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学设计课题: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重点:赏析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难点:对中国动画发展概况的了解掌握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穿插讲述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
夹杂提问与最后的主题思考或是创作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过程程:一、导入课堂提问:很多同学都说“中国的动画很差劲”、“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动画差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大家看过哪些?”那么我给大家介绍几部,看看你们看过没有?这些作品是不是很差劲?二、作品介绍从1922年始到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1)、《铁扇公主》第一个时期:1922-1945年万氏兄弟的年代——中国动画萌芽与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28年迪斯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日本卢沟桥全面侵华开始)。
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38年《白雪公主》)(对手冢的巨大影响)。
在拍完《铁扇公主》之后策划《大闹天宫》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拍。
(1943年《桃太郎的海鹫》37分钟号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大川博1958年《白蛇传》,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问题:万氏兄弟有几个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2)、《没头脑与不高兴》——讲述理想与能力的差异故事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总结与学习探索发展的时期。
在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电影天地:经典动画赏析及创作教案一、经典动画赏析1. 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典动画是一种高效的美术教育形式。
通过观赏动画片,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画面风格和色彩运用,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小猪佩奇》采用简约可爱的画风,色彩明快,非常适合幼儿园孩子的审美观。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动画特点,设计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引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情感交流经典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简单明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中的温馨友爱、《熊出没》中的幽默搞笑等都能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对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各种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思维启发许多经典动画片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寓意。
《疯狂动物城》通过城市动物的故事探讨了社会平等和多元共存的议题,《冰雪奇缘》则表达了姐妹之间的情感和勇敢面对内心的故事。
教师可以在观赏这些动画片的过程中,针对其中的一些深层意义进行启发式的讨论,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拓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创作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创作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经典动画的赏析,可以设计以下创作教案:1. 彩虹画根据观赏经典动画《彩虹小马》中的彩虹元素,引导幼儿进行水彩或手工彩虹画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在彩虹上飞翔的场景,引导他们进行情感表达。
2. 角色扮演选取动画片中的经典角色形象,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扮演并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写故事根据观赏的动画片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动画故事创作。
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写下自己的动画片情节,并辅导他们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
宝莲灯动画片赏析教学设计引言:《宝莲灯》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神仙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部动画片,它不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还充满了神奇的画面和精美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宝莲灯》动画片进行赏析,同时结合教学的角度,设计一堂以该动画片为素材的教学活动。
一、影片赏析《宝莲灯》是由中国著名动画制作公司华人影视出品的动画片,根据《宝莲灯》故事改编而成。
整部动画片通过精美的画面、紧凑的故事情节,生动地描绘了宝莲灯仙女的成长历程和她与青蛇的交锋。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动作流畅自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场景画面的赏析影片中,宝莲灯仙女所处的仙境被描绘得美轮美奂,草木葱茏,花香四溢,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同时,青蛇所化身的巨蟒也栩栩如生,龙纹明显,给人以威严和恐惧感。
这些画面独特而精美,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中。
2. 人物形象的赏析影片中的宝莲灯仙女形象可爱动人,她温柔贤良,善良善变,充满智慧与勇气。
青蛇则是一个妖艳而又复杂的角色,她既有着令人心生敬畏的力量,又具备人类的柔情与悲伤。
这些角色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情感丰富,让观众对角色能够产生共鸣。
二、教学设计基于《宝莲灯》动画片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一堂以此动画片为素材的教学活动。
1. 观影前的导入根据学生对神话故事和动画片的了解程度,可以通过讲述《宝莲灯》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可以展示一些片段,让学生对影片的画面和音效有所期待。
2. 观影过程中的引导在观影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立提问环节,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影片中的情节和角色。
例如,提问关于角色的品德和行为,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背景等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观影后的分析和讨论观影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让学生围绕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对影片的内涵和表达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就影片中出现的冲突、道德和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动漫鉴赏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动漫鉴赏》教材第四章“动画技术与发展”,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对动漫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画制作原理和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点:经典动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赏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如逐帧动画、运动捕捉等。
(2)讲解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手绘到数字动画的制作。
3. 实践操作:(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尝试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
(2)展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赏析环节:(1)播放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技术、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动画制作基本原理2. 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3. 经典动画作品赏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从艺术、技术、故事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动漫展览或制作工作室,深入了解动画产业的发展。
(2)鼓励学生参加动漫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动画艺术史》、《世界动画电影史》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尝试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简单动画的过程。
2. 经典动画作品赏析环节,引导学生从艺术、技术、故事等方面进行分析。
3. 作业设计,特别是作业题目的答案要求。
优秀动画片教案赏析动画片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不仅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我们日复一日地观看着无数的动画片时,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它们为什么如此成功?如何让观众情感共鸣?动画片教学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教学收益吗?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几部优秀的动画片教案赏析,这些动画片无疑是教师教学的优秀教材,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情节,充满了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
一、《风起》这是一部讲述了中国传统折扇文化的动画片。
它通过一个听故事的女孩与飞向天空的折扇的联系,在展现了折扇文化最脆弱的环节的同时,也赞扬了折扇象征的文明古国的博大精深。
该教案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门覆盖面广泛的学科,而学生通过学习这个教案,在欣赏好的动画片的同时,也获得了真正的美术知识。
二、《天使海豚》《天使海豚》这部动画片,它教育带有反思,提醒我们珍惜自然和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重要性。
这个教案主要针对初中生的生态教育,而其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加深其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关爱动物。
通过这个动画片教案的介绍,学生能够扩展知识领域并从中领悟到环保意识。
三、《千与千寻》《千与千寻》是一部融合了传统日本神话和现代俗话题材的动画片,讲述了千寻在神秘灵异的世界里经历的种种趣事。
这个教案主要针对的是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教育。
它引导学生分析与理解原著,深入了解异文化之美及其文艺特点。
在这个教案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加注重分析和叙述,然后主动去发现和创造。
四、《宝莲灯》宝莲灯是一部讲述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仰,抵御影响的动画片。
它讲述了一段很好的故事,有教育意义,意义在于通过宝莲灯来表达平凡人物的内心故事,并与社会生活进一步连接。
该教案关注点主要针对小学生,了解民间传说、重视个人的思想品德等方面,平衡心态。
总结优秀的动画片教案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美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
一个好的动画片不仅给人带来了娱乐的乐趣,还能展现出深层次的意义,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提升生活品质,以及使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经典动画作品解析》教案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总学时∕学分: 54学时/3学分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含实验)课(√)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20 )学时实践(含实验)课( 34 )学时五、授课专业、层次:2009级动漫设计与制作本科1班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动画鉴赏的基本理论,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影片的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对动画影片的分析,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研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传统动画、三维动画,二维、三维动画结合等制作动画的全部流程及特点。
这堂课是动画赏析课,强调的是学生如何深入而“内行”的影视鉴赏和掌握恰当的影视鉴赏的方法和策略。
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对动画影视作品鉴赏方法的理解与掌握2. 对动画分类的理解与掌握教学难点:1. 把鉴赏方法应用到动画片欣赏当中去2. 动画的产生与发展。
八、教材和参考书:《经典动画作品解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立荣编著《影视动画影片分析》海洋出版社孙立军马华编著《经典动画作品解析》教案内容一、章节内容:第一章动画概论二、课时:4学时三、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动画鉴赏的基本理论,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影片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制作原理和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
难点:无五、教学方法:通过动画影片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并通过课堂动画影片赏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动画影片分析的方法和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教学过程设计:复习:1. 提问:什么是动画?2. 引入了动画的基本概念3.理论讲解:动画的基本流程。
4.思考: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哪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一、基本概念动画就是将物体的运动以每秒24格的时间分格法逐一分解、绘制并拍摄记录成序列图片,再以每秒24格的播放速度播放出来,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产生连续运动的视觉效果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
教案标题:初中动漫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动漫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和爱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动漫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鉴赏方法评价动漫作品。
3. 德育目标:通过国产精品动画片的欣赏,提升学生对国产动画产业的信心和对民族元素的深层理解。
教学重点:动漫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发展历程;动漫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评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动漫作品、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引起学生对动漫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的了解和喜好。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动漫的基本概念,包括动画和漫画的关系。
2. 教师介绍动漫的类型,如科幻、奇幻、冒险、喜剧等。
3. 教师讲解动漫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国产动画的发展现状和民族元素的重要性。
三、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国产精品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2. 学生观看动画片,感受动漫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中的艺术手法、故事情节、角色塑造等方面。
四、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观看的动画片进行深入分析,如故事情节的创新发展、角色形象的生动刻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进行交流讨论。
五、鉴赏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漫作品的鉴赏方法,如关注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角色形象的鲜明性、艺术手法的独特性等。
2. 学生学习并掌握鉴赏方法,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六、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动漫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对动漫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学设计课题: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重点:赏析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难点:对中国动画发展概况的了解掌握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穿插讲述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
夹杂提问与最后的主题思考或是创作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过程程:一、导入课堂提问:很多同学都说“中国的动画很差劲”、“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动画差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大家看过哪些?”那么我给大家介绍几部,看看你们看过没有?这些作品是不是很差劲?二、作品介绍从1922年始到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1)、《铁扇公主》第一个时期:1922-1945年万氏兄弟的年代——中国动画萌芽与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28年迪斯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日本1937.7.7卢沟桥全面侵华开始)。
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38年《白雪公主》)(对手冢的巨大影响)。
在拍完《铁扇公主》之后策划《大闹天宫》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拍。
(1943年《桃太郎的海鹫》37分钟号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大川博1958年《白蛇传》,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问题:万氏兄弟有几个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2)、《没头脑与不高兴》——讲述理想与能力的差异故事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总结与学习探索发展的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中国水墨动画欣赏教案
教案标题:中国水墨动画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水墨动画的历史和发展
2. 欣赏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理解其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
1. 中国水墨动画的特点和艺术表现
2. 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中国水墨动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准备:
1. 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2. 课堂展示用的投影设备
3. 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水墨动画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中国水墨动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特点。
二、欣赏与分析
1. 播放一段中国水墨动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在观看后进行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意境表现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中国水墨动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2.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尝试进行中国水墨动画的创作,可以是简单的线描或是动画短片。
四、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水墨动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其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动漫影视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这堂课是动画片欣赏课,强调的是学生如何深入而“内行”的影视鉴赏和掌握恰当的影视鉴赏的方法和策略。
为学生今后的动画学习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⑵使学生学会如何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影片欣赏中3. 德育目标:通过国产精品动画片的欣赏,提升学生对国产动画产业的信心和对民族元素的深层理解【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对动画影视作品鉴赏方法的理解与掌握2. 教学难点:把鉴赏方法应用到动画片欣赏当中去【学生状况分析】学生为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绘画能力和专业知识都很有限,对这个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普通的表面认识阶段。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知识时代,学生正处于成长和积累的年龄,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望,同时又追求个性,如何有效并合理的吸收各种专业知识,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通过影视动画鉴赏方法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收集和积累各部经典动画片的知识和精华,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经验,为今后的影视欣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这是一节教学生如何欣赏动画影片并引导他们有自己一套鉴赏方法的课程。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分析讲解并举例说明的方法,使学生记住关键内容和我所归纳的经验;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我采用了把理论融入到实际的多媒体实例演示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采用了课堂讨论的方法。
达到知识的积累,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观赏和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充分展现了以突出技能为主导思想的职教方法。
【学习方法】通过我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1. 学会如何鉴赏影视动画的方法2. 学会贯通前后课程,使自己条理分明,学习任务明确3. 学会如何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4. 学会如何活跃自己的思维5. 学会如何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6. 学会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教学时间分配】1. 组织教学1’2. 复习与导课5’3. 新课⑴理论9’⑵影片动画欣赏12’⑶讨论3’4. 实践8’5. 总结1’6. 作业1’【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目的:1. 指出所给图片属于哪部经典动画影片,使学生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气氛2.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内容有所把握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部分国内外经典动画片的图片,让学生回答相应的影片名称。
国漫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国漫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学习并欣赏中国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3. 分析国漫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4. 培养学生对国漫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分析国漫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国漫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国漫作品选段或剧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国优秀国产动画作品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国漫的认知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早期的传统动画、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及近年来的国漫热潮。
2. 分析国漫作品与国外动画作品的差异和特点,包括文化元素、艺术风格等。
三、欣赏与分析(20分钟)1. 播放选定的国漫作品片段或剧集,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和聆听。
2.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如画面构图、角色设计、色彩运用、音乐配乐等。
3.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情感以及对观众的影响。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国漫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 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共同撰写一份关于选定作品的分析报告。
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报告,分享他们对国漫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国漫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欣赏更多的国漫作品,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艺术欣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国漫展览或活动,深入了解国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国漫作品的分析报告;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3. 学生对国漫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中国动画之水墨动画赏析教案课题:水墨动画赏析主要内容:赏析优秀水墨动画作品,了解水墨动画的制作原理重点:赏析水墨动画难点:水墨动画的制作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流程:一、导入课堂通过英国歌手恩雅的mv播放来导入课堂:大家知道这个mv中的动画是什么风格的?那么外国是怎么想到运用这样方式来创作mv的?可此可见中国动画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水墨动画对世界的影响。
二、提问: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问下大家都知道些什么水墨动画作品?这些作品跟一般的动画有何不同吗?这节课我就介绍中国的水墨动画以及水墨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主要内容水墨动画片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
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
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时,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
”1961年7月,美影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该制作技术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水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
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
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真的要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那么多连续动作,世上没有一位画家能把连续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的水分控制得始终如一。
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
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案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学设计课题: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重点:赏析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难点:对中国动画发展概况的了解掌握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穿插讲述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
夹杂提问与最后的主题思考或是创作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过程程:一、导入课堂提问:很多同学都说“中国的动画很差劲”、“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动画差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大家看过哪些,” 那么我给大家介绍几部,看看你们看过没有,这些作品是不是很差劲, 二、作品介绍从1922年始到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1)、《铁扇公主》第一个时期:1922-1945年万氏兄弟的年代——中国动画萌芽与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28年迪斯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日本1937.7.7卢沟桥全面侵华开始)。
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38年《白雪公主》)(对手冢的巨大影响)。
在拍完《铁扇公主》之后策划《大闹天宫》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拍。
(1943年《桃太郎的海鹫》37分钟号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大川博1958年《白蛇传》,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问题:万氏兄弟有几个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2)、《没头脑与不高兴》——讲述理想与能力的差异故事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总结与学习探索发展的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大闹天宫》赏析课教案授课课题: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赏析教学时数:2课时授课班级:11动漫专业(43人)授课类型:欣赏课授课教材:《动漫艺术与作品欣赏》课前准备:1、多媒体放映设备2、教学课件制作3、利用自习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美女与野兽》、《花木兰》等教学目的:1、通过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动漫艺术审美观。
2、引导学生掌握动画片的赏析方法。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赏析教学难点:体会《大闹天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教学方法:展示法、情景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大闹天宫》片段,提问:《大闹天宫》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如下:影片讲述了美猴王蔑视天庭,与玉帝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欣赏一部作品,仅仅了解故事梗概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动漫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吧。
【讲解新课】:(64分钟)(一)作品背景资料(5分钟)(1)《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
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以幽默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造型,生动的情节,几年内创下了上亿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此后的50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
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2)主创人员原作者:吴承恩导演:万籁鸣唐澄编剧:李克弱万籁鸣美术设计:张光宇张正宇主要配音:邱岳峰毕克富润生尚华出品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教师重点介绍:万籁鸣:出生于江苏南京。
擅长电影动画、中国画。
早年从事美术编辑、中西画研究和卡通画设计绘制工作,探索以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
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离开人世。
幼儿园欣赏中国电影动画《大鱼海棠》教案幼儿园欣赏中国电影动画《大鱼海棠》教案一、引言大鱼海棠是一部中国电影动画,讲述了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故事,适合幼儿园的孩子观看。
通过欣赏《大鱼海棠》,幼儿可以开拓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本教案将引导幼儿园教师在欣赏电影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电影简介1. 电影背景《大鱼海棠》是由中国导演梁旋和张春联合执导的一部奇幻冒险动画电影。
它于2016年在中国上映,深受观众喜爱。
2. 剧情概要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鲲鹏”的幻想世界,由两个世界——人界和海棠界构成。
主人公湄奇居住在海棠界,为人类实现愿望,但必须付出代价。
当湄奇追寻一个人类男孩的愿望时,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引发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故事。
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电影动画《大鱼海棠》。
2. 提升幼儿的观影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欣赏《大鱼海棠》- 在教室里为幼儿播放《大鱼海棠》的片段,并与幼儿共同观看。
2. 讨论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引导幼儿围绕电影的主题展开讨论,例如友情、勇气、牺牲等。
鼓励他们分享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制作角色面具-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空白面具,让他们选择电影中的角色进行涂色并进行剪裁。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
4. 进行角色扮演- 分组让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面具扮演电影中的角色。
鼓励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感受角色的情感和经历,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5. 绘画海棠花- 提供纸张和彩色笔给幼儿,鼓励他们用海棠花作为题材进行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海棠花的寓意和文化背景。
6. 故事再讲述-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再次讲述电影的故事。
可以让幼儿分角色或分组进行讲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学设计
课题: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
重点:赏析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
难点:对中国动画发展概况的了解掌握
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穿插讲述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
夹杂提问与最后的主题思考或是创作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过程程:
一、导入课堂
提问:很多同学都说“中国的动画很差劲”、“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动画差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大家看过哪些?”
那么我给大家介绍几部,看看你们看过没有?这些作品是不是很差劲?
二、作品介绍
从1922年始到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1)、《铁扇公主》
第一个时期:1922-1945年万氏兄弟的年代——中国动画萌芽与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28年迪斯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日本
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38年《白雪公主》)(对手冢的巨大影响)。
在拍完《铁扇公主》之后策划《大闹天宫》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拍。
(1943年《桃太郎的海鹫》37分钟号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大川博1958年《白蛇传》,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片)
问题:万氏兄弟有几个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2)、《没头脑与不高兴》——讲述理想与能力的差异故事
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总结与学习探索发展的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
经历了战时调整时期,迪斯尼进入了黃金时期(1950—1966)。
此一时期迪士尼的娱乐王国扩张的更大,在1955年加州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正式开幕。
大藤信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
(3)、《大闹天宫》
1957-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第一个繁荣时期。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动画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
产量
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
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动画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动画片的表现领域。
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动画片生产的一大特点。
2001年,美影厂以10万美元的价格将《大闹天宫》的电视播映权卖给了美国一家代理商,在合同约定的年限内,美国的电视观众可以在电视里收看到中国的动画经典。
也是在这一年,比尔·盖茨开发XP软件时,曾找到美影厂,表示希望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出任XP中的office助手,于是,人们由此看到了一个重新设计的、和电脑结合的百变孙悟空。
60年代,电视成为影响日本动画业的决定因素。
《铁臂阿童木》日本第一部连续动画片。
(4)、1966-1976年中国动画的低谷时期——共出品了14部
迪士尼于1966年去世后,迪士尼公司顿时面临失去〝创意〞的窘局,此时期随着动画片减产,迪士尼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主题乐园。
(5)、《哪吒闹海》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它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
还有《葫芦娃》《黑猫警长》等
1977-1989年中国动画的发展与成熟。
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
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动画片最繁荣的年代。
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动画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动画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鹿铃》(1982)、《山水情》( 1988),以及《狐狸打猎人》(1978)、《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雪孩子》(1980)、《猴子捞月》(1981)、《南郭先生》(1981)、《鹬蚌相争》(1983)、<蝴蝶泉》(1983)、《火童》(1984)、《金猴降妖》(1984—1985)、《草人》(1985)、《夹子救鹿》(1985)、《女娲补天》(1985)、《鱼盘》(1988)、《不射之射》(1988)等;首次生产电视动画片;首次生产动画系列片,也产生了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的作品,如《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历险记》(1987)、《黑猫警长》(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1988)等;题材更为广阔,出现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针砭时弊的艺术动画片,如《三个和尚》(1980)、《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1986)、《牛冤》(1989)等,对纠正“动画片即儿童片”的偏见,扩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动画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跃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迪斯尼:1985年推出的《黑神锅传奇》第一次采用电脑动画辅助,不过只是短短几个画面而已。
1984《风之谷》宫崎骏的时代到来。
(6)、《宝莲灯》
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
1990~2002年是中国动画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动画片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
生产厂家的经验交流,数字生产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的多元发展,一专多能动画人才的不断成长,等等,这些都使中国动画片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了飞跃。
尤其是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将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逐步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
90年代国产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盛行。
中国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
在制作方面,国内电脑动画技术实力也明显增强,电脑绘制背景技术已较为普及。
三维和二维电脑动画发展迅猛,形成了从策划、创作、传播到系列产品开发的“大动画体系”新概念,从而推动了动画业的腾飞。
迪斯尼:1995年还与PIXAR公司一同推出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
三、主题思考
(1)现在中国动画与世界动画的差距在哪里?
(2)自己创作一个《西游记》唐僧师徒的造型
评分说明:满分100分,互动部分为额外加分部分,但总分不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