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八七会议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 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 泽东决定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拓展延伸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心城市发动了一系列 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最后都没有成功,其根源在于中国革命的敌 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题1
问题2
【例题1】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
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当时井冈山的斗争环境入手分析。革命根据
地建立后,面临国民党的“围剿”,物资匮乏,在这种情形下土地分配
方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极大地发挥劳动力的作用,发展生产,巩固
根据地和革命政权,故选C项。
答案:C
问题1
问题2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经历了哪两次 2 历史性转变?对此应当如何认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应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