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24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 新课情境导入2 学习目标诠解3 课前自主学习4 课堂探究研析5 随堂达标训练6 课时作业新课情境导入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南昌起义爆发。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它使处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它自身又是如何逐渐成熟的?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吧!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1.概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主要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2.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活动及意义。
3.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主要史实、历史意义,认识长征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学法导引】1.注意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时所走过的历程。
课前自主学习•一、南昌起义 …………① •1.背景•(1)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________的重要性。
•(2)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3)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弱。
•2.经过 •(1)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占领南昌城。
•(2)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损失严重,一部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
军队周恩来人民军队•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内容•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土地革命•②确定开展__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 …………② •(1)时间:1927年9月。
•(2)经过:起义军进攻________受挫,改向山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