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三体系+50430标准条款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21.84 KB
- 文档页数:5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依据(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 :2008 标准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 :2004 标准GB/T 28001-2011 及 GB/T 50430-2007 标准) 编写编制:审核:批准:文件编号: TZLB/QES-SC-2012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2012年05月06日实施日期:2012年05月06日前言本管理手册是xxxxx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按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编制而成,包括:1、 QES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了GB/T19001-2008标准除7.3“设计和开发”条款、GB/T50430:2007标准除10.3 “施工设计”、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11标准的全部要求。
1.1、是公司内部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对管理体系的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实现以顾客及相关方满意为目的的管理承诺。
1.2、证实公司QES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08、GB/T50430:2007、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11标准的要求,能持续地满足顾客和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1.3、作为第二方(顾客)和第三方评价及内部审核的依据。
1.4、向社会和相关方证实本公司遵守适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控制,消除或降低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2、识别了QES管理体系所需要的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对公司的QES管理体系做出纲领性和概括性的叙述,确定了各管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定了确保过程有效控制和运行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2016版三体系+50430标准条款对照表2016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1 总则1.2 应用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4.4 质量管理体系4.4.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2.术语和定义3.一般规定4.规范性引用文件4.1 理解组织及所处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4.4 领导作用和承诺5.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2.术语和定义3.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4.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4.3 领导作用和承诺4.4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5.1 环境管理体系总则公司简介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组织环境领导作用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策划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合规义务和合规性评价支持资源人力资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认法规和其他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环境方针改写后的文章:2016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这些标准条款包括总则、应用、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组织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资源和危险源辨识等方面。
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条款包括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和领导作用和承诺等方面。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括理解组织及所处的环境、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领导作用和承诺等方面。
第一章总则1.0.1为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促进施工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1.0.3本规范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1.0.4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1条:目的;1.0.2条:适用范围;1.0.3条:作用;1.0.4条: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关系。
第二章术语2.0.1质量管理活动qualitymanagementaction为完成质量管理要求而实施的行动。
2.0.2质量管理制度qualitymanagementstatute按某些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要求。
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管理活动的步骤、方法、职责。
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应形成文件。
需要时,质量管理制度可由更加详细的文件要求加以支持。
2.0.3质量信息qualityinformation反映施工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记录。
2.0.4质量管理创新qualitymanagementinnovation在原有质量管理基础上,为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而实施的质量理制度、活动、方法的革新。
2.0.5施工质量检查qualityinspection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进行的检查、评定活动。
第三章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满足内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是指通过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或活动)而达到质量方针、目标等要求的程度。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研讨会、检查与审核等多种方式评审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组织机构和职责4.1一般规定4.1.1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50430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表格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建筑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开始逐步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通过ISO9000认证来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在ISO9000认证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文件和记录,其中包括表格等文档。
本文将介绍50430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表格。
二、50430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表格50430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表格是建筑施工企业必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档之一。
这些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建筑施工企业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是ISO9000认证的必备文件之一。
下面是50430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表格的主要内容:1. 质量目标考核表格质量目标考核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和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目标,包括业务质量、客户满意度、质量成本、健康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目标。
该表格主要记录质量目标的制定、考核和分析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量化质量管理效果提供支持。
2. ISO9000质量标准手册编写表格ISO9000质量标准手册编写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建筑施工企业的ISO9000质量标准手册编写情况。
该表格主要记录质量标准手册的编写过程、更新过程和版本管理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保持质量标准手册的有效性提供支持。
3. 文件控制记录表格文件控制记录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建筑施工企业的文件管理情况。
该表格主要记录文件的分类、编号、名称、版本、审查、批准、发布和变更情况,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文件管理提供支持。
4. 计量和校准记录表格计量和校准记录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建筑施工企业计量和校准活动的数据和信息。
该表格主要记录计量和校准器具的编号、名称、型号、精度、检定周期、检定机构和检定结果等信息。
XXXX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16、GB/T24001-2016、GB/T28001-2011、GB/T50430-2007标准编制)2016-03-01发布 2016-03-01实施XXXXX有限公司修改控制公司简介XXXXX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由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
主要经营范围是送变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承包、施工;路灯安装工程的施工。
施工资质等级为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二级。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5倍的110KV及以下送变电线路(含电缆工程)和同等电压等级变电站工程的施工。
公司注册资本2400万元整,现有固定资产2500万元,流动资产4000万元;各种施工车辆30辆,各类施工机械、电气试验设备24套;现有职工120人,具有各类技术职称人员22人,高级职3人,建造师、经济师、会计师等中级职称12人,年施工产值逾亿元。
近年来公司主要完成的电气工程是西安市供电局各分局及周边市县供电局、电力局的城农网工程。
在渭南市、商洛市众多城农网改造工程项目中,其工程质量、进度、工艺等创多项第一,已得到渭南供电局、商洛供电局各级领导的认可。
2004年我公司承接了长安大学渭水校区3#、6#公寓及锅炉房的建筑安装工程,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受到校基建处领导的认可。
2005年在兰空陕西泾阳基地87K-D标段、兰空扶风基地的电气安装施工中其质量、进度受到部队领导及兰空质检总站的高度表扬。
公司为了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承接了许多建筑安装工程,在江西省参与了扬公山隧道及佛子岭隧道的通风及消防工程,在工程验收时一次性达标,受到了验收人员一致好评;2005年我公司还参与了广东省中山外环路高速立交的路灯安装及排水泵房安装工程。
所施工的工程在安全管理及施工质量均受到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公司一贯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以深化改革、转机建制为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用户至上,质量第一”是我公司的宗旨,我们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雄厚的资金、精良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迎接灿烂辉煌的明天。
4组织机构和职责4.1一般规定4.1.1本公司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4.2组织机构4.2.1本公司应根据质量管理的需要,明确管理层次,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4.2.2本公司应在各管理层次中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或岗位,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4.3职责和权限4.3.1本公司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应包括:1)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2)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3)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4)建立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5)确定和配备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6)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3.2本公司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4.3.3本公司应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4.3.4本公司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
5人力资源管理5.1一般规定5.1.1本公司应建立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满足质量管理需要。
5.1.2本公司应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5.2人力资源配置5.2.1本公司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1)专业技能;2)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3)能力;4)工作经历。
5.2.2本公司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
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
5.2.3本公司应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规定考核的内容、标准、方式、频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改进的依据。
5.3培训5.3.1本公司应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
5.3.2本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应包括:1)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质量意识;2)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3)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4)专业技能和继续教育。
第一章总则1.0.1为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促进施工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
1.0.3本规范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1.0.4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0.1条:目的;1.0.2条:适用范围;1.0.3条:作用;1.0.4条: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关系。
第二章术语2.0.1质量管理活动qualitymanagementaction 为完成质量管理要求而实施的行动。
2.0.2质量管理制度 qualitymanagementstatute按某些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的、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质量管理活动要求。
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管理活动的步骤、方法、职责。
质量管理制度一般应形成文件。
需要时,质量管理制度可由更加详细的文件要求加以支持。
2.0.3质量信息qualityinformation反映施工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记录。
2.0.4质量管理创新qualitymanagementinnovation在原有质量管理基础上,为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而实施的质量理制度、活动、方法的革新。
2.0.5施工质量检查qualityinspection施工企业对施工质量进行的检查、评定活动。
第三章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满足内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是指通过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或活动)而达到质量方针、目标等要求的程度。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发放调查表、召开研讨会、检查与审核等多种方式评审与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组织机构和职责4.1一般规定4.1.1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编号:受审核部门最高管理者/管代/管理层检查日期标准条款检查方法/审核内容审核记录符合(Y)/ 不符合(N)Q4.1 E4.1 S4.1 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Q4.2 E4.2 Q: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户) 包括:•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审查组长审查员编号:受审核部门最高管理者/管代/管理层检查日期标准条款检查方法/审核内容审核记录符合(Y)/ 不符合(N)Q4.3 E4.3 S4.1 Q: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 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E/S: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E/S: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S: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Q4.4.1 E4.4 Q: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有改进过程?E:企业如何保证EMS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和4.2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Q4.4.2 Q: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审查组长审查员编号:受审核部门最高管理者/管代/管理层检查日期标准条款检查方法/审核内容审核记录符合(Y)/ 不符合(N)Q5.1.1 E5.1S4.2 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包括:-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50430《规范》要求形成管理制度的16个条款第一篇:50430《规范》要求形成管理制度的16个条款50430《规范》要求形成管理制度的16个条款3.2.4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3.5.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文件管理制度。
3.5.3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记录管理制度。
5.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5.2.3 施工企业应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6.1.1 施工企业应建立机具管理制度。
7.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8.1.1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建立并实施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9.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分包管理制度。
10.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1.1.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11.3.1 施工企业应建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11.4.1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规定对发现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的职责、权限和活动流程。
11.4.4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建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2.1.1 施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13.1.2 施工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50430《规范》要求形成记录的21个条款5.3.3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6.2.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
6.2.4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
7.2.2 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
7.3.1 施工企业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
7.3.3 施工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
2021版质量、职业安康平安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对照表对照表GB/T19001—2021 GB/T50430-2021 GB/T24001—2021 GB/T28001—2021 编号目录章节号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工程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章节号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章节号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要求1 公司简介1.1 总那么1 1 总那么 1 范围 1 范围范围1.2 应用 1.1总那么1.2应用2 标准性引用文件 2 引用标准 2 标准性引用文件 2 标准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2 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环境 4 组织环境 3.1 一般规定 3.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3.1 4.1 理解组织及所处的环境 4.1 总要求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3.1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1 总要求4.3 管理体系的范围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3.1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1 总要求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4.4 环境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管理承诺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4.3 领导作用与管理职责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对照表GB/T19001—2021 GB/T50430-2021 GB/T24001—2021 GB/T28001—2021 编号目录章节号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工程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章节号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章节号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要求5.2 质量、环境与职业安康平安管理方针5.2 方针 3.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2 环境方针 4.2 职业安康平安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4.1-4.3 、13.1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筹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6.1.4 措施的筹划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实认6.2 目标及其实现的筹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3.1 、3.2 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筹划4.3.3 目标和方案6.3 管理体系筹划和建立 6..3 变更的筹划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6.4 管理体系变更的筹划6.5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6.1.2 环境因素 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实认合规性义务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义务和合规性评6.6价合规性评价合规性评价7 支持7.1 资源7.1 资源7.1 资源 3.4 7.1 资源总那么总那么 3.4 7.1 资源人力资源人员 5.1 7.1 资源对照表GB/T19001—2021 GB/T50430-2021 GB/T24001—2021 GB/T28001—2021 编号目录章节号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工程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章节号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章节号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要求根底设施根底设施 6.1-6.3 7.1 资源运行控制过程运行环境过程运行环境8.4 、10.5 7.1 资源运行控制监视和测量资源监视和测量资源11.5 7.1 资源绩效测量和监视组织的知识组织的知识13.17.2 能力7.2 能力7.2 能力7.3 意识7.3 意识7.3 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7.47.4 沟通沟通4.1-4.3 、7.3 、10.2 、13.17.4 信息交流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3.1 7.5 文件化信息文件8 运行8.1 运行筹划和控制8.1 运行筹划和控制10.2 8.1 运行筹划和控制运行控制8.2 产品和效劳的要求8.2 产品和效劳的要求7.1-7.3 、10.2 8.1 运行筹划和控制运行控制8.3 产品和效劳的设计和开发8.3 产品和效劳的设计和开发10.3 8.1 运行筹划和控制 4.4.6 运行控制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 6.1 、6.2 、8.1-8.4 、8.1 运行筹划和控制运行控制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效劳的控制务的控制9.1-9.310.1-10.6 、8.4 、8.5 、8.1 运行筹划和控制运行控制生产和效劳提供8.5 生产和效劳的提供8.5.28.5.3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防护7.3对照表GB/T19001—2021 GB/T50430-2021 GB/T24001—2021 GB/T28001—2021 编号目录章节号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工程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章节号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用指南章节号职业安康平安管理体系要求交付后的活动更改控制8.68.6 产品和效劳的放行产品和效劳的放行8.3 、9.3 、10.6 、11.1 、11.3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8 应急准备和响应8.1 运行筹划和控制10.2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应急准备和响应9 绩效评价9 绩效评价9 绩效评价 4.5 检查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11.1 、11.2 、12.1 、12.2 、13.1 、13.2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9.2 内部审核9.2 内部审核11.2 9.2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 管理评审 3.4 、13.2 9.3 管理评审 4.6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良10 持续改良10.1 总那么10.1 总那么13.3 10.1 总那么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3.3 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0.3 持续改良10.3 持续改良13.3 10.3 持续改良4.5.3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新旧标准的变化对照(一)ISO 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本次修订是根据联合技术合作工作组(JTCG)制定并于2012年发布的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规定的适用于所有ISO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通用框架。
结构变化见注解:⏹管理原则由原来的八项管理原则转变为七项管理原则;⏹结构由原来的八章增加为十章。
条款序顺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取消了管理者代表的指定,更多条款内容突出领导作用;⏹增加新关注点,如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的应对、变更管理、绩效指标等内容,将“部门+要素”的管理方式提升到“过程绩效”的管理理念。
⏹对文件和记录的概念有所突破,取消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文件形式,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取消了“记录”的用语,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取而代之。
⏹吸纳了绩效管理等内容;⏹消除一些理解误区,如不再将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并提。
⏹其它内容,如术语的变化,对于外包控制的变化等内容。
总之ISO9001:2015版较之2008版发生了结构和内容上的重大变化。
(二)GB/T19001-2016与GB/T19001—2008标准条款对照表(三)ISO 14001:2015 与2004环境管理体系新旧版标准要求对照表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和4。
2获得的知识.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5 领导作用无此要求5.1 领导作用和承诺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促进持续改进;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