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财政支出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752.50 KB
- 文档页数:80
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分析一、中国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的绝对指标:财政支出的绝对额是一种直接用货币表示地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可较为直观的具体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力集散程度和所提供社会共同事务的规模。
中国的财政支出是随着GDP 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这也符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财政支出规模上升的发展趋势的学说,其中,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皮考克和维斯曼的“内外因素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等等。
(二)财政支出的相对指标:1、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越大,说明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比例越大,社会财力越集中,财政支出的规模越大也就越高;反之越小。
中国的财政支出比例系数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说明我国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或干预程度多年没有太多的变化。
2、一般来说,在经济运行正常、主要经济比例稳定的条件下,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基本稳定不变的,否则,就会影响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
中国的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基本稳定,体现出其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的稳定。
3、财政支出增加率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的比重反映在预算年度内,财政支出变化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灵敏度,中国财政支出弹性系数总体上是大于1 的,说明财政支出变化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具有较强弹性。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一)社会保障:在欧洲三国,社会保障支出都超过财政总支出的40%,而中国只刚刚过10%。
由于欧洲国家普遍推行高福利,纵向保障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横向保障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所以欧洲国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且相对差别较小。
而数据和生活实际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并且财政投入也不足。
中国有自己的实际,即应该首先抓发展,在经济建设上更多地投入财政资金。
但是财政支出应当是无偿性的,中国却借用这些欠款进行经济建设。
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经济与贸易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B10040210王鹏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相适应,财政体制也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
公共财政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为市场经济提供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不论是在财政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直奉行以收定支的理财原则,存在重收入轻支出的财政思想,致使支出管理严重滞后,这与公共财政以支定收的财政理念是相悖的。
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科学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范围,并以此为标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则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实践表明,财政支出结构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电力、供水等,同时还要支持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有政府财力的介入,因此,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投资性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也较大。
进入经济发展中期以后,财政投资应逐步让位于私人投资,财政投资应作为私人投资的必要补充,因此,财政投资在社会总投资及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
当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以后,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增强,财政支出除了保障行政机构正常运转之外,应更多地向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倾斜,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趋势同上述规律是基本一致的,总的来看,经济建设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而社会文教费、国防费,特别是行政管理费等社会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则逐年上升。
1、经济建设费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和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
2、社会文教费支出。
财政与金融的财政支出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财政与金融领域的术语众多,其中财政支出是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财政与金融的财政支出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
1. 财政支出的定义与作用财政支出是国家在特定时间内通过财政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和实现政府目标的资金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手段之一,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政府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
财政支出包括了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开支。
2.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从而导致财政的负债状况。
财政赤字的出现通常是由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增加了公共支出,而财政收入没有相应增长所导致的。
财政赤字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财政赤字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支出,以满足人民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财政赤字也可能导致通胀或债务膨胀,加剧经济不稳定性。
3. 财政稳定基金财政稳定基金是政府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财政储备行动所形成的一种财政工具。
财政稳定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时期的财政困难,保持经济的稳定。
财政稳定基金可以用于平衡财政赤字,减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依赖,并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提供一定的缓冲。
通过控制财政稳定基金的规模和运营方式,政府可以在经济波动时期更加灵活地应对经济挑战。
4. 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指的是政府在财政支出中的各个领域分配比例。
通常情况下,财政支出结构包括了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开支。
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领域间的支出分配比例的合理调整,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发展。
5. 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政府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收入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财政支出还可以帮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通过增加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政府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