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真理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品读古代智者的箴言警句一、教学目标1. 通过品读《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古代智者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今贤文(真理篇)》简介:介绍《古今贤文》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选取《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五则箴言警句进行品读。
3. 分析每则箴言警句的含义、寓意及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品读《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理解其含义和寓意。
2. 难点:分析箴言警句的现实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实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箴言警句的含义、寓意及现实意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箴言警句的理解和感悟。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实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今贤文》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 品读箴言警句:选取《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五则箴言警句,引导学生朗读、翻译和理解。
3. 分析寓意:针对每则箴言警句,分析其含义、寓意及现实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箴言警句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选取一则箴言警句,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下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箴言警句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翻译《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箴言警句的含义、寓意及现实意义。
3. 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实际,举例说明箴言警句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古今贤文(真理篇)》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作业本。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选取五则箴言警句进行品读。
2. 第二周:分析每则箴言警句的含义、寓意及现实意义。
古今贤文积累《古今贤文》古今贤文(真理篇)1.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2.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3.欲〔yù〕知山中事,须问打柴〔chái〕人。
4.兼〔jiān〕听则明,偏听则暗。
5.多看事实,少听虚〔xū〕言。
6.满招损〔sǔn〕,谦〔qiān〕受益〔yì〕。
7.户枢〔shū〕不蠹〔dù〕,流水不腐〔fǔ〕。
8.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9.从善〔shàn〕如流,疾恶〔è〕如仇。
10.钟不敲〔qiāo〕不响,话不说不明。
1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zhōnɡ〕言逆〔nì〕耳利于行。
古今贤文(合作篇)1.人心齐,泰山移。
2.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3水涨〔zhǎnɡ〕船高,柴多火旺。
4.三个臭皮匠,赛〔sài〕过诸〔zhū〕葛〔ɡě〕亮。
5.一块砖头砌〔qì〕不成墙〔qiánɡ〕,一根木头盖〔ɡài〕不成房。
6.一个篱〔lí〕笆〔bɑ〕三个桩〔zhuānɡ〕,一个好汉三个帮。
7.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chě〕断。
8.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1—9.知己知彼〔bǐ〕,将心比心。
10.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lín〕。
11.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12.海内存知己,天涯〔yá〕若〔ruò〕比邻。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14.豆角开花藤牵〔qiān〕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劝学篇)1.枯木逢〔fénɡ〕春犹〔yóu〕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2.不患〔huàn〕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4.若使年华虚〔xū〕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tú〕伤悲〔bēi〕。
7.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8.坚持不懈〔xiè〕,久炼〔liàn〕成钢。
古今贤文(劝学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环境篇》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事事,须问打柴人。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伟大出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的人学一当十,虚心的人学十当一。
孔小不补,孔大受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2)能够分析并解读箴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古代智者智慧;(3)能够运用箴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箴言警句的意义;(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培养审美情趣;(3)学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智者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同并践行箴言警句所传达的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2)分析并解读箴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古代智者智慧;(3)运用箴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箴言警句的深刻含义及背后的文化底蕴;(2)如何从箴言警句中汲取古代智者的智慧,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及意义;(2)引导学生关注箴言警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2)学生尝试解读箴言警句的意义,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箴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古代智者智慧;(2)各小组选取代表性的箴言警句,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箴言警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箴言警句,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评价、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箴言警句的正确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箴言警句的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4. 学生对古代智者智慧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三年级第五册必备内容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预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
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夜书所见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饶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农谚歌谣: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地支与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望天门山(唐李白)古诗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
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小人之交亲。
豆角开花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劝学篇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
三百六十行,。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品读古代智者的箴言警句教学目标:1. 理解并品读《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古代智者的智慧中汲取启示,提升个人品质。
教学内容:1. 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和特点。
2. 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重要箴言警句。
3.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智者的智慧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和特点,讲解重要箴言警句的含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箴言警句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从古代智者的智慧中汲取启示。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今贤文(真理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章: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和特点。
2. 讲解本书的主题:品读古代智者的箴言警句。
3. 强调本书的学习目标:理解古代智者的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
第二章:理解箴言警句1. 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箴言警句。
2. 分析箴言警句的含义和背后的哲理。
3. 举例说明箴言警句在古代社会的应用。
第三章:思考与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箴言警句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从古代智者的智慧中汲取启示。
第四章:品读与鉴赏1. 引导学生欣赏《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文学美感。
2. 分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
3. 让学生练习品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3. 鼓励学生将所学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不断提升个人品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箴言警句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代智者智慧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第六章:案例分析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入案例:选择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示古代智者箴言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其价值。
小学语文所有古今贤文(6篇)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古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环境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虎瘦友心在,人穷志不穷。
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
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
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
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
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需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遍于思索,朗读遍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如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今贤文(劝学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虎瘦友心在,人穷志不穷。
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
般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
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
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
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古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领悟古人的智慧。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人生道理,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今贤文(真理篇)》简介1.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及意义。
2.阅读选文,理解文意,体会古人智慧。
第三章:诗词理解与赏析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
2.分析诗词的意义,理解诗词背后的道理。
第四章:名言警句的解读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名言警句。
2.解读名言警句的含义,领悟其中的智慧。
第五章:古代故事与现代人生1.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故事。
2.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经验,联系现实生活,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智慧。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故事与现代人生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今贤文(真理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播放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热身: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古代诗词或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智慧。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个古代故事或名言警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和故事,领悟其中的智慧。
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事物,一定要近距离观察。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表示要了解一件事,一定要向精于此事的人请教。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单听一方面的话,就搞不清真相。
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
这句话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要多了解事实的真相,少听一些没有根据的话。
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招来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马上就改正;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感到高兴。
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个谦虚的人,孟子曾夸奖他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南宋的思想家陆九渊用这一典故,扩充了关于知过必改的含义,提出了三层意思。
首先,不怕人指出错误;其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最后,坚决地改正错误。
出自陆九渊《与傅全美》。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流动着的水不会腐烂发臭。
比喻经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被侵蚀。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对好的行为要随从,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恨敌人一样。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指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劝告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
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语见《孔子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