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和类风关鉴别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核磁共振的对比研究目的观察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核磁共振的对比,研究二者的异同。
方法80位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RA组和OA组,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软骨及半月板损伤情况。
结果OA 组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优于RA组;RA组患者98%出现滑膜弥漫性增厚的情况,OA组18.5%患者出现滑膜弥漫增厚情况。
结论滑膜弥漫增厚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在RA患者中,容易让半月板、膝关节软骨等造成损伤,而滑膜部分增厚的情况会出现在OA患者中,易引发髌骨关节等部位损伤。
标签: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核磁共振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是两种常见的骨科类自身免疫性疾病[1]。
骨关节炎为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晚期,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导致全关节破坏。
本文通过对我院晚期膝关节RA患者和膝关节OA患者作对比,分析核磁共振表现特点,为RA与OA的诊断奠定基础。
现具体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1.1臨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检查确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RA组和OA组,每组40人。
RA组40人中共50个膝关节出现问题,其中左膝22人,右膝28人,单膝30人,双膝10人。
OA组40人中共54个膝关节,其中左膝26人,右膝28人,单膝26人,双膝14人。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所有RA及OA病例在进行治疗前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Magnetom Avanto 1.5TMRI扫描装置进行扫描,使用专用的膝关节线圈。
患者仰卧,使膝关节自然伸直,扫描过程中嘱患者保持膝关节为静止状态。
扫描方位以冠状位和矢状位为主,冠状位扫描线平行于胫骨平台,矢状位扫描线垂直于胫骨平台,扫描中心定于关节间隙水平,扫描序列包括FSE脂肪预饱和PDWI(TR 2000-4000ms,TE 80-120ms);SE T1WI(TR 300-600ms,TE 8-20ms),回波链数少于5个,扫描间隔1mm,层厚为4mm。
关节炎鉴别诊断(2015)关节炎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它是指一类炎症性和变性性疾病,其中包括滑膜炎、骨关节炎、肌腱鞘炎、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类型。
其中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关节炎鉴别诊断可以决定病人是否能够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进程。
关节炎的分类1.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是由于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引起的关节炎。
这种关节炎是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在许多情况下,疾病的早期预测和良好的治疗方法是避免疾病后续发展的关键。
2.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让人困扰已久的常见疾病。
疾病通过炎症性关节炎的一组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以及功能障碍。
但它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的区别在于它同时伴随有全身的骨质疏松和疼痛,因此需要细心检测。
3.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炎症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背部疼痛、僵硬和关节肿胀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损伤脊椎,导致疼痛和残疾。
4.外伤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创伤性损伤或重复活动损害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关节僵硬。
5.类风湿因素阴性关节炎类风湿因素阴性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的关节炎,又称银屑病关节炎或脊柱关节病。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和关节破坏。
6.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
常见症状包括脚趾、脚踝、手指、膝盖和肘关节疼痛。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清楚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于关节炎患者,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和身体活动水平等基本信息。
还需要收集过去的病史和日常生活习惯。
2.进行关节检查关节检查是关节炎鉴别诊断的基础。
医生将检查疼痛部位和周围气囊的肿胀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红肿程度。
此外,医生还要检查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关节稳定性。
3.采用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
其中,X线图像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测到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关节软骨损伤和骨头形态改变等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关节炎的重要手段。
类风关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主要特征是对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下面将详细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关节炎,多个关节对称性肿胀、压痛、活动受限。
2.全身症状,疲乏、发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3.皮肤表现,紫红色皮疹、皮下结节。
4.眼部表现,巩膜充血、干眼症。
5.心血管表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
6.呼吸系统表现,胸膜炎、肺间质病变。
7.神经系统表现,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沉,明显升高。
2.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3.类风湿因子,阳性。
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
5.白细胞计数,增高。
6.血小板计数,减低。
三、影像学检查。
1.关节X线,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关节面硬化、骨侵蚀。
2.关节超声,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
综上所述,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别是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及早干预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有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 患者病史:患者通常需要提供其疼痛的症状,特别是膝关节的疼痛,并说明疼痛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晨僵现象,以及是否有骨摩擦声、骨性压痛、骨性膨大等情况。
2. 症状和体征: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及压痛,活动后疼痛增加,休息后缓解。
骨关节炎患者多无晨僵,如果因手部出现晨僵也一般小于半小时。
骨关节炎患者晚期可伴有肿胀但无明显热感,伴有骨性膨大等。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表现为持续疼痛,为炎症性疼痛,通常是夜间疼痛更加明显。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晨僵现象,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症状上虽然都有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但在具体表现上是有所差距的。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标准也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例如,膝关节站立位X光片或者磁共振检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以及骨赘的形成。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骨关节炎。
同时需要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据专家介绍,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滑膜炎,但骨关节炎主要为关节软骨变性和增生。
到这里您可能就要问了:我患有骨关节炎,它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有什么区别吗?我们看看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吧:
郑州王怀庆主任医师答:两者在症状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1.骨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滑膜炎,但骨关节炎主要为关节软骨变性和增生。
2.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近端指间关节。
3.类风湿性关节炎呈持续性、对称性和进行性关节炎,很少自行缓解,而骨关节炎症状经休息后可减轻或自行缓解。
4.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检查以关节软骨破坏为主,而骨关节炎以增生为主。
以上管家对于骨关节炎和类风湿的区别这个问题的答复,您还满意吗?。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
典型的病例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
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还可做核磁共振显象(MRI),以求早期诊断。
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评分在6鉴别诊断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1)骨关节炎:该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
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
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
骨关节炎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或低滴度阳性。
X线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
(2)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附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急性发作时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在关节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3)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以手指或足趾远端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关节畸形,但类风湿因子阴性,且伴有银屑病的皮肤或指甲病变。
(4)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主要侵犯脊柱,但周围关节也可受累,特别是以膝、踝、醺关节为首发症状者,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
该病有以下特点①青年男性多见;②主要侵犯舐骼关节及脊柱,外周关节受累多以下肢不对称关节受累为主,常有肌腱端炎;③90-95%患者H1A-B27阳性④类风湿因子阴性⑤能骼关节及脊柱的X线改变对诊断极有帮助。
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方法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
很多的老人都会有这种疾病,那么对此你知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希望能帮到你。
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
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
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
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
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
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2.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的多关节炎型和类风湿关节炎很相似。
但本病患者有特征性银屑疹或指甲病变,或伴有银屑病家族史。
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早期多为非对称性分布,血清类风湿因子等抗体为阴性。
3.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青年男性多发,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虽有外周关节病变,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为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并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脊肋关节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
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
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侵袭、破坏或融合,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并且多为HLA-B27抗原阳性。
本病有更为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4.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现双手或腕关节的关节炎表现,但患者常伴有发热、疲乏、口腔溃疡、皮疹、血细胞减少、蛋白尿或抗核抗体阳性等狼疮特异性、多系统表现,而关节炎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程度轻,不出现关节畸形。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多种自身抗体。
5.反应性关节炎本病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
以大关节(尤其下肢关节)非对称性受累为主,一般无对称性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
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龟头炎及发热等,HLA-B27可呈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患者可出现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鉴别诊断本病尚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增生性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
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
2、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3、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
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
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
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
抗结核治疗有效。
4、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但是,本病始于骶髂关节,非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阿司匹林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药物治疗本病能奏效。
5、其它结缔组织疾病(兼有多发性关节炎者)(1)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前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发生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滑膜炎,但关节症状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明显,有多脏器损害。
典型者面部出现蝶形或盘状红斑。
狼疮细胞、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带试验阳性均有助予诊断。
(2)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早期水肿阶段表现的对称性手僵硬、指、膝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滑膜炎引起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易与RA混淆。
本病早期为自限性,往往数周后突然肿胀消失,出现雷诺氏现象,有利本病诊断。
硬化萎缩期表现皮肤硬化,呈“苦笑状”面容则易鉴别。
(3)混合结缔组织病临床症状与RA相似,但有高滴定度颗粒型荧光抗核抗体、高滴度抗可溶性核糖核蛋白(RNP)抗体阳性,而Sm抗体阴性。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全网发布:2010-09-23 23:03:46 发表者:邹霓 (访问人次:4901)一、问病史:1、年龄、性别: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8—18岁且女性多于男性,大于25岁者病情稳定很少活动。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10—4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5—10:1,男性症状重,进展快。
骨关节炎:多发生于45岁以上者,体育活动多者年龄可提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痛风: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和少数绝经后妇女,绝经前妇女不发生痛风。
2、发病情况:急性关节痛多见于痛风、化脓性关节炎、莱特尔综合征、回纹性风湿症,发病急、疼痛剧烈。
慢性关节痛:多见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发病缓慢,疼痛逐渐加重。
3、家族史:强直性脊柱炎多有家族史。
4、伴随症状:骨关节炎70%的患者远端之间关节出现典型的赫伯登结节;类风湿关节炎20%—30%患者可有类风湿结节,主要分布在肘关节、指关节伸侧,枕骨突、腓肠肌腱处。
痛风患者可出现痛风石,主要在耳轮、关节及关节周围、肾脏,少数在主动脉、心瓣膜、心肌等。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提示风湿热,皮下结节为细小的无痛性小结节,多发生在关节伸侧,主要在肘、腕、枕或胸腰椎棘突处,与皮肤不粘连,表面无红肿,多于心脏炎同时出现,应与类凤湿结节鉴别。
5、关节疼是否对称:反复结晶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多为不对称性、单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多呈对称性、多关节受累。
6、药物反应情况:阿斯匹林对风湿热、秋水仙碱对痛凤有特效,具有治疗、诊断双重意义。
7、关节炎是某一疾病的部分表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对于育龄期女性首发单关节或不对称的多关节炎并发热或皮疹等应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
二、常见关节炎:1、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关节滑膜异常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组织进行侵袭,引起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是近年来比较多发的关节疾病之一,由于疾病的初期会出现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这些特征其他疾病也会出现,容易发生误诊,这给患者的及时治疗带来一定的压力,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方法介绍。
鉴别诊断1、增生性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
2、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3、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4、银屑病性关节炎关节反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也常累及小关节及大关节,但在患者身体上可观察到银屑病的皮损(经皮肤科医生证实)。
5、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兼有多发性关节炎者)1.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前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发生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滑膜炎,但关节症状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明显,有多脏器损害,典型者面部出现蝶形或盘状红斑,狼疮细胞,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带试验阳性均有助予诊断。
2.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早期水肿阶段表现的对称性手僵硬,指,膝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滑膜炎引起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易与RA混淆,本病早期为自限性,往往数周后突然肿胀消失,出现雷诺氏现象,有利本病诊断,硬化萎缩期表现皮肤硬化,呈“苦笑状”面容则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