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世纪服装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21.82 MB
- 文档页数:63
学习20世纪男装发展史的重要性:近百年来,欧美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全球,服装文化也是其中之一,这种影响是颠覆性的。
改变了大部分国家的着装风貌。
中国自推翻清政府之后,国人的男女着装就基本以欧美服装风格为基础。
时装界的潮流总是呈现一派“风水轮流转”的趋势,不论老辈新秀总游走于复古与未来间,试图以新的语汇重新解读时装风格。
所谓的风格其实是经过无数人追捧拥戴,经过雕琢提炼,形成一个年代的缩影,最终载入史册,成为历史上璀璨的宝石。
所以要从事男装设计,研究男装风格,必须先了解男装的发展历史。
–1900—1919–王孙落事业成关键风格:1.1、长至臀部的西装搭配修长的裤子,衬衫的衣领变小。
2.2、燕尾服简化,男士无尾礼服在美国纽约诞生。
3、军用服装和色彩开始流行,如海军蓝、海军绿、陆军卡其色。
1.4、风雨外套从英国传至美国。
1920-1929 身体需要浪漫空间(小资情调当道)关键风格:1.1、长至臀部的西装搭配修长的裤子,衬衫的衣领变小。
2.2、燕尾服简化,男士无尾礼服在美国纽约诞生。
•1930-1939 好莱坞成衣架(时尚形象是完美成熟的银幕偶像)关键风格:1.1、英式立裁西装被认可,特点为腰部合身、宽肩、大翻领。
营造收腰贴身、背挺肩拔的成熟形象。
2.2、水手领和一字领的T恤被当作外衣穿着。
3.3、狩猎夹克流行。
•1940-1949 不从军也要穿军服关键风格:1.1、宽肩收腰的日常西装依然盛行。
2.2、军服风格大行其道,如防水风衣、皮革飞行夹克、斜纹棉布裤、羊毛衫及T恤流行,成为大众休闲服装。
•1950-1959 新纨绔子弟(50-60年代婴儿潮)关键风格:1、商务西装的主要廓形为自然肩形的西装和常春藤样式。
2、蓝色牛仔、黑色皮夹克成为叛逆符号。
(这两种服装由于詹姆斯·迪恩在电影《无因的反抗》和马龙·白兰度《码头风云》中穿着而风靡一时)•1960-1969 解放男性形象嬉皮时代关键风格:1.1、前期流行优雅的肯尼迪风格,当时西装明显的特点为修身廓形、两粒扣、窄驳头、强调腿部的男子瘦型裤大受欢迎。
20世纪中国人着装的百年流变(1)20世纪确乎是一个神乎其神的传奇时代,仅仅100年的时间世界便发生了过去千万年所未能完成的巨大转变。
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席卷欧美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电子科技,生物科学,人类飞向太空。
一切烦杂而真实的存在着或存在过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追究其最为巨大的转变,乃是物质的季度繁盛。
20世纪的社会有原先的生产型转化为消费型,社会的物质文明不断飞速向前发展。
物质文明之中,衣食住行乃是最基本的标尺。
现在我们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仅以20世纪中国人穿衣(即着装)的变化来管窥百年中国走过的风雨沧桑,进而得见中国人着装根据时代而不断改变的时尚引领之动因。
20世纪初始,中国仍正处于满清王朝的统治之下,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蓄辫,服装则为长袍,马褂,瓜皮帽为普遍。
女子则主要为旗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虽然由于中国出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归国后带来西方诸种新文明(包括服式)和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日益扩展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某些影响,但基本保持着原有的状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社会发生巨变,这是亘古未有之大变局,它标志着满清王朝的彻底崩盘和帝制时代的终结。
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而且也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国人服式的变革亦更为迅速而明显。
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英文名为Chinese tunic suit,直译为中国式束身外衣套装。
它是在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相互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之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为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主流。
至于民间服式的变化则颇为复杂。
郁达夫曾说,在民国建立以后,“阿猫阿狗,就都着起了西装,穿起了皮鞋,提起了手杖”。
当时,少数优裕者“必备洋服输袭,以示维新”。
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第一篇: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世纪时尚发展史很多⼈都喜欢复古风格服装,我也不- 外。
了解时尚的演变过程以及以及其- 后的原因对于理解时尚是很重要的。
- 所以,我将和您⼀起复习⼀下从上世- 2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尚,并⼀起探讨⼀- 下当时的世界潮流。
20年代:放浪形骸的摩登⼥(Flapper Girls)是1920年代的潮流。
她们⾝着低腰- ,⾐着男性化,并且把头发剪短。
20年代被称作黄⾦年代,经济发展迅速- ,⼥性地位⼤⼤提升,新⼥性不在⽢- 做家庭主妇,得到了⼯作的机会。
想- 《了不起的盖茨⽐》中的Daisy,她就- 那⼀时代的⼈物。
当时的时尚元素包括低腰,长项链,- 顶帽,淡⾊调。
20年代时尚元素的宝- :产品:帽⼦- Nordstrom, 裙⼦ – Topshop, 鞋 – Charlotte Russe, 项链 – Miss Selfridge, ⼿套 – 30年代:30年代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萧条的时- 代。
为了维持家庭基本开⽀,男⼥都要⼀- 出去⼯作。
⼥性的着装也回归到了传统的⼥性化- 装。
同时,这个⼗年也是电影产业新兴时- 。
“好莱坞魅⼒”(Hollywood Glam)⼀词也是在那时出现的。
这些是30年代风格的⾐服!产品:裙⼦, 鞋, 外套 – Forever 21, ⼿套 – 40年代:四⼗年代,第⼆次世界⼤战爆发。
⼥- 们开始承担更多男⼈的⼯作,⽐如在- ⼚⼯作,管理农场。
《⼥⼦棒球队》- 这部影⽚的⼀个场景,⼥孩们在打棒- ⽽男⼈们在战场厮杀,是40年代的真- 写照。
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服装从上个年- 的超⼥性化开始转向实⽤需求。
当时- 装风格造型盛⾏,经典沙漏式造型也- 是当时⼀⼤特⾊。
袜⼦也同样很流⾏- 该时代的服装可以在《The Notebook》影⽚中的Allie⼀⾓中得到验证- 看看40年代风格的⾐服!产品:外套 – H&M, 裙⼦ – dELiA’s, 上装 – , 发卡 – Forever 21, 丝袜 – American Apparel.50年代:19世纪50年代,城市化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