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条件的各种描述实例
- 格式:docx
- 大小:17.37 KB
- 文档页数:3
某住宅小区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与坡体控制从建筑建设的角度分析,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受到边坡存在的影响较大,则要针对边坡进行处理,比如支护等,实现对坡体的有效控制,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效益。
现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勘察数据和边坡支护实践,总结坡体控制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住宅小区;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坡体控制1、案例概述以某住宅小区边坡工程为例,边坡长度约100m,边坡坡度约45°-60°,为逆向坡。
现状边坡分为两级,具体情况整理如表1所示。
本工程边坡支护充分考虑了环境与自然的协调,总体上采用了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的支护方式,局部低矮段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
现依据工程实践进行分析。
2、小区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与边坡处理方案2.1 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丘陵地貌,场地东侧地形向西缓倾,原为丘坡部位及丘间冲沟。
拟建场地现标高约为59.41-85.70m。
地层分布及岩性:根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局部夹薄层砾岩,场地基岩产状大致26°∠310°。
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三个风化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受季风强烈影响。
无河流、溪流等穿过,地表水系不发育。
见表22.2 边坡处理方案通过各种支护方案在经济性、技术性、施工难度及工期等方面综合比较,结合本次边坡特点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采用分段支护方案:根据该基坑放坡条件、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边坡总体上采用了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的支护方式,局部低矮段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
AB段:放坡+浆砌片石护面墙。
BC段: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
CD段:采用支點排桩+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边坡下部采用支点排桩支护,桩长约15m,桩径 1.2m,桩间距 3.0m,桩间现浇挡土板;边坡上部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格构梁竖梁间距2.5m,横梁间距2.5m,横竖梁交点设有锚索。
工程地质编录模板注意事项1.在钻探前必须明确本工点内是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碎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碎带必须仔细描述, 并及时反映到地质组!2.对斜坡钻孔一定要注意观测周边地形地貌, 看是否有滑坡发育, 一旦发现软弱层及时向地质组反映!3.初始水位和稳定水位必须按规定量测!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 对其深度、大小、特性等必须严格准确把握和描述!5、在土类颜色变化明显时、基岩换层处必须要分层, 并具体描述。
一、土类描述1.1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描述应包含内容:××色,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光泽反映等。
注:光泽反映就是切面对光线的反映, 一般情况下描述为“光滑”、“稍有光滑”、“粗糙”。
示例:黏土: 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18.4m以下为坚硬, 切面光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 手可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坚硬、软塑、流塑), 夹杂少量碎石, 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2~20mm, 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 硬塑, 20.0m~30.5和40.5m以下为坚硬, 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 其中28.5~29.5m、35.5~37.0m夹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棱角状, 一般粒径为3~20mm, 最大粒径为50mm。
1.2粉土××色, 密实限度, 潮湿限度, 夹杂物及其重要成份是××, 层理及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比例含量等示例:粉土: 黄褐色, 6.2~6.7m为灰白色, 密实, 稍湿, 手捏有砂感, 不能搓条, 含约5%细砂, 局部夹黏土、杂砾石, 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 浑圆状, 一般粒径为5~20mm, 最大粒径为80mm。
结合工程实例探析某地水文地质勘察及评价戴泽兵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摘要】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工程建筑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同时也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一、工程概况某矿山综合利用2000t/d采选项目在生产正常运行时,一期的取水规模为55L/s(4749m3/d);二期生产规模由2000t/d 扩产到3000t/d,需生产用水量预计达72L/s(6220.8m3/d),而取水水源地青溪江旱季(4~5月份)最小流量为60L/s(5184m3/d),届时地表水将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因此,为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思路是:一期旱季,取水采用渗渠。
为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增加一大口井;二期供水,再增加一大口井。
为了了解规划区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设计院特提出该方案取水大口井及渗渠勘察要求,具体是:勘察大口井位置的水文地质状况,提供含水层厚度、影响半径、静止水位标高等基本水文地质参数,井口位置地质柱状图;渗渠上流河流500m以上范围河床含水层断面图。
二、地区气象和水文特征本区气候属高中山区半湿热气候类型,其特点是:雨量中等、气候温暖、全年无雪。
据1981年云南地质第三大队观测资料,矿山年降水量603~725毫米。
六月至十一月为雨季,十二月至次年五月为旱季。
区内气温因地形与高差的差异而变化,青溪江河谷地带冬暖夏热,较高的山坡与山脊则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的适中气候。
三、地下水类型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和含水层(组)的水理性质。
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侵入岩类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三种类型,现将各种类型地下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组)。
第44卷第19期•76•2018年 7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ol.44N o.19Jul.2018文章编号:1009-6825(208)19-0076-02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李婉珠刘鹏申巨波王海潮(陕西省地矿九0八环境地质有限公司,陕西临潼710600)摘要:以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地下水勘查为实例,介绍了该区域地下水赋存自然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 泄条件,为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含水层,水文地质勘查,承压水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青海省互助县峡门村位于互助县台子乡东北部,全村共有六 个社,总耕地面积3040亩。
近几年来,随着全村人口数量的增 多,人畜用水量不断增大,按每人每天需水〇.1m3、大牲畜每头 每天需水0.3m3计,该村全部人畜需水量约387m3/d。
目前,该村人畜饮水主要依靠1979年青海省水文二队施工 的4号水文地质孔来解决。
该钻孔经过长达30多年的使用,受含 水层裂隙堵塞、井管老化,以及井内沉淀物等原因影响,钻孔水 位、水量逐年下降,目前出水量只有150m3/d左右,而水位降深达 50多米接近菜体,夏、秋季用水高峰期供水十分紧张。
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村庄附近部分泉水枯竭,致使村民需 到1km以外的地方拉水饮用,以解燃眉之急。
随着今后人畜用 水量的不断增大,供水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互助县峡门村进行水文 地质勘查来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问题是当务之急[15]。
1自然地质条件1.1气象调查区地处高原内陆腹地,属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特 点为寒长暑短、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四季不分明。
据互助县气象站1974年一2004年观测资料,历年平均气温5.9丈,最高气温35.8丈,最低气温-26.6丈;冬春季多西 北风,年平均风速4.0m/s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130余天,最大 冻土深度105cm;多年平均降水量406.8mm,且降水量多集中在 6月份~ 9月份;年蒸发量为1449.9mm。
水文地质条件的各种描述实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一、XXXXX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内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贫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为其排泄的方式之一,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评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岩溶裂隙中,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岩溶发育,地下河发育,区内岩溶水量丰富,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0m~50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溶裂隙渗流或以地下河的形式流动,向东排入澄江河。
据《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评估区所在区域松散岩类孔隙水大部分覆盖于岩溶水之上,两者水力联系密切,孔隙水水位一般高于岩溶水,因此下渗补给岩溶水是其排泄的方式之一。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入渗补给,此外地表水也是一种普遍的补给来源,通过溶蚀裂隙和落水洞渗入地下补给岩溶水,评估区岩溶水的排泄最终汇入场地东面的澄江河,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简单。
区域上地下水富集程度一般受降雨地形地貌、植被和构造裂隙的控制,从地形地貌上看,评估区属岩溶谷地地貌,总体地势平坦,岩溶洼地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富集,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与东面的澄江河存在水力联系,澄江河水位升降,影响评估区内地下水位,建设场地地下水位的波动对场地地基、特别对地势较低洼区段的地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二、“XXXXX”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西部山坡及平地第四系残、坡积层(Q dl+el)含角砾粉质粘土,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其排泄的方式之一,最终排泄入龙江河,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分析赵运平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矿产行业一直是支撑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柱。
当前,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安全生产为基础。
在实践中,必须提高边坡工程的质量。
本文针对露天矿的边坡工程,以提高边坡工程质量为目标,结合实例分析了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要点,旨在为提高勘察质量和保障边坡安全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矿山露采;边坡工程;安全生产矿产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类型。
其中,露天开采的产量大、资源利用充分且成本低,但边坡的稳定性差,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随着对安全生产要求的提高,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提高边坡质量迫在眉睫。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即做好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因此,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技术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作用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在露天矿开采中出现边坡失稳,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倍增,企业不仅要承受极高的风险,还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水文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影响因素。
勘察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将决定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实践可以得知,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不到位的矿山露采边坡工程普遍存在潜在风险,并且事故率相对较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具有提高质量和保障安全采矿的重要作用。
此外,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还具有增效作用。
通过有效开展勘察工作,能够全面收集信息,帮助矿山露采边坡工程设计人员快速了解采矿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边坡设计和边坡治理决策。
2 矿山露采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勘察要求目前,矿山露采边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矿山坑道水文地质编录实例一、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要求(一)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一般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有利于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也可单独进行。
(二)第一手的文字记录资料在野外要尽量收集齐全。
素描图或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现象要在现场就地勾绘,以确保水文工程地质编录的客观真实性。
严禁凭记忆想象在室内作文字记述或作图。
(三)坑道素描图,应以能清楚地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为原则。
所以:1.凡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用一壁一顶即能清楚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就素描一壁一顶。
2.如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用一壁一顶不能清楚反映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则素描两壁一顶,或视具体情况增绘某个壁的某一小段。
(四)坑道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与地质素描图相同。
采用1: 50〜1 : 200。
同一矿区同一种类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应该一致;图的水平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一般也应该一致。
坑道素描图一般均用方格纸绘制。
对重要的并作为报告附图的素描图,根据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必要时在室内也可以用磅纸或塑料薄膜成图。
素描图上,除详细表示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外,还应有下列内容:1.区名称;2.坑道名称及编号;3.工程起点(或某点)坐标;4.比例尺;5.坑道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6.水样、岩(土)样的位置及编号;7.样品的分析成果表;8.图例(如用统一图例,可不必每张再绘;如是装订成册,则最好每册图前面附一图例);9.文字描述:野外编录时,应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并将其记录在野外记录本上;室内整理成图时,则根据野外原始记录资料,于图的下方附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综合系统的文字描述。
10.编录人及检查人姓名,编录日期及检查日期。
如作为报告附图,则画责任制表。
(五)坑道素描图上绘描的地质内容与地质素描图相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有: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区界限(如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淋水区等);2.坑道总涌水量、水温、PH值;3.坑道出水点位置、流量、水温、PH值;4.构造破碎带的充水现象;5.裂隙统计点位置、裂隙率(必要时附裂隙玫瑰花图)。
尾矿库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尾矿库是矿山日常生产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矿山的安全隐患所在,必须加强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
本文结合某尾矿库水文地质条件勘察的工作实践,对该尾矿库进行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了该尾矿库仍是处于稳定状态,为进一步开采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尾矿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尾矿库是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尾矿的场所,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稳,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随着矿山事业的不断发展,尾矿库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使得尾矿库的安全形势愈来愈严峻。
准确评价尾矿坝的稳定与否是防止尾矿库失稳溃坝、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
而尾矿库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是必备的基础。
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对尾矿库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1.尾矿库概述某尾矿库处于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区域最高点位于尾矿库北部,海拔2209.40m;最低点位于尾矿库南部,海拔1913.00m。
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及早期地形图综合分析,该尾矿库原始地貌为相邻两沟谷,沟谷走向大致为西北向,尾矿已把两沟谷填平,尾矿堆积后形成三级台阶边坡。
本文针对该尾矿库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做调查,并给出初步的评价结论。
2.尾矿库的水文地质条件2.1尾矿库地层岩性该尾矿库区堆积物成分复杂,规律性差,尾矿库南部堆积物主要为熔炼渣,北部部分地段原为环卫站垃圾场。
渣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系坡、残积(Qdl+el)粘土、二叠系阳新组(P1y)灰岩。
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土洞、溶洞及落水洞等岩溶现象,石芽较发育,基岩起伏面较大。
钻孔BP4揭露灰岩中充填一段2.2m的粘土,就是由于石芽发育引起基岩面起伏变化的结果。
2.2主要岩土层的渗透性为查明拟建场尾矿库各岩土层的含水类型和渗透性或吸水率,本次勘察分别进行了钻孔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各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评价见表1~表2。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基坑型式、基坑降水及开挖方式摘要:本文以昆明、成都、宜昌3个城市的4个车站基坑为例,来说明软土地层和卵石土地层在基坑型式、基坑降水及开挖方式上的区别,结合基坑监测结果得出不同基坑施工中监测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铁;基坑;降水;开挖;监测引言在城市的地铁工程项目中,根据对比工程经济、安全性、施工场地限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基坑支护型式,施工过程中开挖方式和基坑降水决定工程的进度和基坑的安全,本文以昆明、成都、宜昌3个城市的4个车站基坑为例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1、不同地质条件下地铁常见的围护结构形式常见的地铁围护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锚索加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钻孔灌注桩加高压旋喷桩加内支撑等,以下为工程案例。
昆明地铁3号线某地铁站起止里程为YDK5+842.4~YDK6+023.4,主体总长度181m,标准段宽度19.7m,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设计为盾构过站。
车站开挖深度为17.5m至18.2m。
该站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车站场地40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属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分布较稳定,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以及圆砾组成,成层分布。
场地位于昆明盆地西侧滇池滨湖相地貌单元,地势平坦开阔。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柔性接头,竖向设4道内支撑加1道倒撑,第一层为钢筋砼支撑,其余为Φ609mm钢支撑。
车站结构形式为单柱双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图1-1 昆明某地铁围护结构横断面图成都地铁7号线某地铁站位于二仙桥东路东端,呈东西向布置,车站总长233m,标准段基坑宽度约为22.3m,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设计为盾构接收。
车站开挖深度约16.6~17.7m。
该站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基坑开挖深度含有<1-2>人工杂填土、<3-1-2>粘土、<3-3>粉土、<3-4-1>粉细砂、<3-4-2>粉细砂、<3-5-2>中砂、<3-8-2>中密卵石土、<3-8-3>密实卵石土。
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摘要:水文和环境地质研究包括地质结构研究,还有更多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的地位不可低估。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也有必要深入研究环境地质学和水文工程地质学的地质结构,以满足我国科学发展的许多需要,这也要求环境地质学和水文工程地质学的地质构造研究工作的发展必须顺应全球趋势。
关键词: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构造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不仅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毋庸置疑,在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始终存在诸多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
尤其是近些年,部分地质灾害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生态环境,甚至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研究重要性1.1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地下水自然界运动及变化等是水文地质研究的重点内容。
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规律、地下水资源的运用、地下水给工程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等是水文地质主要研究的关键点。
随着科学的持续进步,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
最近这些年,地热、环境地质等结合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又形成了诸多全新的领域。
1.2环境地质2001年至2000年中后期,人们在解决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时所倡导的主要概念就是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调查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界的状况,同时调查人类活动干扰面较广的自然灾害地质状况等,对路桥工程及社会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等方面的规划进行评估,使用科学方式从环境角度出发,对地质活动进行开展,同时基于此减轻人类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造成的破坏程度,降低地质变化等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程度。
2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科技化目前,很多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倡导一种新型方向,即科技化,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研究也已逐渐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矿井概况门克庆煤矿位处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北部,陕北黄土高原的北缘,毛乌素沙地的东北边缘地带,属高原沙漠地貌景观。
区内全被第四系风积砂所覆盖,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较为平坦、宽缓,地形高差不大,一般仅为10m 左右;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区内降水量偏小,年最低降水量150.2mm,最高降水量432.2mm;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316mm。
先期开采煤层为2、号3号煤,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
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2.1井田含水层概述门克庆井田地处鄂尔多斯台向斜盆地裂隙地下水系统的东北部,东胜隆起区的中东部。
据区域资料分析,该系统分布范围很广,推测其北界以盆地边缘为界,为地下水补给边界;南界地势低,为排泄边界;东部与西部分别以盆地边缘为界,推测为相对阻水边界。
井田内除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外,其下伏基岩为白垩系志丹群和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各组裂隙含水层的承压水头较高。
1)白垩系志丹群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含水层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因属河流相堆积,结构较为疏松,孔隙、裂隙相对发育,加之地层埋藏较浅,使得含水层的补、蓄条件相对良好,赋存较丰富的裂隙承压水。
据抽水试验,含水层厚度27.43~99.31m,平均51.80m,单位涌水量为0.1786~0.5661L/s ·m,富水性中等。
2)侏罗系安定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该含水层隐伏于白垩系志丹群之下,平均埋深390.41m,属中深埋区。
地层分布较为连续、稳定,是由一套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与中细粒砂岩等互层组成。
其中,含水层是以其碎屑岩中的细粒砂岩及局部所夹薄层中粒砂岩为主,砂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约占80%左右,次为泥质。
安定组是以泥质岩即隔水层为主,含水层约占地层总厚度的33.58%左右,在含水层段局部岩石较为破碎,一般较为完整,因岩石颗粒较细,结构致密,泥质成份偏高,因此裂隙发育程度一般较差,且多泥砂质充填,胶结程度较好,裂隙的开启程度相对不佳,连通性不好,从总体上看,反映为弱含水层的发育特征。
一、XXXXX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内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贫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为其排泄的方式之一,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评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在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岩溶裂隙中,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岩溶发育,地下河发育,区内岩溶水量丰富,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0m~50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岩溶裂隙渗流或以地下河的形式流动,向东排入澄江河。
据《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评估区所在区域松散岩类孔隙水大部分覆盖于岩溶水之上,两者水力联系密切,孔隙水水位一般高于岩溶水,因此下渗补给岩溶水是其排泄的方式之一。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降雨入渗补给,此外地表水也是一种普遍的补给来源,通过溶蚀裂隙和落水洞渗入地下补给岩溶水,评估区岩溶水的排泄最终汇入场地东面的澄江河,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简单。
区域上地下水富集程度一般受降雨地形地貌、植被和构造裂隙的控制,从地形地貌上看,评估区属岩溶谷地地貌,总体地势平坦,岩溶洼地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富集,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与东面的澄江河存在水力联系,澄江河水位升降,影响评估区内地下水位,建设
场地地下水位的波动对场地地基、特别对地势较低洼区段的地基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二、“XXXXX”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等,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二种类型,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评估区西部山坡及平地第四系残、坡积层(Q dl+el)含角砾粉质粘土,平时没有水,雨季时暂时形成上层滞水,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其排泄的方式之一,最终排泄入龙江河,该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大塘组(C1d)灰岩裂隙、溶洞中,评估区及周围岩溶弱发育,据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编制的《XXX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及野外实地调查,评估区溶沟、溶槽弱发育,区域泉流量小于10升/秒,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地下水埋藏深度10~50米。
评估区地下水位与北东面龙江河水位一致,受河水水位涨落控制。
拟建项目据龙江河较远,地基位置远高于河水位,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评估区地形总体为向东倾的单面斜坡,区内无断层经过,从地形地貌上看,不利于地下水富集,建设场地最低标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三、“运达公司经济小区”运达公司经济小区
评估区地下水有以下几类:
1、孔隙水:存在于第四系土层中,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水位,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
2、裂隙水:存在于基岩灰岩层理、节理、裂隙中,水量小,分布不连续,无统一地下水位,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北面龙江河水。
3、岩溶水:由于评估区位于岩溶区内,不排除有溶隙溶洞存在,岩溶水存在于灰岩岩层之中。
评估区地下水丰富,区内分布有两处泉水点,一处位于场地北面围墙外10米处,为构造裂隙泉水,涌水量较大,一年四季不断流,北面围墙角建有抽水房和水池,该泉水曾经供西站一带居民饮用。
另一泉水点位于拟建场地西北角围墙外山脚,涌水量较小,现已被当地居民封堵。
评估区内地下水对场地工程建设影响不大,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