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3.2.2.2 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947.00 KB
- 文档页数:6
1.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测量和表征的科学2.定性分析: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3.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4.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5.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6.仲裁分析:不同单位对同一产品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单位(如一定级别的药检所,法定检验单位等)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7.系统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不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得原因造成的9.方法误差: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10.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或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1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1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3.标准参考物质:必须要有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与证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的3倍14.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5.相对偏差:单次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6.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17.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8.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19.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2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外,其余的数字都是准确的21.有效数字的修约:计算前舍去多余数字的过程2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以单位测定值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23.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实验24.对照实验: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或纯溶液,在与试样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含量比较,便可得出分析的误差,有时可对测定误差加以校正25.回收试验:用所建方法测定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后,在几份相同的试样(n>5)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组分的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26.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使其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然后根据所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27.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剂2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照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29.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或电位电导电流等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之点30.终点误差(滴定误差):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符产生的误差31.非水滴定法:在以水以外溶剂中的滴定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2.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33.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34.滴定度:①以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以T B表示②每毫升标准溶液T能与被测组分B完全作用时消耗B的克数,以T T/B表示35.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转移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6.质子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37.质子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38.酸碱半反应:酸失去一个质子或碱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相互对应的碱或酸的反应39.共轭酸碱对:酸碱半反应中的酸与碱以质子联系而成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40.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只发生在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1.分析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总浓度42.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43.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平衡浓度称为酸度44.质量平衡(MBE):平衡状态时,溶质的各型平衡浓度之和与溶质分析浓度为等衡关系45.电荷平衡(CBE):处于平衡状态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既溶液中荷正电质点电荷之和必等于荷负电荷点电荷之和46.质子平衡(PBE):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与碱之间得失质子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47.质子条件式:质子平衡的数学表达式48.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49.滴定突跃范围: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50.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5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52.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的能力53.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54.均化效应: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均化到溶质和质子水平的效应55.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称为区分效应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2.两性溶剂:既易给出质子又易接受质子的溶剂或称为中性溶剂3.酸性溶剂: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4.碱性溶剂: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5.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能力6.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7.混合溶剂:为使样品易于溶解,增大滴定突跃,并使终点指示剂变色敏锐,还可以将质子性溶剂与惰性溶剂混合使用8.非质子溶剂:没有给出质子的能力的溶剂称为无质子性溶剂9.均化效应和均化性溶剂:均化效应是指当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相同的酸碱强度水平。
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以EDT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HY络合物B.在碱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OHY络合物C.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D.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不有利滴定反应2. 配位滴定中,关于EDTA的副反应系数αY(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Y(H)随酸度的减小而增大B. αY(H)随pH值增大而增大C. αY(H)随酸度增大而增大D. αY(H)与pH值的变化无关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A. 与金属离子种类有关B. 降低C. 不变D. 升高4.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经在滴定终点时∆pM'=±0.2,K'MY=109.0,若要求误差TE≤0.1%,则被测离子M的最低原始浓度是多少?A. 0.010 mol⋅L-1B. 0.020 mol⋅L-1C. 0.0010 mol⋅L-1D. 0.0020 mol⋅L-15. 当M与N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若C M=0.1C N,要准确滴定M(E≤0.1%,∆pM'=0.3)则要求△lgK(lgK MY-lgK NY)值至少大于()A. 6B. 5C. 7D. 46.当金属离子M、N共存时,欲以EDTA测定其中的M,若c M=10c N,E≤0.5%,∆pM'=±0.3,则要求∆lgK为多少:A. 5B. 6C. 4D. 77. 用EDTA滴定Bi3+时,可用于掩蔽Fe3+的掩蔽剂是()A. 三乙醇胺B. KCNC. 草酸D. 抗坏血酸8. 已知K CuY>K ZnY>K MgY。
EDTA的浓度采用锌作基准物标定。
若配制EDTA溶液中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u2+,并用该EDTA溶液在pH = 10的介质中滴定Mg2+,测定的结果将会()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不确定9.采用滴定法测定Al3+的含量时,欲在pH=5.5条件下以某一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此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最好选用()A. Ca2+B. Zn2+C. Ag+D. Al3+10.Fe3+、Al3+、Mg2+和Ca2+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Mg2+、Ca2+的含量时,为了消除Fe3+和Al3+(含量较高)的干扰,一般采用()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络合掩蔽法D. 溶剂萃取法11.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a2+总量时,Al3+、Fe3+等的存在会使得指示剂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A. 僵化B. 封闭C. 变质D. 变性12.已知某金属指示剂(HR)的pKa=3.5,其共轭酸型体为紫红色,其共轭碱型体为亮黄色。
一、判断题1、(配位比例特点)配位滴定反应中EDTA 与金属离子的比例一般都是1:1。
(√)2、(稳定常数的概念)EDTA 与某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也就意味着EDTA 与该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较大。
(√)3、(滴定突跃显著性的影响因素)配位滴定中所有的副反应都对使滴定突跃范围变窄。
(×)4、(副反应系数的数值)若滴定过程中不发生副反应,则副反应系数数值为0。
(×)5、(总副反应系数与分副反应系数的关系)某物质可发生两种副反应,则该物质总的副反应系数为两分副反应系数的加和。
(×)6、(酸效应系数的基本概念)配位滴定中,溶液的pH 越高,则酸效应系数越大。
(×)7、(羟基配位效应系数的基本概念) 配位滴定中,溶液的pH 越高,则羟基配位效应系数越大。
(√)8、(金属指示剂原理)EDTA 滴定金属离子,若使用金属指示剂指示SP ,则EDTA 滴入量在SP 附近时指示剂应发生配位态到游离态的转变。
(√)9、(金属指示剂原理)配位滴定时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10、(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只有在合适的pH 条件下,游离态与配位态才会有显著的颜色差异。
(√)11、(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其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溶解性差,使变色反应变慢,而导致终点拖后延长。
(×)12、(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其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太强,计量点处不明显发生配位态到游离态的转变,而导致无法准确指示计量点。
(×)13、(掩蔽的作用)用EDTA 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的CaO 和MgO ,滴定前需向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其目的是掩蔽Fe 3+、Al 3+和 Mn 2+,防止干扰测定。
(√)14、(掩蔽的作用)用EDTA 滴定Ca 2+和Mg 2+的混合溶液前,先将溶液pH 调至≥12,目的是使Mg 2+生成沉淀,通过掩蔽消除其对Ca 2+测定的干扰。
分析化学主要计算公式(一)引言概述: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学科,其中计算在分析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析化学中的主要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对分析化学中的五个重要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涵盖了常见的浓度、摩尔质量、配位化学、催化反应等方面。
正文:1. 浓度计算公式1.1 质量浓度计算公式1.1.1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质量浓度的单位可以是g/L,mg/mL等。
1.1.2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
1.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1.2.1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物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其中摩尔浓度的单位可以是mol/L。
1.2.2 通过测量物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1.3 百分数体积计算公式1.3.1 百分数体积的计算公式为百分数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100%。
1.3.2 通过测量溶质的体积和溶液的总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百分数体积。
1.4 体积分数计算公式1.4.1 体积分数的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总体积。
1.4.2 通过测量溶质的体积和溶液的总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
1.5 摩尔分数计算公式1.5.1 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总摩尔数。
1.5.2 通过测量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总摩尔数,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2.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2.1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其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可以是g/mol。
2.2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质量。
3. 配位化学计算公式3.1 配位数计算公式3.1.1 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个数,配位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配位体的性质和配位子的排列情况进行确定。
第一部分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准确度(accuracy):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precision):测定条件相同时,一组平行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来表示)。
3.偏差(deviance):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4.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5.方法误差: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的误差。
6.仪器或试剂误差:由于仪器未经过校准或试剂不合规格所引起的误差。
7.操作误差:由于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
8.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
9.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某种确定原因引起的误差,一般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10.恒定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保持不变,但相对值随被测组分含量的增大而减少,这种系统误差叫做恒定误差。
11.比例误差:在多次测定中,绝对值随样品量的增大而成比例的增大,但相对值保持不变,这样的系统误差叫做比例误差。
12.偶然误差(accidental error):也叫随机误差,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误差。
13.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保留1位欠准数字)。
14.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在一定置信水平时,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15.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描述两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参数。
第二部分容量分析法1.酸碱: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2.酸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酸溶质的量称为酸的浓度。
3.碱的浓度: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某种碱溶质的量称为碱的浓度。
4.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离子活度,用pH表示。
5.碱度: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严格讲是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用pOH表示。
《分析化学》第三单元(第5章)测验试卷及答案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 评分________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或多选不给分。
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1.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A. 1:1B. 1:2C. 1:4D. 1:62.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了个数为(C)A. 2B. 4C. 6D. 8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B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4. 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 B)A. α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B. αY(H)随pH值增大而减小C.α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D. αY与pH变化无关(H)5.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C)A. KHC8H4O4~HClB. KH2PO4~Na2HPO4C. NH4Cl~NH3·H2OD. NaAc~HAc6.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D)A. 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B. MY的颜色C. MIn的颜色D. a与b的混合颜色7. Fe3+、Al3+对铬黑T有(D)A. 僵化作用B. 氧化作用C. 沉淀作用D. 封闭作用8. 用含少量Cu2+的蒸馏水配制溶液,于pH=5.0,用锌标准溶液标定EDTA溶液,然后用此EDTA标准溶液于pH=10.0滴定试样中的Ca2+含量,问对结果的影响是( C)A. 偏高B. 偏低C. 基本无影响D. 无法确定9. 用含少量Ca2+、Mg2+的蒸馏水配制EDTA溶液,然后于pH=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标准Zn2+溶液标定EDTA溶液,最后在pH=10.0,用上述EDTA溶液滴定试样中Ni的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10. 在配位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B)A. Mg2+B. Zn2+C. Ag+D. Bi3+11. 于50.00ml 0.02000mol·1-1 Ca2+溶液中,准确加入0.02000 mol·1-1EDTA溶液50.00ml,当pH=12.0时,溶液中游离Ca2+浓度为(C )A. 9.04×10-7B. 2.78×10-7C. 4.52×10-7D. 4.52×10-812. 在Fe3+、Al3+、Ca2+、Mg2+混合液中,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配位掩蔽法D. 溶剂萃取法13. 在配位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的封闭现象,其原因是( BC)A. K′MY > K′NYB. K′MY <K′NYC. K′MIn > K′MYD. K′Min <K′MY14. 某溶液含Ca 2+、Mg 2+及少量Fe 3+、Al 3+,今加入三乙醇胺,调至pH=10,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此时测定的是(C )A. Mg 2+含量B. Ca 2+含量C. Ca 2+、Mg 2+总量D. Ca 2+、Mg 2+、Fe 3+、Al 3+总量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二、填空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20 分;学生请在指定位置答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四、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第一题 3 分,第二、三题各 6 分,共计 15 分;请在空白纸位置按顺序答题,并标明题号)六、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第一题 7 分,其余题各 6 分,共计 25 分;请在空白纸位置按顺序答题,并标明题号)印制份数出卷教师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主任(签字) 本试卷共5页本页为第4页印制份数 出卷教师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教学主任(签字) 本试卷共5页 本页为第5页2016—2017学年第 2 学期《分析化学》期终考试答案(A) 【适用班级:16级动科、动医、动药、食安、食科、酿酒】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 数合分人: 复查人: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C A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D A B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D D二、填空题:(本题共小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学生请在指定位置答题)1 方法误差2 仪器和试剂误差3 主观误差4 精密度5 准确度6 37 28 49 酸碱滴定法 10 配位滴定法 11 沉淀滴定法 12 氧化还原滴定法 13 标准溶液 14 指示剂 15 3.1~4.4 16 8.0~9.6 17 红 18 蓝19 H2SO4 20 自身指示剂 21 间接法 22 直接法23 铁铵矾 24 NH4SCN 25 Ag+ 三、判断题(本题共小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四、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在空白纸位置按顺序答题,并标明题号)1.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没有副反应,而且进行完全 (≥99.9%);(2分)(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1分)(3)有简便合适的、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如有适当的指示剂可供选择。
知识点2. 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响以形成配合物反响为根底的滴定称为配位滴定法〔complexometrictitration 〕。
配位滴定法常用来测定多种金属离子或间接测定其他离子。
用于配位滴定的反响必须符合完全、定量、快速和有适当指示剂来指示终点等要求。
因此配位滴定要求在一定的反响条件下,形成的配合物要相当稳定,配位数必须固定,即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
一、配位滴定法〔一〕配位滴定曲线:在酸碱滴定反响中,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中pH 值会发生突变。
而在配位滴定中,随着滴定剂EDTA 的不断参加,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中金属离子M 的浓度发生急剧变化。
如果以pM 为纵坐标,以参加标准溶液EDTA 的量)(Y c 为横坐标作图,那么可得到与酸碱滴定曲线相类似的配位滴定曲线。
现以EDTA 溶液滴定Ca 2+溶液为例,讨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c 〔Ca 2+〕=0.01000mol·L -1,v 〔Ca 2+〕=20210mL ,c 〔Y 〕=0.01000mol·L -1, pH=10,体系中不存在其它的配位剂。
查表可知,7.10lg )(=CaY MY K θ,45.0lg )(=H Y α 所以,25.1045.07.10lg lg 'lg )(=-=-=H Y CaY CaY K K αθθ即10108.1'⨯=θCaYK 1.滴定前 c 〔Ca 2+〕=0.01000mol·L -1,pCa=2.0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近似地以剩余Ca 2+浓度来计算pCa 。
参加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18.00mL 〔即被滴定90.00%〕 时,)L (mol 103.500.1800.2000.201000.0)Ca (1-42⋅⨯=+⨯=-+c pCa = 3.3参加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19.98mL 〔即被滴定99.9%〕时,1621000.598.1900.2098.1900.2001000.0)(--+⋅⨯=+-⨯=L mol Ca c pCa = 5.33.化学计量点时 由于CaY 配合物比拟稳定,所以在化学计量点时,Ca 2+与参加的标准溶液几乎全部配位成CaY 配合物。
分析化学各位同学:由于学校的题库很大,题目千变万化,学校本部也没有提供考试复习资料和参考答案。
所以我们只能抽取几位同学做的试题,合成一份考试参考资料。
特别强调:部分试题的参考答案不一定正确,如果有疑问,大家也可以自己凭感觉另选答案。
考试时请一定要认真看清楚题目和答案,认真答题。
参考资料里的题目,到了甲同学那里,可能题目和答案的顺序都会不同。
如果题目不在我们提供的的参考资料里,自己就百度查询。
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完毕确认无误之后请点击交卷按钮交卷(考试期间不要随意关闭界面,否则网络平台自动计算已考1次。
超出规定答题时间,系统自动会提交。
)。
每一门课程您都有3次答题的机会,系统会默认您考得最高的那次分数,请尽量考高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道小题,总分值70分)1. 范氏方程式主要阐述了。
(2分)A 色谱流出曲线的形状B 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C 塔板高度的计算D 色谱峰扩展、柱效降低的各种动力学E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2. 按质子理论,NA 2HPO4是。
(2分)A 中性物质B 酸性物质C 碱性物质D 两性物质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D3. 下列同时有 n→*,→*,→*跃迁的是。
(2分)A 一氯甲烷B 丙酮C 1,3-丁二烯D 甲醇E 水正确答案B4. 影响E D TA 配合物稳定性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
(2分)A 酸能使配位剂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B 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的现象C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 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5.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
(2分)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E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C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分)A 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 精密度低,系统误差一定高E 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7. 在光度分析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加1倍,则透光度为(2分)A T2B T/2C 2TD T1/2E T正确答案A8. 高锰酸钾滴定双氧水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