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人教版2
- 格式:ppt
- 大小:9.84 MB
- 文档页数:50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旧教材差异内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P1:文字描述部分做了精简,更换(含C919大飞机)P2-P3:图1保留(增加制作工艺和简介),图2-5全部替换(商代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雁鱼青铜釭灯、东汉酿酒画像砖、天工开物局部图)。
文字介描述中增加:“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删除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研究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表述,保留“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表述P4: 图7-10 替换为: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国产航空发动机P5: 结束语提到: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化学的概念未涉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 (删除胆矾及相关实验)(结晶水合物相关知识不做要求)图1-1 :水的沸腾图1-2 :蜡烛的融化(新增实验及图示)图1-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新增图示)图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表述“石灰石”改为“大理石”)新增:方法引导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举例: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粮食酿酒化学变化的概念表述: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改为“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改为“大理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删除原教材P8最后一段“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原教材P9 表1-1 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据铝的沸点改为:2467;氧气的熔点改为 -218.8,无色无味改为无色无臭练习与应用(题目全部更新)【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顺序调整:“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前,观察及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在后;删除“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部分图1-6(原教材P11)替换为“中学化学实验室”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的位置。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核心素养(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
(3)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围绕生活中化学的作用、化学发展史,领悟什么是化学,从而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3.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
4.教学建议(1)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学科。
(2)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也是你们走进神奇化学世界的引路人,为了祝贺我们在座的同学顺利地由初二荣升初三,我想为大家献上一杯红酒表示我的祝贺。
(演示:清水变红酒。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当你翻开这本崭新的化学教科书时,是否会想: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接下来,我们将打开一扇新的科学大门,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投影展示】教材中P1插图,并设问:图中有哪些事物?【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
或许你们对化学怀有许多疑问和好奇,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消除你们的疑问,领略化学魅力。
【播放录像】“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草地树木、汽车奔驰、高楼入云、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三峡工程……【归纳总结】我们看到的多彩物质世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无处不在。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二、单元目标(一)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2.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
(二) 核心素养要求1.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
2.感悟科学家崇尚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学习科学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品格。
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本单元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中的“化学科学本质”。
要求学生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特征;初步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体会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化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悟科学的态度与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与品格。
2.化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的学科。
本课题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渐实现。
展示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引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3.教科书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教科书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而本课题又是化学的第一课题,能否上好这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曾经产生过化学的火花,因此在本课题学习过程中应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知识目标】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素养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生活和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导入1】教师引言: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学到许多更加新颖而且非常有用的东西,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每天与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你能说一说你身边现在的物质是何种材料制成的吗?是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有的呢?还是经人制造的?(学生说出学习用具、衣服、桌子、玻璃、铁制品等)所有这些都与化学有关,化学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样,大到无边,哪里有物质,哪里就有化学。
【导入2】新的学期,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犹如这张白纸(出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讨,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首先,让我们做几个实验:(1)白纸显示字及消字;(2)用两只玻璃棒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3)不怕烧的手帕;(4)魔棒点灯。
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衣、食、住、行的图片的展示,说明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讲解]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人口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有农业和食品问题,都需要通过化学来解决,化学可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新版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的定义。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 例如,研究水(H₂O)的组成,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研究铁(Fe)生锈的变化规律等。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我国古代的陶瓷、青铜器、造纸、火药等都是化学工艺的伟大成就。
- 近代化学: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现代化学:在纳米技术、绿色化学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铁生锈,铁(Fe)与空气中的氧气(O₂)、水(H₂O)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₂O₃·xH₂O)。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同时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燃烧会放出热量。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2H₂+O₂ =点燃= 2H₂O)。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等,蜡烛是白色固体,质地较软。
- 点燃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最热,内焰较暗,焰心温度最低。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九年级化学的绪言部分,我们迎来了化学这一全新的学科领域。
该绪言章节的主题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它为我们揭示了化学的神奇魅力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绪言部分主要围绕“什么是化学”和“化学的作用”两大核心问题进行阐述。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化学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这些实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材还介绍了化学的基本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支撑。
通过绪言部分的介绍,学生可以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材还强调了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它指出,化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科学。
通过化学研究,我们可以探索物质的奥秘,创造新的物质和材料,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得化学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只是在小学科学或初中物理课程中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对于化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片面。
因此,在绪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和实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在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时,我们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绪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