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配位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821.50 KB
- 文档页数:60
第11章 配位化合物习 题1.给出下列中心金属离子的特征配位数:(a)Cu+;(b)Cu2+;(c)Co3+;(d)Zn2+;(e)Fe2+;(f)Fe3+。
2.按照摩尔导电率的大小将下列配合物排序:(a)K[Co(NH3)2(NO2)4];(b)[Cr(NH3)3(NO2)3];(c)[Cr(NH3)3(NO2)] 3 [Co(NO2)6]2;(d)Mg[Cr(NH3)(NO2)5]。
3.解释为什么EDTA钙盐可作为铅的解毒剂?为什么用EDTA的钙盐而不能用游离的EDTA?4.指出下列配离子中金属元素的氧化态:(1) [Cu(NH3)4]2+;(2) [Cu(CN)2]-;(3) [Cr(NH3)4(CO3)]+;(4) [Co(en)3]2+;(5) [CuCl4]2-;(6) Ni(CO)4.5.命名下列配合物:(1)K3[Co(NO3)6];(2)[Cr(Py)2(H2O)2Cl2];(3)[Cr(H2O)5Cl]Cl2•H2O;(4)K2[Ni(en)3];(5)[Co(NH3)4(NO2)Cl]Cl;(6)K3[Fe(C2O4)3]•3H2O;(7)K2[Cu(C2H2)3];(8)[Pt(Py)4][PtCl4].6.根据下列配合物的名称,写出其化学式:(1)亚硝酸•溴三氨合铂(Ⅱ);(2)一水合二氨•二乙二胺合铬(Ⅲ);(3)溴化硫酸根•五氨合钴(Ⅳ);(4)六氟合铂(Ⅳ)酸钾。
7.画出配离子[Cr(NH3)(OH)2Cl3]2-所有可能的几何异构体。
8.指出下列配合物中配位单元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几何异构体:(1)[Pt(NH3)2(NO2)Cl];(2)[Pt(Py)(NH3)ClBr];(3)[Co(NH3)2(OH)2Cl2];(4)K4[Co(NH3)2(NO2)4];(5)[Ni(NH3)3(OH)3];(6)[Ni(NH3)2Cl2].9.配离子[Cr(en)2Cl2]+存在几种几何异构体,哪种异构体可以表现出旋光活性,画出这些异构体。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11.1 基本概念 (1)11.2 化学键理论 (6)11.3 晶体场理论 (11)11.4 螯合物 (18)11.5 配位平衡 (19)11.1 基本概念11.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前言配位化合物是一类由中心金属原子(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
第一个配合物是1704年普鲁士人在染料作坊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碳酸钠在铁锅中强烈煮沸而得到的,即KFe[Fe(CN)6]。
配合物的形成对元素和配位体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及配合物的独特性质,使人们对配位化学的研究更深入、广泛,它不仅是现代无机化学学科的中心课题,而且对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催化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或分子为配位单元。
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配合物。
如:[Co(NH3)6]3+、[HgI4]2-、Ni(CO)4等复杂离子或分子,其中都含配位键,所以它们都是配位单元。
由它们组成的相应化合物则为配合物。
如:[Co(NH3)6]Cl3、k2[HgI4]、Ni(CO)411.1.2 组成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图11-01表11-01 常见的配体表11.1.3 命名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对于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同,如配合物外界酸根为简单离子,命名为某化某;如配合物外界酸根为复杂阴离子,命名为某酸某;如配合物外界为OH-,则命名为氢氧化某。
但配合物因为存在较为复杂的内界,其命名要比一般无机化合物复杂。
内界的命名顺序为:例如:11.1.4 配合物的类型4.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简单配位化合物简单配位化合物是指由单基配位体与中心离子配位而成的配合物。
这类配合物通常配位体较多,在溶液中逐级离解成一系列配位数不同的配离子。
例如:这种现象叫逐级离解现象。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1.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合物或配离子H2[PtCl6] [Co(ONO)(NH3)5]SO4 NH4[Co(NO2)4(NH3)2] [Ni(CO)4] Na3[Ag(S2O3)2] [PtCl5(NH3)]- [Al (OH)4]- 中心原子 Pt4+ Co3+ Co3+ Ni Ag+ Pt4+ Al3+ 配体 Cl- ONO-、NH3 NO2、 NH3 CO S2O32- Cl- 、NH3 OH- 配位原子 Cl O、N N、N C S Cl、N O 配位数 6 6 6 4 2 6 4 2.命名下列配离子和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中心原子氧化值。
配合物或配离子[Co(NO2)3(NH3)3] [Co(en)3]2(SO4)3 Na2[SiF6] [Pt Cl (NO2) (NH3)4] [CoCl2(NH3)3(H2O)]Cl [PtCl4]2- [Pt Cl2 (en)] K3[Fe(CN)6] 名称三硝基·三氨合钴硫酸三(乙二胺)合钴(Ⅲ) 六氟合硅(Ⅳ)酸钠氯·硝基·二氨合铂氯化二氯·三氨·水合钴(Ⅲ) 四氯合铂(Ⅱ)配离子二氯·(乙二胺)合铂六氰合铁(Ⅲ)酸钾配离子的电荷数 0 +3 -2 0 +1 -2 0 -3 中心原子的氧化值ⅢⅢⅣⅡⅢⅡⅡⅢ 3.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 H2[PtCl6] (2) NH4[Cr(NCS)4(NH3)2] (3) [Co(NH3)6](ClO4)2(4) Na2[Fe(CN)5(CO)](5) [Cr(OH)(C2O4)(H2O)(en)]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
已知:lgKsθ([Hg(NH3)4]) = ;lgKsθ(HgY2-) = ;lgKsθ([Cu(NH3)4]2+) = ;lgKsθ([Zn(NH3)4]2+) = ;lgKsθ([Fe(C2O4)3]3-) = ;lgKsθ([Fe(CN)6]3-) = 42 (1)[Hg(NH3)4]2+ + Y4- (2)[Cu(NH3)4]2+ + Zn2+ (3)[Fe(C2O4)3]3- + 6CN-HgY2- + 4NH3 [Zn(NH3)4]2+ + Cu2+ [Fe(CN)6]3- + 3C2O42-2+解:反应均为配离子相互转化,配离子之间的转化方向是稳定常数小的转化为稳定常数大的,通过两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组合形成新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