的工具。
《尔雅》的前三篇和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关系非常密切。
它的价值就在于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词语及古义古训,全书收录了2019个词条,共4300多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