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配位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78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学习目标】● 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熟悉配位平衡常数及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知道螯合物的形成条件,能分辨出螯合物● 了解配合物在医学上的意义交流研讨1799年塔萨厄尔(Tassaert)往CoCl2溶液中加入氨水,先有粉红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氨水则沉淀消失,放置一天后析出橙色晶体。
经分析知粉红色沉淀是Co(OH)2,橙色晶体是CoCl3·6NH3,Co(OH)2在过量的氨水的存在下被氧化成3价。
起初,人们把这种橙色的晶体看成是稳定性较差的CoCl3和6个NH3分子加成物;但将这种橙色晶体加热至150℃时,却无法释放出氨;用稀硫酸溶解后,回流数小时也不生成硫酸铵。
那么这种橙色晶体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式是什么样的呢?这种橙色的晶体属于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组成复杂、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重要化合物,过去称为络合物,其原意是指复杂的化合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配位化学。
配合物不仅在化学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和医学关系极为密切。
例如与呼吸有密切关系的血红素就是含有亚铁的配位物,人体内大多数酶(生物催化剂)分子含有配合状态存在的金属元素,有些药物本身就是配合物或通过在体内形成配合物才能发生药效。
利用金属配合物的形成进行金属中毒治疗,体内某些金属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都涉及到配位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学习有关配合物的基本知识,对学习医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论一、配合物的定义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Ba 2+离子,会有白色BaSO 4沉淀生成,加入稀NaOH 溶液则有浅蓝色Cu(OH)2沉淀生成,这说明在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Cu 2+离子和SO 42-离子。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得一深蓝色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稀NaOH 溶液后得不到浅蓝色Cu(OH)2沉淀,但加入Ba 2+则有白色BaSO 4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