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十章-醌类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74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第一节 概 述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一、苯醌类对苯醌 邻苯醌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2,6-二甲氧基苯醌 信筒子醌 辅酶Q 10(n=10)二、萘醌类萘醌类化合物分为α(1,4)、β(1,2)及amphi (2,6)三种类型。
萘醌类化合物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α-(1,4)萘醌 β-(1,2)萘醌amphi-(2,6)萘醌胡桃醌 蓝雪醌拉帕醌C H 3O O OOC H 3OOOH (C H 2)10C H 3O HC H 3OC H 3OC H 3OOC H 2C HCC H 2HC H 3nOOO H OOO H C H 3OOC H 2C HCC H 3O HC H 3OOOO胡桃醌具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蓝雪醌具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 拉帕醌具有抗癌作用; 紫草素具有抗癌作用。
R ····OHR ——OH三、菲醌类邻菲醌对菲醌丹参醌ⅡA R 1 =CH 3 R 2=H丹参醌ⅡB R I =CH 2OH R 2=H羟基丹参醌ⅡA R 1 =CH 3R 2=OH 丹参酸甲酯 R I =COOCH 3 R 2=H四、蒽醌类(一)、 单蒽核类1. 蒽醌及其苷类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
常见取代基:羟基、羟甲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
(1)大黄素型 1,4,5,8位为α位 2,3,6,7位为β位9,10位为meso 位,又叫中位大黄酚 R 1= H R 2= CH 3 大黄素R 1= OHR 2= CH 3 大黄素甲醚 R 1= OCH 3R 2= CH 3 芦荟大黄素R 1=H R 2=CH 2OH OOOO丹参新醌甲 丹参新醌乙 丹参新醌丙 HC H 3C H 2O H HC H 3C H 3H 3OOO HC H C H 2C H O HCRC H 3C H 3(2)茜草素型2.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o o中药化学《醌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本章复习要点:1.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分布和生理活性。
2.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4.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第一节 概述【含义】具有醌式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尤为重要。
【分布及存在形式】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蓼科,如大黄、何首乌、虎杖等。
蒽醌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1.以母核的衍生物形式存在,如蒽酚、蒽酮等。
2.以游离形式存在。
3.以苷的形式存在:氧苷为主,尚有碳苷,如芦荟苷。
【生理活性】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如泻下作用、抗菌作用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等。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苯醌类】从结构上可以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类:邻苯醌 对苯醌【萘醌类】从结构上可分为a-(1,4)萘醌;β-(1,2)萘醌;amphi-(2,6)萘醌三类:a-(1,4)萘醌 β-(1,2)萘醌 amphi -(2,6)萘醌【菲醌类】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菲醌和对菲醌两类:邻菲醌Ⅰ 邻菲醌Ⅱ 对菲醌【蒽醌类】蒽醌的母核结构及分类O OO O O Oo o o o o o o o1、4、5、8 ——a位2、3、6、7 —— β位9、10 —— meso 位,又称中位 蒽醌母核的结构蒽醌单蒽核类蒽醌衍生物 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苯环上。
如: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
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
如: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等。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二蒽酮类: 如番泻苷A 、B 、C 、D双蒽核类二蒽醌类: 如天精等 中位萘骈二蒽酮衍生物: 如金丝桃素等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性状】多为有色结晶,苯醌、萘醌多以游离态存在,蒽醌则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
【升华性及挥发性】游离醌类具有升华性,小分子苯醌、萘醌具有挥发性。
【溶解性】符合苷类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性。
OHH 3CCH 3第十章 酚、醌羟基直接连接在芳环上的化合物称为酚(phenols )(Ar-OH), 该羟基称为酚羟基,以区别于醇羟基。
如下面两个化合物互为构造异构体,第一个化合物(羟基不是直接连在苯环上)属醇类化合物,第二个化合物属酚类化合物。
CH 2OHCH 3p -甲基苯甲醇 2,6-二甲基苯酚酚很容易被氧化成环状的不饱和二酮,我们把这种特殊的酮叫做醌(quinones )。
这两类化合物均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许多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有的甚至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第一节 酚一、结构和命名苯酚是平面分子,C -O键的键长比甲醇中的C -O键短。
偶极方向与甲醇的相反。
136pmH 3142pmH 3Cμ = 1.6D 1.7D苯酚和甲醇碳氧键长的差别是由于前面章节已提及过的其成键轨道的s 成分越多,键长越短;另外是由于苯酚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所占有p 轨道和苯酚π轨道共轭,氧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离域到苯环上,它的真实结构可用共振式表示:(1) (2) (3) (4)(1)最稳定,对共轭杂化体的贡献最大,(2)(3)和(4)式中有电荷的分离,虽不稳定,但对共振杂化体亦有较少的贡献。
因此碳氧间亦有部分双键的特征,使键长缩短,C-O键不易断裂,羟基不易被取代。
在甲醇中,羟基是吸电子基,偶极方向指向羟基。
但在苯酚中,由于羟基通过共轭对苯环所起的给电子作用超过了它对苯环的吸电子诱导作用,所以偶极方向指向苯环。
根据芳环上所连羟基的数目,可把酚类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但常把含有一个以上羟基的酚称为多元酚。
命名时,都以苯酚(萘酚,蒽酚等)作为母体,它们的英文名都是以-ol结尾,如苯环上连接有其它取代基则可看作是苯酚的衍生物。
对于多元酚只须在“酚”字前面用二、三……等表示羟基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明羟基和其它基团所在的位次。
例如:OH OHCH3苯酚4-甲(基)苯酚4-methyl phenolphenol 或对-甲基苯酚p-methyl phenolOHOH2-萘酚2-naphthalenol 9-蒽酚9-anthrol或β-萘酚β-naphthol 或γ-蒽酚γ- anthrol 多元酚类似于多元醇的系统命名。
第九章醌类化合物§ 9.1 结构§ 9.2物理性质§ 9.3 酸性§ 9.4 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9.5 提取§ 9.6 分离§ 9.7 大黄§ 9.1结构苯醌萘醌菲醌蒽醌9.1.1苯醌类对苯醌:邻苯醌:结构式实例:见书9.1.2萘醌自然界得到的几乎均为α-萘醌(1,4-萘醌,对醌)从结构上考虑可以另有β(1,2-萘醌,邻醌)及amphi(2,6-萘醌)]举例:维生素K1等。
识别 @@9.1.3菲醌天然成分:邻醌:丹参醌Ⅰ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对醌: 丹参新醌(甲乙丙)9.1.4蒽醌类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9.1.4.1单蒽核类蒽醌衍生物(游离或成苷;其中的酚OH或COOH多以成盐形式存在)1 分类 @@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例如大黄酸等。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例如茜草素等。
大黄素型结构平面对称,可翻转,R1、R2可互换位置。
酸性由强至弱:-COOH 1个β-OH (2个α-OH+1个CH2-OH) 2个α-OH大黄酸 > 大黄素 > 芦荟大黄素 > 大黄酚、默写结构 @@大黄素甲醚梯度萃取所用碱液: @@ 5% NaHCO3 5% Na2CO3 0.5% NaOH(或KOH) 1-5% NaOH2.衍生物(还原产物)[H] [H] 互变蒽醌氧化蒽酚蒽酚蒽酮 [O] [O](易氧化,天然少见)结构式见书 NP.146 识别 @@9.1.4.2双蒽核类1. 二蒽酮类衍生物两分子蒽酮相互结合而成例:番泻苷A、B、C、D(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见书 NP.148 写出区别点: @@A – CB – A D -- C番泻苷A是由二分子的大黄酸蒽酮葡萄糖苷经C10—C10ˊ结合而成,在肠内该C10—C10ˊ键断裂后,产生致泻成分单分子大黄酸蒽酮。
2. 二蒽醌类等其它二聚物(略)结合位置? 不是C10—C10ˊ9.1.4.3蒽醌苷类的主要苷键1. 大部分为氧苷例如:大黄素-1-O-β-D-葡萄苷(单蒽核蒽醌苷类)番泻苷A、B、C、D(二蒽酮苷类)2. 个别为碳苷类 @@(很难被水解,因为C原子上无共享电子对,不易质子化)例如:芦荟苷系蒽酮碳苷(糖做为侧链经C-C键直接与蒽环连接),为芦荟致泻的主要成分。
中药化学-醌类中药化学醌类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琨式结构的化学成分。
主要分为苯醌、萘琨、菲琨和蒽醌四种类型。
在中药中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尤为重要。
特点:•醌类在植物中的分布非常广泛。
•醌类化合物多数存在于植物的根、皮、叶及心材中,也可存在于茎、种子和果实中。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如番泻叶中的番泻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泻作用;大黄中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茜草中的茜草素成分具有止血作用;紫草中的一些萘琨类色素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止血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醌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还有一些醌类化合物具有驱绦虫、解痉、利尿、利胆、镇咳、平喘等作用。
苯醌类苯醌类化合物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
邻苯醌结构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物多数为对苯醌的衍生物。
Lily 2019-05-08Qtof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如中药凤眼草果实中的2.6-二甲氧基对苯醌,及白花酸藤果和木桂花果实中的信筒子醌。
具有苯醌类结构的泛醌类能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是生物氧化反应的一类辅酶,称为辅酶Q类,其中辅酶Q10(n=10)已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
萘醌类萘琨类化合物分为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类型。
但天然存在的大多为α-萘琨类衍生物,它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具有α-萘琨基本母核的胡桃醌具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蓝雪醌具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拉帕醌具有抗癌作用。
菲醌类天然菲琨分为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得到的多种菲琨衍生物,均属于邻菲琨类和对菲琨类化合物。
蒽醌类蒽醌类成分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单蒽核类1. 蒽醌及其苷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
天然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在蒽醌母核上常被羟基、羟甲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代。