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重点答案

地质重点答案

地质重点答案
地质重点答案

第一章

1、地球

2、地壳加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称岩石圈

3、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现象

类型:内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构造、地震、变质、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剥蚀作用、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4、将今论古:这一方法论的基本思想是:“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类比过去,认识过去。

第二章

1、矿物: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化学成份和内部结构构造的均匀固体

2、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解理、断口、密度、磁性

3、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第三章

1、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或几部分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是地壳组成物质是地壳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的天然产物。

2、指岩浆发育、运动、冷凝固结成为火成岩的作用。

类型: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3、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

4、结晶程度:全晶、半晶、玻璃

颗粒相对大小:等粒、不等粒、斑状、似斑状

火成岩的结构{晶粒大小:粗、中、细

颗粒形状:自形、半自形、他形

5、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6、色率:即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体积百分含量

第四章

1、大气、水、生物

2、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

3、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分选性: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

第五章

1、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

2、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3、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

4、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5、看课本P67

第六章

1、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

2、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含沉积物)

3、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

4、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5、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

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6、在寒武纪初期之前,主要生命形式是菌藻类、无壳后生动物、小壳动物类等较低等动物。然而,到寒武纪初期,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突然涌现,且种属繁多,个体较大。其中,小壳动物群繁盛在寒武纪初始阶段,紧随之后的是澄江动物群。

7、课本P71

第七章

1、地震:指地壳某个部位的岩层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3、主震型地震序列、震群型地震序列、单发型或孤立型地震序列

4、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5、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一个量

6、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

第八章

1、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或岩石圈的机械运动。它是引起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地质构造与沉积作用发生,导致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基本因素。

2、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3、地质构造

4、走向、倾向、倾角

5、擦痕、镜面、阶步

6、在地质作用下,岩块发生一系列规则的破裂,但破裂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此破裂称为节理

按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次生节理

按力学性质:张节理、剪节理

7、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8、看课本

第九章

1、大陆漂移的证据

2、转换断层不仅证明了海底扩张,还说明了海底扩张的运动方式

3、离散型、聚敛型、剪切型

4、稳定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5、课本P134

第十章

1、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气候、地形、岩石的特征

3、如果抗风化能力不一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凹入,称为差异风化

4、风化壳:指风化产物的覆盖层,包括残积物及其上覆的土壤。

第十一章

1、坡面水流、沟谷水流、河流

2、V形谷、U形谷、碟形谷

3、流速、河床的坡度、河床横剖面形态和河床的粗糙度、流量

4、下蚀、旁蚀、溯源侵蚀

5、底运、悬运、溶运

6、三角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