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城市交通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2.33 MB
- 文档页数:83
年六大城市交通规划实例————————————————————————————————————————————————————————————————日期:交通规划实例目录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4)济南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8)合肥市综合交通规划 (14)贵阳市城市交通规划 (25)珠海市城市交通规划 (30)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简介 (35)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39)威海市区城市交通规划 (51)洛阳市中心区近期交通研究与规划 (58)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67)罗湖口岸道路交通规划 (75)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达城市,是四川省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
面对西部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压力,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城市用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本次交通规划的目标就是要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和谐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
此次综合交通规划是成都市1993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后进行的第二次城市交通规划。
如何根据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组织运行效率,以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中的需要,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本次交通规划的重点。
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成都市域范围,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外环路内地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在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系统的分析中,研究范围扩大至成都市域。
规划年限与总体规划一致为2020年,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和轨道交通研究中,将适当考虑城市的远景发展。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研究,并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了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建设方案编制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方案编制的概览和指导。
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是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制定关于城市交通系统的长期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需求分析:对城市交通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未来交通需求的趋势和规模。
2. 交通网络规划: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交、地铁等交通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3. 交通运营规划:制定交通运营策略,提高交通运营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
4. 环境考虑:在交通规划中要考虑环境因素,包括减少污染、节能减排等。
道路建设方案编制道路建设方案编制是根据交通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的道路建设方案。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道路网设计:根据交通规划确定的道路网络,进行道路轨迹设计,包括宽度、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等。
2. 道路类型选择:根据路段的交通流量、用途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道路类型,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
3. 施工方案制定:确定道路建设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时间安排、施工序列、材料选择等。
4. 环境影响评估:进行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噪音、空气质量、水质等方面的考虑。
结论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方案编制是确保城市交通顺畅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建设方案,我们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以上是对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建设方案编制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张三. (2020). 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四. (2018). 道路建设方案编制原理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
六个专项规划包括的具体内容
1.城市道路(含停车设施)规划:对城市(镇)对外交通、道路网布局及其规模论证;根据城市(镇)道路的性质、功能、分类与分级;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及对横断面布置进行综合协调,提出建筑退线要求;确定道路平面位置及交叉口设计方案;确定控制点高程,进行道路竖向规划;确定公共停车场等道路交通设施的布点和用地规模等。
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这个问题范围很大。
从宏观层面来讲,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覆盖城市交通规划方方面面;从微观层面来讲,交通规划包括各项子规划,分项规划。
停车规划、对外交通规划、慢性交通规划、货运交通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等等。
3.城市供水与节约用水规划:具体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供需水预测、水资源配置、城市供水规划、节约用水规划、工程总体布局、管理机制。
4.城市燃气规划:气源、用气规模、储气与调峰、输配系统、天然气汽车...
5.城市照明规划:既包括了道路功能照明规划,又包括了夜间景观照明规划,
6.城市市容环卫(含公厕、垃圾处理)规划:城市市容及环卫现状...垃圾处理率(包括分类处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公厕…。
未来城市交通规划与发展一、城市交通规划的背景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加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道路拥堵、排放污染、公共交通系统不足,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交通规划成为了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未来城市交通重点规划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管理,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将建设更为智能的信号灯、红绿灯、道路监控,以避免交通拥堵、提高治理效率。
2、公共交通系统改造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城市将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包括地铁、轻轨、公交车等,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载客量,并逐步实现无轨电车和无人驾驶公共交通的发展。
3、自驾出行自驾出行将成为未来城市主流的出行方式之一。
城市交通规划部门将加强公共停车设施、交通拥堵预测管理、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城市自驾出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4、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之一。
不同的交通方式在交通枢纽进行衔接和转换,以提高出行体验和效率。
例如,公共交通与共享单车、自驾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进行无缝连接和衔接。
三、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城市交通将愈发智能化,从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公共交通到智能私人出行,都将实现智能化。
其中,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重点。
2、环保未来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保理念。
城市交通将逐渐向低碳、环保化方向发展,例如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电动化、共享单车等。
3、人性化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将越来越注重出行体验和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交通规划将使人们出行更为便利、舒适,例如慢行系统、停车场智能管理等。
四、未来城市交通的挑战1、技术创新未来城市交通将面临技术创新的竞争,先进的科技将推动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带来技术调整、人员转型、安全风险等问题。
2、资金投入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城市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实现资金共享。
第1章概况1.1规划背景与目的1.1.1规划背景为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走节约型的城市建设道路,“突破菏泽”加快发展,在《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指导下,编制《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这是城市总体规划在交通系统的延伸、扩展、完善和深化,是其相关理念与成果在交通系统的具体实现。
1.1.2规划目的在深入调查、了解菏泽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城市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总体规划在基础上,对菏泽市城市道路网、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布局和规模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进行科学规划,以促进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成果加以完善和深化,使之成为菏泽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建设、改造等活动的法定参照文件。
1.2规划范围与年限1.2.1规划范围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范围为菏泽市中心城区,是菏泽市域的核心城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为48.6平方公里,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
其影响范围和辐射作用覆盖整个菏泽地区,影响周围地区。
1.2.2规划年限菏泽市城市道路网与停车场规划建立在对2005年的现状分析上,期限为: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1.3规划目标与内容1.3.1规划目标●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城市道路系统、停车系统及其主要设施加以计划,保证交通系统的各项“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经济的资源)合理利用;●建立健康的城市道路网路和交通网络,优化整合城市交通流,合理布局停车场站,整合停车设施功能;●为菏泽市交通系统畅通、便利、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3.2规划规划内容●本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九个部分:●城市居民出行现状分析与评价●城市道路交叉口及路段流量调查与分析●城市道路对外交通流量与OD分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分析和评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加油站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运行组织规划●重要交叉口渠化及信号控制1.4规划原则和依据1.4.1规划原则●本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理想与现实兼顾,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网的现状条件与停车需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内涵、相互影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交通需求以及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系列的交通规划方案,以引导、调控和规范城市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对城市交通设施、交通网络、公共交通设施、交通服务、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划。
从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内涵来看,二者都是为了引导、规范城市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方案,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质量。
但城市交通规划更侧重于引导、规范城市的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而城市规划更侧重于引导、规范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布局,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布局和城市道路网布局。
这些城市交通布局方案将对城市规划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2.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规划会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则会对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交通流量产生影响。
3. 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另一个影响是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交通设施、交通设备和交通服务设施的支撑,这些设施的建设与规划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1 总则1.0.1 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新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道路设计。
新建道路应按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既有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参照执行。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0.4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5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汽车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6城市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管线问题,避免反复开挖。
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
5、在道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益与养护费用的关系,正确应用技术标准。
6、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行人、车辆、道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和两侧建筑物使用。
7、在道路设计中应注意节约用地,拆迁合理,重视文物、名木、古迹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