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国际空间法-2014
- 格式:ppt
- 大小:401.00 KB
- 文档页数:19
第八章空间法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航空法和外层空间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如何对空间进行科研活动及探索;本章的教学难点与重点:领空及其法律地位;宇宙空间及国际条约;空中犯罪及法律制裁这一章共分为四节进行组织教学:第一节空间法概述第二节国际航空法第三节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民事)第四节国际民用航空器安全的法律保护(刑事)第一节空间法概述一、概念:空中空间: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空间法:国际航空法;国际航天法即外层空间法广义的国际空间法是规定空中空间各区域的法律地位,调整国际法主体在空间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并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各种原则和规则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
狭义指外层空间法国际航空法的特点是航空活动的国际性和仅适用于和平时期的民用航空器,用于军事、海关和警察部门的国家航空器不是现代航空法所规范的;外层空间法的特点是发展迅速和先行立法;二、空间法的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1919年10月13日《关于管理空中航行的公约》即1919年《巴黎公约》是第一个关于国际航空法的多边条约,确立了领空主权原则并建立了常设管理机构国际空中航行委员会,标志着国际航空法的正式形成;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国际航空法的宪章性文件1966年《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是外空宪章;三、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第二节国际航空法一、领空是指处在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在国家领土之内陆地和水域之上的空气空间;1944年《芝加哥公约》彻底确立了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表明:1宣告了领空主权原则2领空主权是每一个国家都享有的,无论是缔约国还是非缔约国,所以此原则是国际习惯法规则,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3每一个国家享有的领空主权是完全的和排他的国家对其领空所具有的主权权利表现在:1自保权:一国领空不受侵犯,未经一国允许,任何外国航空器不得进入该国领空2管辖权(立法、行政、司法、执法):每一个国家对其领空都享有管辖权3管理权:每一个国家都有权自行决定制定必要的法规维护空中航行正常秩序4支配权:国家可以规定公民有自由通行的权利,而对于外国航行通过则需要签订航空运输协定,给予运营权。
法律知识:国际空间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国际空间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太空的奥秘。
太空作为一个全人类的共同领域,其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守国际空间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本文将对国际空间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领域作为人类共同的物质基础,太空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任何国家都不得垄断它。
国际空间法规定,太空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共同遗产,所有国家都有权在和平与合作的基础上自由地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二、和平利用太空国际空间法强调太空必须和平利用。
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太空部署和使用武器,也不得对太空中的其他国家或者嫡系构成威胁。
此外,国际空间法还规定了和平利用太空的一些具体内容:1.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如通信、导航、气象预报、地球观测等。
2.和平使用太空科技,如太空探索、航天器研制、载人航天等。
3.参与宇宙探索和利用的国际合作。
三、各国对太空活动负有主体责任国际空间法要求各国负有主体责任,即掌握、管理、监督和控制本国在太空的活动。
各国有权进行太空研究、利用和开发,但必须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
当本国的太空活动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或人民的安全、建筑物的完整性时,还必须提前告知有关各方,以便共同协调。
四、保护人类及其环境国际空间法还规定了保护人类及其环境的原则。
太空活动必须不危害人类的健康、生命、财产和环境,对地球大气层和壳层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必须受到事先批准。
此外,国际空间法还强调维护太空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防止太空许多危险物质的积累和污染。
五、国际合作太空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科技交叉发展的前沿领域,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开展太空活动都难以应付当今世界的高科技挑战。
因此,国际合作显得非常重要。
国际空间法规定,为了共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各国应当进行合作,并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予以开展。
此外,各国还应该加强太空科技方面的人员、技术、信息与设备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