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92.45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科学探究: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盖斯定律模型,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形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判断或计算的思维模型。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1.量热计和简易量热计的构造(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仪器各部分的作用①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②保温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③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
2.实验原理用体积均为50 mL 的一元强酸、一元强碱,它们的浓度均为0.50 mol·L -1。
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 +(aq)+ OH -(aq)===H 2O (l) ΔH =-Q kJ·mol -1,需计算稀的酸、碱中和生成1 mol 水的反应热,而50 mL 0.50 mol·L -1的盐酸与50 mL 0.50 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025 mol 。
C =(V HCl ·ρHCl +V NaOH ·ρNaOH )×4.18 J·℃-1,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ΔH =-C ×ΔT ×10-30.025kJ·mol -1,其中溶液的质量m 约为100 g 。
3.实验步骤及测量数据(1)初始温度:测量混合前50 mL 0.50 mol·L -1盐酸的温度为T 1 ℃、50 mL 0.5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为T 2 ℃,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 1+T 22℃。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2.仪器与试剂: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3.实验设计:(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①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V HCl·ρHCl+V NaOH·ρNaOH]·c·[t2—t1],比热容c是常数 4.18 J/(g·℃),溶液的密度均取1g/cm3,t2—t1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②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4.拓展与思考(1)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反应的反应热,请预测其反应热是否相同?(2)NaOH溶液为什么不用0.50mol/L而用0.55mol/L?(3)实际测得的数据普遍低于标准值57.3 kJ/mol,请思考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实验数据误差?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二、实验2-1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1.实验目的:测量相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与1mol/L和4mol/L的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2.仪器与试剂:1mol/L和4mol/L的硫酸,锥形瓶,单孔塞,直角导气管,50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3.实验设计:按教材图2—1安装两套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4m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H2所用的时间。
班级姓名学案编号:4003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编写:贾慧彩 .9.4一、实验目的测定_______反应的反应热。
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实验原理在恒压的条件下:反应热|△H| = Q = c m△t中和热的定义: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成为中和热。
中和热|△H|= Q/n(H2O)三、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间有两个小孔)、________0.50mol/L盐酸、___mol/L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小烧杯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____________的目的。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计入下表。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计入下表。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注意不要洒到外面),___________,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记为终止温度,计入下表。
5.重复实验步骤___次。
四、实验分析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你对该试验有何更好的建议?如果在家中进行呢?2.为什么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用环形铁搅拌棒行么?3.测过盐酸溶液的温度计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4.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何不是1:1 ?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量筒中的氢氧化钠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慢加入?6.中和热和反应热的区别是什么?7.若该用100ml 0.50mol/L盐酸和100 ml 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所测定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的二倍?五、牛刀小试(1)、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中和热的测定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 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的试剂:0.50mol·L -1盐酸、0.55mol·L -1 NaOH 溶液。
3.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仪器。
组装时大、小烧杯杯口相平,且杯口盖上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大、小烧杯间隙填充碎泡沫塑料。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 -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并将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
数据记录表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 t 2/℃ 温度差 (t 2-t 1)/℃ HCl 溶液 NaOH 溶液 平均值 123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快速地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测量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
(5)重复步骤(2)~(4)三次。
(6)数据处理:①以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②为了计算方便,盐酸和NaOH 溶液的密度近似为1g·cm -3,反应后溶液比热容c =4.18 J·(g·℃)-1。
③盐酸质量为m 1=50g 、NaOH 溶液质量为m 2=50g ,实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Q 放=(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 (用t 1、 t 2表示),则生成1 mol H 2O 时的反应热为:ΔH =-0.418t 2-t 10.025kJ·mol -1(用t 1、 t 2表示)。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A.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molH2OC.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D.稀NaOH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H2O【答案】 C【板书】1中农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讨论】2.注意事项:【回答】①稀溶液:是指存在大量水的溶液。
②量的标准:必须是生成 1 mol 水。
【讲解】(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讨论】已知在稀溶液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思考】:(1)弱碱与弱酸反应;(2)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否也都是57.3 kJ?【回答】(1)因为弱酸、弱碱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热,所以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小于 57.3 kJ;(2)因为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的反应过程中还包括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57.3 kJ;(3)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不仅生成H2O,而且生成 BaSO4 沉淀,生成 BaSO4 沉淀时会放出热量,所以此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热量要大于 57.3 kJ。
【思考】2.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第三课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习目标】:认识中和热的概念,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重、难点】: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学习过程】三、中和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1)AH=—57.3kJ/mol3.注意:①.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为基准,因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酸、碱或盐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分数.必须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生成1molH2O均放热57.3kJ,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浓的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稀释过程放热,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
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②.中和反应对象为稀溶液。
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Slmol/L,碱溶液中的c(OH-)<1mo1/L0这是因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四、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实验用品大烧杯_个(500mL)、小烧杯个(100mL)、温度计、量筒个(50mL)、泡沫塑料或硬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个小孔)、搅拌棒。
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用50mL(大约50g)0.50mol/L的盐酸与50mL(大约50g)0.55mol/L氢氧化钠设t1:反应前两溶液的平均温度。
t2:反应后溶液温度c=4.18J/(g・°C)试求Q的表达式和中和热表达式:Q=me(t2—q)=0.418(t2—11)kJ0.418(t—q)△H=kJ/mol0.025H+(aq)十OH-(aq)=H20(1);A H-—57.3kJ/mol3.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2课时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基础知识梳理]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时的反应热。
表示为H +(aq)+ 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
2.实验原理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
3.实验仪器装置(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方框中。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
4.测量步骤(1)初始温度(t 1)的测量 用一 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 中并测量其 ;用另一 量取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测量其 ,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 1。
(2)终止温度(t 2)的测量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中,并把量筒中的 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记录终止温度为t 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数据处理ΔH =cm Δt ×10-3n H 2O kJ·mol -1 [其中c =4.18 J/(g·℃)][互动探究提高][思考探究]甲同学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K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结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问题思考:(1)实验装置中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什么?(2)装置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金属(不与酸、碱反应)质环形搅拌棒代替?为什么?(3)实验中为何使用0.55 mol·L-1KOH溶液与0.50 mol·L-1盐酸反应,而不是选用0.50 mol·L-1 KOH溶液?(4)能否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5)能否用醋酸代替盐酸或用氨水代替KOH溶液?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6)乙同学将甲同学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①简易量热计②简易量热计[归纳总结]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原理的理解(1)中和反应的对象为酸、碱的稀溶液。
1.1.2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1.中和热的定义2.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及计算【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和高中必修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并不陌生,但系统地研究反应热问题,这还是第一次。
像焓变、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等热化学理论概念,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抽象、艰深。
由于内容抽象不好理解,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中的两个图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初步学习化学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加深对中和热概念的理解。
2.熟知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实验仪器、药品,实验过程与操作。
3.能正确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实验误差[教学重难点]中和热的定义及计算-(aq)===H2O(l)ΔH=-57.3 kJ·mol-1。
二、中和热的测定1.装置及仪器2.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实验中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3.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的目的。
(2)用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中(不要洒到外面),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重复(2)~(4)操作三次。
当堂三维设计P40成功体验2 P41课堂双基落实 1、2、3、4训练10-15min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高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
测定学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班级姓名学案编号:4003
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一、编写:贾慧彩实验目的
测定_______反应的反应热。
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二、实验原理
在恒压的条件下:反应热|△H| = Q = cm△t
中和热的定义: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成为中和热。
中和热|△H|= Q/n(H2O)
三、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间有两个小孔)、________
L盐酸、___mol/L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小烧杯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____________的目的。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计入下表。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L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计入下表。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注意不要洒到外面),___________,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记为终止温度,计入下表。
5.重复实验步骤___次。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你对该试验有何更好的建议如果在家中进行呢
2.为什么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用环形铁搅拌棒行么
3.测过盐酸溶液的温度计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4.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何不是1:1
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量筒中的氢氧化钠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慢加入
6.中和热和反应热的区别是什么
.
7.若该用100ml L盐酸和100 ml L氢氧化钠溶液,所测定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的二倍
五、牛刀小试
(1)、50mL L盐酸与50mL L NaOH溶液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
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实验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若上述HCl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
热容C=·(g-1·0C-1),实验起始温度为t
1℃,终止温度为t
2
℃,则该中和反应放
出热量为 J
(5)该实验常用L HCl 和L的NaOH溶液各50ml。
NaOH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