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质地貌介绍。宁卫儿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20
邯郸市地理环境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地理环境独特多样,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河谷。
\n\n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邯郸市境内地势起伏,以平原为主,著名的魏晋墓葬就分布在这片平原上。
\n\n 气候特点\n邯郸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气候条件适宜,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
\n\n 地形地貌\n邯郸市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
盆地、河谷、山丘等地貌交错分布,为当地的自然风光增添了独特韵味。
\n\n自然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同时,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n\n 生态环境\n邯郸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生态公园、森林公园遍布城市各处,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n\n总体来说,邯郸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生态良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邯郸市武安京娘湖、古武当地区地质构造及岩性分析摘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毗邻太行山脉。
京娘湖位于邯郸市武安市境内的太行山西麓,与古武当山相邻。
长城系大红峪组(Zja):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
邯邢南单元内发育有新华夏系、南北向构造系、北西向构造系,各构造体系的各次序的构造以多种复合方式交织在一起,致使构造比较复杂,显示了多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
本区范围内岩浆岩活动以入侵为主,岩体集中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北部。
岩体侵入方向为南北或北北东向,似层状侵入于奥陶系或二叠系地层中。
河流地质作用显著。
常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关键字:邯郸市京娘湖古武当山长城系大红峪组岩性一、地区概况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西靠太行山,东依华北平原,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距首都北京440公里,距石家庄170公里。
博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复杂的地貌类型,构成了邯郸独特、多样的现代辉煌文化。
本区位于武安市西部活水村、四里岩水库、口上水库(京娘湖),区内交通发达,有邯长铁路通过,向东致邯郸市与京广线接轨。
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遍及全区。
(1)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
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绝。
山上裸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2)京娘湖: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境内的太行山西麓,距武安城30公里,北洺河上游常社川和门道川汇合处,东南距武安市32公里,东距邯郸市6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邯郸地区主要地貌特点的认识与研究程叶(河北工程大学(邯郸)资源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二班090250223 )[摘要] 通过对山地、丘陵、平原等主要地貌形态的认识与观察,分析邯郸地区的区域地势与地貌特征,加深对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理解和应用,充分发挥地貌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大中型地貌冲积平原流水地貌1.区域概况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东隔邯郸地区的馆陶,大名与山东相望,南邻河南,西与山西接壤。
按行政区域划分包括邯郸市和武安,涉县、磁县、临漳、永年、鸡泽、曲周、肥乡、广平、成安等十个县。
邯郸市位于区域中部,辖五区一县。
从地理位置上分为邯郸市,马头镇和峰峰矿区三片。
2.区域地势邯郸横跨新华夏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沉降带,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势高差较大,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
2.1区域大型地貌——山地西部山地属太行山南段东麓,海拔多在千米以下,其间中山高程1000-1500米,武安县的青岩寨为最高峰,海拔1899米。
沟谷切割深度200米左右,其间有涉县、阳邑、武安等构造盆地,喷周坡度均超过25度。
山峰交错,断壁残岩,呈构造削蚀地貌景观。
区域中型地貌——丘陵中部丘陵西起九山,东至京广铁路,多为低缓陇丘。
丘陵高差250米左右,相对高差50米左右,由河流冲刷分割而成,河流阶地发育。
孤山位于丘陵中部,属太行山余脉,为构造残山,最高峰海拔846米。
“太行八陉”之一的“滏阳陉”,位于鼓山南段的滏阳河河谷是晋冀两省的天然通道之一。
区域大型地貌——平原京广铁路以东为平原,根据形态和成因不同,可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和洪积平原,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由北西,西和南微向渤海方向倾斜,平原高程80米,逐渐向东及东北方向过渡到30余米。
地面坡降约千分之二。
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沿太行山麓分布有永年,邯郸,马头,等四个河流冲洪积扇,西高东低,西小东大,是丘陵和平原的过渡相连地带。
洪积平原由漳河,黄河等水系堆积而成,地势低平,中部有永年洼。
邯郸名胜古迹介绍摘要:一、地理位置与概况1.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20"至44°,东经114°03"至40"之间。
2.相邻省份:山西、山东、河南。
3.距离河北省会石家庄150公里,距离北京450公里。
二、自然环境1.西靠太行山,东跨华北平原。
2.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差异大。
3.地形特点:西部为中低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三、交通情况1.紧邻京广铁路。
2.西部地貌:中低山。
3.东部地貌:华北平原。
四、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1.最高海拔:1898.7米。
2.最低海拔:32.7米。
3.海拔差:1866米。
五、风景名胜1.邯郸市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如:武灵丛台、邯郸博物馆、左权墓等。
2.详细介绍以下几个景点:正文:一、地理位置与概况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20"至44°,东经114°03"至40"之间。
相邻省份为山西、山东、河南。
距离河北省会石家庄150公里,距离北京450公里。
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自然环境邯郸市西靠太行山,东跨华北平原。
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差异大。
地形特点为西部为中低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三、交通情况邯郸市紧邻京广铁路,交通网络发达。
西部地貌为中低山,东部地貌为华北平原。
这使得邯郸成为连接东西部的交通枢纽。
四、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邯郸市最高海拔为1898.7米,最低海拔为32.7米,海拔差为1866米。
市内地形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五、风景名胜邯郸市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武灵丛台、邯郸博物馆、左权墓等。
1.武灵丛台:位于邯郸市丛台区,是邯郸市的象征性建筑。
丛台始建于战国时期,历经多次修建,现为一座融古文化、现代建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邯郸博物馆: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是河北省内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之一。
邯郸历史乡土教材第一章邯郸的历史沿革邯郸,是河北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邯郸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呈现出一个高原盆地状的地形。
邯郸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周朝的郡国之一。
而且邯郸的名称也相当古老,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邯郸(涉曼)”,来自涉曼城。
三国时期成为河东郡治。
南北朝时期为东魏之都,因邯郸为原於《左傳》的邯郸无道,後更改名稱稱曰為『古封』市,成扶文为翔州政治中心;唐朝为燕、冀二州治所;明清以来,历史厚重,文化发达、人才辈出,一度名胜遍地,素有“文化邯郸”之美誉。
邯郸素有“邯郸先锋”之美誉,是五胡十国景州的郡治,汉朝京师之一。
第二章邯郸的地理环境邯郸地处我国华北平原东北部,北倚太行山,东临卫河、馒河,南界太行山、野狐岭,西靠马雄高山。
邯郸市地跨东经113°32′-115°29′,北纬36°29′-38°47′。
总面积为9596平方公里。
邯郸地势东高西低,呈坡状,四周环山,地域东高西低,南北分布地貌,总体地势比山,东部高,西南部低。
邯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的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市平均气温10—14℃,年平均降水量为600-800毫米。
邯郸四季分明,在这里,冬寒夏热,春秋宜人。
第三章邯郸的历史文化邯郸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古迹。
自古以来,邯郸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曾是周朝的郡国之一,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邯郸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邯郸文化。
邯郸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物华天宝,群星闪耀,曾孕育出一批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如大文豪司马南,诗圣豪公等。
另外,邯郸还有着精品云集的丰富文化资源,境内有涉县齐烈葬、凤泉古寺、永兴庙、肥乡边城、涉县老子庙、涉县徐留善故居、永年老普陀寺、永年侯严庙等历史文化名胜。
邯郸地形地貌特征及⽓候条件
地形地貌
邯郸市地势⾃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京⼴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
海拔最⾼1898.7⽶,最低32.7⽶,相对⾼差1866⽶,总坡降为11.8‰。
⽓候
邯郸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陆性季风⽓候,⽇照充⾜,⾬热同期,⼲冷同季,随着四季的明显交替,依次呈现春季⼲旱少⾬,夏季炎热多⾬,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燥。
年平均⽓温14℃,最冷⽉份(⼀⽉)平均⽓温-2.5℃,极端最低⽓温-20℃,最热⽉份(七⽉)平均⽓温27℃,极端最⾼⽓温42.5℃。
邯郸市⾃西向东⼤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区、西部低⼭区、中部低⼭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
邯郸城市宣传语邯郸的地理与历史背景1.1 邯郸的位置1.2 邯郸的地理特点1.3 邯郸的历史文化邯郸的经济与产业2.1 邯郸的经济发展2.2 邯郸的区位优势2.3 邯郸的重点产业邯郸的旅游资源与特色3.1 邯郸的自然景观3.2 邯郸的人文景观3.3 邯郸的传统风俗邯郸的发展前景与城市建设4.1 邯郸的发展规划4.2 邯郸的城市建设4.3 邯郸的未来展望1. 邯郸的地理与历史背景1.1 邯郸的位置邯郸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是该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36°20′~37°52′,东经113°17′~115°53′。
1.2 邯郸的地理特点邯郸地处华北平原核心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海拔高度约平均为100米左右。
邯郸市境内有诸多河流,包括邯郸河、滏阳河、鹿邑河等,水资源丰富。
1.3 邯郸的历史文化邯郸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公元前千年的西周时期,邯郸就是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邯郸是古代冶铁业的重要中心,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邯郸因三国演义中的邯郸学步名扬天下,被誉为”学步邯郸”。
同时,邯郸还是中国重要的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基地之一。
2. 邯郸的经济与产业2.1 邯郸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邯郸市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成为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邯郸市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2.2 邯郸的区位优势邯郸处于华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邯郸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道,便捷地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相连。
2.3 邯郸的重点产业邯郸市的重点产业包括钢铁制造、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领域。
邯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钢铁产业发达。
同时,邯郸市政府还大力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3. 邯郸的旅游资源与特色3.1 邯郸的自然景观邯郸市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修齐山、九龙山、临漳西山等。
2009年,邯郸市辖4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邯郸市面积120 87平方千米,人口943万。
丛台区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
邮政编码056002056004邯山区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
邮政编码056001复兴区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
邮政编码056003峰峰矿区面积353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
邮政编码056200武安市面积1806平方千米,人口72万人。
邮政编码056300邯郸县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
邮政编码056100。
县人民政府驻南堡乡东小屯村。
临漳县面积744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
邮政编码056600。
县人民政府驻临漳镇。
成安县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
邮政编码056700。
县人民政府驻成安镇。
大名县面积1052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
邮政编码056900。
县人民政府驻大名镇。
涉县面积1509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
邮政编码056400。
县人民政府驻涉城镇。
磁县面积1035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
邮政编码056500。
县人民政府驻磁州镇。
肥乡县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
邮政编码057550。
县人民政府驻肥乡镇。
永年县面积898平方千米,人口86万人。
邮政编码057150。
县人民政府驻临洺关镇。
邱县面积448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
邮政编码057450。
县人民政府驻新马头镇。
鸡泽县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
邮政编码057350。
县人民政府驻鸡泽镇。
广平县面积32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
邮政编码057650。
县人民政府驻广平镇。
馆陶县面积456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
邮政编码057750。
县人民政府驻馆陶镇。
魏县面积862平方千米,人口81万人。
邮政编码056800。
县人民政府驻魏城镇。
曲周县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
邮政编码057250。
县人民政府驻曲周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8年底。
邯郸概貌政区建置【区域位置】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
跨东经114°03′-40′,北纬36°20′-44′之间,东与山东省聊城交界,西和山西晋中、晋东南地区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接壤,北与邢台毗邻。
北距省会石家庄180公里,去首都北京440公里。
境域广198公里,袤110公里。
总面积1207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1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邯郸历史悠久,早在7500多年前,邯郸的先人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其早期城市的雏形出现于殷商末年,发展于春秋时期。
《史记·殷本纪》有“益广沙丘苑台”记载,唐代张守节考释沙丘台引《竹书纪年》称:“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邯郸在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属赵。
自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迁都于此,作为赵国都城,历经8代国君计158年。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邯郸为郡治。
除今天的鸡泽县为巨鹿郡、大名县部分地域属东郡外,大部分县(市、区)属邯郸郡。
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封其子如意为赵王,邯郸仍是刘氏赵国治所,属冀州。
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改为县,属魏郡。
三国魏晋时期,先属广平郡,后属魏郡。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改属司州广平郡。
东魏天平初,并入临漳县,属相州。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邯郸县,属武安郡。
唐初属洺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属磁州。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属洺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复属磁州。
五代、宋、金时期属河北西路磁州,元属广平路磁州。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广平府,清因之。
民国初属冀南道,后归河北省辖。
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38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一专署。
1945年10月4日解放,设邯郸市。
1949年改为邯郸镇,属邯郸专区。
1952年复置市,1954年改省辖市。
邯郸名胜古迹介绍(原创版)目录1.邯郸地理位置概述2.邯郸地形特征3.邯郸名胜古迹介绍a.娲皇宫b.朝阳沟c.邯郸道d.赵王城e.大漠文化城正文邯郸,位于我国河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与山西、山东和河南三省接壤。
地处北纬 36°20"44"至 114°03"40",东经 114°03"至 114°40"之间。
距离河北省会石家庄市 150 公里,距离首都北京 450 公里。
西邻太行山,东跨华北平原。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海拔高度差较大,地形多样。
京广铁路贯穿全市,西部主要是中低山丘陵,而东部则是广阔的华北平原。
最高峰海拔 1898.7 米,最低处海拔仅 32.7 米,海拔落差达1866 米,平均坡度为 11.8。
全市总面积为______。
邯郸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著名的景点:1.娲皇宫:娲皇宫位于邯郸市涉县,始建于北齐时期,是中国最大的女娲庙。
娲皇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包括山门、天王殿、大士殿、娲皇宫、三清殿等,占地面积达 7000 平方米。
娲皇宫供奉的是女娲,她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被誉为“人类始祖”。
2.朝阳沟:朝阳沟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是邯郸市著名的旅游胜地。
朝阳沟原名柳林沟,因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 129 师司令部驻扎在这里而闻名。
朝阳沟风景区包括朝阳湖、朝阳洞、清凉山、朝阳寺等多个景点,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邯郸道:邯郸道是指古代邯郸地区的官道,是古代邯郸与外地交通的主要道路。
邯郸道历史悠久,见证了邯郸地区的繁荣兴衰。
如今的邯郸道已成为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街道,道路两旁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各种商铺、茶馆、书院等一应俱全。
4.赵王城:赵王城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
赵王城遗址公园占地约 4000 亩,包括赵王城遗址、赵国陵园、赵王城博物馆等多个景点。
赵王城遗址公园是了解战国时期赵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关于邯郸的地貌地理位置介绍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邯郸,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连邢台、南毗安阳,素称河北省的南大门,地处东经114°03'~40',北纬36°20'~44'之间。
按行政区域划分包括邯郸市和武安,涉县、磁县、临漳、永年、鸡泽、曲周、肥乡、广平、成安等十个县。
邯郸市位于区域中部,辖五区一县。
从地理位置上分为邯郸市,马头镇和峰峰矿区三片。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
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
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
一、区域大型地貌——山地西部山地属太行山南段东麓,海拔多在千米以下,其间中山高程1000-1500米,武安县的青岩寨为最高峰,海拔1899米。
沟谷切割深度200米左右,其间有涉县、阳邑、武安等构造盆地,喷周坡度均超过25度。
山峰交错,断壁残岩,呈构造削蚀地貌景观。
二、区域中型地貌——丘陵中部丘陵西起九山,东至京广铁路,多为低缓陇丘。
丘陵高差250米左右,相对高差50米左右,由河流冲刷分割而成,河流阶地发育。
孤山位于丘陵中部,属太行山余脉,为构造残山,最高峰海拔846米。
“太行八陉”之一的“滏阳陉”,位于鼓山南段的滏阳河河谷是晋冀两省的天然通道之一。
三、区域大型地貌——平原京广铁路以东为平原,根据形态和成因不同,可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和洪积平原,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由北西,西和南微向渤海方向倾斜,平原高程80米,逐渐向东及东北方向过渡到30余米。
地面坡降约千分之二。
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沿太行山麓分布有永年,邯郸,马头,等四个河流冲洪积扇,西高东低,西小东大,是丘陵和平原的过渡相连地带。
“四湖叠映、五河环绕、碧水萦回、绿树环抱、道路畅通、景观秀美”邯郸生态水网的构建。
水库:1、岳城水库岳城水库位于磁县境内漳河干流出山口处,是一座大型防洪控制性工程,控制流域面积(晋、冀、豫三省)181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9.4%,水库总库容12.2亿立方米,是担负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重要作用的水利枢纽。
30多年来在保障水库下游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39个县(市)的1416万人,2732万亩耕地和京广铁路的防洪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岳城水库于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开始拦洪,1970年建成。
为提高防洪标准,1987年9月至1991年底对大坝进行加高的同时,加固了溢洪道,改建了泄洪洞,防洪标准由三百年一遇提高到接近二千年一遇。
加固后的主坝坝顶长3603.3米,最大坝高55.5米,坝顶宽7.1米,副坝坝顶长2693.4米,大副坝最大坝高32.5米。
主坝坝顶高程159.5米,防浪墙顶高程为161.3米。
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与副坝的连接处,进口闸共9孔,净宽108米,设计最大泄量12820立方米每秒。
泄洪洞为坝下埋管式,共9孔,断面为圆拱直墙式,孔径6×6.7(宽×高),设计最大泄量为3370立方米每秒。
河北省民有灌区、河南省漳南灌区渠首引水闸分别位于泄洪洞消力池左、右侧边墙上,各4孔,每孔净宽2.5米,最大引水流量各100立方米每秒。
1963年8月9日泄洪洞九门大开泄洪25小时,经实测最大洪量3500立方米每秒。
1971年9月4日,水库最高蓄水位达149.08米高程,相应蓄水量7亿立方米。
2、东武仕水库东武仕水库位于磁县境内滏阳河干流上,距京广铁路和磁县城约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0平方公里,总库容1.52亿立方米。
是拦蓄滏阳河上游来水,引蓄漳河客水,保证下游防洪安全和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兼有发电、养鱼等多种效益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