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3.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
2.课件:PPT。
3.打印好的课文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话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如:“同学们,你们对故乡还有多久没有回去了呢?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通过这封信表达了怎样的思念之情。
”(2)教师展示图片,呈现故乡美景,唤起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3)教师问:“大家对故乡的印象是什么?最让你们难忘的是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情感交流。
2. 教学展开(1)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标题和作者姓名,并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并指导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地点、人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文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写信的目的和意图。
(5)教师让学生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信给家乡孩子?是因为作者有哪些感慨和思念之情?3. 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个人的家乡回忆和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写的信,进行阅读和评价。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课文内容,整理思绪。
(2)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回忆,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切实增强了学习兴趣。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2(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的语言实践。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具准备:查找巴金的相关资料课前先学:阅读巴金的《鸟的天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近一位老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他就是巴金(板书)爷爷。
2、这样一位老人在给家乡孩子的回信中他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全文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生僻的词语,巴金爷爷是文坛泰斗,从他的笔下流出的文字竟是如此直白,仿佛山间清凉的小溪,巴金爷爷就是这样的可亲可近。
喜欢这样的爷爷吗?初读课文,要求,读出巴金爷爷自然、轻缓的语调。
读了这样清新的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呢?(读后说第一感觉。
)2读:1)信的文本特点:面对面的说话,聊着家常,显得很亲切自然。
2)指名分段朗读,让学生在自然、轻缓的语调中体会巴金爷爷亲切的话语,初步感受这平实质朴的文字中流露的真情。
3、复习书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三、再读课文1、学习第一、二段,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体会,从巴金爷爷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感受浓浓的爱。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海口九小杨美华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总感全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深情介绍,导入品悟。
师配着滚动的画面,配着悠扬的乐曲声,深情地介绍: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老人,一生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12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篇小说和译文。
有这样一位老人,著名剧作家曹禺称赞他是文学巨人,高举火把照亮人心。
他是光,是热,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他来了,坐在那里,哪怕不发言,也是一种威严。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全部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奉献给了祖国人民。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2005年10月1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同学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板书“巴金”)巴金爷爷虽然走了,可他留下的文学巨著还在,他当年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还在。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巴金爷爷写的——生读:给家乡孩子的信。
二、复习前两段,练习说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用以下句式说话。
这封信的前两段写了些什么?能不能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终于三、学习第三段,感悟巴金做人之道。
过渡:在信中,巴金老人亲切和蔼的话语无不表达出他对孩子们那深深的爱,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读巴金老人的这封信,看看接下来他又与孩子们谈到了些什么呢?1、请大家打开书,看到这封信的第三段。
读一读,并思考:这一段中巴金老人谈到了些什么?(板书:自己的一生生命的意义)2、你是怎么看待巴金的一生的?(生结合巴金一生的成就谈自己对他的看法)3、巴金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找课文里哪些句子是巴金对自己一生的评价的,用心读一读。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3、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进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二、精讲课文第二段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8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艰难。
朗读第二段第一句话,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的孩子们写信,这是为什么呢?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①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一句的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②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练习说话。
二、精读第三段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
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
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三、讲读课文第四段1、巴金爷爷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四、精读第五段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第3小节中的部分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感悟巴老的自我评价。
1、(映示投影)在巴金爷爷的眼里,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画出有关句子。
2、自由读书,画句子。
3、组织交流过渡:在巴金爷爷的眼里,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根据学生回答(映示)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①哪个词最能概括巴金爷爷对自己的评价。
(普通)用笔圈下来。
②请大家读一读。
③是的,在巴金爷爷自己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真的是个普通人吗?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吗?④学生自由发言a、他一生写了很多著作,比如《家》《春》《秋》等,追问:你知道他写了多少吗?b、(出示作品《家》)同学们,你们看,这部小说就是巴金爷爷写的,名字叫《家》,这本书有29万字;他一生写了相当于30几本这样厚的书;还有二十多部翻译的作品。
他创作的作品多吗?⑤指导朗读。
a、是呀,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可他却这样说自己——(齐读: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b、他的作品屡次获奖,可以说他蜚声文坛,享誉世界,可他都这样说自己——(再读该句。
)C:他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可他却这样说自己——(三读该句)(二)借助文本语言材料,感受学生心目中的巴金爷爷。
1、(指映示的话)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巴金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谦虚)。
2.在你的眼中,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映示问题)在你的眼中,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再一次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课文第3自然段,聆听他的心声。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小节,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组织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着重品味下列几句话:(映示)句1: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教学设计6(二课时)导读:一、教学目标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
4、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从字里行间感悟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挚情感。
2、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对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四、教学准备:有关巴金的图片及课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奠定情感基调1、播放有关巴金的相关图片及生平资料,师配乐解说。
2、巴金爷爷生前最疼爱孩子,1991年5月,他在病中给家乡的孩子写了一封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封信中。
师生同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过渡语。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这封信,感受一位老作家的真诚情怀。
2、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自学任务:(1)把课文小声读2遍;(2)划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了解这些新词的意思;(3)想一想: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主要谈到了哪些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2)、说说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用钢笔描红。
(3)、说说信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1、2段,完成学习任务: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段,蕴涵真情的句子划下来,词语圈出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感受。
2.组织学生交流:发言的同学先朗读你圈画的词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对同一个语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进行补充发言。
第一段:抓住一个重点句: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1、想象。
家乡的孩子们会在信中对巴金老人说些什么?2、感悟。
内心孤寂,长期病痛折磨,远离家乡,孩子们天真可爱,孩子们的真诚话语让老人动了心,老人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这种感觉就是“温暖”。
18、《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重点语句,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2、体会巴金爷爷的高尚人品,感受他对孩子亲切的关怀和无限的希望。
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设计课件、导学案一、复习导入1、说说你了解的巴金2、第3、4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
我们学完后也会受益匪浅。
二、自主学习:感受巴金爷爷的爱交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a反复品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你有什么启示?C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身边的什么人?什么事?师巡视指导三、合作探究:品读话语,认识“人”。
1、出示:“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2、全班交流.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出示:“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你认为巴金爷爷杰出吗?先到课文中找找依据,再结合你课外搜集到的资料。
找完后,和同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全班交流: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曲塘镇中心小学宋丽华【教材依据】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语上《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封信情感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有关书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设计理念】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是读者与作品的精神预约。
真正的阅读教学,既要念好文本这本经,增强听说读写实践能力训练,增进感悟理解和积累运用,又要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由点及面,率领学生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穷广漠的海洋,在加倍丰硕博大的文化境界中触摸经典,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形成立体的开放的人文教育,教师必需创设阅读的情景和气氛,指导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对话交流,达到心灵之间的融合,情感之间的接纳。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内涵丰富,语重心长,因此,引导学生“层层剥茧”式阅读,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考再到精神洗礼,是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重点文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信的内容,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一、结合课文重点文句,加深理解谈感受。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酷爱的思想情感,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讨【教学准备】巴金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进程】(一)温故知新激发情感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请大家说说巴金爷爷给自己的印象。
二、巴金爷爷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他的人生和写作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讲实话,把心交给读者。
”那么,在这封信中,他又是如何真诚地与家乡孩子交流的呢?(二) 整体感知感悟“真诚”一、逐段阅读,发掘真诚。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巴金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揭示题目。
2、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巴金都有一定理解了,那么,咱们来说说,交流一下好不好?生交流对巴金爷爷的理解。
老师点评:听完同学们的交流,老师觉得巴金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那巴金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巴金在文中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边读边圈画出相关语句。
【教法解读: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直接揭示题目。
然后通过师生的交流,加深对巴金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心中生成“巴金爷爷真了不起”的想法,为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做铺垫。
】二、精读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句子。
老师提问: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巴金爷爷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谁来读读你圈画出的语句。
1、一读体会巴金谦虚的品质。
出示: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仅仅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八十七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仅仅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个生。
老师提问: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从这几句话中你读出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品质呢?【教法解读:通过反复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巴金先生虽然著作等身,却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谦逊的可贵品质。
】2、二读体会巴金对祖国和同胞的爱。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
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读,出示: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闫向丽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难点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作品,如:......我们都是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了巴金,今天我们要读他的一封信,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和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在字里行间你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巴金?又将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巴金,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情感。
二、走进课文,品味巴金的人品
(一)今天我们将深入课文,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通过文章了解到一位怎样的巴金?在相关语句旁边做上批注。
(二)全班交流
出示:1、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体会巴金爷爷写信的不易,对孩子们的爱。
)(喜爱孩子的巴金)
师:同学们,你们提笔写字是什么感受?拿起笔体验一下。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巴金对孩子的喜爱?
出示:2、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无论如何,有哪些情况?
师:这里“我终于拿起笔”中的“终于”能省略吗?从终于你体会什么?
过渡:如此的艰难,但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
还能体会到?(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对家乡孩子深深的爱)
师:这“千斤重”的笔是“千斤重”的情啊。
你能读好这两句句吗?
出示:3、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两个“多么”看出巴金对家乡孩子的思念)天真的笑脸、银铃般的童音师引读:“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巴金的想象更加突出对孩子的喜爱)
出示:4、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爱国爱民)
巴金爷爷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独白
生轻声自由读:幻灯片出示: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们使我的手颤动。
我不停地写着,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地在纸上移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的手来倾诉他们的痛苦。
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
我就是这样写完我的长篇小说《家》和其他的作品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受?(讨论)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我想你会有更深的理解。
出示:5、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谦逊、为人谦虚的巴金)你认为他杰出、平凡吗?(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
谈你的理解)
师述:在我们的眼中巴金老人应该是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一生是成功的。
幻灯出示巴金的成就:巴金一生取得多少成就呢?
巴金的作品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寒夜》《憩园》《第四病室》《随想录》五卷本
《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
巴金所获得的荣誉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法国荣誉勋章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
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
师述:《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在87岁高龄给家乡孩子的回信,此时的巴金,已经是声播海内外,名扬五湖四海的大作家,享有崇高的声誉。
然而,从他给家乡孩子的信中,却让人感受不到一个功成名就的人的得意与沾沾自喜,而留给人们的是君子般的谦逊与和善。
出示:6、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
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乐于奉献的巴金)
可以补充:过去我浪费了不少光阴……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珍惜时间)
出示:7、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希望在你们身上。
(关心下一代的巴金)
1、小结及过渡:读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喜爱孩子,爱祖国、爱人民,乐于奉献、珍惜时间的巴金。
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巴金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你从这封信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深入课文,理解生命的意义
2、巴金在这封信中最想告诉孩子们的是什么?将理由简要地写在书上。
3、全班交流
幻灯片出示:
a“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
b“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
c“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
1、默读这三段话,想想它们都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2、理解“终于”:巴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得来的。
没有终于语气上显得平缓,表达的意思也失去了强调的作用。
巴金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吗?课前你收集了哪些资料?
巴金不仅通过语言更是通过行动来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出示:巴老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不仅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了很多的作品,他还付出了自己的同情。
巴金爷爷不是富翁,他是中国作家中唯一一位几十年不要工资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却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1995年以来,巴金爷爷向希望工程捐款59万5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没有忘记叮嘱他的儿女们,别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
巴金在重病期间,为什么要坚持写这封信?师:不仅是对家乡孩子的关心,更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在垂暮之年,在病重期间依然践行着奉献的人生信条。
(社会责任)
读好再读1
3、读了这段文字,你还有哪些疑问?
“开花结果”什么意思?读读这段文字,巴金老人是如何解释的?
看看巴金的人生,是否开花结果?(作品、人品)
听听人们是如何评价巴金爷爷的?
1、轻声读书后的作家卡片,
2、巴金正是以他的真心真爱,深意深情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感动了所有的读者,甚至感动了全中国。
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
幻灯片出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配乐范读,齐读
师小结:得到别人的赞扬、肯定,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结果,再读2、3句正如巴金自己所说只有奉献的人生才会开花结果!
幻灯出示:
让我做一根火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生命在于付出。
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
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4、你打算怎样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呢?
补充句子练习: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要();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要();如果你是(),就()……
如果将来你是一名医生,就要()
如果将来你是一名教师,就要()
如果将来你是一名建筑工人,就要()
四、情感升华,书写生命的乐章
读了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就是写给我们的信,你有怎样的启发?
用笔写一些。
交流:大声地告诉大家
告诉天国里的巴金爷爷
告诉我们生活的社会
教学板书: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喜爱孩子
爱爱国爱民
谦逊惜时
责任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