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联合用药情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44.20 KB
- 文档页数:2
心血管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问题分析作者:陈赛勇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3期陈赛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深圳 518036)【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
方法对心血管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药情况采取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对心血管住院病人的296条临床用药医嘱单进行监测。
286条药物相互作用合理,10条存在不合理配伍情况。
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问题要加强重视,监测观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定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疾病联合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a)-0014-02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of Any issue analysisCHEN SaiyongCardiology, Shenzh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Shenzhen 51803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Research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drug situation.Methods Way to the hospital patients in theclinical application to use drugs rationally monitoring systems for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Resul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of hospital inpatients of 296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doctor. the surveillance of drug interaction 286,10 are unreasonable and service conditions.Conclusion treatment for diseases in any of the probl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establishing security effectively.joint application solutions.【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Joint application;Drug interaction.心血管疾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心血管内科门诊临床用药情况与问题分析发表时间:2020-08-25T08:41:54.804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2期作者:刘亚军高静雅刘茜[导读] 进而导致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2]。
(河北省军区唐山第二干休所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门诊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
方法:通过对84例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资料(疾病程度的诊断、所用药物名称、疗程、用法用量、药物联合使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用药期间所存在的问题。
结果:在8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情况的分析中,绝大多数是合理有效的,仅有6例患者的用药存在不同问题(7.14%)。
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对常见的用药问题及时提出、分析研究、改进措施,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脑血管内科;门诊临床;用药问题分析;合理用药建议【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2-0242-02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有诸多研究显示,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被称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症状。
现今社会,我们的国家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加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随之日益增多[1],长期以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一直都是医疗界积极探索和努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该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渴望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未发生疾病前的预防问题、发生后的治疗问题、降低发病率问题、减少该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老年患者多数是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采取药物治疗从而稳定病情。
药店必学:八大类常见疾病的50种联合用药方案药店员工如能将联合用药运用得当,不仅能提升患者疗效,赢得顾客信任,还能明显地提升客单价。
对我们来说,联合用药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
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8大类疾病的50种联合用药方案和顾客专业关怀内容。
第一类心脑血管类冠心病发病机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管腔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心脏病。
临床表现:心绞痛、必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推荐处方:患者应先到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然后:可长期坚持服用“复方丹参片”;经济条件好的可服用“保心片”。
心绞痛发作时,可应急性含服“硝酸甘油”。
也可以平时加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防止心绞痛发作。
专业关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多吃蔬菜和低糖食物;2)少吃动物内脏、蛋黄;3)每日食盐限制在5克以下。
注意冷暖。
戒烟限酒。
生活有规律。
保持乐观、舒畅、平和的心性。
高血脂病征判断:由医生依据血清脂质的测定确诊。
国内现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大于5.17mmol/L 或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大于1.7mmol/L即为高血脂症。
推荐用药:短期服用“降脂灵片”+坚持服用“血脂康”专业关怀:多饮水。
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多吃大豆食品。
多吃清淡的食物,以素食为主,粗细粮搭配,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坚持锻炼。
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游泳等。
勿吸烟,应戒酒。
定期做血液流变学测定,观察血液黏度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类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胸胁胀痛:逍遥丸+嫦娥加丽丸+乌鸡白凤丸(痛经剧烈时加服)贫血、面色萎黄: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痛经剧烈时加服)月经量少、经期长(超过4天)、产后:十全大补丸+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痛经剧烈时加服)专业关怀: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能缓解疼痛。
尽可能多吃蜂蜜、香蕉、芹菜、白薯,保持大便通畅可避免便秘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乳腺增生病征判断: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
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0T10:05:18.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赵光庆姚丽玲[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并研究有效整改方案以对用药合理性做出保证。
山东省昌乐县妇幼保健院山东潍坊 262400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并研究有效整改方案以对用药合理性做出保证。
方法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50例。
干预组采取用药措施展开临床干预,对照组未给予用药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包括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忽视用药禁忌证、重复用药)。
结果干预组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品方法不合理、忽视用药禁忌证、重复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用药措施的有效采用,能够使得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问题获得有效改善,期间对于用药问题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有效探讨,之后对应进行整改措施的研究并应用,使得心血管内科患者用药指导力度获得充分加强,对患者尽快恢复做出充分保证。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临床合理用药引言心血管内科主要是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与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有关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方式。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由于我国药物使用管理较为松散,常出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对患者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出现患者死亡。
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均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从而引起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就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常见性问题及合理用药策略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4例。
研究组:女男比例为26:24;年龄在53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58±5.55)岁。
探究心血管病治疗中联合用药的问题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
心血管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200名的实际用药情况实行进行跟踪检测,对统计的结果深入发热分析研究。
结果?经过研究结果表明,在这200名心血管病人中195名病人的药物使用使科学、合理的,有5人的用药情况存在异常。
结论?根据临床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在真对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药物使用情况的重视,这样可以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病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病;治疗;联合用药;方案引言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中老年人群是高危人群,身体机能在不断的下降,这样导致抵抗力以及免疫力都会有所下降,而心血管疾病也会对身体造成加到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能够充分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下主要是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200名的实际用药情况实行进行跟踪检测,这200名病人选取的是随机抽选的原则,无统计学意义。
这200名病人中:有女性病人116人,男性病人84人,病人年龄范围在58.3岁到68.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3.1岁。
病人的病程时间在6个月到8年不等,其中平均病程时间为4.7年。
针对病人的联合用药信息进行相应的收集与整理,结合资料采取针对性的分析。
还要根据病人的药物潜在药理的作用与药物的配置禁忌情况详细的研究。
2联合用药问题探讨2.1药物相互作用2.1.1保钾利尿剂与噻嗪利尿剂联合使用此类联合对于同属于一种药效的药物进行同时使用的时候,需要对药物的药性有熟悉的了解。
使用噻嗪类药物能够显著的降低病人的血容量,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病人的血压情况。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本院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则增加心血管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TG、LDL-C、TC、心率及LVED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心功能;血脂冠心病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病症,会造成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且具有死亡的风险【1】。
相关研究指出,血脂的升高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因此治疗冠心病应该对血脂重点调节【2】。
阿托伐他汀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可改善血脂代谢、内皮功能,但单纯治疗冠心病效果到不到临床满意度【3】。
为此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旨在分析对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时间段2019年7月份至2021年8月份之间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8-77岁,平均(62.40±3.85)岁;病程3-7年,平均(5.17±0.48)年。
研究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7-79岁,平均(62.53±3.62)岁;病程4-8年,平均(5.20±0.5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诊断为冠心病,家属患者同意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入院前一周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患者;心脏手术史患者;对药物过敏患者;药物禁忌患者;哺乳期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7-08-31T15:45:41.6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作者:杨子萱[导读] 尽量减少注射剂的使用,加强心血管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尤其是对肝肾、心肺功能的监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脑血管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措施。
方法:对80例心血管类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药品类别、用药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年龄上有较大差别,中老年人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远高于儿童及青年患者。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和呼吸系统异常是心脑血管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药物合用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临床治疗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药品及用药种类,重点监测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用药。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其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希望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心血管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维护公众用药安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汇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使用非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患者。
合并症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患者性别、年龄统计:男61例,女63例,平均年龄18~86岁。
不良反应统计: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53例,新药物不良反应27例。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分析首先要以研究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利用情况为目的,同时对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测评,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分析提供依据,选用各种病例,查看每一个病例针对的各种药物在疾病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观察其结果,看哪种药物的效果好或是哪种药物对男性女性的身体更有效果,效果更明显。
标签: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药物利用指数临床治疗前言: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国家,生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其中多以男性为主。
所以我国心脑血管的研究问题就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位居人均死亡率的首位,利用药物成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由于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快而且后果非常严重,所以要及时的进行观察,同时心血管药物一般对心血管疾病来的比较快而且具有活血的作用,所以在服药后要对患者的观察必须严格,其中在服用心血管性药物时要保证药物剂量的合理处理的及时果断。
临床诊断的全面性和合理性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首要前提,这关系到整个医疗质量,甚至关系到真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患者医疗费用的多少,让患者用少量的钱,吃少量的要来获得最佳的效果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即使应用当今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很多人被心血管疾病困扰,同时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至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而心血管得病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血液粘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
其中有高血压的人群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
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人们的情绪不稳定,或大量饮酒,吃太多含脂肪的食物,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环境污染等因素,直接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液流速减慢,血粘稠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同时由于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很多的。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门急诊处方评价摘要:目的:以实践方式探讨中成药和西药联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用药的科学性还有急诊处方评价。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收集的92603张心脑血管病治疗处方。
以药理学为基础,对中成药与西药结合后,记录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情况。
结果:根据处方综合分析,65岁以上患者占63%,45-64岁患者占30%,45岁以下患者占7%。
联合使用处方量的非预期效果占3.49%,应归类为不合理联合使用。
结论:中成药与西药合用后,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明显超过95%,而不良反应在处方中的比例是5%。
希望医务工作人员可以对样本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做好随访和观察,便于进一步了解成药和西药合用后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中成药;西药;心脑血管疾病;门急诊处方评价前言:心脑血管疾病为一类十分严重的疾病,会严重的威胁着生命健康,为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最近一些年,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中成药及西药联用得以有效推广。
如果坚持合理用药,辨证用药,中成药疗效较为显著。
然而,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两者结合可能产生对抗或协同作用。
情况严重的话,配伍不当可能导致良药变成毒药。
所以,文章分析了中成药与西药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以期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收集的92603张心脑血管病治疗处方,处方单都是用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开具的。
希望分析病患在联合用药后治疗当天的情况,判断联合用药是否达到目标。
1.2方法对截获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涵盖了中成药处方、西药处方和联用单,借助专业数据库中的大量医学文献,判断疗效;有效探究中、西药联合应用后获得的医疗效果,且对其中存在的威胁进行分析,并对各年龄组在联用药后产生的表现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联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2结果2.1药物联用病患的基本年龄概况在近万张的处方单中,病患年龄均为31-97岁,下面的表1主要展现了西药和中成药合用后的病患年龄的基本参数。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药学分析【摘要】目的:对脑血栓采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方式治疗进行药学分析。
方法:本院就诊确诊为脑血栓患者选入110例,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1日入院,组别划分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常规组服用阿司匹林,试验组增加给药辛伐他汀,疗效分析。
结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试验组治疗后在组别间较良好(P<0.05),用药副作用反应,两组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对于脑血栓的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具备极佳治疗功效,用药后可有效干预病灶组织状态,疗效显著。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脑血栓;药学分析脑血栓在临床中属脑血管疾病范畴,是现今中老年人群高发疾病类型,因疾病发病位置处于脑部,因此对脑部神经系统功能具备损害性,引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同时,多数患者预后有明显后遗症,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
为改善脑血栓患者预后机体状态,促进其恢复,以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其功效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疾病对其神经系统及血管功能损害性,从而使患者预后肢体运动功能得以恢复,较单一用药效果更为良好,疾病治疗功效极佳[1]。
为进一步明确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临床应用效果,于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1日选定110例脑血栓患者,对其疾病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等做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就诊确诊为脑血栓患者选入110例,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1年4月1日入院,组别划分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常规组分入27例男,28例女,(64.88±1.32)岁;试验组分入29例男,26例女,(64.93±1.29)岁,无差异(P>0.05)。
1.2方法阿司匹林治疗常规组:单次用药剂量500 mg,24小时服用一次,连续用药半年。
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阿司匹林用药剂量同常规组,辛伐他汀单次用药剂量20mg,口服给药,24小时服用一次,连续用药半年。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尤其是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药物治疗是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目前,常用的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血脂药和抗凝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发挥着预防、治疗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一方面,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
二方面,降压药物如利血平、贝那普利等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它们通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方面,降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等被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四方面,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肝素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
它们通过抑制血液的凝血过程,减少血栓的形成。
然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其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药物需求量也相应增加,给我国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
其三,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水平相对滞后,一些新药物和新治疗方法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在未来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不断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
例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方面,我国对中药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将逐渐得到认识和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15种联合用药方案!▍来源:一九堂降脂类常识判断:高血脂症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高于正常含量,大约70%的中老年人患有这种病症。
它常引起动脉硬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用药原则:降血脂类+保健品(先问清患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哪一项高?然后对症用药)一般用药:地奥脂必妥,普伐他汀,阿伐他汀,非诺贝特,降脂排毒胶囊,脂脉康,脉通。
联合用药:(1)辛伐他汀+降脂排毒胶囊+天然维生素EC丸(2)非诺贝特+降脂排毒胶囊+天然维生素EC丸建议顾客:少吃高脂食物,如黄油、奶酪、猪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
多吃含丰富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水果和蔬菜等,少喝酒、不要吸烟、酒精会使血脂升高。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从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心脑血管疾病类常识判断:多经医生诊断,典型症状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耳鸣,肢体麻木,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等。
用药原则:对症药物+改善供血类药物+保健品一般用药:步长脑心通,益心酮滴丸,冠脉宁片,益脉康片,芎香通脉丸,参七心舒胶囊,银杏叶丸,脑络通胶囊,血府逐淤颗粒。
联合用药:(1)益心酮滴丸+丹参舒心胶囊(或者血府逐淤颗粒)+天然维生素EC丸(2)血塞通分散片+益脉康片+天然维生素EC丸(3)银杏叶丸+益脉康片+天然维生素EC丸(4)脑络通胶囊+天然维生素EC丸建议顾客: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到医院复查。
注意休息,调节均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心绞痛患者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
降压类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用长效药,联合用药。
一般用药:1、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依托普利、卡托普利等;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4、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等;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6、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复方利血平、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等;7、中成药:松龄血脉康、强力定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