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手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
- 格式:pdf
- 大小:342.75 KB
- 文档页数:4
主动脉弓缩窄的外科治疗李宗虓;王凯;郭志鹏;刘立新【摘要】目的:回顾和总结小儿主动脉弓缩窄(CO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8~2009年共手术治疗COA患儿 14例,其中单纯COA 6例,合并心内畸形者8例.单纯COA采用左后外侧切口,而同时合并心内畸形者经正中切口一期矫治COA和心内畸形.矫治COA 的方法主要有:缩窄段切除并端端吻合,左锁骨下动脉垂片成形术,补片扩大成形术.结果:14例患儿均存活,无肾功能衰竭、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者10例,上下肢血压相仿者4例.结论:单纯COA手术可于3~5岁进行手术,而合并心内畸形者则尽早手术,一期根治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正中切口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是可行的.根据病人缩窄段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治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主动脉弓缩窄;外科;治疗;心内畸形【作者】李宗虓;王凯;郭志鹏;刘立新【作者单位】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天津,300457;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天津,300457;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天津,300457;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主动脉弓缩窄(C O A)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1.1%~3.4%,常可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尤其在婴儿,其合并心内外其他畸形的发生率为 52%,其中以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1]。
我院自 2008~2009年对 14例主动脉缩窄病人实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 14例,男 8例,女 6例;年龄 2个月~13岁;体重 6~30k g,平均(9.5±5.1)k g。
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或高速螺旋C T确诊,C O 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6例,合并心内畸形 8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 7例,房间隔缺损 1例)。
矫治小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管理彭东【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9)009【摘要】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小儿主动脉缩窄(CoA)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CoA合并心内畸形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 d~8岁,平均(13.3±9.1)月,其中小于1岁39例,小于3月龄22例;体质量3~23 kg,平均(6.6±3.0)kg.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CoA合并心内畸形.结果深低温停循环(DHCA)48例,深低温微流量8例,中度低温体外循环2例.体外循环47~243min,平均(126±51)min;主动脉阻断26~153 min,平均(59±32)min;DHCA 16~56 min,平均(23±8)min.手术死亡3例,分别死于心肺功能衰竭和低心排.结论婴幼儿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操作复杂,宜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转流中控制停循环时间,使用pH稳态和α稳态相结合的血气管理,传统超滤结合改良超滤等措施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心肌保护促使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总页数】2页(P1939-1940)【作者】彭东【作者单位】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R654.1【相关文献】1.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行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术的护理 [J], 皮静虹;那竹惠;陈文敏;张雅永;付琼芬2.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矫治婴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15例 [J], 陈振良;翟波;王鹏高;张永红;陈忠建3.5kg以下婴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体外循环管理 [J], 胡琳;周诚;陈剑锋;徐磊;江萍;李平;王旸4.2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手术矫治效果分析 [J], 马宪鲁;郑宝石5.新生儿一期矫治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疗效分析 [J], 彭乐; 周晓东; 郑丰楠; 王元祥; 孟保英; 张青; 丁以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其中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4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
同期手术包括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
术后观察治疗结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
结果:1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存活,且血压平稳,人造血管畅通,无显著不适。
结论: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当中,对心内畸形联合解剖外旁路主动脉转流术一期同时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可行性、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心内畸形;外科治疗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在外科治疗当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对于最佳的手术方案,仍存在不同意见,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法[1]。
但如果此类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较高几率死亡。
对此,研究采用解剖外旁路人造血管转流术与心内畸形矫治外科治疗术联合应用,以期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外科治疗中取得理想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31-56岁,平均年龄为(49.3±5.1)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双源CT血管造影、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确诊。
患者合并心内畸形包括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升主动脉瘤,4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室间隔缺损、2例冠心病、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