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公务用车费用台账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总则为加强公司车辆费用管理,规范车辆费用核算,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确保公司车辆费用合理、合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费用管理,包括车辆购置、保险、维修、加油、停车、过路费、违章罚款等费用。
三、职责分工1. 财务部:负责制定车辆费用管理制度,审核车辆费用报销,核算车辆费用,建立车辆费用台账。
2. 行政部:负责车辆购置、保险、维修、加油、停车、过路费等费用的审批、支付和报销。
3. 驾驶员:负责车辆日常维护、保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车辆使用,监督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合理使用车辆。
四、车辆费用核算1. 车辆购置费用:按照公司规定的车辆购置标准,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由财务部核算。
2. 保险费用:按照公司规定的保险期限和保险种类,由行政部负责办理,财务部核算。
3. 维修费用:驾驶员填写维修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负责支付,财务部核算。
4. 加油费用:驾驶员填写加油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负责支付,财务部核算。
5. 停车费用:驾驶员填写停车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负责支付,财务部核算。
6. 过路费:驾驶员填写过路费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负责支付,财务部核算。
7. 违章罚款:驾驶员填写违章罚款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负责支付,财务部核算。
五、车辆费用报销1. 驾驶员按照实际发生的车辆费用,填写报销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行政部。
2. 行政部对报销单进行审核,确保报销费用真实、合规。
3. 财务部对审核通过的报销单进行核算,支付费用。
六、车辆费用台账管理1. 财务部负责建立车辆费用台账,包括车辆购置、保险、维修、加油、停车、过路费、违章罚款等费用。
2. 车辆费用台账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确保完整、准确。
3. 车辆费用台账应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为车辆费用管理提供依据。
七、监督与考核1. 行政部负责对车辆费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工程施工用车台账范本大全
为了合理管理施工用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施工用车进行台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工程施工用车台账的范本,包括车辆基本信息、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
一、车辆基本信息
1. 车辆编号:
2. 车辆品牌:
3. 车辆型号:
4. 车牌号码:
5. 发动机编号:
6. 车辆颜色:
7. 车辆购置日期:
8. 购置车辆金额:
9. 使用单位:
10. 车辆归属人:
11. 购车发票号码:
二、使用记录
1. 使用日期
2. 使用部位
3. 使用时长
4. 使用人员
5. 使用里程
6. 使用油耗
7. 使用材料
8. 使用记录人
9. 备注
三、维修记录
1. 维修日期
2. 维修部位
3. 维修内容
4. 维修费用
5. 维修负责人
6. 备注
四、事故记录
1. 事故日期
2. 事故地点
3. 事故经过
4. 事故责任人
5. 处理情况
6. 备注
五、台账编制人签字
六、审核人签字
七、批准人签字
八、备注
以上内容为工程施工用车台账的范本,具体填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台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施工用车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xxx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台账(模板)(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1.Xxx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xx
2.Xxx驾驶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xx
3.Xxx公务油卡基本情况登记表··xx
4.Xxx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登记表··xx
5.Xxx公务用车审验以及购置保险等记录登记表··xx
6.Xxx公务用车加油记录登记表··xx
7.Xxx公务用车维修记录登记表··xx
8.Xxx公务用车其他特殊情况或事件登记表··xx
xxx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
注:请各单位在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后附车辆行驶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Xxx驾驶人员信息登记表
注:请各单位在驾驶人员信息登记表后附驾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驾驶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xxx公务油卡基本情况登记表
注:油卡类型主要填写主卡或副卡。
xxx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审验及购置保险等情况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加油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维修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其他特殊情况或事件登记表。
公司车辆使用_燃油_维修保养_费用登记台账□□□公司车辆使用台账部门复核人:经办人:年月日期使用时间车型/车号驾驶人签名事由返回时间说明:1. 本台账只登记公司公用车辆,公司领导专配车辆不进行登记;2. 本台账按月进行登记,由经办人和部门复核人签字后存档;3. 每页空白处应划销,1页不够应续填1页,并标注“接转第2页”或者“接转第3页”。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台账车牌号码:车型:年月日期里程数维修保养项目数量单价总价(元)发票号备注部门复核人:经办人:说明:1. 本台账按季度按车进行登记,由经办人和部门复核人签字后存档;2. 每页空白处应划销,1页不够应续填1页,并标注“接转第2页”。
□□□公司车辆加油台账车牌号码:车型:年月加油日期里程数加油规格加油数量(升)单价(元/升)总价(元)发票号备注部门复核人:经办人:说明:1. 本台账按月按车进行登记,由经办人和部门复核人签字后存档,下月10日前报销加油费用;2. 每页空白处应划销,1页不够应续填1页,并标注“接转第2页”。
□□□公司车辆维护使用费台账车牌号码:车型:年月序号开支明细项目经手人发票张数金额(元)备注0 合计1 油料费2 维修费3 停车费4 过路费5 洗车费6 保险费7 违章、年检费用8 其他费用部门复核人:经办人:说明:1. 本台账按月按车进行明细登记,由经办人和部门复核人签字后存档;2. 每页空白处应划销,1页不够应续填1页,并标注“接转第2页”;3. 维修费1次超过500元时应单列一行,加油费1次超过300元时应单列一行,并且均应标明具体时间;违章罚款1次超过300元时应单列一行。
三穗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用车辆管理台账
车辆号牌:
2013 年元月
车辆基本特征登记表
车属单位三穗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车牌号码
车辆类型厂牌型号初次登记时间
车辆颜色排量出厂年月
总质量燃油种类核定载客人轴距(mm) 外廊尺寸(mm)
发动机号码(拓印)车架号码/VTN (拓印)
保险期间保险公司
行驶证复印件(复印件张贴处)
驾驶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岁健康状况驾驶证复印件张贴处:
车辆维修、保养记录
序号日期维修、保养内容金额(元)经办人记录人备注1
2
备注:表格不够,可自行添加。
车辆维修、保养票据(票据复印件张贴处)。
xxx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台账(模板)(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1.Xxx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xx
2.Xxx驾驶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xx
3.Xxx公务油卡基本情况登记表··xx
4.Xxx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登记表··xx
5.Xxx公务用车审验以及购置保险等记录登记表··xx
6.Xxx公务用车加油记录登记表··xx
7.Xxx公务用车维修记录登记表··xx
8.Xxx公务用车其他特殊情况或事件登记表··xx
xxx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
注:请各单位在公务用车基本情况登记表后附车辆行驶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Xxx驾驶人员信息登记表
注:请各单位在驾驶人员信息登记表后附驾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驾驶证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xxx公务油卡基本情况登记表
注:油卡类型主要填写主卡或副卡。
xxx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审验及购置保险等情况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加油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维修记录登记表
xxx公务用车其他特殊情况或事件登记表。
公务车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务车的使用、配备、维修保养、运输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的一套制度,旨在提高公务车管理水平,加强对公务车的监督,确保公务车的合理使用和运行安全。
下面详细介绍公务车管理制度。
一、公务车配备制度1. 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科学确定公务车配备数量,制定公务车配备计划,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执行。
2. 公务车使用单位应编制公务车车辆配备证明材料,包括车辆数量、车型、发动机排量、座位数和购买或租赁公务车的依据等,备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3. 公务车的配备应符合车辆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车辆的配置应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标,满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出行需要。
二、公务车使用制度1. 公务车的使用应遵循公务需要和经济合理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
2. 公务车的使用应按照预定的计划和安排,提前申请,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3. 公务车的使用应按照使用事由、时间、地点和人员等填写使用登记表,明确使用目的和用途。
4. 公务车的使用人员应按规定驾驶车辆,严禁超员和超速行驶,不得酒后驾驶。
5. 公务车的使用人员应爱护公务车,保持车辆清洁,不得擅自改装或私自使用。
三、公务车维修保养制度1. 公务车的维修保养应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2. 公务车的维修保养应由专业的维修保养单位进行,不得委托非授权的单位进行维修保养。
3. 公务车的维修保养费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销,必须提供相关的维修保养发票和维修记录。
4. 公务车的维修保养信息应建立健全的档案记录,包括维修保养时间、项目和费用等,供查询和监督使用。
四、公务车运输制度1. 公务车的运输应遵循公务需要和节约用车原则,确保公务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公务车的运输应按照事先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严禁私自改变行程和路线。
3. 公务车的运输人员应具备驾驶证和驾龄要求,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五、公务车管理机制1. 公务车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和监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