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1]
- 格式:pdf
- 大小:269.60 KB
- 文档页数:5
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
究
近年来,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该疗法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本研究根据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实验中的抗血管生成效果,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小鼠肺癌模型中的活性和机制。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
在肿瘤扩展的情况下,分别注射小剂量奥沙利铂、复方苦参注射液和二者联合,比较不同组的抑瘤效果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小剂量奥沙利铂或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治疗组可以显著抑制肿瘤体积和肺转移的形成。
而联合治疗组的抑瘤效果更为显著,肿瘤体积和肺转移数量均明显降低。
同时,联合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进一步实验发现,小剂量奥沙利铂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使用后可以通过多个通路共同作用,包括调节VEGF的表达、抗氧化作用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这些机制的配合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综上所述,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优点。
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最佳使用方法和适应症。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进展标签: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实验研究;综述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以苦参、白土苓为主经现代技术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其功效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临床多用于晚期癌症的辅助治疗。
为帮助临床医生能更加合理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笔者现对其近年来的相关实验研究成果作一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1 抗肿瘤作用研究1.1 体外实验1.1.1 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林氏等[1]报道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肺癌LAC细胞的抑瘤效果,实验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抑制肺癌LAC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含药血清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一定的相关性。
1.1.2 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李氏等[2]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于人肝癌HepG2、BEL-740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达到150 μL/mL时HepG2和BEL-7402细胞存活率最低,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并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强;当与阳性药奥沙利铂联合使用时,表现为两药的相加或协同作用[3-4]。
1.1.3 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李氏等[2,5-7]采用MTT法观察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作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1.1.4 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有研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人大肠癌LoV o细胞的生长,并且复方苦参注射液与低浓度的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可产生较强的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8-9]。
1.1.5 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有研究采用MTT分析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同剂量组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10-11]。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3月第55卷第3期•207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翁美玲郑勤红°陈建新衢州帀人民医院浙江衢州324000摘要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 响_,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F0LF0X4化 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 1静脉滴注。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使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自然杀伤细胞(N K细胞)数量;使用生命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 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和N K细胞百分比、情绪、躯体、认知、社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K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具有更好的 近期疗效且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结肠癌复方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近期疗效免疫功能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 高1|]。
放化疗法虽对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毒副 作用亦较明显。
本研究观察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含奥沙 利铀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 的影响。
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医院接受 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0例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年龄 28〜75岁,平均50. 11±4.25岁;体质量41 ~82kg,平均 60. 12 ±8.50kg。
观察组年龄29 ~ 76 岁,平均 51. 07土5.21岁;体质量40 ~ 81kg,平均60. 39士7.98kg。
苦参碱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作用的实验研究周喜汉;韦星;黄赞松;岑朝;尹毅霞;覃月秋;苏倩波【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018)023【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和奥沙利铂(oxalipla,L-OHP)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a、L-OHP 和两药联用处理人结肠癌细胞SW1116,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fas和fasL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Ma、L-OHP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均能抑制SW1116增殖,Ma和L-OHP联合应用后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大于单药,并有显著的协同杀伤作用.与单药相比,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Fas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1),FasL mR3q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Ma和L-OHP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抗结肠癌SW1116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基因和下调FasL基因表达有关.【总页数】4页(P3472-3475)【作者】周喜汉;韦星;黄赞松;岑朝;尹毅霞;覃月秋;苏倩波【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相关文献】1.苦参碱逆转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奥沙利铂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张冬梅;张雅明2.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SW480/M5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吕会增;魏波;陈图峰;苏雁甜;叶小勇;陈新岐;卫洪波3.顺铂诱导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凋亡的实验研究 [J], 王振宁;徐惠绵4.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细胞周期通路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 [J], 陆丽华;童锦禄;冉志华;萧树东5.吉非替尼联合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J], 时军利; 王磊; 李萍; 李炳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患病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既往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临床忽视,一旦确诊多为中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故临床多采用化疗杀灭肿瘤细胞,从而延长生存时间[1-2]。
化疗虽可抑制肿瘤生长,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使用易引起毒副反应,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中药辅助化疗可减轻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3]。
本研究探求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
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2.41±4.03)岁;TNM分期:Ⅲb期25例,Ⅳ期23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43±4.05)岁;TNM分期:Ⅲb期26例,Ⅳ期22例。
纳入标准:临床均符合晚期胃癌诊断标准,且经胃镜检查确诊;Karnofsky(KPS)[4]体力状况评分>60分,病灶可测量,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其他脏器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d1静脉滴注2h85mg/m2奥沙利铂,d1静脉滴注400mg/m25-氟尿嘧啶,并以2.4~2.8g/m2持续静脉泵注46h,d1~d2静脉滴注300mg/m2亚叶酸钙,化疗前后口服3mg格拉司琼,为预防呕吐。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231)治疗,将20mL复方苦参注射液加入2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07(11)5【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讯舰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 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在6.25~200μL/L时具有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细胞存活率82.2%-32.5%),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及P值分别为一0.972、0.001),此浓度范围内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明显低于对HUVEC的抑制,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12.5μL/mL和25μL/mL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6.25μL/mL、50μL/mL、100μL/mL和200μL/mL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次加效应。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3.125~25μL /mL时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在12.5-50μL/mL时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小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内外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联合热疗具有协同或次加效应。
【总页数】5页(P57-61)【作者】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江苏南京 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相关文献】1.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敏;钱晓萍;刘宝瑞2.苦参碱联合热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徐国婷3.奥希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对人肺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洋;熊志成;孙鑫;马洁韬;孙丽;张树玲;孙婧;张晓诺;韩琤波4.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热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5.长春瑞滨及联合热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 [J], 万莉;钱晓萍;刘宝瑞;胡静;朱丽晶;禹立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刘娟娟【摘要】目的:对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与FOLFOX4方案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分析7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38例)和对照组(FOLFOX4方案,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近期疗效、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预后情况良好,值得应用.【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7(038)010【总页数】2页(P1409-1410)【关键词】直肠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作者】刘娟娟【作者单位】北京丰台铁营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目前我国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首选手术法治疗[1]。
临床上采用的化疗方案主要基于奥沙利铂,而实践中结直肠癌患者由于无法耐受化疗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受损、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食欲衰退、乏力及手足麻木等)而被迫放弃治疗,不适合接受化疗治疗的大部分中晚期结直肠癌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及疼痛等一系列生存质量较差情况,故缓解和拮抗此类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则显得特别重要[2]。
中医药能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增强免疫功能和缓解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探析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以期给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
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的机制研究周徽【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24)7【摘要】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细胞实验模型,将药物作用于大肠癌LoVo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以及两药联用对LoVo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TUNNEL法和荧光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对LoVo细胞株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性,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苦参联合奥沙利铂作用于LoVo细胞,有明显的协同和增效的效果,细胞增殖的抑制性明显的优于单种药物作用效果(P<0.05);TUNNEL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性大于单种药物(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性大于单种药物(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通过诱导大肠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而发挥作用.在临床运用中,将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联用具有一定的协调及增效的作用.【总页数】4页(P28-31)【作者】周徽【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相关文献】1.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J], 刘娟娟2.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吴驻林;谭婉君;连宝涛;彭立生3.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价值探讨 [J], 郭太伟;孙宝刚4.吲哚美辛联合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吴维宇;覃岭;张军;高龙5.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J], 李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李敏1 钱晓萍2 刘宝瑞21.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1;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因为血供不足而生长受阻。
这称为小剂量化疗或抗血管生成化疗。
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年来发现许多中药制剂及中药来源的药物有抗血管新生作用。
本研究旨在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M TT法观察奥沙利铂(L2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 well板,观察L2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 AM)模型,观察L2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结果:HUVEC和LoVo细胞对不同浓度两种药物进行联合的敏感性不同。
2μg/m l奥沙利铂和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6%、32.1%,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54.4%,具有协同作用;0.5μg/m l奥沙利铂和6.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
结论:小剂量L2OHP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有抑制细胞生长,在体内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复方苦参注射液;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迁移; 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图分类号:R732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639(2008)0320167205The research on co m posite rad i x sophora fl avescen tis i n jecti on com b i n ed w ith oxa li pl a ti n i n h i b i2 ti n g ang i ogenesis L I M in,Q I AN X iao2ping,L I U B ao2rui(D epa rt m ent of O ncology,N anjing M 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N an jing J iangsu210001,China)Correspondence to:L I M in E2m ail:doctorli m in@163.co m[Abstract]Background and purpose:The gr owth,metastasis,relap se and the p r ognosis of tu mor are correlated with tu mor angi ogenesis.Theref ore,target t o angi ogenesis and antiangi ogenic therap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points in cancer research field.Some che motherapeutic drugs can inhibit the gr owth of ne w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markedly in the way of l ow2dose and high ti m e ad m inistrati on.This is metr onom ic che motherapy or antiangi ogenic che motherapy.Traditi onal Chi2 nese medicine has an effect on tu mor contr ol.I n recent years,we discovered that s ome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 have an antiangi ogenic effect.This experi m ent ai m ed t o study the antiangi ogenetic ability of oxali p latin combined with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CRSF I)in vitro and in vivo.M ethods:W e used MTT method t 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oxali p latin and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 on hu man u 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or LoVo p r oliferati on.The influence of oxali p latin and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 on HUVEC m igrati on was evalu2 ated by trans well.Chick e mbryo chori oallant oic me mbrane(C AM)model was used t o check whether the neovascularizati on of CAM could be supp ressed in vivo by the m.Results:The survival rate of LoVo within the sa me doses of oxali p latin and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 were higher than HUVEC.Oxali p latin(2μg/m l)and composite radix s opho2 ra flavescentis I njecti on(25μl/m l)could inhibit the p r olifetati on of HUVEC;the rate of inhibiti on were31.6%,32.1% res pectively;the rate of the t w o drugs combinati on was54.4%.So when combined,they had synergistic effect.There was coordinate rep ressi on t o m igrati on of HUVEC in vitro when we used oxali p latin(0.5μg/m l)and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6.25μl/m l).They als o supp ressed angi ogenesis of C AM in vivo.Conclusi on s:This experi m ent showed that l ow dose oxali p latin combined with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 has anti2angi ogenic synergetic ability in vivo and the ability of inhibiting the gr owth of the cells in vitro.通讯作者:李敏 E2mail:doct orli m in@ 761《中国癌症杂志》2008年第18卷第3期CH I N A ONC OLOGY 2008 Vol.18 No.3 [Key words] oxali p latin,L2OHP; composite radix s ophora flavescentis injecti on,CRSF I; endothelial cell; antiangi ogenesis; m igrati on; chick embryo chori oallant oic membrane,CAM 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的,所以从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和转移途径等方面开展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手段,也是目前肿瘤界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热点。
复方苦参注射液为以苦参、白茯苓、土茯苓为主的多味中草药经现代技术加工制成,具有多种抗肿瘤活性。
我们前期实验证实其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亦发现低剂量奥沙利铂(oxali p latin,L2OHP)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本研究对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低剂量L2OHP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内皮细胞培养液(EG M)、胎牛血清购自Gene公司,新生牛血清购自兰州民海生物工程公司,冷磷酸缓冲液(P BS)自配,四甲基偶氮唑盐、明胶购自SI G MA公司,RP M I1640培养液、细胞消化液购自Gibco公司,甲基纤维素购自Amersco公司,注射用奥沙利铂(艾恒)购自江苏恒瑞医药公司,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购自山西振东金晶制药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 O)购自上海凌峰公司,Tran2 s well小室购自Corning公司,受精W hite Leghorn鸡蛋购自南京市药械厂。
1.2 方法1.2.1 原代细胞及细胞株的获取与培养 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离参照Jaffe等[1]的方法并进行改进,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HU2 VEC。
每72h换液1次,细胞经0.05%的胰酶消化5~8m in,用10%胎牛血清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G M)洗涤3次,传代培养。
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 细胞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培养,37℃5%湿化CO2培养,每72h换液1次,细胞经0.25%的胰酶消化5m in左右,用10%新生牛血清的RP M I1640完全培养液洗涤3次,传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