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检孔器(探孔器)交底
- 格式:docx
- 大小:77.96 KB
- 文档页数:1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探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现将探孔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二、交底对象全体探孔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探孔作业安全基本要求1.1 探孔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1.2 作业前应详细检查探孔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
1.3 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1.4 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滑鞋等。
2. 探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1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探孔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探孔位置、深度、角度等。
2.2 探孔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钻孔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现场负责人。
2.3 钻孔过程中,应确保钻杆垂直,防止钻杆偏斜、弯曲,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2.4 作业人员应随时检查钻杆、钻头等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5 作业人员应保持与钻机的安全距离,防止钻机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
3. 探孔作业安全防护措施3.1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戒线等,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2 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3 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现场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3.4 作业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4. 探孔作业应急处置4.1 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4.2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现场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3 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四、交底要求1. 作业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理解掌握。
2. 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程序。
3. 作业人员应主动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共同维护作业安全。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资潼高速公路Cx 标
技术交底书
编号:Z T Q L -
工 程 项 目 桥梁工程
合 同 号 Cx 标
分项工程名称 桩基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
里 程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地点
桩基笼式探孔器技术交底
一、交底内容
桥梁桩基笼式探孔器加工。
二、加工要求
笼式探孔器是在桩孔成孔后、下钢筋笼前进行钻孔检测的,是根据设计桩径制作的。
笼式探孔器采用直径16mm 的螺纹钢筋制作,探孔器成形之后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D-4)cm ,有效长度为L=4D ~6D 。
(D 为桩直径)
D-4
20
100(D -4)/2
20
立面图
断面图
(D -4)/2
30
L
注:1、图中主筋为直径16mm螺纹钢根数(ΠD)/20根;加强箍筋为直径16mm 的螺纹钢每一米一根,主筋与加强箍筋要求均布分部。
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使笼的中心、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畅通无阻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若途中遇阻则有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缩径和孔斜现象,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加工制作及探孔时注意使探孔器的重心受力线与探孔器中心线重合。
若探孔器太轻可以选择适当的配重(对称加工字钢或槽钢等),配重必须均匀布置。
交底接受人交底人审核人
注:监理抽查。
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郑济铁路先期开工段
项目名称
第 1 页
项目经理部
共 2 页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桥梁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钻孔桩探孔器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郑济铁路郑州至濮阳段先期开工段站前工程,DK307+594.8-DK320+80 0.49大运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
2、技术交底内容
(1)笼式探孔器是在桩孔成孔后、下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设计桩径制作的。
探孔器采用直径20mm的螺纹钢筋制作,探孔器成形之后外径为D(D为桩基直径-2cm),有效长度为6m。
(2)加工制作及探孔时注意使探孔器的重心受力线与探孔器中心线重合(如图),探孔器下部可配重,以保证探孔时探孔器能竖直进入。
(3)加工数量:桩径1.25m的探孔器加工1个。
(4)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使笼的中心、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畅通无阻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3、其他注意事项
(1)钢筋头余料应及时放入废料池内,保持现场文明施工。
(2)注意现场安全施工用电、电焊机接电从配电箱中引出。
注:1、图中主筋仅为示意图,桩径1.25m的探孔器主筋根数为8根,间距49cm,加劲圈6个、直径为1.17m.主筋与加劲圈要求均匀分部。
底部加劲圈直径为0.6m。
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与工程部联系。
交底人:复核:接收人:日期:。
桩基施工检测安全技术交底概述本文档旨在就桩基施工检测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桩基施工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包括排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和危险源。
2. 检查施工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其可以正常运行。
3. 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试验器具,包括标定装置、录音设备等。
施工检测的步骤桩基施工检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施工区域: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桩基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2.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桩长、基表面形状、孔洞中混凝土的浇注和密实度等。
3. 检测器具的使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如声纳探测仪、超声波仪等,对桩身进行非破坏性检测。
4. 检测结果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桩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
5. 记录和报告: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调整。
安全注意事项在桩基施工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使用仪器和设备时,需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避免损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其他人员不会进入施工区域,避免意外伤害。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技术交底,我们确保了桩基施工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注意事项,合理使用检测仪器和设备,有助于提高桩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交底书(1311)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1311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项目名称MHTJ-3标共 2 页交底编号LHCTDQ-JKQ-01工程名称联合村特大桥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检孔器交底日期2015年9月18号技术交底内容:1 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联合村特大桥桩径d=100cm、125cm、150cm的桩基检孔器加工、制作。
2 设计情况:适用于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MHTJ-3标(联合村特大桥)Ⅵ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的桥梁。
本桥全长1522.73m,孔跨布臵型式为:46-32预应力混凝土梁双线桥。
桩径100cm桩基:41#墩、42#墩、43#墩、44#墩、45#墩、三方台,共68根;桩径125cm桩基:浩方台、1#-22#墩、30#-40#墩,共378根;桩径150cm桩基:23#墩、24#墩、25#墩、26#墩、27#墩、28#墩、29#墩,共120根。
3 施工工艺:检孔器是在桩孔成孔后、下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设计桩径制作的。
笼式检孔器采用直径20mm的圆钢制作,探孔器成形之后外经为D-0.03(D为桩基直径),有效长度为6m。
检测时,将检孔器吊起,使笼的中心、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畅通无阻表明孔径符合设计要求;若途中遇阻则有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缩径和孔斜现象,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加工制作及探孔时注意使检孔器的重心受力线与探孔器中心线重合(如下图),检孔器下部可配重,以保证检孔时检孔器能竖直进入。
注:1、图中主筋仅为示意图,加工时主筋根数为20根,每2米一道加强筋,主筋与加强筋要求均匀分部。
4、成品保护措施:检孔器注意存放、运输,禁止野蛮施工,防止变形5、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请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有疑问或不明之处,勿盲目施工,需联系现场技术人员后再施工,否则后果自负。
附件:无。
工程名称XXX 交底类别桩基检孔器钢筋布置
交底内容:
本图尺寸除标注外均为cm,桩基探测器成型外直径为148cm,主筋设在箍筋外面,桩基探笼主筋采用HRB400N1主筋6根、N2每2m布置一道,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探笼一端设置一个N3直径20cm的吊环方便往下探测。
(详细尺寸见上图)
交底单位交底人审核/批准
接收单位接收人/时间
工程名称XXX 交底类别桩基检孔器钢筋布置
交底内容:
本图尺寸除标注外均为cm,桩基探测器成型外直径为178cm,主筋设在箍筋外面,桩基探笼主筋采用HRB400N1主筋8根、N2每2m布置一道,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探笼一端设置一个N3直径20cm的吊环方便往下探测。
(详细尺寸见上图)
交底单位交底人审核/批准
接收单位接收人/时间。
一、交底单位: [填写交底单位名称]二、编号: [填写编号]三、工程名称: [填写工程名称]四、受控编号: [填写受控编号]五、主送单位: [填写主送单位名称]六、日期: [填写日期]七、接收单位: [填写接收单位名称]八、接收人: [填写接收人姓名]九、交底内容:一、前言为确保基桩成孔检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所有参与基桩成孔检测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严格执行以下安全规定。
二、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基桩成孔检测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交底:项目技术人员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3. 设备检查: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2. 现场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 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通道畅通,避免发生人员拥挤。
- 交叉作业时应注意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3. 机械操作:-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
- 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应按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孔内作业:- 成孔过程中,应确保孔内通风良好,避免发生窒息事故。
- 孔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绳,确保安全作业。
- 孔内作业时应注意观察孔壁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
四、应急处理1. 事故报告: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2.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五、总结基桩成孔检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桩基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检测现场安全要求(1)检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检测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安全通道、危险区域。
(3)检测现场禁止吸烟、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2. 设备安全操作(1)检测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设备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排除故障。
3. 检测作业安全要求(1)检测人员应熟悉桩基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2)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桩基结构、桩身完整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
(3)检测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随意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4. 交通安全要求(1)检测人员驾驶车辆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2)车辆停放时,注意选择安全区域,不得占用消防通道、紧急通道。
(3)驾驶车辆时,注意观察路况,保持安全车距,避免疲劳驾驶。
5. 应急处置(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2)报告上级领导,通知相关部门,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时间为____年__月__日,检测人员应在交底结束后签署确认。
四、交底人本次安全技术交底由____(单位名称)____(姓名)负责。
五、验收检测人员签署确认后,由____(单位名称)____(姓名)进行验收。
六、注意事项1. 检测人员应认真阅读本安全技术交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测现场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 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4. 检测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