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和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23
一、前言为加强我院门诊处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于近期对门诊处方进行了全面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二、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本次点评共抽查门诊处方1000份,其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签名完整的处方占95%,存在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签名不清晰等问题的处方占5%。
针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和提醒,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用药合理性评价(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抽查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处方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2)中药处方评价:抽查处方中,中药处方占15%,其中合理用药的处方占90%,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10%。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中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药合理用药水平。
(3)处方用药金额:抽查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金额为12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在部分处方中,存在过度用药、滥用高价药品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相关医师进行提醒,强调合理用药、控制用药成本。
3. 用药依从性评价本次点评发现,部分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如自行停药、漏服、随意加减剂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已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针对本次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相关医师进行培训,提高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等水平。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制定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明确点评范围、标准、流程等,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定期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临床用药需求,共同探讨合理用药方案。
4. 提高患者用药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用药安全。
四、总结通过本次门诊处方点评,发现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情况良好。
处方点评分析及结论
一、点评: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未写中医诊断证型。
2、该处方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不适宜缘故为联用了两种含有相同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中成药。
二、分析:
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处方应当注明中医诊断证型。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二者成份中均有马钱子粉,马钱子要紧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均具毒性,过量易致中毒,故应严格操纵剂量。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中规定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那么及增效减毒原那么;功能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中成药原那么上不宜叠加利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药物应幸免重复利用。
三、结论: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均含有马钱子成份,二者联用属于联合用药不适宜。
处方点评人:
干与:
医师签字:。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验收标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于2008年始对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由医院药学部门组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和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开展,临床药学室药师由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中高级药师专职担任,由于未参加正规的临床药师培训,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学习以及平时工作的积累,点评的依据以药品说明书为准,严格按照处方点评的规范进行抽样、点评分析。
临床药学室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住院医嘱进行初选,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进行初评,并将初评结果汇总,每季在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议上交由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点评,临床药学室将专家点评的结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汇总不合理处方,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并在药讯上刊登,并要求各科组织学习,并将学习情况及意见反馈临床药学室,以便杜绝类似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水平的提高,同进将处方点评结果报行风办,判定为超常处方的医院将根据管理方案进行处罚通报。
根据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医院实施情况,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点评原则,三年来医院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工作到临床药学实际工作中,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不断整改督查。
处方书写规范明显提高,用药不适宜现象及超常处方明显减少,处方点评前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90%,三联抗菌药物联用,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极普遍,几乎达50%,门急诊处方中普遍存在三线、三联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50%,现在住院医嘱中三联、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小于10%,抗菌药物使用率70%左右,门急诊处方己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三线己停用。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门诊处方作为医生为患者开具的医疗处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目前我国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开处方不规范、患者用药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医疗部门加强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监管与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
一、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1. 医生开处方不规范在一些医院门诊,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存在开药过多、用药过重等情况。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要求,过度开药或者开高药量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药品费用高等问题。
而有些医生由于医疗知识水平有限或者医德不高,开具处方时存在药品不合理搭配、误诊、滥用抗生素等情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2. 患者用药不合理一些患者在拿到处方后,往往自行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不按时服药、擅自更换药品等情况比较普遍,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或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一些患者由于资金状况等原因,会自行购买药物并进行药物自我治疗,忽视了医生的建议,也容易导致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部门应当加强对门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专业知识培训、临床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增强医生的用药合理性和规范性。
2. 完善处方点评体系建立处方点评体系,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和评估。
通过专业的药师团队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药品搭配合理、适量合适、用药频次合理等。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整改,确保医生开出的处方符合临床指南和标准,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 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用药观念。
通过医生的耐心解释和患者教育手册等渠道,提醒患者按照医嘱规范用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频次和用药时间,及时向医生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等。
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分析小结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分析小结一、引言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和处方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病患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文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和处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希望通过此文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意识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二、病例分析1.病例背景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组具有典型特征的病例进行分析,包括病情、就诊情况、症状描述等详细信息。
2.病例分析在对选定的病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针对不合理用药和处方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等方面的问题。
三、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1.用药剂量不合理针对病例中出现的用药剂量不合理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调整剂量、合理分配用药次数等。
2.用药时间不合理针对病例中出现的用药时间不合理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在合适的时间给药,避免用药过早或过晚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3.用药途径选择不当针对病例中出现的用药途径选择不当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用药途径,避免用药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病历资料、用药指南、相关文献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中涉及到的法律名词有:1.药品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3.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纠纷处理办法。
六、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用药决策和处方编写提供参考,并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本3份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一、处方点评表显示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__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2、适应症不适宜;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三、分析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
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__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
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__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2023年__《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__,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__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23年,__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23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__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__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_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__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__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结一、引言药剂科是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患者处方,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处方点评是药剂科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将对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小结。
二、工作内容1. 处方审核处方审核是药剂科处方点评的第一步。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审查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通过合理的审核,可以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药物选择在处方点评中,药剂师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们要对市场上各种药品的性能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提供合理的药物选择建议。
3. 药物配伍在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剂师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配伍性。
一些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警示,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4. 剂量评估药剂师在处方点评中需要对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评估。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剂量过高则会增加患者的风险。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评估合理的用药剂量,并在需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调整。
5. 给药途径评估给药途径评估是药剂师在处方点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合理的给药途径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工作经验1. 持续学习药剂科处方点评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我们要关注医学研究和新药的进展,了解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南,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处方点评的准确性。
2. 与医生密切合作处方点评需要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和沟通。
我们要了解医生的用药意图和治疗方案,向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与医生的良好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处方点评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经验总结与分享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总结经验并与同行分享。
不同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处方点评的水平。
处方点评总结2019年,XXX按照卫生部的规范要求,对处方点评和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进行了重要调整和加强。
医院班子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共召开了9次会议。
在2019年1-11月期间,共抽查了1885张处方,其中不合格的有81张,处方合格率为95.9%。
每月对门诊处方和病例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例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以下是我院2019年1-11月份处方点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一、不规范处方(31张)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应使用规范的通用名。
2.处方前记填写不完整,存在缺项,例如无“临床诊断”等。
(5张)3.临床诊断不全。
例如临床诊断为“药流”却开具“头孢呋辛”,临床诊断为“拆线”却开具“罗红霉素”等等。
慢性胃炎开两种厂家的奥美拉唑,脚气病开达克宁,坐骨神经痛开青霉素静脉点滴。
(19张)4.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
二、不适宜处方(48张)1.重复用药,例如临床诊断为“上感急性扁桃体炎”却开具“阿奇霉素”和“依替米星”,临床诊断为“酒精中毒”却开具“参麦注”(5张)。
2.溶媒选用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3.中西药混用,中成药注射液里加氯化钾会影响溶解度,不溶性微粒呈几何级数增加,甚至能导致沉淀,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应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4.无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
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4张)1)超计量使用。
2)联合应用不合理,例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却开具“头孢克污”和“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临床诊断为“痛风”却开具“青霉素注”等。
(9张)3)给药频率不合理,例如“左氧氟沙星注”一日二次给药等。
(5张)通过处方点评工作,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的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中的重复给药和配伍禁忌方面。
沿河县人民医院上半年临床用药情况与处方点评分析2016年(1-6月份)临床药学室每月随机抽查住院病历30份、门(急)诊处方100张,病历共180份,处方共600张.对我院住院医嘱、门(急)诊处方每月进行点评与用药分析。
旨在加强学习交流,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下面就我院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一、门诊西药房用药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从随机抽查的600张门诊处方中抽取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处方进行分析)1.临床诊断模糊不清或书写不全处方35张,所占比例43。
75 %。
例如:①门诊号:244623 诊断健康查体;②门诊号:244840 诊断:妇科检查。
2.适应症不适应或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26张,所占比例32.50 % 。
例如:门诊号:344649 诊断:腹痛,处方:654-2片,西咪替丁片,双黄连颗粒.双黄连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选择药物不合理。
3.超说明书用药处方4张,所占比例5% 。
例如:①门诊号:5130417,诊断:妊娠状态,处方:益母草膏。
益母草膏说明书载明禁用于怀孕妇女.属超说明书用药。
②门诊号:532310,诊断:妊娠状态,处方:柏栀祛湿洗液.柏栀祛湿洗液说明书载明禁忌症:月经期、妊娠期禁用,属超说明书用药。
4.开具药品数量超相关规定处方4张,所占比例5% 。
例如:门诊号:138467临床诊断:妇科检查处方:缩宫素、利多卡因、丙泊酚、补中益气颗粒、康妇灵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第二章第六条中规定: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开具药品数量超相关规定。
5.无用药指征处方7张,所占比例8.75% .例如:门诊:5137016 临床诊断:盆腔结核,女性,处方:康妇灵胶囊(0.4g*36粒)2瓶(一次 1.4g,一日三次).其功效: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调经自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多,痛经等。
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日益普及,处方作为医疗行为的重要记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我院自20xx年始,定期对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点评,现将近期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如下。
二、点评内容与方法本次点评主要针对门诊和住院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
点评内容包括:1. 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包括处方格式、字迹、签名等。
2. 用药合理性: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用法、疗程等。
3. 抗菌药物使用:包括适应症、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4. 中药处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用法等。
点评方法采用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同时针对重点科室和重点药物进行专项检查。
三、点评结果与分析1. 处方书写规范性: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字迹潦草、签名不规范等问题。
2. 用药合理性:大部分处方用药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适应症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问题。
4.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总体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师对处方书写规范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处方书写不规范。
2. 部分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导致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4. 中药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处方书写规范、药物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认识。
2.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和纠正。
3.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 规范中药处方,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培训。
五、总结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发现了我院在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5年第二季度伊金霍洛旗妇幼保健院处方点评分析总结2015年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我院门诊医生处方进行抽查,每位医生抽处方10张,对抽查处方进行点评与用药分析。
其旨在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第二季度抽取6月份处方,下面就我院第二季度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一、处方书写不规范1、个别调配处方存在无调剂、复核签名现象。
2、处方前记不规范,主要是临床诊断不规范,比如“体检”;有的用症状作为诊断,比如“发热”、“咳嗽”“胃痛”。
有的诊断不详细,比如“霉菌性阴道炎”只写“阴道炎”。
3、诊断与开具药物不对症。
如诊断“妊高症”开具“多维铁口服液”(就诊号1502220005),“上感”开具“维生素D3注射液”(就诊号1502160084),“腹泻”开具“复方酮康唑软膏”(就诊号1502040087)等。
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感染的诊断,无感染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在医疗质量管理年处方检查中此项属中度处方缺陷。
如细菌性阴道炎可用抗菌药物,霉菌性阴道炎可用抗真菌药,混合性阴道炎可用两联抗菌药。
4、个别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
比如就诊号“头孢丙烯干混悬剂6包,用法:0.5包每天2次口服”,应写明剂量,不应用“0.5包”(就诊号1502200006)。
二、不合理用药1、重复用药:有重复用药现象,例如:①“甲硝唑片”或“克霉唑片”与“双唑泰栓”合用阴塞(就诊号1502040064),“双唑泰栓”本身含有甲硝唑0.2g,克霉唑0.16g,属重复用药。
②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与复方氨酚烷胺片合用属重复用药(就诊号1502160083)。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
复方氨酚烷胺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临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点评自查报告近年来,医疗领域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作为医护人员,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对
患者生命健康负责的关键。
因此,本人认真总结、自查个人的处方点
评情况,在此作报告如下。
首先,临床合理用药是医护人员应该始终坚守的底线原则。
在诊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生理特征、病史等因素,根据最新的
医学研究成果和治疗指南,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药物选择上,应严格遵循“确诊、明确疾病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合理用药方案”的原则,避免不合适的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规范处方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开具处方时,需准确填写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药物名称、剂量、用法、频次
等内容,避免因信息不清晰而导致用药错误。
同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导致耐药性增强和不良反应发生。
在
处方审核环节,要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维护患者用
药安全。
最后,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自我反省和改进,提高自己的用药水平和处方质量。
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培训课程,多阅读最新的医学
文献和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
同时,积极参与临
床合理用药和处方点评工作,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的临床实践水平。
综上所述,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所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关注用药安全和处方质量,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实践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愿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患者的健康,传递医者仁心!。
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分析小结
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点评分析小结:
一、背景介绍:
这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时间范围等。
二、研究方法: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的方式、样本的选择、研究工具的使用等。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这一部分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供具体的结
果和数据,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解读。
3.1 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这一小节主要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包括用药的种类、用药的途径、用药的频率、用药的剂量等方面。
3.2 处方点评分析:
这一小节主要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处方中
药品的选择、药物的用量、药物的频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四、影响因素分析:
这一部分对影响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处方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医生的知识水平、患者的需求、药品的宣传等方面。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这一部分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帮助改善不合理用药和处方的情况。
六、附件:
附上本文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节罗列了本文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应的解释和注释。
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总结从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总900份,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现分析总结如下:一、用药品种:我院用药品种总数为2043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7种。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占我院用药品种数的45.51%,注射剂使用率为23%。
药品通用名数为100%,合理用药处方占我院总用药品种数的比例为99%。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抗菌药物使用率: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3%,超过了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抗菌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分布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诊断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胃肠炎、消化不良、宫颈炎、人工流产、功血、月经不调、阴茎炎、鹅口疮、疱疹性咽峡炎、宫腔内积血。
3、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最常见的:1联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奥硝唑分散片、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甲硝唑片、甲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丙烯颗粒、阿奇霉素糖浆;2联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青霉素钠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苯唑西林钠联用、奥硝唑分散片与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联用;3联我院门诊暂时无3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三、药品处方金额: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55.3元。
四、平均就诊时间和平均发药时间:平均就诊时间为10.7分钟,平均发药时间为13.74秒,药师能详细为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患者满意度为100%。
五、其他: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为100%,药品标签标识方面工作做的较好,完整率为100%。
六、合理用药点评评估:1、处方中未写临床诊断、年龄、年龄格式不规范如:1/2,应写为6/12、开具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无医师特别说明的都属于不合格处方。
2、呼吸道感染处方中出现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联用,属于重复用药现象。
处方点评分析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分析医疗处方点评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对处方点评的分析总结:现状分析目前,医疗处方点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处方点评作为一种评估医生处方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优势分析处方点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参考:处方点评结构化评估处方的信息,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以帮助提高处方质量。
2. 指导用药:通过点评分析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医生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 安全保障:处方点评可以检测处方中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等风险,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患者用药风险。
4. 提高效率:处方点评软件可以自动化评估处方信息,提高评估效率,减轻医生工作负担,使临床工作更加高效。
挑战分析然而,处方点评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1. 质量问题:处方点评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需要得到保证,否则可能导致误导医生或患者。
2. 数据安全:处方点评需要处理大量的医疗数据,这涉及到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3. 技术要求:开发和维护处方点评系统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知识,这对于一些医疗机构可能是个挑战。
建议和展望为了克服上述挑战并进一步推动处方点评的发展,在以下方面可以进行努力:1.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处方点评标准和评估体系,提高处方点评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加强数据保护: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信息得到妥善管理和保护。
3. 推进技术研发:加大对处方点评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4. 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培训,提高他们对处方点评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通过以上努力,我们相信处方点评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门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用药安全性,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而如何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分析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和点评工作。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存在以下问题:1. 人员短缺:目前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的人员普遍短缺,导致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不足。
2. 审核标准不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导致不同的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同一处方的审核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3. 审核流程不畅:目前一些医院的审核流程不够畅通,导致处方审核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影响了处方的质量。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是指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的消耗。
目前,合理用药存在以下问题:1. 临床指南未得到充分实施: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完全遵循给定的临床指南,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
2. 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一些患者由于对药物的不了解或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用药依从性比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
3. 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一些医生在处方中滥用抗菌药物等高风险药物,同时一些患者在自行用药时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三、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鉴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需要加大对药剂科和临床药师的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力度,确保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充足。
2. 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医院需要制定统一的门诊处方审核标准,确保不同的审核人员对处方的审核结果一致。
4. 加强医生的临床指南培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临床指南的培训,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充分遵循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