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 质 化 学 成 分 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Mn Si ≤P ≤S ≤V Nb Ti C ≤Al ≥Cr ≤Ni ≤Q295A 0.80-1.500.550.0450.0450.02-0.150.015-0.060.02-0.200.16Q295B 0.80-1.500.550.040.040.02-0.150.015-0.060.02-0.200.16Q345A 1.00-1.600.550.0450.0450.02-0.150.015-0.060.02-0.200.02-0.20Q345B 1.00-1.600.550.040.040.02-0.150.015-0.060.02-0.200.02-0.20Q345C 1.00-1.600.550.0350.0350.02-0.150.015-0.060.02-0.200.02-0.200.015Q345D 1.00-1.600.550.030.030.02-0.150.015-0.060.02-0.200.180.015Q345E 1.00-1.600.550.0250.0250.02-0.150.015-0.060.02-0.200.180.015Q390A 1.00-1.600.550.0450.04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30.7Q390B 1.00-1.600.550.040.04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30.7Q390C 1.00-1.600.550.0350.03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30.7Q390D 1.00-1.600.550.030.03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30.7Q390E 1.00-1.600.550.0250.02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30.7Q420A 1.00-1.700.550.0450.04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40.7Q420B 1.00-1.700.550.040.04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40.7Q420C 1.00-1.700.550.0350.03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40.7Q420D 1.00-1.700.550.030.03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40.7Q420E 1.00-1.700.550.0250.02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40.7Q460C 1.00-1.700.550.0350.03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70.7Q460D 1.00-1.700.550.030.03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70.7Q460E1.00-1.700.550.0250.0250.02-0.200.015-0.060.02-0.200.02-0.200.0150.70.7C Mn Si P S ALs Nb V一般强度钢A ≤0.22≥2.5C 0.10-0.35≤0.040≤0.040一般强度钢B ≤0.210.60-1.000.10-0.35≤0.040≤0.040一般强度钢D ≤0.210.60-1.100.10-0.35≤0.040≤0.040一般强度钢E ≤0.180.70-1.200.10-0.35≤0.040≤0.040≥0.015高强度钢AH32≤0.180.70-1.600.10-0.50≤0.040≤0.040≥0.015高强度钢DH32≤0.180.90-1.600.10-0.50≤0.040≤0.040≥0.015高强度钢EH32≤0.180.90-1.600.10-0.50≤0.040≤0.040≥0.015高强度钢AH36≤0.180.70-1.600.10-0.50≤0.040≤0.040≥0.0150.015-0.0500.30-0.10高强度钢DH36≤0.180.90-1.600.10-0.50≤0.040≤0.040≥0.0150.015-0.0500.30-0.10高强度钢EH36≤0.180.90-1.600.10-0.50≤0.040≤0.040≥0.0150.015-0.0500.30-0.10牌号等级 化学成份 %钢类等级化学成份 %船体用结构钢 GB712-8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591-94C Si Mn P S Cr Ni Cu 20Mn20.17-0.24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30Mn20.27-0.34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35Mn20.32-0.39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40Mn20.37-0.44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45Mn20.42-0.49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50Mn20.47-0.55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30V 0.07-0.1220MnV 0.17-0.240.17-0.37 1.30-1.60≤0.035≤0.035≤0.30≤0.30≤0.3027SiMn 0.24-0.32 1.10-1.40 1.10-1.40≤0.035≤0.035≤0.30≤0.30≤0.3035SiMn 0.32-0.40 1.10-1.40 1.10-1.40≤0.035≤0.035≤0.30≤0.30≤0.3042SiMn 0.39-0.45 1.10-1.40 1.10-1.40≤0.035≤0.035≤0.30≤0.30≤0.3015Cr 0.12-0.180.17-0.570.40-0.70≤0.035≤0.0350.70-1.00≤0.30≤0.3015CrA 0.12-0.170.17-0.570.40-0.70≤0.035≤0.0350.70-1.00≤0.30≤0.3020Cr 0.18-0.240.17-0.570.50-0.80≤0.035≤0.0350.70-1.00≤0.30≤0.3030Cr 0.27-0.340.50-0.80≤0.035≤0.0350.80-1.10≤0.30≤0.3035Cr 0.32-0.390.17-0.570.50-0.80≤0.035≤0.0350.40-0.70≤0.30≤0.3012CrMo 0.08-0.15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40-0.5515CrMo 0.12-0.18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40-0.5520CrMo 0.17-0.24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15-0.2530CrMo 0.24-0.34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15-0.2530CrMoA 0.26-0.33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15-0.2535CrMo 0.32-0.400.17-0.570.40-0.70≤0.035≤0.0350.80-1.10≤0.30≤0.30Mo 0.15-0.2515CrMn 0.12-0.180.17-0.57 1.10-1.40≤0.035≤0.0350.40-0.70≤0.30≤0.3020CrMn 0.17-0.230.17-0.570.90-1.20≤0.035≤0.0350.90-1.20≤0.30≤0.3040CrMn 0.37-0.450.17-0.570.90-1.20≤0.035≤0.0350.90-1.20≤0.30≤0.3020CrMnSi 0.17-0.230.90-1.200.80-1.10≤0.035≤0.0350.80-1.10≤0.30≤0.3030CrMnSi 0.27-0.340.90-1.200.80-1.10≤0.035≤0.0350.80-1.10≤0.30≤0.3020CrMnMo 0.17-0.230.17-0.370.80-1.10≤0.035≤0.035 1.10-1.40≤0.30≤0.30Mo 0.20-0.3040CrMnMo 0.32-0.450.17-0.370.80-1.20≤0.035≤0.0350.90-1.20≤0.30≤0.30Mo 0.20-0.3020CrMnTi 0.17-0.230.17-0.370.80-1.20≤0.035≤0.035 1.00-1.30≤0.30≤0.30Ti 0.04-0.1030CrMnTi0.24-0.320.17-0.370.80-1.10≤0.035≤0.0351.00-1.30≤0.30≤0.30Ti 0.04-0.10合金结构钢GB/T 3077-88牌号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H08A ≤0.10≤0.030.30- 0.55≤0.030≤0.030H08E ≤0.10≤0.030.30- 0.55≤0.020≤0.020H08C ≤0.10≤0.030.30- 0.55≤0.015≤0.015H08MnA ≤0.10≤0.070.80- 1.10≤0.030≤0.030H15A 0.11- 0.18≤0.030.35- 0.65≤0.030≤0.030H15Mn 0.11- 0.18≤0.030.80- 1.10≤0.035≤0.035H10Mn2≤0.12≤0.07 1.50- 1.90≤0.035≤0.035H08Mn2Si ≤0.110.65- 0.95 1.70- 2.10≤0.035≤0.035H08Mn2SiA ≤0.110.65- 0.95 1.80- 2.10≤0.030≤0.030H10MnSi ≤0.140.60- 0.900.80- 1.10≤0.035≤0.035H10MnSiMo ≤0.140.70- 1.100.90- 1.20≤0.035≤0.035H10MnSiMoTiA0.08~ 0.120.40~ 0.70 1.00~ 1.30≤0.030≤0.025H08MnMoA ≤ 0.10≤0.25 1.20~ 1.60≤0.030≤0.030H08Mn2MoA 0.06~ 0.11≤0.25 1.60~ 1.90≤0.030≤0.030H10Mn2MoA 0.08~ 0.13≤0.40 1.70~ 2.00≤0.030≤0.030H08Mn2MoVA 0.06~ 0.11≤ 0.25 1.60~ 1.90≤0.030≤0.030H10Mn2MoVA 0.08~ 0.13≤0.40 1.70~ 2.00≤0.030≤0.030H08CrMoA ≤ 0.100.15- 0.350.40- 0.70≤0.030≤0.030H13CrMoA 0.11- 0.160.15- 0.350.40- 0.70≤0.030≤0.030H18CrMoA 0.15- 0.220.15- 0.350.40- 0.70≤0.030≤0.025H08CrMoVA ≤0.100.15- 0.350.40- 0.70≤0.030≤0.030H08CrNi2MoA 0.05~ 0.100.10~ 0.300.50~ 0.850.030.025H30CrMnSiA 0.25~ 0.350.90~ 1.200.80~ 1.10≤0.025≤0.025H10MoCrA≤0.120.15~ 0.350.40~ 0.70≤0.030≤0.030C Si Mn P S Cr Ni MoCu 40Mn20.37-0.440.17-0.37 1.40-1.80≤0.035≤0.035≤0.30≤0.30≤0.2040Mn2A 0.37-0.440.17-0.37 1.40-1.80≤0.025≤0.025≤0.30≤0.30≤0.20V 0.07-0.12Mo 0.15-0.2530CrMo0.26-0.340.17-0.370.40-0.70≤0.035≤0.0350.80-1.00≤0.30≤0.20牌号化学成份 %≤0.035≤0.30≤0.30≤0.20焊接用钢丝钢 GB/T 1300牌号34Mn2V 0.30-0.370.17-0.37 1.40-1.80≤0.035化学成份 %无缝气瓶用钢GB12447Cr Ni 其它MoVCu H08A ≤0.020≤0.30≤0.20H08E ≤0.020≤0.30≤0.20H08C ≤0.020≤0.30≤0.20H08MnA ≤0.020≤0.30≤0.20H15A ≤0.020≤0.30≤0.20H15Mn ≤0.020≤0.30≤0.20H10Mn2≤0.020≤0.30≤0.20H08Mn2Si ≤0.020≤0.30≤0.20H08Mn2SiA ≤0.020≤0.30≤0.20H10MnSi ≤0.020≤0.30≤0.20H10MnSiMo ≤0.020≤0.30≤0.20H10MnSiMoTiA≤0.020≤0.30Ti0.05 ~0.15≤0.20H08MnMoA ≤0.020≤0.30Ti0.15 (加入量)0.30~0.50≤0.20H08Mn2MoA ≤0.020≤0.30Ti0.15 (加入量)0.50~0.70≤0.20H10Mn2MoA ≤0.020≤0.30Ti0.15 (加入量)0.60~0.80≤0.20H08Mn2MoVA ≤ 0.20≤0.30Ti0.15 (加入量)0.50~0.700.06~0.12≤0.20H10Mn2MoVA ≤ 0.20≤0.30Ti0.15 (加入量)0.60~0.800.06~0.12≤0.20H08CrMoA 0.80-1.10≤0.300.40~0.60≤0.20H13CrMoA 0.80-1.10≤0.300.40~0.60≤0.20H18CrMoA 0.80-1.10≤0.300.15~0.25≤0.20H08CrMoVA 1.00-1.30≤0.300.50~0.700.15~0.35≤0.20H08CrNi2MoA 0.70~1.00 1.40 ~1.800.20~0.40≤0.20H30CrMnSiA 0.80~1.10≤0.30≤0.20H10MoCrA0.45~0.65≤0.300.40~0.60≤0.20C Si Mn P S Cr Ni Cu 65Mn 0.62-0.700.17-0.370.90-1.20≤0.035≤0.035≤0.25≤0.25≤0.2555Si2Mn 0.52-0.60 1.50-2.000.60-0.90≤0.035≤0.035≤0.035≤0.035≤0.2560Si2Mn 0.56-0.64≤0.035≤0.035≤0.035≤0.035≤0.2565Si2Mn0.56-0.64≤0.030≤0.030≤0.035≤0.035≤0.25牌号化学成份 %弹簧钢 GB/T 1222牌号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V 24Mn2K 0.20-0.270.17-0.37 1.30-1.80≤0.045≤0.0450.07-0.2020MnVK 0.17-0.200.17-0.37 1.20-1.60≤0.040≤0.0400.07-0.2025MnK 0.21-0.310.20-0.60 1.20-1.60≤0.040≤0.0500.07-0.2034SiMnK0.30-0.380.90-1.301.00-1.40≤0.040≤0.0400.07-0.20C Si Mn P S CrML080.05-0.12≤0.030.20-0.50≤0.035≤0.035ML100.07-0.14≤0.030.20-0.50≤0.035≤0.035ML150.12-018≤0.070.20-0.50≤0.035≤0.035ML200.17-0.24≤0.070.20-0.50≤0.035≤0.035ML250.22-0.30≤0.200.30-0.60≤0.035≤0.035ML300.27-0.35≤0.200.30-0.60≤0.035≤0.035ML350.32-0.40≤0.200.30-0.60≤0.035≤0.035ML400.37-0.45≤0.200.30-0.60≤0.035≤0.035ML450.42-0.50≤0.200.30-0.60≤0.035≤0.035ML25Mn 0.22-0.30≤0.250.50-0.80≤0.035≤0.035ML30Mn 0.27-0.35≤0.250.50-0.80≤0.035≤0.035ML35Mn 0.32-0.40≤0.250.50-0.80≤0.035≤0.035ML40Mn 0.37-0.45≤0.250.50-0.80≤0.035≤0.035ML45Mn 0.42-0.50≤0.250.50-0.80≤0.035≤0.035ML15Cr 0.12-018≤0.300.40-0.70≤0.035≤0.0350.70-1.00ML20Cr0.17-0.24≤0.300.50-0.80≤0.035≤0.0350.70-1.00C Si Mn VNbTiP S HRB33520MnSi 0.17-0.250.40-0.80 1.20-1.600.0450.04520MnSiV 0.17-0.250.20-0.80 1.20-1.600.04-0.120.0450.04520MnSiNb 0.17-0.250.20-0.80 1.20-1.600.02-0.040.0450.04520MnTi0.17-0.250.17-0.371.20-1.600.02-0.050.0450.045化学成份,%不大于高质量带肋钢筋用钢 GB1499-1998HRB 400原牌号牌号矿用钢 GB/T 3414冷镦钢 GB/T 6478牌号化学成份 %牌号化学成份 %C Si Mn P 不大于S 不大于M5100.20-0.270.20-0.60 1.20-1.600.0450.045M5400.20-0.290.17-0.37 1.30-1.800.0450.045M5650.25-0.330.17-0.371.30-1.800.0450.045C Si Mn P S Cu20g ≤0.240.15-0.300.35-0.65≤0.035≤0.03522g ≤0.260.17-0.370.60-0.90≤0.035≤0.03512Mng ≤0.160.20-0.60 1.10-1.50≤0.035≤0.03516Mng 0.12-0.200.20-0.60 1.20-1.60≤0.035≤0.03515MnVg 0.10-0.180.20-0.60 1.20-1.60≤0.035≤0.035V 0.04-0.12≤0.0314MnMoVg 0.10-0.180.20-0.50 1.20-1.60≤0.035≤0.035V 0.05-0.15Mo0.40-0.6518MnMoNbg0.17-0.230.17-0.371.35-1.65≤0.035≤0.035Nb 0.025-0.050Mo0.40-0.65CSi Mn P S Cr Ni MoCu 20R ≤0.220.15-0.300.35-0.80≤0.035≤0.035≤0.030≤0.030≤0.03016MnR ≤0.200.20-0.60 1.20-1.60≤0.035≤0.035≤0.030≤0.030≤0.03015MnVR ≤0.180.20-0.60 1.20-1.60≤0.035≤0.035≤0.030≤0.030V 0.04-0.12≤0.030Mo 0.45-0.65Nb 0.025-0.050C Si Mn P SCr Ni V Cu 16Mn90.12-0.200.20-0.60 1.20-1.60≤0.035≤0.035≤0.035≤0.30≤0.3015MnV90.10-0.180.20-0.601.20-1.60≤0.035≤0.035≤0.035≤0.300.04-0.12≤0.30C Si Mn P S Cr 50Q 0.35-0.600.15-0.35≥0.40≤0.045≤0.050≤0.4055Q0.50-0.600.15-0.350.60-0.90≤0.045≤0.050≤0.40煤机用热轧异型钢 GB/T3424-94牌号化学成份 %牌号≤0.030压力容器碳素用钢和低合金 GB 6654桥梁用钢 YB(T)10轨 用 钢 GB/11264化学成份 %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GB 713≤0.030≤0.030牌号牌号18MnMoNbR≤0.230.17-0.371.35-1.65≤0.035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 %≤0.035牌号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Ti Nb 10TiL ≤0.140.10-0.300.50-0.90≤0.035≤0.0350.07-0.20T420L 0.07-0.11≤0.300.70-0.90≤0.020≤0.0100.006-0.012T440L 0.07-0.11≤0.300.80-1.00≤0.020≤0.0100.008-0.015T510L0.08-0.12≤0.301.20-1.40≤0.020≤0.0100.010-0.020C Si Mn P SNb 440QZ ≤0.12≤0.50≤1.30≤0.30≤0.025≤0.04480QZ0.09-0.14≤0.200.90-1.20≤0.20≤0.015≥0.005C Si Mn P S AL VHP2950.13-0.18≤0.100.70-1.00≤0.025≤0.020≥0.015HP3250.16-0.20≤0.10 1.20-1.50≤0.020≤0.018≥0.0150.01-0.03济钢标C Si Mn P S Cr Ni Cu SPA-H0.06-0.110.30-0.600.30-0.500.07-0.12≤0.0250.40-0.600.15-0.400.25-0.35C Si Si Mn P P S Ti AL NiCrCuX420.06-0.120.15-0.300.90-1.25≤0.030≤0.030≥0.02≥0.02X460.07-0.120.15-0.350.90-1.25≤0.020≤0.010≥0.02X520.08-0.120.20-0.35 1.10-1.35≤0.020≤0.010≥0.02≤0.10X600.06-0.120.15-0.401.20-1.60≤0.030≤0.020≥0.020.02-0.06C Si Mn P S AL SPAC≤0.08≤0.030.20-0.40≤0.020≤0.020≤0.02牌号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 %化学成份 %牌号HP3450.12-0.180.10-0.300.80-1.40≤0.030≤0.030ALS ≥0.015化学成份 %牌号牌号牌号牌号化学成份 %焊瓶用钢 (太规)集装箱板钢 (太规)管线钢 (太规)热轧带钢 (太规)汽车大梁用钢 (太规)汽车轴管用钢 (太规)化学成份 %C Cr Ni Mo 其它Others 热处理条件HB HRB HV 301≤0.1516.0~18.0 6.00~8.00--S ≥205≥520≥40≤207≤95≤218301L ≤0.03016.0~18.0 6.00~8.00-N ≤0.20S ≥215≥550≥45≤187≤90≤200304≤0.0818.0~20.08.00~10.50--S ≥205≥520≥40≤187≤90≤200304J10.02~0.0516.5~17.17.5~7.9-Cu1.9~2.2S ≥155≥450≥40≤187≤90≤200304L ≤0.03018.0~20.09.00~13.00--S ≥175≥480≥40≤187≤90≤200304N1≤0.0818.0~20.07.00~10.50-N0.10~0.25S ≥275≥550≥35≤217≤95≤220304N2≤0.0818.0~20.07.50~10.50-Nb ≤0.15S ≥345≥690≥35≤248≤100≤260309S ≤0.08S ≥175≥520≥40≤187≤90≤200316≤0.0816.0~18.010.00~14.00 2.00~3.00s ≥205≥520≥40≤187≤90≤200316L ≤0.0312.00~15.00S ≥175≥480≥40≤187≤90≤200321≤0.0817.0~19.09.00~13.00-Ti5×C%over S ≥205≥520≥40≤187≤90≤200409L ≤0.0317.0~19.0--Ti6×C%~0.75A ≥175≥360≥25≤162≤80≤175410L ≤0.0311.0~13.5---A ≥195≥360≥22≤183≤88≤200430LX ≤0.0316.0~19.0--TiorNb0.1~1.0A ≥175≥360≥22≤183≤88≤200430≤0.1216.0~18.0A ≥205≥450≥22≤183≤88≤200430Ti ≤0.0319.0~21.0TIO.2~0.5A ≥205≥420≥25≤162≤80≤175430J1L ≤0.02516.0~20.0--Nb8(C%+N%)~0.8Cu0.30~A≥205≥390≥22≤192≤90≤200436L ≤0.02516.0~19.0-0.75~1.25Ti 、Nb 、Zr8×(C%+N%)~0.8A ≥245≥410≥20≤217≤96≤230444≤0.02517.0~20.01.75~2.50Ti,Nb,Zr8×C%+N%)~0.8A ≥245≥410≥20≤217≤96≤230410≤0.1511.5~13.5---A ≥205≥440≥20≤201≤93≤210420J10.16~0.2512.0~14.0---A ≥225≥520≥18≤223≤97≤234420J20.26~0.412.0~14.0---A≥225常用不锈钢种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 Hardness 钢种Type。
第二章再生纤维素纤维第一节概述纤维素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它不仅来源丰富,而且是可再生的资源。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用棉花织布及用木材造纸,但直到1838年,法国科学家Anselme Payen对大量植物细胞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一种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纤维素(Cellulose)。
据科学家估计,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可产生几千亿吨的纤维素,然而,只有大约六十亿吨的纤维素被人们所使用。
纤维素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与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息息相关。
利用纤维素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纤维素应用较早和非常成功的应用实例。
早在1891年,克罗斯(Cross),贝文(Bevan)和比德尔(Beadle)等首先制成了纤维素黄酸钠溶液,由于这种溶液的粘度很大,因而命名为“粘胶”。
粘胶遇酸后,纤维素又重新析出。
1893年由此发展成为一种最早制备化学纤维的方法。
到1905年,Mueller等发明了稀硫酸和硫酸盐组成的凝固浴,使粘胶纤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从而实现了粘胶纤维的工业化生产。
这种方法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就是人们至今一直应用的粘胶纤维。
目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生产方法具体有如下几种:1、粘胶法:粘胶纤维2、溶剂法:铜氨纤维;Lyocell纤维等;3、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法(CC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ellulose Carbamate)纤维4、闪爆法:新纤维素纤维5、熔融增塑纺丝法:新纤维素纤维环境友好的并可能工业化生产的为属于生产第三代纤维素纤维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法和CC法。
但是,目前纤维素纤维的主要生产方法还是以粘胶法为主,产量占90%以上。
所以,我们将主要介绍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是一类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量巨大、用途广泛的化学纤维。
据其结构和性能可分为以下品种:(Polynosic)(),由于原料丰富,性能优良,自工业化以来,粘胶纤维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POM 塑胶材料物质化学分子式和CAS Number /EC NO. (ELINCS)和化学成分(%)POM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 聚甲醛(POM) 聚甲醛学名聚氧化聚甲醛(简称POM) 又称赛钢、特灵。
它是以甲醛等为原料聚合所得。
POM-H(聚甲醛均聚物),POM-K(聚甲醛共聚物)是高密度、高结晶度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尤其是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
聚甲醛是一种没有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淡黄或白色,可在-40- 100°C 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又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
很不耐酸,不耐强碱和不耐紫外线的辐射。
聚甲醛的拉伸强度达70MPa,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有光泽,这些性能都比尼龙好,聚甲醛为高度结晶的树脂,在热塑性树脂中是最坚韧的。
具抗热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均高,耐磨性和电性能优良。
聚甲醛的性能: 性 能 数 值 比重 1.43 熔点 175°C 伸强度(屈服) 70MPa 伸长率(屈服) 15% (断裂) 15% 冲击强度(无缺口) 108KJ/m2 (带缺口) 7.6KJ/m2 POM 属结晶性塑料,熔点明显,一旦达到熔点,熔体粘度迅速下降。
当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或熔体受热时间过长,会引起分解。
POM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热塑性塑料中是最坚硬的,是塑料材料中力学性能最接近金属的品种之一,其抗张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强度,耐磨性和电性都十分优良,可在-40度--100度之间长期使用。
按分子链结构不同,聚甲醛可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前者密度、结晶度、熔点都高,但是热稳定性差,加工温度窄(10度),对酸堿的稳定性略低;后者密度、结晶度、熔点较低,但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加工温度宽(50度) 不足之处在于:由受强酸腐蚀,耐侯差,粘合性差,热分解与软化温度接近,限氧指数小。
第六章 木材化学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木材主要化学成分是构成木材细胞壁和胞间层的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一般占木材总量的90%以上。
纤维素:纤维素是由环式吡喃型D—葡萄糖基在1,4位置通过β—苷键联结而成的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木材的抽提物: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是一组不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游离的低分子化合物,可被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水蒸汽或水提取,所以称抽提物或浸出物。
纤维素: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
它是由D-葡萄糖基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以微纤维的形态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中,有较高的结晶度,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被称为细胞壁的骨架结构半纤维素:除纤维素和果 胶以外的植物细胞壁聚糖,半纤维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分子量较低,聚合度小,大多数有支链。
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物质,分布在微纤维之中,称为填充物质。
木质素:一种天然的高分子聚合物,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而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木质素是无定形物质,包围在微纤维之间,是纤维与纤维之间形成胞间层的主要物质,称为结壳物质。
抽提物: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是一组不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游离的低分子化合物,可被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水蒸汽或水提取,所以称抽提物或浸出物木质素的分离方法:将植物中木质素以外的成分溶解除去,而木质素作为不溶性成分被过滤分离出来;将木质素作为可溶性成分溶解,纤维素等其他成分不溶解进行分离。
木质素的结构单元:苯丙烷作为木质素的主体结构单元,共有三种基本结构,即愈疮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
木质素的官能团:甲氧基;羟基;羰基;羧基。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纤维素是由环式吡喃型D-葡萄糖基在1,4位置通过β-苷键联结而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的物理结构:纤维素大分子链之间的结合:包括分子间力(范德瓦耳斯力)和氢键力两种结合形式。
吸湿机理:纤维素在无定形区(非结晶区)分子链的游离态羟基为极性基团,易于吸附极性水分子,与其形成氢键结合,这是纤维素具有吸湿性的内在原因。
《中药制剂生产技术与调剂应用》-中药材基础知识实验指导二零零九年十月实验室守则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应用能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必须严肃认真。
2.准时上实验课,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按指定座位就坐,使用相应的显微镜。
3.实验前必须通过预习本次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
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做好记录,实验完毕后要按时交实验报告。
4.当老师讲解实验时,要专心听讲,并作必要的记录.在实验中如有疑问请举手,不准大声喧哗。
5.爱护实验室一切仪器设备,按操作规程使用显微镜,尽量节约水、电及擦镜纸、试剂等一切消耗物质.损坏仪器须登记,按规定赔偿。
6.每次实验必须带备指导书,绘图用具(HB、2H铅笔各一支,橡皮、尺子等)和实验报告纸。
7.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一切实验用具用完盾要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每次实验完毕,要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门、窗。
实验一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及后含物一、目的要求1.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构造;2.识别植物细胞的各种后含物;3.学习临时制片法;4.学习植物细胞图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稀碘液(二)实验材料:新鲜洋葱鳞茎,马铃薯块茎,西芹茎,大黄横切片三、内容与步骤:(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撕取其内表皮少许,用刀片切取3-5mm大小的一块,按临时装片法,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淌中,用镊子将其展乎,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多余酌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将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许多五色透明的稍长形的细胞,彼此紧密相连,没有细胞间隙。
在细胞中,可见到浸埋在细胞质中的圆形的细胞核,如不清晰,可由盖玻片一侧加稀碘液一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稍吸;使碘液布满整个标本而染色,几分钟后观察,可见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较深的黄色,细胞各部分显得较为清晰.移动装片,选择几个较清楚的细胞置于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头再仔细观察;注意识别下列各部分:(1)细胞壁c植物细胞所特有。
药植部分第一章植物的细胞模式细胞分成 3 个部分;细胞壁,原生质体和后含物。
(一)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特化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1)木质化:加浓盐酸和间苯三酚,显红色(2)木栓化:加苏丹川,显示深红色(3)角质化:加苏丹川,显示桔红色(4)粘液质化:钉红试剂-红色;玫红酸钠醇试剂一玫瑰红色。
( 5)矿质化硅质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二)原生质体包括细胞内所有的生命物质,是细胞的最主要部分,主要成分是以蛋白质、核酸为主的复合物,其中可形成各种细胞器。
(三)后含物是指细胞代谢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淀粉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3 种类型;淀粉依其结构可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遇稀碘- 碘化钾溶液呈蓝紫色。
2.菊糖菊糖是淀粉的异构体,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
常分布在菊科、桔梗科中。
菊糖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遇25%勺a -萘酚溶液及浓硫酸呈紫堇色而溶解<:3.蛋白质蛋白质加入碘-碘化钾稀溶液显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4.脂肪和油加入苏丹川试液染成橙红色。
5.晶体( 1)草酸钙结晶类型有:方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和水合氯醛,但遇10〜20僦酸溶液则溶解。
( 2)碳酸钙结晶加入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第二章植物勺组织来源和机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而且互相紧密联系勺细胞群称为组织。
第一节植物组织勺种类和特点一般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6种类型,后5类又统称为成熟组织。
一、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勺生长部位,由一群具有分生能力勺细胞组成。
二、基本组织可分为:1.同化薄壁组织2. 一般薄壁组织3. 贮藏薄壁组织4. 通气薄壁组织5. 输导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分为表皮和周皮(一)表皮1.气孔保卫细胞相邻的表皮细胞称为副卫细胞。
第1章木材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了木材三大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并简要介绍了多种存在于木材中的抽提物。
另外简述了木材的酸碱性质。
1.1木材的化学组成无机物(灰分)少量组分有机物(芳香族、萜烯类、脂肪族化合物)木材 纤维素(水解单糖——D-葡萄糖)碳水化合物 半纤维素(水解单糖 —— D-葡萄糖 、D-半乳糖、主要组分 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木质素1.1.1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构成木材细胞壁和胞间层的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一般总量占木材的90%以上,热带木材中高聚物含量略低,在高聚物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多糖含量居多,占木材的65%~75%。
纤维素在细胞壁中为骨架物质;半纤维素是无定形物质,分布在微纤维之中,称为填充物质;木质素是结壳物质。
1.1.2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木材的少量化学成分是一组不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游离的低分子化合物,可被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水蒸气、和水提取,所以称为抽提物或浸出物。
木材抽提物包括的化学成分组成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化合物。
a.脂肪族化合物: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蜡、低聚糖、果胶质、淀粉、蛋白质。
b.萜烯及萜烯类化合物:包括单萜(松节油等)、倍半萜、树脂酸等c.芳香族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单宁等。
1.1.3树木的化学组成1.1.3.1木质部的化学组成树种与产地:由于树种不同,木材的化学组成有很大区别,如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
同一种树木,产地和生长环境不同,化学组成也有差异。
边材与心材:在针叶树材中,心材比边材含有较多的有机溶剂抽提物、较少的木质素和纤维素。
早材与晚材:由于晚材管胞的细胞壁厚度大于早材的细胞壁,并且晚材胞间层占的比例较少,细胞壁成分的大多数为纤维素,胞间层物质大多数为木质素,所以,晚材比早材常含有较高的纤维素与较低的木质素。
1.1.3.2树干与树枝化学组成的区别树干与树枝化学组成差别较大,不论是针叶树材还是阔叶树材,树枝的纤维素含量较少,木质素含量较多,聚戊糖、聚甘露糖较少,热水抽提物含量较多。
中药材废渣脱水干燥系统优化及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中药制造工业发展迅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药厂产生的中药废渣大多采用简单的填埋或者作为有机肥处理。
但是这两种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药废渣的任意填埋会产生如污染地下水等环境问题;作为有机肥,中药废渣也不能起到肥沃土壤的效果,产品附加值较低,还存在重金属在土壤中累计的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中药材废渣气化等新型处理方法。
这主要是中药废渣一般含有大量水分,如果直接处理一方面运输存储不便,另一方面气化时消耗燃料太多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很多中药厂采用自然风干的方法干燥中药废渣。
自然风干法存在占地面积大,效率低,易受天气的影响等缺点针对目前中药废渣处理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干燥技术探讨,根据研究中药废渣的特性,建立了一套包括破碎-脱水-干燥三个步骤的中药废渣脱水干燥系统。
还以2t/h的产量为例,具体计算了烘干机,除尘器,鼓风机等各个部分的参数。
并对该系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核算。
经过经济技术分析,该系统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相比较传统的中药废渣干燥方法,该套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干燥效率高,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
关键词:中药废渣干燥烘干机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课题研究意义 (1)1.3设计内容 (2)2破碎过程 (4)2.1破碎过程分析 (4)2.1.1破碎模型 (4)2.1.2生物质的破碎特性 (5)2.1.3结论 (6)2.2破碎机选型 (6)3脱水过程 (7)3.1常用的机械脱水方式及优缺点 (7)3.1.1板框压滤机 (7)3.1.2袋式压滤机 (8)3.1.3离心脱水机 (8)3.1.4叠螺脱水机 (9)3.2脱水机选型 (10)4烘干过程 (11)4.1常用烘干方式对比 (11)4.1.1烘干房 (11)4.1.2回转式烘干机 (11)5经济技术分析 (11)5.1投入 (11)5.2产出 (12)参考文献 (12)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的中药制造工业发展迅猛。
首先要说的是P PR管和PE给水管都可以作为饮用水管,在这里主要是对比一下两种管材各自的优越性。
一、PE水管与P P R水管在卫生方面的区别PE水管其主要的化学分子成分聚乙烯,学过有机化学的读者都知道这个产品的成分就是两个碳原子与5个氢原子结合,其中一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以双键结合,然后将乙烯的单分子进行一定方式的聚合,这样的产品就是聚乙烯产品。
那么PPR水管又是什么呢?PPR水管的主要成分是丙烯,也就是三个碳原子与七个氢原子结合,其中也有一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以双键结合,然后经过聚合形成的产品就是聚丙烯产品。
这样的产品在卫生安全上面几乎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企业采用的原料是不是合乎要求,而不是这两种产品有区别。
在报纸上面宣传PE水管比PPR水管更加卫生也是没有依据的。
所有的合格的P E水管与P PR水管产品都是必须经过卫生检测的(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除外)。
说PE水管比P PR水管更加卫生安全,也是对于消费者的欺骗。
二、弹性模量PPR水管的弹性模量为850MPa,PE水管属于中密度聚乙烯,弹性模量仅仅550MP a左右,柔性好,刚度不足,用于建筑给水领域,管道平直度不好,易弯曲,易变形,管线不美观。
导热性:PPR水管为0.24,PE水管为0.42,高了近一倍,如果用在地板采暖方面,这是它的强项,散热好说明热辐射效果更好,但用在热水管道方面就是其缺点,散热好,热损失就大,管道表面温度也更高,易烫手。
三、PPR水管与P E水管道的耐温性能比较PE水管道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最高稳定温度为70℃,最低温度为-30℃。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PE水管道是安全与可靠的。
PPR水管道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最高稳定温度为70℃,最低温度为-10℃,同样说明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PP R水管道也是安全与可靠的。
贵金属的分析化学性质及其资源贵金属是钌(Ru)、铑(Rh)、钯(Pd)、锇(Os)、铱(Ir)、铂(Pt)、银(Ag)、金(Au)的统称,其中前六种元素称为铂族金属。
贵金属在自然界中含量甚微,价格昂贵,是有色金属中的贵重金属。
人类发现和应用最早的金属是金和银。
公元前,埃及、印度和中国用金和银制作高贵的装饰工艺品及货币。
金源自古英文名“Geolo”,意为黄色,元素符号“Au”由拉丁名“Aurum”而来,意为“灿烂”。
银的元素符号由白色而来。
铂是1735年西班牙科学家安东尼奥•乌洛阿(Antonio deUllo a)在平托河金矿中发现的。
第一个科学研究的铂试样是1741年由科学家伍德(Charles Wood)从牙买加带到英国,引起国际上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铂起源于西班牙文“Platina”(意为稀有的银)。
1803年英国的沃拉斯顿(Willian HydeWo llasto n)用NH4Cl从王水溶液中沉淀出(NH4)2[PtCl6]后,在母液中发现钯,并以1802年新发现的小行星“Pallas”命名。
1803~1804年英国沃拉斯顿在提炼铂、钯的废渣中,从一种玫瑰色盐里发现铑(希腊文意为玫瑰)。
1803年英国坦南特(Smithso nTenna nt)在研究王水溶解铂后的剩余残渣中发现一种颜色多变的化合物,命名为铱(拉丁文意为虹),而另一种物质的氧化物能挥发出特殊气味,命名为锇,源于“Osme”、(希腊文意为气味)。
钌是1844年俄国喀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克劳斯(Kapn KapnoBN N Knayc)首先发现的,他从乌拉尔铂矿渣中制得(NH4)2[RuCl6],经煅烧后获得金属钌(拉丁文意为俄罗斯)。
铂族金属虽然发现较晚,直到本世纪初才真正进入工业规模的生产,但由于其特有的优良性质,使之成为现代科学、尖端技术和现代工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最新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打分量化表最新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打分量化表v>自动化学院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理论课)教师姓名: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讲课认真、投入 9 2 讲课思路清晰,阐述准确 9 3 讲课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内容更新 10 4 讲授内容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9 5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提出问题和质疑 12 6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2 7 作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批改认真 9 8 能够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9 9 讲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1 10 对学生热情关怀,严格要求 10 自动化学院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师姓名:(实践课)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态度认真,坚守岗位 10 2 讲课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范操作规范 10 3 对学生严格要求,积极指导,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 15 4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15 5 安排设计性和综合性实训的内容,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15 6 认真及时地批改实训报告,按时返还给学生 10 7 能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感到收获大 15 8 实训设备、实训环节准备充分,实训过程组织有序 11 表 1-3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体育课)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授课认真,投入 9 2 讲解清晰,示范动作准确、规范 9 3 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能力 10 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9 5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学方法有实效 10 6 能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2 7 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 12 8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0 9 能够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9 10 能促进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0 表 2-1 专家和领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理论课)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 10 2 敬业精神强,认真授课,能教书育人 11 3 内容新颖,引入学科前沿知识 10 4 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 11 5 思路清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 12 6 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3 7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交流好 12 8 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1 9 使用教材先进、有特色 10 表 2-2 专家和领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实验课)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课,坚守岗位 10 2 敬业精神强,认真授课,能教书育人 11 3 讲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示范操作规范 11 4 指导实验能力强,排除故障快速准确,实验过程组织有序 12 5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13 6 实验内容安排合适、饱满 12 7 实验设备完好,课前准备充分 10 8 学生参加实验积极认真,没有迟到早退 11 9 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0 表 2-3 专家和领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体育课)总体印象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评价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 10 2 敬业精神强,认真授课,能教书育人 11 3 课堂教学组织有条理,示范动作准确规范 10 4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11 5 采用启发式或参与式教学法,师生之间多边互动良好 12 6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及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12 7 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8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11 9 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0 表 2-4 专家和领导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环境的评价序号评价项目分数等级 A B C D E 1 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纪律(出勤率、迟到率等情况) 4 环境卫生状况 5 教学设备状况表 3-1 授课教师教学自评表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学生数:教师姓名:总体评价对教师教学的总体印象 A:≥90分B:80—89 分C:70—79 分 D:60—69 分 E:<60 分单项指标自评序号评价指标分数值分数等级 A B C D E 1注意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12 2 重视基本概念传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13 3 注意引进学科前沿知识,更新教学内容 12 4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13 5 重视与学生交流、研讨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10 6 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0 7 使用教材选进、有特色 10 8 作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批改认真 10 9 认真研究并进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10 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信息(请在选项上打√)序号信息内容 A B C D E 1 学生经常的迟到率<5% 5-10% 20%左右 30%左右>40% 2 学生经常的出勤率>90% 80%左右 60%左右 50%左右<50% 3 学生按时交作业率>90% 80%左右 60%左右 50%左右<50% 4 学生课外经常与教师交流答疑的人数比例>30% 20%左右 10%左右 5%左右无表 4-1 应届毕业生对课程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调查问卷一、填写本科学习期间受益最深的课程(含实验及课程设计)和教师,请在有特色的选项上打√。
建筑材料中的化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张赫茨2009301550152建筑行业在国民生产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属于支柱产业的范畴,而建筑材料是建筑行业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建筑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建筑材料包括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建筑材料的化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寿命,下面来讨论一下建筑材料与化学之间的关系,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
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有机材料包括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包括有机-无机、金属-非金属、金属-有机无机材料中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和有色金属(铝、铜、铝合金),而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等)、烧土制品(粘土砖、瓦、陶瓷)、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砖)、无机纤维材料(玻璃、碳纤维)有机材料中植物材料包括木材、竹材、植物纤维等,沥青材料包括煤、石油沥青、各类卷材,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胶粘剂。
复合材料分为有机-无机(树脂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等)、金属-非金属(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金属-无机材料(涂覆钢板、涂覆铝合金板、塑铝管、塑钢门窗等)要合理地选用材料,就必须对不同材料进行比较,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包括强度与破坏特性、变形性能、耐久性能等多方面二,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阶段:远古时代——------“穴居巢处”、石器、铁器时代—“凿石成洞,伐木为棚”、筑土垒石阶段——烧制砖瓦、石灰------筑土垒石------烧砖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