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骨科后路【2 】钉棒体系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
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预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留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肯定手术瘦语,划线.
5.作后正中瘦语.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显著可脑棉榨取.肯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剖解地位损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或术前测量),留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形,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设置装备摆设内固定装配,进行撑开.复位.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地位幻想.再次检讨内固定稳固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别,如有决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榨取.
7.用大量心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笼罩,彻底止血后,盘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络,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封闭瘦语.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第1页,-共1页。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或椎体滑脱的手术配合。
方法运用手术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技术能力,达到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
结果:36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达到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未出现任何意外。
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机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护理胸、腰椎轻度骨折,滑脱的病人都采取平卧硬板床上保守治疗,对一些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或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病人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滑脱的内固定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
由于椎弓根螺钉器械结构简单,并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节性,可使骨折复位,从而使神经通道获得最充分的减压,以利截瘫恢复。
另外,由于其最小的内固定节段,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更多的正常节段,最重要的是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利机能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快。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0岁,T12.L1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10例,L4、L5椎体骨折2例,L4椎体滑脱4例。
随访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2手术方法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采用胸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方椎旁肌群主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少上下各一椎体,使用定位器定点,植入四枚显影探保针上、下各两支,C-臂X线机准确定位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切除减压,需植骨的再植骨融合,或放入融合器,手术结束时,放置胶管引流,按常规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心理护理由于胸腰椎内固定手术属大手术,费用高,创伤大,患者担心手术预后情况,心理负担重,情绪不稳定。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应用意义分析目的:探討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两组患者均在本院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围术期专项整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腰椎功能、脊髓功能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腰椎功能优良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脊髓功能B级(12.96%)和C级占比(25.9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3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脊髓功能D级(38.89%)和E级占比(2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63%、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采取针对、有效的整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并可改善患者腰椎、脊髓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脊柱是人體骨骼中骨折高发位置,在外力作用下胸腰椎骨折发生率较高,而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患者恢复时间较长,需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1-2]。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是脊柱创伤外科的研究热点,该术式临床疗效较为可靠,成为胸腰椎骨折首选术式。
但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围术期仍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患者恢复效果[3]。
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10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总结,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现报道如下。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
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准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注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确定手术切口,划线.
5.作后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明显可脑棉压迫。
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解剖位置破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 或术前测量),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况,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配置内固定装置,进行撑开、复位。
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位置理想。
再次检查内固定稳定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离,若有破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压迫。
7.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覆盖,彻底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
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护理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胸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疗效可靠而安全的手术方法。
减少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以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恢复体力。
本文对29例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应用了心理支持,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护理措施,并做好出院指导,获满意疗效。
科学合理的护理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患者重新正常生活的有力保证。
临床资料29例患者中,男22例,女7例;年龄17~65岁。
致伤原因:车祸外伤16例,坠落伤9例,其他病理性3例。
所有患者均经ct或等检查诊确。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多为意外事故,患者无思想准备,对于外伤后出现的症状和病情有可能截瘫,死亡的压力多出现恐惧、紧张、悲观、抑郁等心理变化,护士针对这些心理变化应加以宽慰,鼓励,注意保守性交谈,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并通过成功病例宣教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排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
一般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1天,清洁术野区皮肤、备血,准备好胸带或腹带;术前6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手术前30分钟留置尿管;做好术前三大常规、心、肺、肾功能及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术前1天清洁灌肠。
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有患肢水肿及贫血应予纠正,必要时抽血备血。
③帮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及排痰等方法,以适应手术后病情需要,防止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肺部并发症,吸烟习惯患者嘱停止吸烟并禁酒。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呼吸与spo2;注意观察面色;术后麻醉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麻醉清醒后观察无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②进食与卧位: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恢复慢,消化功能弱,术后8小时后尽量鼓励患者床上活动;麻醉清醒后6小时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本组病例采用的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术后均留置硬膜外镇痛泵,镇痛2天,应注意保持通畅。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及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平均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术后感染并发症,占(5.26%),对照组3例发生术后感染并发症,占(15.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手术配合护理能够确保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后路钉棒系统;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与护理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一种常见损伤,一般多合并脊髓损伤。
患者越早接受早切开复位内固定及椎板减压,越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取得了满意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3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
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22岁到58岁,平均年龄(37.12±3.28)岁;损伤部位T6到L121例,损伤部位L2-517例。
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护理。
胸椎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发布时间:2022-09-18T00:57:20.68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2期作者:马明翠1 于涛2 王艳茹通讯[导读] 研究并探讨胸椎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马明翠1 于涛2 王艳茹通讯解放军第964医院脊柱外科吉林长春130062【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胸椎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方法:对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在手术期间为其实施围术期护理。
结果:18例患者均随访7-12个月,术后切口均已得到愈合,未发生并发症反应,经过X线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已愈合。
结论:胸椎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时配合围术期护理能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胸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围术期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研究,男15例,女3例,患者年龄为18-54岁,平均(37.38±6.32)岁。
受伤原因:3例为重物砸伤、8例为车祸致伤、7例为高处坠落伤。
1.2方法本研究18例组患者在受伤后的七天之内均为其行手术治疗,患者于全麻状态下给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
在手术前,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后,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脱水以及神经保护药物,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
2.结果18例患者均随访7-12个月,术后切口均已得到愈合,未发生并发症反应,经过X线检查,患者的骨折部位已愈合。
3.围术期护理总结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在行脊柱手术后,患者不可过早的下床,手术前要注意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首先,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练习床上大小便,可采用按摩热敷腹部或定时给予便盆等训练方式,对于按摩的顺序则从右下腹-右上腹,再从左上腹至左下腹的顺序,从而避免术后由于患者的体位改变或是由于排便方式不习惯而便秘或尿潴留等情况。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及滑脱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效果及方法。
方法通过对15例适应证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康复护理训练。
结果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及护理,术后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康复训练及指导,减少并发症发生,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钉棒系统;腰椎骨折采用钉棒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腰椎滑脱是最近几年开展的有发展前途的手术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消除对脊髓的机械压迫,缩短疗程,提高手术效果。
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对15例患者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经精心护理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病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30~46岁,高处跌落伤6例,直接暴力砸伤3例,交通伤6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心理护理突然外伤,跌落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严重挫伤并存在着自卑、失落、紧张、恐惧等心理,同时,担心手术不成功,预后不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忧虑,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笔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除他们的疑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基本程序、目的及意义,并介绍成功病例,使其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积极主动配合术后的护理。
2.1.2 术前准备①入院后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并检查背部皮肤完整情况,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②为患者完成常规检查,如心电,X线摄片及实验室化验等检查;③根据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等;④术前备皮,留置导尿,清洁灌肠等。
手术前日晚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可适当给镇静剂如安定等,告诉患者术晨禁食水。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去枕平卧6 h,以压迫伤口止血,静脉补液,合理应用抗生素,以维持液体平衡,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重点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状态,并与术前作比较,做好护理记录。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手术前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护理配合,以确保患者手术后能够顺利康复。
本文将从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医护人员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信息,包括疾病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制定。
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3.术前的心理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讲解手术过程和手术风险,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对手术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确保手术器械和药品的准备齐全。
避免手术过程中的不必要的中断。
5.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重点,以便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全程参与手术操作,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过程。
包括患者的定位、手术部位的暴露、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等。
2.保持手术场地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手术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的异常情况。
4.在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点手术器械,确保手术部位的伤口处理得当,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三、术后的护理措施1.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的疼痛情况和伤口的渗血情况。
及时给予必要的止痛和止血处理。
2.根据术后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床旁常规护理、营养护理、呼吸护理等。
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3.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的并发症,如感染、围手术期出血等。
5.在患者出院前,对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交代和宣教,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护理常识,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
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术配合共4页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术配合脊柱⾻折患者常会伴有神经损伤、椎管狭窄,多由交通事故、⾼空坠落、坍塌压伤、重物或暴⼒砸伤导致。
造成腰椎⾻折要尽早⼿术,以便减少神经损伤。
腰椎⾻折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胸腰椎⾻折常见的⼿术⽅式。
即采⽤俯卧位从腰背部切开⾏内固定⼿术。
脊柱⼿术时间较长,要求⾼,需要医护密切协调配合。
总结2011年⾄2012年6⽉腰椎⾻折内固定术的⼿术配合15例,⼿术配合要点如下:1资料与⽅法1.1⼀般资料。
2011年1⽉到2012年7⽉⼊院的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到68岁,平均59.4岁,其中4例伴有⾼⾎压,3例伴有肾结⽯,⾻折原因均为暴⼒或重⼒所致,损伤部位为L1 8例,L2 5例,L3 2例,平均住院时间12天,平均⼿术时间2.1⼩时,出⾎量200到250ml,⼿术顺利,⽆相关并发症,术后预后好。
1.2⼿术⽅式。
患者取俯卧位。
在脊柱后正中⾏⼿术切⼝,长度以使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的员个椎体暴露为宜[1]。
在C臂X光机下透视确定位置,切开⽪肤,分离⽪下组织、韧带。
暴露患椎及上下各⼀个脊椎的椎板。
咬⾻钳咬去横突和上下节突的软组织,咬去定位处脊柱部分⾻⽪质部分后,开⼝器钻孔,⽤定位针插⼊孔内定向,使⽤C臂X光机透视确定位置。
根据确定的进针长度,⽤“T”型杆套筒扳⼿连接合适的椎⼸根钉尾部置⼊螺钉,同法置⼊其他螺钉,安装内固定系统,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
必要时实施⾏椎板减压和植⾻。
⽤0.9%⽣理盐⽔冲洗⼿术切⼝后,放置引流管,清点⽤物。
关闭切⼝,覆盖⽆菌敷料[2]。
2护理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
术前1d根据⼿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诊治经过,向患者介绍使⽤脊柱钉棒系统固定脊柱的优点是在固定⾻折的同时还能对移位的脊柱进⾏复位和固定。
⼿术创伤⼩,出⾎少,配合护理恢复快[3]。
消除患者顾虑;向患者介绍⼿术体位为俯卧位,询问患者在该体位下的耐受情况,术中使⽤C臂X光机配合⼿术。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内固定手术来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脊柱。
在这种手术中,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被用于内固定。
作为手术室护士,我有幸参与了许多这样的手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关于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对于这类手术,手术室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和物资,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在患者入室前,我们需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完整,手术台是否摆放整齐。
患者入室后,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定位和消毒。
手术室护士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留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递送和操作。
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我们需要协助医生放置椎间融合器和椎弓钉,确保它们正确牢固地固定在椎体上。
我们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X光透视,确保手术定位的准确性。
在手术过程中,虽然医生是最核心的操作者,但手术室护士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随时准备好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比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等情况时,我们需要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除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外,手术室护士还需要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护理和观察。
我们需要协助医生将患者转移到病床上,并进行术后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留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我们还需要协助医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确保术后伤口的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通过参与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我深切体会到了手术室护士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好处理突发状况。
我们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细心呵护患者,给予他们最贴心的护理。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USS钉棒)一、用物准备:脊柱器械包、剖腹敷料、手术衣、持物筒、USS钉棒及器械、人工骨粒、手套、0.5%碘伏、75%酒精、0.9%生理盐水、丝线1# 、4# 、7# 各1包、刀片11# 、21# 各1个特殊用物:电刀、吸引器、C臂机套、灯套、引流管、花生米(4—5个)、(骨蜡、棉片、明胶海绵备用)、骨科贴膜1块、电刀刷1个二、麻醉方式: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三、手术体位:俯卧位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协助医生铺无菌手术巾(治疗巾→中单→腹单),贴手术贴膜,套无菌灯套2、递21#刀切开皮肤,条形纱布于切口两侧压迫止血,递电刀切开皮下及筋膜,递自动牵开器2个暴露术野3、递电刀沿棘突中线切开棘上韧带与椎旁肌附着处4、递骨膜剥离子剥除骨膜,分离骨膜下侧骶棘肌,递干纱布填塞椎旁肌间隙止血,显露椎板5、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周围组织,显露关节突、椎板横突并清除软组织组织6、递鹰嘴或尖嘴咬骨钳咬除上关节突部分皮质骨,递开孔器于椎弓根开孔,然后递定位克氏针7、用干纱布压住伤口,无菌治疗巾盖住术野,无菌C臂机套套住C臂两端,用C臂机进行定位8、递扩孔器进行扩孔,递探针测量深度,选择合适螺钉,拧掉螺帽,将螺钉固定在改锥上递给术者进行固定(共4枚)9、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进行裁棒和弯棒至合适弯度10、递固定夹和金属棒(用持棒器夹持)给术者安装两侧固定夹和金属棒(4个固定夹、两根金属棒)11、复位后分别将螺帽套在套筒内递给术者拧紧螺帽(4个螺帽)12、递骨凿、骨锤凿除多出骨组织13、递压棒器金压住属棒,撑开器复位后,递套筒加固所有螺帽14、递横向连接金属棒和固定夹,递内六角拧紧固定夹螺帽固定横棒(2 个固定夹、1根横棒,必要时裁棒)15、将人工骨粒放入药杯内,递给术者,用弯血管钳将人工骨粒植入椎间隙内,并压实。
16、递断钉器将螺钉多余部分断掉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换干净纱布17、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皮肤,递尖刀及引流管放引流,用角针7 # 丝线固定引流管18、清点器械,递1# 可吸收线或圆针7# 丝线关闭术野至皮下筋膜19、再次清点后,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圆针1#丝线缝合皮下20、递角针4#丝线缝合皮肤,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再次消毒切口周围皮肤21、递酒精纱块(不要显影)两块分别覆盖切口及引流管口,递大纱布覆盖切口22、整理手术器械分别打包,将术后器械及敷料经污物通道送出分别放置(特殊感染手术须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并贴上标签注明)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用手机扫此二维码继续阅读:。
15例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摘要:总结15例腰椎骨折患者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配合要点;术前访视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准备所需器械物品;术中巡回洗手护士的配合和器械放置;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器械护士配合要点;平均手术时间2.1小时,出血200到250ml,手术顺利,无并发症,预后好。
关键词:腰椎骨折脊柱钉棒系统手术配合trifix系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0-02
脊柱骨折患者常会伴有神经损伤、椎管狭窄,多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坍塌压伤、重物或暴力砸伤导致。
造成腰椎骨折要尽早手术,以便减少神经损伤。
腰椎骨折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胸腰椎骨折常见的手术方式。
即采用俯卧位从腰背部切开行内固定手术。
脊柱手术时间较长,要求高,需要医护密切协调配合。
总结2011年至2012年6月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15例,手术配合要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入院的1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到68岁,平均59.4岁,其中4例伴有高血压,3例伴有肾结石,骨折原因均为暴力或重力所致,损伤部位为l1 8例,l2 5例,l3 2例,平均住院时间12天,平均手术时间
2.1小时,出血量200到250ml,手术顺利,无相关并发症,术后预后好。
1.2手术方式。
患者取俯卧位。
在脊柱后正中行手术切口,长度以使伤椎以及其上下相邻的员个椎体暴露为宜[1]。
在c臂x光机下透视确定位置,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韧带。
暴露患椎及上下各一个脊椎的椎板。
咬骨钳咬去横突和上下节突的软组织,咬去定位处脊柱部分骨皮质部分后,开口器钻孔,用定位针插入孔内定向,使用c臂x光机透视确定位置。
根据确定的进针长度,用“t”型杆套筒扳手连接合适的椎弓根钉尾部置入螺钉,同法置入其他螺钉,安装内固定系统,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
必要时实施行椎板减压和植骨。
用0.9%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切口后,放置引流管,清点用物。
关闭切口,覆盖无菌敷料[2]。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
术前1d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和诊治经过,向患者介绍使用脊柱钉棒系统固定脊柱的优点是在固定骨折的同时还能对移位的脊柱进行复位和固定。
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配合护理恢复快[3]。
消除患者顾虑;向患者介绍手术体位为俯卧位,询问患者在该体位下的耐受情况,术中使用c臂x光机配合手术。
2.1.2物品准备。
洗手护士准备常规骨科基础包、脊柱手术器械包、钉棒内固定器械、手术衣、手术布包、无菌敷料、无菌手术医用膜、无菌引流管、无菌c臂x光机防护罩等常规用物;巡回护士准备俯卧位体位垫及软枕、高频电刀、c臂x光机等。
2.2手术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2.2.1.1安置手术体位。
患者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对手术的顺利的进展至关重要。
本组患者都采用俯卧在体位架上,受压部位垫上啫喱垫,防止压疮。
患者头额部枕在u型架上或稍向一侧,两手放头侧,胸腹置于体位架的软垫上,没有体位架可以直接在胸部垫一个大软垫,尽量靠前上,髂棘两侧各垫软枕,使得胸腹呈悬空状态[4]。
膝关节下垫软枕,但要防止膝关节过伸。
踝关节下垫软枕,防止踝关节过度背伸。
注意体位架稳固,防止病人坠床。
静脉通路一般建立在上肢,15例手术患者术后无压疮等并发症。
2.2.1.2观察病情变化。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避免发生并发症;注意及时调整输液速度,维持各个管道的通畅;术中4例高血压患者要严密观察术中血压的变化;注意维持和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本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2.2.1.3c臂x光机的摆放。
c臂x机存在移动困难,手术过程中要频繁使用c臂x机透视定位,注意c臂x机的摆放做到不防碍手术者操作,移动范围小,不易污染为好。
手术开始前固定放置在病人麻醉头架下方,套上无菌防护罩,使用时操作者把机器往下移动对好位置透视,完成后移动到原位。
正确摆放c臂x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
2.2.2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2.2.2.1准确把握时机传递器械。
术中密切观察手术医生的进程,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械可以缩短手术时间[5]。
2.2.2.2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该手术有钉棒植入患者体内,植入物必须按规定灭菌,并有生物监测结果,合格的才能使用。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出现手套破裂和防护罩污染及时更换,防止手术感染。
2.2.2.3手术器械的摆放。
该手术使用的器械较多,合理摆放器械,防止污染,便于传递,以缩短了手术时间。
3体会
3.1脊柱骨折严重时会损伤脊髓造成瘫痪,对病人身心影响较大。
术前访视内容要全面,必须了解病情,向病人介绍手术方式,手术室环境、设备等;介绍同种病人手术后康复情况。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对患者配合手术与康复起关键作用。
3.2避免意外伤和压疮。
脊柱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人采用俯卧位,病人俯卧在体位架上,麻醉后处于强迫体位。
注意体位架稳固,病人卧位舒适,做好约束固定,防止患者坠床。
手术时间大于2小时,俯卧时间长,受压的胸腹部、头额部垫上啫喱垫,防压疮。
腿脚垫软枕处于功能位置。
3.3熟炼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手术方法。
器械护士为专科护士,必须熟炼掌握脊该手术器械的使用,各类器械合理摆放;掌握手术方法和步骤,及时、准确、无误地传递器械;c臂x光机合理摆放,保持无菌并不防碍手术,熟炼操作;各方面密切配合手术
医生,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建,卢东辉,罗柏清,罗志良.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02例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10(3):138-139 [2]孙育红.手术室护理操作指南.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0-231
[3]文坤树,蒋波,蔡勇平,张家金,高新民,高劲松.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体会.重庆医学,2012,41(15):1496—1498
[4]魏革.手术室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7
[5]吴淼,刘洋,李娜.10例腹腔镜辅助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的手术配合.护理学报,2012,19(6a):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